帝纪
- 三皇
- 太昊
- 取牺牲充庖厨。号包牺后世音谬为伏羲一号皇雄氏。风姓。木德王天下。都陈。一百一十年。以龙纪官。画八卦。造书契。代结绳。
- 炎帝
- 神农氏。姜姓。继太昊。火德王天下。都鲁立。一百四十年。以火纪官。教民耕稼。甞百草。
- 黄帝
- 有熊氏。公孙姓。名轩辕。继炎帝。土德王天下。一百一十年。有云瑞现。以云纪官。邑涿鹿之阿。命大挠迎月。始作甲子。造历筭数。造律吕。命苍颉制字。衣裳。作舟车。立栋宇。以利万民。作弧失。以威天下。迁无常处。
- 太昊
- 五帝
- 少昊
- 金天氏。黄帝子。名挚。继黄帝后。以金德王天下。都曲阜。在位八十四年。以鸟名官。
- 颛顼
- 高阳氏。黄帝孙。姓姬。继少昊。以水德王天下。都帝丘。在位七十八年。以人事名官。
- 帝喾
- 高辛氏。黄帝曾孙。继颛顼后。以木德王天下。都亳。在位七十五年。
- 帝尧
- 陶唐氏。帝喾子。姓伊耆。继喾后。以火德王天下。都咸阳。在位七十年。弃子丹朱。举舜传贤。以甲辰即位。从此甲子。
- 帝舜
- 有虞氏。颛顼六世孙。姬受尧禅。土德王天下。都蒲坂。甲午登庸。摄政二十年。壬午即〔真〕五十年。弃子商均。传位于夏氏。
- 少昊
- 三代
- 夏
- 自戊戌尽己酉。凡十七主。四百三十年。
- 禹。姓姒。鲧子。舜授以位。以火德王天下。都韩。在位十五年。至桀。汤放之。天下归商。
- 商
- 自庚戌尽戊寅。凡三十主。六百二十七年。
- 成汤。姓子。名履。契十三代孙。水德王天下。都亳。在位十三年。放桀。诸侯推为天子。至纣。武王伐之。天下归周。
- 周
- 自己卯尽乙巳。凡三十七主。八百六十七年。
- 文王。姬姓。名昌。周时为西伯。三分天下。有其二。至子发武王。伐商放纣。以木德王天下。在位七年。建子为正月。至第十三平王宜臼。迁都洛阳。为东周。至赧王。东西周归于秦。
- 夏
历代帝王。多出于黄帝 夏禹出于颛顼 商汤出于契 周出于弃(皆帝喾之子也) 秦祖伯益(亦颛顼之子也) 汉以刘氏承尧运尧(黄帝玄孙) 魏曹氏。曹叔振铎之后。自周晋司马氏。出于重黎。亦颛顼之后 宋刘氏。汉楚元王交之后。亦尧之裔 齐梁萧氏。出于春秋萧。萧子姓。乃商之后。陈舜之后 隋杨氏出颛顼 唐李氏出颛顼之子皐陶。皐陶为大理(后嗣逃。食李得生。故改为李氏) 梁朱氏(本春秋邾。邾姬姓。周之后) 周郭氏(出周郭叔。皆帝喾之后) 宋赵氏(出于颛顼子伯益。其后〔所〕造父。周穆王时。封于〔城〕。子孙因为姓。晋赵皆其子孙。秦始皇时。子孙分处四方。汉有赵广至汉者居) 大元廼刹帝利种。
长阿含经云。贤劫初成。未有日月。是时光音天人下生皆有身光。飞行自在。无有男女尊卑亲疎之别。食自然地味。因食此物乃身光灭。神通亡。贪心始萠。后生地饼地肤地脂之味。食此乃诸恶凑集。男女始形。地生粇米。朝刈暮生。亦无糠糩。时人贪心增长。皆有预取厚藏。米遂不生。乃占田土。学耨种业。自此奸盗滋彰。无决断者。中有一人。容质[王*(十/(罩-卓+衣))]伟。世所钦信。众议立为民主。号摩诃三摩曷罗阇。此云大平等王。各愿输赋供亿。此租之始也。故命是刹帝利。此云田土主。初分田土。各有诤讼。使之主也。
佛本行经云。此贤劫初建立。有大转轮王。众集置。亦名大众平章地。亦名刹利王。王有长子名真实。子孙相承二十七世。各有千子。计二万七千。皆转轮王。至大须弥王。子孙相继。至鱼王一十八世。子孙相绍。计一十七万三千二百八十四。皆小转轮王。鱼王有子。(名真)生。粟散王。至大茆草王。三十一世。计一百丹八。皆粟散王。茆草王亦名奢夷耆耶。亦名瞿昙氏。年老舍位出家。因遭猎人所射灭。乃滴血入地。遂生甘蔗二茎。一茎中化成男子。一茎中化成女子。众所奉养。遂绍王位。称甘蔗王。其王有二妃。生五子。长名长寿。次炬面等。其第四子。有大仁德。以长妃侫其父令出家。时子母眷属人民多众。随往雪山下建。国号迦毗罗王。别称成王。远迩钦伏。不久而成大国土。内外丰稔。父王知忆叹曰。我子能仁释迦故有释迦氏。王有子名瞿卢。王一子瞿俱卢。一子师子颊。师子颊四子。甘露白净斛饭王等。从众集置大转轮王。历经计二万五百丹三王。方至净饭王。
准起世经云。从刹利帝。亦名大平等王。即众集王。经二千王。乃至茆草王。从茆草王。经四十一万二百三十六王。方至瞿昙氏。有子名甘蔗王。经七万二千二十二王。方至净饭王。通计一百二十万七千三百六十一王。两经所译。五印不同。世尊已于无数劫无数世成佛。或为梵王帝释大转轮王小转轮及粟散王等身。复于无数佛所出家。修菩萨行。修菩萨道。或云遇示诲幢如来。始发菩提心。超弥勒之四十余劫。或云遇然灯佛。始蒙授记。自然灯佛至迦叶。皆佛授手。皆佛授记云。当来世成佛号释迦牟尼佛。至护明菩萨。上生兜率。下降迦毗。舍金轮宝位。出家成道。说法治世七十九年。正法像法至于法尽。度无量众生。法不穷尔。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大梵天王至灵山会上。以金色娑罗华献佛。请佛为群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瞬青莲目。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分付摩诃大迦叶。拈华事。世皆不知所出。惟王荆公□□□□□直宿翰苑。偶见秘藏此经(禅林遗训)。
依付法藏传云。佛以正法付大迦叶。令其护持。不使天魔龙鬼邪见王臣所有轻毁。既受嘱已。结集三藏。流布人天药叉。以法嘱累阿难。如是展转。乃至师子。合二十五人。并阎浮洲中六通圣者。大迦叶令在灵鹫西峰岩中。坐灭尽定。五六百亿七千万岁。慈氏佛降生。传能仁佛所付大僧伽多梨衣。然后涅槃。
又按诸经律。佛令大阿罗汉宾头卢。不得灭度。传于佛法三天下。福利众生。令出生死。
福城开元庄严禅寺住持比丘慧有助缘钞壹伯贯。
天竺种姓有四 一者刹帝利谓弃世君王种。即释迦如来之种也 二者婆罗门。秦言外意。谓行志道。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或在家出家苦行。多恃己术。自我慢人 三者毗舍。或云伏奢。商贾之种 四者首陀。或云达罗。田农之种也。
汉
刘邦字季奴。沛郡丰人。母温息平大泽。梦与神人交。感而生季奴。首龙颜。额隆准。宽仁大度。美须髯。左股体间。有七十二黑子。因托暴秦。鼓其潜翼。既吞强楚。遂奋云飞。前后凡经七十二战。天下乃定。黑子之应。其瑞在兹。既远承周。因尔称汉。改咸阳曰长安而都之。自从开辟三皇五帝夏殷周秦。迄文景前。并以帝王标年。无别立号。至武帝世。始制年名称建元云。元狩二年。霍去病讨匈奴。过居延山。擒休屠王。获其金人。以为大神。列置于宫。烧香祀之。此即佛像初至。三年凿昆明池。于下际。悉是灰黑。武帝以其事。问东方朔。朔奏云。非臣所知。可访西域胡道人。其后张骞使大夏还。汉书始知有身毒国。又平帝世。大夫刘向自称。余覧典籍。往往见有佛经。及删列仙传。云得藏书。缅寻太史创撰列仙图。自六代迄到于今。七百余人。向检虗实。定得一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见佛经。推此岂非汉时经目。及古旧二录。道安所载十二贤者等经。例是所余。止有七十二人。为列仙传。此盖博识覩其大伦。将知周时久流释典。情识未洽。归信者稀。秦虽𦶟除。汉兴复出。故令刘向披藏书见。更列仙传云。又哀帝世。元寿年中。景宪使于大月支国。受得浮图经。验向所寻。便实录矣。王莽字巨君。元城人。为汉大司马。翼辅平帝。元始五年乙丑。帝崩。莾玄宣帝玄孙婴。号称孺子。莾为丞相。居摄三年。即真十五年。通数十八年。实止十七载。莾为景帝第七世孙刘玄字圣公所杀。称更始。改元玄立。二年后。为赤眉所杀。刘秀字文叔。高祖九世孙。长沙定王后。居乎南阳之白水乡。父济阳令。生秀于县中。有赤光之瑞。是岁嘉谷一茎九穗。因名为秀。隆准日角口大。眉长面方。美髦髯。性善仁爱。起于南阳。除荡赤眉。遂定天下。是为后汉光武焉。徙都洛阳。号年建武。闻昔世语。光武起南阳。南阳无贱士。常谓此虗诞。今见经说。释迦出天竺。天竺多圣人。方验斯其实。至明帝世永平三年。忽感神梦。觉已欢悦。命使西行。因弥宅心。游志福境。甞从容暇。问弟东平王。处家居。何者最乐。东平𪻺伟。腰带十围。即奉对云。为善最乐。帝称之曰。此言甚大。足可以副王之𦝫腹。后使回还。仍诏宣译。源发自此。流注达今。法海无穷。玄河靡竭。前后两汉通及新王。合二十六君。四百二十五载。记录帝世东西京云(开皇三宝记)。
西汉
高祖。自乙未建国至乙丑。十二主。共二百一十年。都长安。火德王天下。
武帝彻。辛丑建元元年(六年)。自此始有年号。丁未改元光(六年)。癸丑改元朔(六年)。
己未 元狩元。二年。武帝故事卫青霍去病讨匈奴。匈奴昆邪王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宫。其祭惟烧香礼拜。上使从其俗祀之。即佛像也。昌黎送灵师诗注。元狩八年乙丑。改元鼎。
乙丑 改元鼎。三年。凿昆明池极深。惟见灰黑。无复土石。举朝不能解其故。以问东方朔。朔云。非臣所知。后有西域胡道人至中国。可问之。后汉明帝时。天竺国摩腾法兰入洛阳。有忆朔言者。因以问之。法兰曰。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灰墨乃劫烧之余也。
己丑 成帝即位。改建始。辛丑改鸿嘉。二年。光禄大夫刘向。撰神仙传。序云。历观百家之中。以相检验。得仙者一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见于佛经。
开皇历代三宝记云。刘向称。予覧典籍。往往见佛书。将知周时久流释典。秦虽灭除。汉兴复出。则先汉之前。逆至于周。有佛有经。其来也远。范晔胡为以谓明帝时。始入中国耶(昌黎送灵师诗注)。
新室 自乙丑称摄。丁卯即真。至庚辰十五年。共十八王莾。
更始 刘圣公即位改元。即莾地皇四年壬午。刘秀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