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灵验传目次

卷上 园苡呈祥 天花现瑞 妙字始成便生胜处 题目才写脱冥司  第一段 序品 唱题之顷地狱皆空 买纸之时天堂化 国王布发 天帝赐金  第二段法说周 方便品 亡妇生天 神人指路 莲开腊月 佛记天宫  第三段 比喻品 信解品 药草喻品   记品 经卷重而罪案轻 时患痊而寿笇永 夜明如昼 时雨普霑 炉香不热而自熏 瞽叟无目而能覩  第四段因缘周 化城喻品 羽族惯闻而便脱业躯 比丘暗诵而得离鬼难 感悟前生之师弟 通交二世之爷娘  第五段 五百弟子授记品   授学无学人记品 野雉忽尔转身 阎王耸然弹指 融酥满器 兵卫盈庭 神人警寝而进船 天帝收经而入藏  第六段 法师品 见宝塔品 鬼莫能害 舌不可耕 皂客还送本钱 仙翁特请一品 空中弹指 座上生香  第七段 提婆达多品 劝花座 身托莲胎 名标花座 圣僧教诵 海神请闻 鸽受人身 鬼脱厕报  第八段 安乐行品 龙天请讲 鬼虎钦风 仙鹤来仪 野鸡转报 瓶水自满 异香普熏 经字放光 鸩毒无验  第九段 从地涌出品 如来寿量品   分别功德品 冥授补阙 帝亲试通 赐寿题肩 应病授药 相师定岂期延寿 天帝邀相却向西方卷下 湖州天下上座  第十段 随喜功德品 法师功德品 埋即生莲 舌常讽典 窰瓦便作莲花而警俗 函经化为草束而拯生 经一通而更不忘 发三剪而辄自长  第十一段 常不轻品 如来神力品   嘱累品 芝生墓侧 莲出舌根 舍利流出于金文 光明照耀于宝塔 瓶水冬温夏冷 天兵匝地盈空  第十二段 药王菩萨本事品 自识前身 难通二字 檀香远达 佛手亲摩 药精入怀 池水疗病 癞疮即愈 气分郁增 急疾乃瘳 大风亦利  第十三段 妙音菩萨品 亡母脱苦 神人住空 水不能漂 尸不生臭 虎吼退贼 字化为金  第十四段 普门品 火不能烧 水不能漂(二章) 脱罗刹难 黑风吹其船舫 刀段段坏(二章) 枷鏁自脱(二章) 贼不能害(二章) 求男得男 现身说法 显童女身 显比丘尼身  第十五段 陀罗尼品 妙庄严王品   普贤劝发品 崇自出窦 鬼乃扣头 阎王指送第四天 菩萨来乘六牙象  第十六段 幼尼诵出真诠 侍女冥通梵部 舟人护涉 天乐来迎 深敬辩山人之精书 堪歌崔牧伯之庆会 光明出于口角 菡萏生于舌根 宝岩徒之或讲或疑 莲华院之若读若说 珍禽显瑞 亡妹告征 诵舌长存 烧经不改 经无一字 爪生五花  第十七段 诵舌长存 烧经不改 经无一字 爪生五花 䟦

法华灵验传目次(终)

No. 1539

法华灵验传卷上

第一段 序品

  • 唱题之顷地狱皆空
  • 买纸之时天堂
  • 国王布发
  • 天帝赐金

第二段法说周 方便品

  • 亡妇生天
  • 神人指路
  • 莲开腊月
  • 佛记天宫

第三段 比喻品 信解品 药草喻品 授记品

  • 经卷重而罪案轻
  • 时患痊而寿笇永
  • 夜明如昼
  • 时雨普霑
  • 炉香不热而自熏
  • 瞽叟无目而能覩

第四段因缘周 化城喻品

  • 羽族惯闻而便脱业躯
  • 比丘暗诵而即离鬼难
  • 感悟前生之师弟
  • 通交二世之爷娘

羽族惯闻而便脱业躯

东晋时有僧法志。结庵余杭山。诵法华经。朝夕不懈。有雉巢于庵之侧。每闻诵经声则翔集于座旁。若侍立听受状。如是者七年。一日憔悴。师抚之曰。汝虽羽族而能听经。苟脱业躯必生人道。明旦遽殒。即埋之。及夜方假寐。梦童子再拜曰。我即雉也。因听师诵经。今生于山前王氏家为男子。右腋犹有雉毳可验。僧诘朝至其家。问之果然。王氏一日设斋。志方踵门。此子遽然曰我和尚来也。举众异之。携以示志。志抚之曰此我雉儿耳。遂解衣周视其腋下。果有雉毳三茎。至七岁。宜听出家。父母唯之。至时入山。十六落发。以腋有毳命名昙翼。授与莲经不遗一字。既为僧。随方问道了悟宗乘。得大辩才。东游会稽因至秦望山。遂伐石诛茅为住山计。专诵法华。仅于一纪。一日将曛。有一女子身被彩服。手携筠笼。内有白豕一只。大蒜两根。立于师前泣而言曰。妾山前某氏女。入山采薇。路逢猛虎奔遁至此。日夕。草木阴翳。犲狼纵横。归无生理。敢托一宿可乎。师称嫌疑坚却不从。女子雨泪哀鸣。师不得让以草床。即蒙顶诵经。至于三更号呼疾作。称腹疼痛。𫖮师视之。师投以药。女子痛益甚。叫不绝声。曰倘得师为我案摩脐腹间。庶得小安。不然即死。佛法以慈悲方便为本。师忍坐观不一引手见救耶。师曰。吾大戒僧。摩挲女身。此何理也。恳求之切。即以巾布褁锡杖头遥以案摩。斯须告云。瘳矣。翌晨女出庭际。以彩服化祥云。豕变白象。蒜化双莲。女子足蹑莲华。跨象乘云而谓曰。我普贤菩萨也。以汝不久当归我众。特来相试。观汝心中。如水中月不可污染。言讫缥缈而去。尔时天上雨花。地皆振动。是日太守孟公𫖮方晨起。忽见南方祥云氤氲光射庭际。而云下隐有金石丝竹之音。访问得师普贤示化状。遂并师之道行闻于朝廷。即奉𠡠建寺。额号法华。时晋安帝义熈十三年也。 出现应录及法华寺碑。

第五段 五百弟子授记品 授学无学人记品

  • 野雉忽尔转身
  • 阎王耸然弹指
  • 融酥满器
  • 兵卫盈庭
  • 神人警寝而进船
  • 天帝收经而入藏

第六段 法师品 见宝塔品

  • 鬼莫能害
  • 舌不可耕
  • 皂客还输本钱
  • 仙翁特请一品
  • 空中弹指
  • 座上生香

皂客还送本钱

严恭。字近礼。本泉州人也。家富于财而无兄弟。父母爱恭。言无所违。陈大建初。恭请于父母。愿得钱五万往杨州市物。父母从之。恭乘船载钱而下。去杨州数十里。江中逢一船载鼋(鼋。说文云大鼈也)。将诣市卖之。恭问。知其故。念鼋将死。因请赎之。鼋主曰。我鼋大头别。千钱乃可。恭问有几头。答有五十。恭曰我有钱五万。愿以赎之。鼋主喜。取钱付鼋而去。恭尽以鼋放江中。而空船诣杨州。其鼋主别恭行十余里。船没而死。是日昏暮。乌衣客五十人诣恭本家寄宿。并以钱五万付恭父母曰。君儿在杨州。附此钱归。愿依数受也。恭父母恠愕。疑恭死。客曰。儿无恙。但不须钱。故附归耳。恭父受之。记是本钱。而皆水湿。留客为设食。客明旦辞去。后月余。恭还家。父母大喜。既而问附钱所由。恭言无之。父母说客形状及附钱日月。乃赎鼋之日。于是知五十客皆所赎鼋也。父子惊叹。因徙家杨州。专勤福业。常读法华经。一时读至见宝塔品。辍经叹曰。宝塔之内有二如来。分身诸佛其数不少。我今何为不能感见。慨叹良久。至夜忽梦一胡僧语曰。若诵此经。欲见诸佛。当解说书写流通供养。斯愿可谐。恭因发心造经一百部。未及成办。忽得重病。乃更发愿增造一千部。病既愈。即于住宅起造经堂。若纸若笔必以净心。不行欺诈。随得便营。书生常十数人。如法供给。恭亲捡校。劳不告倦。有人从贷经钱一万。恭不得与之。其人得钱。船过中流。忽尔沉覆。钱失人活。是日恭入库。见元钱俱湿。颇恠之。后见贷人。方知没溺。一日忽有异僧年八十许。自云从龟兹国来。今往罗浮山去。闻君造经。愿请一部。恭授与经。僧赠金一瓶。重四十两。愿助造经。言而退。莫知所止。又有候志从鄱阳来。至宫亭。有人引入庙。见神人案劒而坐。问志还识杨州造法华经严恭否。我欲寄钱一万入其功德。语便隐。志次日至当涂。忽有一人来覔候志。乃留钱一万。逼令受之而去。志思惟。知是神钱。才到杨州以钱付恭。恭志更弥坚。造至三千部。又有渔人夜见江中火。焰焰浮来。以船迎之。乃是经一函。即严恭所造。后发愿云。无一字不经眼。无一字不用心。然严恭造经之多。至于子孙犹传其业。世号严法华也。隋季盗贼纵横。至江都。皆相与约。勿入严法华里。里赖之获全。前后所写二千五百余部。 本出灵瑞集及感通录。详见弘赞第十及现应录。

第七段 提婆达多品 劝持品

  • 身托莲胎
  • 名标花座
  • 圣僧教诵
  • 海神请闻
  • 鸽受人身
  • 鬼脱厕报

圣僧教诵

隋时并州人高守节。家代信奉。而守节尤为精到。年十六七时曾游代都。道遇沙门。年可六十。自称海云。与之谈叙。因谓曰。儿能诵经不。答曰诚其本心。云即将向五台。至一处见三草屋。才得容身。乃于中止。教诵法华经。在外乞求给其衣食。节屡见胡僧来至。与师言笑终日。归去后云輙问曰识向胡僧不。曰不识。云貌似戏言曰。是文殊师利菩萨。节虽频承此告。未悟其旨。后忽使节下山取物。仍诫曰。夫女人者众恶之本。坏菩提道。破涅槃城。汝向人间。宜其深慎。节敬诺受教。下山中路乃见一女人。年十四五。衣服鲜华慈容雅丽。乘一白马直就其前。向节曰。身有急患。要须下乘。马好跳跃。制不自由。希君扶接。济此微命。节遂念师言。竟不回顾。女亦追寻数里。苦切其辞。节执志如初。俄而致失。既还本处。具陈其事。师曰。汝真丈夫矣。虽然。此是文殊师利菩萨。节尚未悟。犹谓戏言。然于此诵经凡历三载。法华一部甚得精淳。后闻长安度人。心希剃落。晨昏方便。咨师欲去。师云。汝诵得法华。大乘种子今成就。汝必欲去。当询好师。此之一别难重相见。汝京内可于禅定道场依止卧伦禅师。节入京求度。不遂其心。乃往伦所。伦曰汝从何来。答从五台山来。和尚遗与师为弟子。伦曰和尚名谁。答曰名海云。伦大惊叹曰。五台山者文殊所居。海云比丘即是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第三善知识。汝何以弃此圣人。千劫万劫无由一遇。何其误耶。节乃始悟由来。恨不碎其身骨。而愚情眷眷犹希再覩。遂辞伦返迹。日夜奔驰乃至故处。都无所见。 出弘赞第七。

第八段 安乐行品

  • 龙天请讲
  • 鬼虎钦风
  • 仙鹤来仪
  • 野鸡转报
  • 瓶水自满
  • 异香普熏
  • 经字放光
  • 鸩毒无验

第九段 从地涌出品 如来寿量品 分别功德品

  • 冥授补阙
  • 帝亲试通
  • 赐寿题肩
  • 应病授药
  • 相师定岂期延寿
  • 天帝相邀却向西方

法华灵验传卷上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