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录续编目次

  • 卷一
    • 往生比邱第一
      • 性修
      • 行修
      • 忍生
      • 仁筏
      • 实𤤯
      • 常智
      • 络丝僧
      • 广志
      • 道证(梅松)
      • 千一
      • 彻迷
      • 嵩安
      • 迈春
      • 律净
      • 慧明
      • 一禅
      • 际醒
      • 起信
      • 真传
      • 达纯
      • 灵彻
      • 道守
      • 列权
      • 佛度(绝相)
      • 觉源
      • 正真
      • 东瓜和尚
      • 定基
      • 悟灵
      • 圆融
      • 悟开
      • 方海
      • 昌茂
    • 往生比邱尼第二
      • 湖上老尼
      • 本印
      • 遂钦
      • 律宗
      • 佛琦
      • 莲芳
      • 朗然
      • 妙成
      • 道干
      • 兰若庵尼
      • 道悟
  • 卷二
    • 往生王臣第三
      • 张师诚
      • 章攀桂
    • 往生居士第四之一
      • 黄武城
      • 吴如庵
      • 俞有光
      • 苏起凤(吴敬山)
      • 恽又騑
      • 王贞生
      • 蔡鹏九
      • 唐沤和
      • 陈君魁
      • 陆士铨
      • 马荣祖
      • 彭希涑(顾氏)
      • 彭绍升
      • 吕蔚若
      • 曾庚
      • 陆西桥
      • 凌树
      • 沈畅(顾居士)
      • 蒋龟蒙
      • 曹圣友
      • 冯庭桂
      • 浦文荣
      • 郑兆荣
      • 吴濂
      • 沈廷瑜
      • 施静岩
      • 张孝林(骥钟)
      • 方刚
      • 潘万宗
      • 沈舒华
      • 沈虞尊
      • 马敬修
      • 许仁熟
  • 卷三
    • 往生居士第四之二
      • 裴永度
      • 钟九思
      • 周光
      • 路坤
      • 吴允升
      • 范元礼
      • 孙复元
      • 张清新
      • 丁繁桂
      • 李勤(杏姑)
      • 张惇五
      • 曹谐和
      • 潘遵懋
      • 宋莱
      • 周庆孙
      • 陈居士
      • 余邦贤
      • 吴宗魏
      • 张齿延
      • 金庭栋
      • 徐僖(严氏)
      • 钱万镒
      • 华汉槎
      • 方步瀛
      • 朱麟书
      • 陈锽(薛绍基)
      • 郭观光
    • 往生杂流第五
      • 吴生
      • 沈承先
      • 周绚堂
      • 姚生
      • 宋宝官
      • 陈德心
      • 东门匃者
      • 痴头道士
      • 周耀发
      • 瞿晋槐
      • 孙松亭
      • 陈画叟
      • 丁童子
  • 卷四
    • 往生女人第六
      • 田婆
      • 蒋氏
      • 黄氏女
      • 王荆石女
      • 陆氏
      • 徐氏
      • 兵家妇
      • 曹媪(许氏母)
      • 陶氏
      • 汪氏
      • 费孺人
      • 许节妇
      • 宋孺人
      • 郑氏
      • 百不管老媪
      • 陆氏
      • 吴氏
      • 沈媪
      • 姚氏
      • 汪氏
      • 王氏
      • 吴媪
      • 倪妪
      • 潘氏
      • 汝氏
      • 祁氏
      • 王氏(张氏 陈氏)
      • 潘氏
      • 朱氏
      • 朱氏
      • 罗氏
      • 王氏女
      • 邵媪
      • 张家妇
      • 俞媪
      • 吴婆
      • 钱孺人
      • 沈婆
      • 陆安人
    • 往生物类第七
      • (蛇 猫 猴 雀 猪)
    • 种莲集第八
      • 善隆
      • 达禅
      • 王君荣
      • 唐景垣
      • 沈载元
      • 王际良
      • 夏耀文
      • 曹居士
      • 邵媪
      • 张氏
      • 丁氏
      • 高士横
      • 丁世济
      • 陆孺人
      • 邱逢泰
      • 钱氏
      • 钱文彬
      • 钱文灿

净土圣贤录续编目次(终)

No. 1550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一

往生比邱第一

慧明

慧明。宁波鄞县人。住杭州报国寺。性质直。唯知念佛。每执持洪名。声若潮沸。香尽不知也。得施即放生。随放随称佛名。必回向西方。见人不作寒暄语。云。死到哉。快些念佛。越中缁白知其名者。每居病危。即延之念佛。助往生缘。或叩其所谓。曰。忆昔患热病日甚。几不能支。幸意根中佛号。一句顶一句而出。连緜不。病魔消却。竟仗此而痊。自此以后。无论语默动静。皆有一佛号。从意根中一句顶一句而出也。嘉庆十二年。颈后患疽。绝不呻吟。临终色和悦。手作捻珠状。念佛移时而逝。先是杭城某。梦所识故黄和尚语曰。我劝汝归依慧明师。汝因循不果。今明师月内欲西归。再迟无及矣。汝当速往求之。汝法名大通。与汝定。醒而异之。天明起诣寺。明疽发甚剧。急邀同伴五人。求归依。明许之。及授法名。明手书五字。作阄置香台旁。谓曰我病中。不及一一属付。法名下一字。皆通字派。汝等各随缘自取。上一字。某适拈得大字。宛若梦中故事云(染香集)西史氏曰。归依而能预定法名何也。昔世尊于无量劫前。闻古释迦文讲涅槃经。得经中一偈。乃至卖身供养。愿来世成佛。亦同此号。是故今日如来。亦号释迦文。今明师与某。亦无量劫前。愿重缘深之所致耳。然则欲生安养。而虑其不遂者。从可想矣。

际醒

际醒。字彻悟。号讷堂。姓马。京东丰润县人。幼通经史。薙染后。徧历讲席。博贯性相两宗。而于法华三观十乘之旨。尤为心得。参广通粹如纯禅师。明向上事。师资道合。乃印心焉。后纯公迁万寿寺。醒继席广通。䇿励后学。宗风大振。每谓永明寿禅师。乃禅门宗匠。尚归心净土。况今末代。尤宜遵承。于是专修净业。主张莲宗。日限枝香晤客。过时则礼念而。嗣迁觉生寺住持。寻退居红蠡山资福寺。衲子依恋。追随日众。遂成丛林。醒为法为人。心终无厌。但一以净土为归。每当开演如来。救苦摄乐之恩。或至泪随声落。听者亦未尝不涕泗沾衣也。其语录二卷。尤为切至。略言吾人生死关头。唯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故心重能使业强。今以重心而修净业。则净业强。他日报尽命终。定生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愿深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假若正修净业时。达摩祖师。忽现在前。令我舍净趋禅。可以立地成佛。我不敢从命。即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更有异方便。胜于净土。令我舍此从彼。我亦不敢依教。此之谓深信。假如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又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如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此之谓切愿。信深愿切。是谓重心。以是修净。净业必强。业强则熟。极乐净业若熟。娑婆染缘便尽。临终时。虽欲轮回境界。再现在前。不可得矣。虽欲弥陀净土。不现在前。亦不可得矣。然此信愿要在操之于素。到时自不入于岐路。如古德临欲命终。六欲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专心待佛。佛现乃去。夫四大分张。此何时也。天童接引。此何境也。苟素常信愿。不到十分坚固。当此时。对此境。而能强作主宰乎。又云。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同是一梦。修之何益。答曰。不然。七地以前。梦中修道。无明大梦。虽等觉犹眠。唯佛一人。始称大觉。当梦眼未开之时。苦乐宛然。与其梦受娑婆之苦。何若梦受极乐之乐。况娑婆之梦。从梦入梦。展转沈迷者也。极乐之梦。从梦入觉。渐至于大觉者也。梦虽同。而所以梦者。实不同也。可概论乎。嘉庆十五年二月。预知时至。辞诸外护。属曰。幻缘不久。虗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净土。好相见也。临寂半月前。示疾。命众助称佛号。见空中幢旛。无数。自西而来。告众曰。净土相现。吾将西归。至十二月十七日申刻。复告众曰。昨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来。接引吾去矣。众称佛号愈厉。醒面西端坐。合掌凝眸曰。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言毕结印而逝。众闻异香浮空。露龛七日。貌如生。发白变黑。阇维。获舍利百余粒。世寿七十。僧腊四十九(彻悟禅师语录)西史氏曰。修禅修净。而独归心于安养。迹其梵行之精严。导人之切至。抑何与莲宗尊宿。如同一辙欤。为人师。作佛祖。吾于是见之矣。

起信

起信。字香海。姓单。富春人。父华藏。博通内典。明向上也。令信出家。往南屏求戒。教看谁字话。信穷参力究。尝彻夜不寐。兀坐一室。如木偶然。嘉庆元年七月望。登吴山值夜分。见灯光互暎。晃乎心目。有省。归语华藏。华藏复令徧参知识。至苏州。遇会一传公。示念佛法门。信即返杭闭关古梅庵。日课弥陀十万声。偶为诗都指归净土。有念佛歌曰。念佛好。念佛好。万事从头一笔埽。几回背父走风尘。旅邸神魂多颠倒。不参禅。不矜教。一𬬻香篆萦缭绕。奔波肩担没来由。访友寻师何日了。休外求。只内照。衣里摩尼无价宝。应声现色忒分明。六道神光谁欠少。水自流。山自峭。静里观来都入妙。笑他名利日忙忙。自在真修谁能造。月沈西。钟报晓。漫说容颜未衰老。古来贤哲若河沙。谁非白骨埋荒草。独此心。无寿夭。脱离苦海无烦恼。百年身世等空华。空华勘破一长啸。钵囊悬。柱杖抝。撇却尘缘归路早。人生定数安排。佛本天真非矜造。闲住庵。嬾谈道。吏难役兮君难召。禅床镇日坐忘机。碧眼胡僧觑不到。曝晴檐。补破袄。一盂脱粟随缘饱。敢云闭户慕清高。亦非目视诸方藐。生寡交。死绝吊。气尽皮囊便撇掉。土埋火葬总由他。不賸儿孙免不肖。苦莫悲。喜莫笑。总是浮生梦未觉。大家抛却瓜葛藤。刀环请唱还乡调。有一言。最简要。世人如入罗网鸟。欲脱罗网何处求。唯有劝君念佛好。十七年十月十九日。卒于东园隐修庵。临终盥沐易衣。念佛坐逝。逾时。顶可灼手。举体入龛。轻如一[(畾/(冗-几+互))*毛]。华藏赞以联句云。顶煖决生安乐刹。身轻显示涅槃心。年三十七(镢头吟并序染香集)

觉源

觉源。字性海。安徽定远张氏子也。幼颕异。九岁五经俱成诵。弱冠入邑庠。文名日甚。顾无心仕进。每作出世想。阅华严法华。多有契语。亡何父母相继没。遂决志出家。依金陵耆阇律师祝发。礼封崇皓清律师。受具足戒。时年四十矣。自以出家迟暮。行苦行。坚持戒律。不妄语。不非时食。手不触金银宝物。身不著兽毛蚕吐。尝于投子阅藏毕。行二时头陀。徧参知识。闻焦山借庵禅师。为洞下名德。特往参叩。机缘契合。遂承印记。复住山中阅藏。愈深入教海。于华严奥旨。独有心得。口诵手披。不下数百过。乃至背诵不遗一字。常为缁白。开演大义。抉幽剔微。听者豁然。因自别其号曰。一真法界。而栖心安养。日课西方佛名。十万声。胁不著席者。数十年。晚年石谷成公。延居高旻寺。素患足疾。虽至增剧。而六时礼拜。无少间。复加礼普明忏及弥陀四十八愿。礼。即诵佛名不歇口。见人不谈他语。唯以西方净业。谆谆劝勉而。计居十余载。缁白多钦其品。嘉庆二十四年六月。忽欲归焦山。成公坚留不可。归甫逾月。示微疾。八月二十六日。晨起。索浴竟。端坐念佛。如入禅定。阇维时。瑞云盘空。有光五色。从火际透起。获舍利三大粒。莹净如玉。现藏本山。世寿六十九。著有净土诗百首行世(染香集)西史氏曰。昔人谓乘戒俱急。生品最高。若有乘无戒。流入鬼神趣中。源如是持戒。如是参修。非乘戒并急者乎。彼轻视木又。而高谈般若。呜呼危矣。

悟灵

悟灵。字轶群。号幻如。浙之海昌金氏子也。幼有出尘志。见佛辄膜拜。洎九龄。善病。亟请于父母。求出家。许之。乃脱白于本城。安国寺西房。礼象陇上座为师。旋圆具于杭州昭庆寺。时悉檀纯。公方开念佛堂。于苏州流水居。灵裹具从之。六时持念不懈。复逐字礼华严法华金刚圆觉等经。纯公见灵脚根稳密。即授衣拂。灵于净土法门。谛信不贰。父早殁。劝母周氏。发往生愿。母后果无疾。念佛而脱。其兄莲隐感而出家。纯公寂后。灵继席南禅。三年引退。居松江韦陀庵。精舍数楹。尘嚣不到。与莲隐同居。以念佛为日课。尝于中夜禅观中。见天上众星。由四方翕聚。成忆佛念佛四字。字大寻丈。晶光晃耀。自是目炯炯有光。凡缁白闻人以及农贩牧竖。皆见而生。敬感化念佛者不下数千人。灵既专志净业。念从上往生诸人。自净土圣贤录以后。无有续集。而高人辈出。不可湮没无传。于是广采博访。辑为染香集一卷。自嘉庆以来。凡染香于此法门者。罔弗纪载。越五年而书成。刻行于世道光八年春患噎隔。集缁白交好。告以别期不久。诸君幸各自爱专志念佛。以图后会也。自制影堂联句云。泥牛吼落江心月。木马嘶归海上云。绝医药。一意西归。入五月而剧。人来问疾但曰。生死事大。各自努力。便口佛喃喃而。十七日西向趺坐。持名。或问临行一句作么生。曰。阿弥陀佛。良久。声渐微。泊然归寂世寿六十一。坐三十五夏。三日合龛。貌如生(染香续集)西史氏曰导母往生。感兄出家。可谓极孝悌之大者矣。至其见星成字。葢精诚之极。心光发现耳。修净业者。勿怀疑贰焉。

往生比邱尼第二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一

还没有人评论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