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广慧及禅师传
智及。字以中。苏之吴县顾氏子。入海云院祝发。受具戒。闻贤首家讲法界观。往听之。未及终章。莞尔笑曰。一真法界。圆同太虗。但涉言辞。即成賸法。遂走建业。谒广智于龙翔。微露文彩。广智赏异之。尤为闽国王清献公所敬。有同袍屿上人者。诃之曰。子才俊爽若此。不思荷负大法。甘作诗骚奴仆乎。无尽灯偈所谓。黄叶飘飘者。不知作何见解。师舌禁不能答。即归海云。胸中如碍巨石。逾月。忽见秋叶吹坠于庭。豁然有省。喜不自胜。乃走径山。见元叟。叟勘辩之。师应对无滞。遂命执侍。迁主藏室。至正壬午。行院举师。出世昌国隆教。转普慈。未几。行省达识公。延主净慈。兵燹之余。艰窘危厉。人所不能堪。师运量有方。轨范峻整。绰有承平遗风。迁主双径。 皇明龙兴。诏。有道硕僧集天界。师居首焉。以病不及召对。 赐还穹窿山。即海云也。戊午八月。忽示微疾。至九月四日。书偈而逝。其徒。以遗骨藏山之阴。分爪发归径山。于无等才公塔左瘗焉。阅世六十八。腊五十一。师长深山立。昂然如孤松在壑。威令严肃。其下无敢方命。故所至百废具兴。然处事达变。接引后进。又如春风时雨之及物。使人不自知。元帝师。以为贤。锡师六字师号。曰明辩正宗广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