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浦尚法师传
浦尚。字希古。檇李人。母梦僧乘白马入门而娠。七岁。母授以孝经。一过即成诵。弗忘好佛书。十二岁。见紫微山惠力海公。白父母。愿从受业。许之。祝发为沙弥。既长。闻景岩福公。住崇德之甞乐。因往叅焉。昼夜究华严观。公悦其颕悟曰。异日树教东南者。必尚也。及侍公于杭之高丽。代公教授。众心宾服。佥举为都讲。天历戊辰。领宣政院劄。住甞乐。甞乐自福公去。寺废已久。师葺而新之。学徒不远千里而至。至无所容。重纪至元四年。迁皋亭之崇先。益阐其秘。名闻于朝。有旨。赐号慈峰妙辩大师。阅七年退。处御溪别峰兰若。至正十年。行省丞相。尊其道。遣使延之高丽。特授御制金襕袈裟。及张士诚据姑苏。累聘不应。疾亟起。索笔书偈曰。七十三年住世。只为佛祖出气。今朝打个散场。惊得虗空落地。掷笔而逝。二十二年秋九月也。茶毗。会者二万余人。舍利千余颗。颅骨舌本牙齿念珠不坏。焚地三夕。有光射天。人以为师淳行之符云。师状伟器宏。勇于进道。口转佛名不辍。客至剧谈。抵暮无倦色。探深抉秘。非得于语言文字之浅漏者。得师法传持名世者。不下数十人。学古海住崇先。滋泽翁住西湖妙心。二十最著。师晚年自号杂华道人。宗华严。志不忘也。
明 慧进传
慧进。字栖岩。号止翁。山西霍州灵石人。姓宋氏。生于元至正乙未年。幼稚谙习佛语。甫九岁。遭兵失恃怙。编荆孝养祖父母。祖父母复没于草莽。志慕出家。礼邑元大云寺渐公。落发执经。繇 洪武新恩得度。入汴依古峰。究通华严宗旨。傍达唯识百法诸论。意解心融。众所钦服。遂得法主之称。 太宗皇帝知之。遣中官驰驿。召至南京。备问楞严大义。应对称 旨。赐紫衣。命住天界寺。选俊秀僧徒从学。更 命于灵谷率高僧。篹修三藏法数。及随 驾之北京。居海印寺。被 诏。领袖天下僧众。于大明门外。修普度大斋。越月。演说三聚净戒。利益幽显。其斛顶旛竿。竝放异光。 赐玺书金襕衣。升左觉义。总督海内文学儒士高僧。于海印经馆。较大藏经。因奏。刊行藏教。以辅治化。当述诸序。昭示遐远。 上从之。亲制经序十三篇。佛菩萨赞䟦十二篇。 召至香殿赐坐。赐梵相释迦。刻丝观音。水晶数珠。七佛之偈。 谕曰。依是修行。升左阐教。而先后遭遇。凡十七载。 洪熈改元 仁宗皇帝淘汰教职。唯师独膺嘉奖。 𠡠曰。佛氏以能仁为教。化导愚类。以阴翊皇度。利安庶品。总教事者。必在得人。不以轻授。尔左阐教慧进。究明宗旨。严洁戒行。简授兹任。修习弥勤。朕用尔嘉锡之𠡠命。尔其益懋精进。振乃宗风。以称朕命。钦哉。 宣德纪元 宣宗皇帝。待以国老。 赐毗卢冠织金磨衲。 诏于内翰。因多官并僧众。对写金字华严般若宝积涅槃四大部经。尚饍供馔饮竣事。灌顶净觉大国。师奏请隆善开。讲楞严会解。听受缁素万余指。年弥高德弥邵。耳。目清明。颜貌奇古。性直而俭。道旧荣国恭靖姚公国师。译主光公。讲经隐峰琮公。独芳莲公。月庭朗公。手度高弟。左阐教兼大兴隆住山广通。万佛住山广辩。鸡鸣住山广载。戒坛宗师广严。学徒。左善世广议。右觉义广铭。承 旨讲经道深。余不尽举。而其世寿八十有二。僧腊七十有三。于正统元年闰六月。示寂于庆寿丈室。讣闻。上遣礼部谕祭。茶毗于阜城。舍利灵骨。立塔于浑河之西。 𠡠赐万佛山之原。以褒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