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州黄檗鹫峰山断际禅师者
闽中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眉间隆起如珠。音词畅润。志意冲澹。后游天台。逢一僧。如旧识。乃同行。属㵎水瀑涨。师倚杖而止。其僧率师同过。师云。请兄先过。其僧却浮笠于水上便过。
师云。我却共个梢子行。悔不一棒打杀 有僧辞归宗 宗云。往甚处去 云。诸方学五味禅去 宗云。诸方有五味禅。我者里秖是一味禅 僧云。如何是一味禅 宗便打 僧云。会也。会也 宗云。道。道。僧拟开口 宗又打。
其僧后到师处。师问。什么处来 云。归宗来 师云。归宗有何言句。僧遂举前话。
师乃上堂。举此因缘云。马大师出八十四人善知识。问著个个屙漉漉地。秖有皈宗较些子。
师在盐官会里。大中帝为沙弥。师于佛殿礼佛 沙弥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 师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常礼如是事 沙弥云。用礼何为 师便掌 沙弥云。太麤生。 师云。者里是什么所在。说麤说细。随后又掌。 沙弥便走。
师行脚时。到南泉。一日斋时。捧钵向南泉位上坐。南泉下来。见便问。长老什么年中行道 师云。威音王已前 南泉云。犹是王老师孙在。师便移下座 师一日出次。南泉云。如许大身材。戴个些子大笠 师云。三千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南泉云。王老师𡁠。师戴笠便行 师一日在茶堂内坐 南泉下来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 师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 泉云。莫便是长老见处么 师云。不敢 泉云。浆水钱且置。草鞋钱教什么人还 师便休 沩山后举此因缘问仰山。莫是黄檗构他南泉不得么 仰山云。不然。须知黄檗有陷虎之机 沩山云。子见处得与么长。
一日普请 南泉问。什么处去 师云。择菜去 泉云。将什么择 师竖起刀子 泉云。秖解作宾。不解作主 师扣刀三下。
一日。五人新到。同时相看。四人礼拜。一人不礼拜。以手𦘕一圆相而立 师云。还知道好只猎犬么 云。寻羚羊气来 师云。羚什无气。汝向什么处寻 云。寻羚羊踪来 师云。羚羊无踪。汝向什么处寻 云。与么则死羚羊也。师便休。
来曰升座。退。问昨日寻羚羊僧出来 其僧便出 师云。老僧昨日后头未有语在。作么生 其僧无语 师云。将谓本色衲僧。元来秖是义学沙门。
师曾散众。在洪州开元寺。裴相公一日入寺行次。见壁𦘕。乃问寺主。者𦘕者是什么 寺主云。𦘕高僧。
相 公云。形影在者里。高僧在什么处 寺主无对 相公云。此间莫有禅僧么 寺主云。有一人 相公遂请师相见。乃举前话问师 师召云。裴休 休应嗒师云。在什么处 相公于言下有省。乃再请师开堂。
上堂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与么行脚。笑杀他人。总似与么容易。何处更有今日。汝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 时有僧问。秖如诸方匡徒领众。为什么却道无禅师 师云。不道无禅。秖道无师 后沩山举此因缘问仰山云。意作么生 仰山云。鹅王择乳。素非鸭类 沩山云。此实难辨。
裴相一日托一尊佛于师前。䠒跪云。请师安名 师召云。裴休 休应喏 师云。与汝安名竟 相公便礼拜。
相公一日上诗一章 师接得便坐却。乃问。会么 相公云。不会 师云。与么不会。犹较些子。若形纸墨。何有吾宗。
诗曰。
师答曰。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著。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离生禅想。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异法。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如斯之法。汝取次人到者里。拟作么生学。所以道。拟心时。被拟心魔缚。非拟心时。又被非拟心魔缚。非非拟心时。又被非非拟心魔缚。魔非外来。出自儞心。唯有无神通菩萨足迹不可寻。
若于一切时中。心有常见。即是常见外道。若观一切法空作空见。即是断见外道。所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犹是对外道邪见人说。若说法身以为极果。此对三贤十圣人言。故佛地断二愚。一者微细所知愚。二者极微细所知愚。佛既如是。更说什么等妙二觉所知。
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暗。但欲求悟。不爱烦恼。便道佛是觉。众生是妄。若作如是见解。百劫千生轮回六道。更无断绝。何以故。为谤诸佛本源自性故。他分明向儞道。佛且不明。众生且不暗。法无明暗故。佛且不强。众生且不弱。法无强弱故。佛且不智。众生且不愚。法无愚智故。是你出头总道解禅。开著口便病发。不说本。秖说末。不说迷。秖说悟。不曾说体。秖说用。总无儞话论处。
他一切法且本不有。今亦不无。缘起不有。缘灭不无。本亦不有。本非本故。心亦不心。心非心故。相亦非相。相非相故。所以道。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过去佛。过去佛且不有。未来佛且不无。又且不唤作未来佛。现在念念不住。不唤作现在佛。佛若起时。即不拟他是觉是迷。是善是恶。輙不得执滞他。断绝他。如一念瞥起。千重关鏁鏁不得。万丈绳索。系他不住。
既若如是。争合便拟灭他止他。分明向儞道尔𦦨识。儞作么生拟断他。喻如阳𦦨。儞道近。十方世界求不可得。始道远。看时秖在目前。儞拟趂他。他又转远去。儞始避他。他又来逐。儞取又不得。舍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尔。即不用愁他虑他。
如言前念是凡。后念是圣。如手翻覆一般。此是三乘教之极也。据我宗门中。前念且不是凡。后念且不是圣。前念不是佛。后念不是众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举著一理。一切理皆然。见一事。见一切事。见一心。见一切心。见一道。见一切道。一切处无不是道。见一尘。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见一滴水。即见十方世界。一切性水。又见一切法。即见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既若如是。十方虗空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尘国土。不出我之一念。若然。说什么内之与外。如蜜性甜。一切蜜皆然。不可者个蜜甜。余底苦也。何处有与么事。
所以道。虗空无内外。法性自尔。虗空无中间。法性自尔。故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众生与佛。元同一体。生死涅槃。有为无为。元同一体。世间出世间。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无性。亦同一体。言同者。名相亦空。有亦空。无亦空。尽恒沙世界元是一空。既若如此。何处有佛度众生。何处有众生受佛度。何故如此。万法之性自尔故。若作自然见。即落自然外道。若作无我.无我所见。堕在三贤十圣位中。
儞如今云何将一尺一寸。便拟度量虗空。他分明向汝道。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当处自住。当处自真。以身空故名法空。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总空。故名法性空。乃至千途异说。皆不离儞之本心。如今说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萨者。皆指叶为黄金.拳掌之说。若也展手之时。一切大众。若天若人。皆见掌中都无一物。所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本既无物。三际亦无所有。故学道人单刀直入。须见者个意始得。
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秖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儞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心不异。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际。等法性。法性空中。谁是授记人。谁是成佛人。谁是得法人。他分明向儞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无相故。不可以心得。心无相故。不可以性得。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无相更得无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本无所得。无得亦不可得。所以道。无一法可得。秖教儞了取本心。当下了时。不得了相。无了无不了相亦不可得。
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觉知。不得者。亦不自觉知。如此之法。从上已来。有几人得知。所以道。天下忘己者有几人。如今于一机一境。一经一教。一世一时。一名一字。六根门前领得。与机关木人何别。忽有一人出来。不于一名一相上作解者。我说此人尽十方世界觅者个人不可得。以无第二人故。继于祖位。亦云释种。无杂纯一故。
言王若成佛时。王子亦随出家。此意大难知。秖教儞。莫觅。觅便失却。如痴人。山中呌一声。响从谷出。便走下山。趂及乎觅不得。又呌一声。山上响。又应。亦走上。山上趂。如是千生万劫。秖是寻声逐响人。虗生浪死汉。汝若无声。亦无其响。涅槃者。无闻.无知.无声.绝迹.绝踪。若得如是。稍与祖师隣房也。
问。如王库藏内。都无如是刀。伏愿诲示 师云。王库藏者。即虗空性也。能摄十方虗空世界。皆总不出儞心。亦谓之虗空菩萨。儞若道是有是无.非有非无。总成羖羊角。羖羊角者。即儞求觅者也 问。王库藏中有真刀否 师云。此亦是羖羊角 云。若王库藏中本无真刀。何故云。王子持王库中真刀出至异国。何得言无 师云。持刀出者。此喻如来使者。儞若言王子持王库中真刀出去者。库中应空去也。本源虗空性。不可被异人将去。是什么语。设儞有者。皆名羖羊角 问。迦叶受佛心印。得为传语入否 师云。是 云。若是传语人。应不离得羖羊角 师云。迦叶自领得本心。所以不是羖羊角。若以领得如来心。见如来意。见如来色相者。即属如来使。为传语人。所以阿难为侍者二十年。但见如来色相。所以被佛呵云。唯观救世者。不能离得羖羊角。
问。执劒于瞿昙前者。如何 师云。五百菩萨得宿命智。见过去生业障。五百者。即儞五阴身是。以见此宿障故。求佛求菩提涅槃。所以文殊将智解劒。害此有见佛心故。故言儞当善害 云。何者是劒 师云。解心是劒 云。解心既是劒。断此有见佛心。秖如能断见心。何能除得 师云。还将儞无分别智。断此有见分别心 云。如作有见。有求佛心。将无分别智劒断。争奈有智劒在何 师云。若无分别智。害有见无见。无分别智亦不可得 云。不可以智更断智。不可以劒更断劒 师云。劒自害劒。劒劒相害。即劒亦不可得。智自害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母子俱丧。亦复如是。
问。如何是见性 师云。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见性。闻即是性。不可以性更闻性。秖儞作性见。能闻能见性。便有一异法生。他分明道。所可见者。不可更见。儞云何头上更著头。他分明道。如盘中散珠。大者大圆。小者小圆。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碍。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所以四生六道。未有不如时。
且众生不见佛。佛不见众生。四果不见四向。四向不见四果。三贤十圣不见等妙二觉。等妙二觉不见三贤十圣。乃至水不见火。火不见水。地不见风。风不见地。众生不入法界。佛不出法界。所以法性无去来。无能所见。既如此。因什么道我见我闻。于善知识处得契悟。善知识与我说法。诸佛出世与众生说法。迦旃延祗为以生灭心传实相法。被净名呵责。分明道。一切法本来无缚。何用解。他本来不染。何用净。他故云。实相如是。岂可说乎。汝今秖成是非心.染净心。学得一知一解。绕天下行。见人便拟定当取。谁有心眼。谁强谁弱。若也如此。天地悬殊。更说什么见性。
问。既言性即见。见即性。秖如性。自无障碍。无齐限。云何隔物即不见。又于虗空中。近即见。远即不见者。如何 师云。此是儞妄生异见。若言隔物不见。无物言见。便谓性有隔碍者。全无交涉。性且非见非不见。法亦非见非不见。若见性人。何处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总是我之性净明体。故云。见色便见心。色心不异故。秖为取相作见闻觉知。去却前物。始拟得见者。即堕二乘人中依通见解也。虗空中。近则见。远则不见。此是外道中收。分明道。非内亦非外。非近亦非远。近而不可见者。万物之性也。近尚不可见。更道远而不可见。有什么意智。
问。学人不会。和尚如何指示 师云。我无一物。从来不曾将一物与人。儞无始已来。秖为被人指示。觅契觅会。此可不是弟子与师俱陷王难。儞但知一念不受。即是无受身。一念不想。即是无想身。决定不迁流造作。即是无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别。即是无识身。
儞如今才瞥起一念。即入十二因缘。无明缘行。亦因亦果。乃至老死。亦因亦果。故善财童子一百一十处求善知识。秖向十二因缘中求。最后见弥勒。弥勒却指见文殊。文殊者。即汝本地无明。若心心别异。向外求善知识者。一念才生即灭。才灭又生。所以汝等比丘。亦生亦老。亦病亦死。酬因答果已来。即五聚之生灭。五聚者。五阴也。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亦云灵台。若有所住著。即身为死尸。亦云守死尸鬼。
问。净名默然。文殊赞叹云。是真入不二法门。如何 师云。不二法门。即儞本心也。说与不说。即有起灭。无言说时。无所显示。故文殊赞叹。
云。净名不说时。声有断灭否 师云。语即默。默即语。语默不二。故云声之实性亦无断灭。文殊本闻亦不断灭。所以如来常说。未曾有不说时。如来说即是法。法即是说。法说不二故。乃至报化二身。菩萨声闻。山河大地。水鸟树林。一时说法。所以语亦说。默亦说。终日说而未甞说。既若如是。但以默为本。
问。声闻人藏形于三界。不能藏于菩提者。如何 师云。形者。质也。声闻人但能断三界见修。已离烦恼。不能藏于菩提。故还被魔王。于菩提中捉得。于林中宴坐。还成微细见菩提心也。菩萨人已于三界菩提决定不舍不取。不取故。七大中觅他不得。不舍故。外魔亦觅他不得。儞但拟著一法。印子早成也。
印著有。即六道四生文出。印著空。即无相文现。如今但知决定不印一切物。此印为虗空。不一不二。空本不空。印本不有。十方虗空世界。诸佛出世。如见电光一般。观一切蠢动含灵。如响一般。见十方微尘国土。恰似海中一滴水相似。闻一切甚深法。如幻如化。心心不异。法法不异。乃至千经万论。秖为儞之一心。若能不取一切相。故言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问。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如何 师云。仙人者。即是儞心。歌利王者。好求也。不守王位。谓之贪利。如今学人。积功累德。见者便拟学。与歌利王何别。如见色时。坏却仙人眼。闻声时。坏却仙人耳。乃至觉知时。亦复如是。唤作节节支解 云。秖如仙人忍时。不合更有节节支解。不可一心忍。一心不忍也 师云。儞作无生见.忍辱解.无求解。总是伤损 云。仙人被割时。还知痛否 师云。痛 云。此中无受者。是谁受痛师云。儞既不痛。出头来觅个什么。
问。然灯佛授记。为在五百岁中。五百岁外 师云。五百岁中不得授记。所言授记者。儞本心决定不忘不失。有为中不取菩提。但以了世非世。亦不出五百岁外别得授记。亦不于五百岁中得授记 云。了世非世三际相可得已否 师云。无一法可得 云。何故言频经五百世。前后极时长 师云。五百世长远。当知犹是仙人。故然灯授记时。实无少法可得。
问。教中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秖获法身者。如何 师云。若以三无数劫修行。有所证得者。尽恒沙劫不得。若于一刹那中获得法身。直了见性者。犹是三乘教之极谈也。何以故。以见法身可获故。皆属不了义教中收。
问。见法顿了者。见祖师意否 师云。祖师心。出虗空外 云。有限剂否 师云。有无限剂。此皆数量对待之法。祖师心。且非有限量。非无限量。亦非非有无限量。以绝对故。儞如今学者。未能出得三乘教外。争唤作禅师。分明向儞道。一等学禅。莫取次妄生异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行一住。一刹那间。念念不异。若不如是。不免轮回。
问。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何故佛身舍利八斛四斗 师云。儞作如是见。祗见假舍利。不见真舍利 云。舍利为是本有。为复功勋 师云。非是本有。亦非功勋 云。若非本有。又非功勋。何故如来舍利。唯炼唯精。金骨常存 师乃呵云。儞作如此见解。争唤作学禅人。儞见虗空。曾有骨否。诸佛心同太虗。觅什么骨 云。如今既有舍利。此是何法 师云。此从儞妄想心生。即见舍利 云。和尚还有舍利否。请将出来看 师云。真舍利难见。儞但以十指撮尽妙高峰为微尘。即见真舍利。夫参禅学道。须得一切处不生心。秖论忘机即佛道隆。分别即魔军盛。毕竟无毛头许少法可得。
问。祖师传法。付与何人 师云。无法与人 云。何故二祖请师安心 师云。儞若道有。二祖即合觅得心。觅心不可得故。所以道。与儞安心竟。若有所得。全归生灭。
问。佛穷得无明否即 师云。无明即是一切诸佛得道之处。所以缘起是道场。所见一尘一色。便合无边理性。举足下足不离道场。道场者。无所得也。我向儞道。秖为无所得。名为坐道场 云。无明者。为明为暗 师云。非明非暗。明暗是代谢之法。无明且不明亦不暗。不明祇是本明。不明不暗。秖是本明。不明不暗。秖者一句子。乱却天下人眼。所以道。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其无碍慧出过虗空。无儞语论处。释迦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忽有一菩萨出来一跨。跨却。三千大千世界。不出普贤一毛孔。儞如今把什么本领拟学他 云。既是学不得。为什么道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如之何 师云。归智。其无碍惠。出过虗空。无儞语论处。释迦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忽有一菩萨出来一跨。跨却三千大千世界。不出普贤一毛孔。儞如今把什么本领拟学他 云。既是学不得。为什么道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如之何 师云。归源性无二者。无明实性即诸佛性。方便有多门者。声闻人见无明生。亦见无明灭。缘觉人但见无明灭。不见无明生。念念证寂灭。诸佛见众生。终日生而无生。终日灭而无灭。无生无灭。即大乘果。所以道。果满菩提圆。花开世界起。
举足即佛。下足即众生。诸佛两足尊者。即理足.变足.众生足.生死涅槃一切等足。足故不求。是儞如今念念学佛。即嫌著众生。若嫌著众生。即是谤他十方诸佛。所以佛出世来。执除粪器。蠲除戏论之粪。秖教儞除却从来学心.见心。除得尽。即不随戏论。亦云般粪出。秖教儞不生心。心若不生。自然成大智。
大智者。决定不分别佛与众生。一切尽不分别。始得入我曹溪门下。故自古先圣云。少人行我此法门。所以无行为法门。秖是一心门。一切人到者里尽不敢入。不道全无。秖是少人得。今者即是佛。珍重 师于大中年中终于本山 唐宣宗勅断际禅师。塔曰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