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怀让禅师第十二世
舒州浮山法远圆鉴禅师法嗣
东京十方净因禅院净照禅师
讳道臻。福州古田人也。俗姓载氏。父梦伟冠裳者导从至舍。母黄氏遂姙。复梦幢幡梵呗引厖眉碧眼僧至。乃诞生也。十四岁。投上生院出家。持头陀行。十九落发。粗习经论。后遂游方。参诸知识。道契圆鉴禅师。
出世开堂 英宗皇帝遣使降香。继而苗贵妃奏赐椹袍。都知兰元振又奏赐觉照师名。周国大主表乞禅号。 神宗皇帝宣谕执政曰。道臻素有名德。宜择一美号进呈。乃赐净照禅师。京城创诸禅刹。选请宗匠。皆出师举。悉称 诏旨。
元祐八年八月十七日。升堂辞众。写偈坐灭。
元丰三年春 慈圣光献皇后上仙。百日建斋于庆寿殿。会千法师。是日 神宗皇帝赐坐 宣问。长老将何追荐 太皇。
师对曰。臣僧得面 天颜。即 诏升座。
时有僧问 太皇仙游。今在何处。
师云。月落不离天。
问。飇驾既远。仁孝何追。祖意西来。乞师方便。
师云。轩辉虽掩北。风教自存南。
僧曰 圣君词句宣传去。寰海烝民捧诵来。
师曰。刢利衲僧。
问 𠡠宣千法师入 内。并赐椹袍。未审得何福报。
师云。水长船高。
僧曰 皇图永固。长兴不二之门。
师云。净因道处。不及阇梨。
僧曰。三边肃静民安泰。五糓丰登贺太平。
师云。不妨道著。
僧曰。圣人当殿。对答分明。三十年后。此话盛行。
师云。恰是。
问 天赐六铢师已挂。将何报答 我皇恩。
师云。雪峰道底。
僧曰。睿泽已蒙师指示。 太皇仙驭往何方。
师曰。天濶地濶。
僧曰。一旦功成去。三祇果已圆。
师云。真师子儿。
僧云。恁么则可谓师子窟中师子。
师曰。不得钝致山僧。
师云。至道本无言说。何须问答去来。盖为 太皇太后。感一人之至德。集万善之鸿因。式荐 仙游。证无生理。敢问诸人。今日种种佛事。时人道得。更有末后一句。还有人道得也无。良久。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切念臣山野常僧。行业无取。此日伏蒙 圣慈。特赐举扬宗旨。言词荒拙。[曰/月]犯 天威。但臣仰荷 宸恩。无任惊悚。久渎 圣聪。伏惟珍重。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有钱使钱。无钱守贫。
僧曰。月华嫡子。临济儿孙。
师曰。放儞三十棒。
问。如何是净因境。
师云。法广殿牌。 仁宗亲写。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六代祖师天下闻。
问。如何是道。
师云。古今行不尽。
僧曰。如何是道中人。
师云。万家烟火外。一枕水云间。
问。如何是佛。
师云。朝粧香。暮换水。
问。如何是观音妙智力。
师云。河南犬吠。河北驴鸣。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拄杖横担不到肩。
僧曰。谢师答话。
师云。错认定盘星。
师云。一问一答。无有尽时。古人呼作无尽藏海。亦呼为方便门。于衲僧面前。远之远矣。何故。权柄在手。纵夺自由。坐断毗卢。壁立千仞。善财楼阁。孰肯优游。华藏琅函。未之足拾。丈夫猛利。本合如然。过后思量。成第二月。除兹投机徇器。止宿草庵。就下平高。曲成万物。周流无滞。触处皆通。苟不尽毫毛。自取其咎。如斯谈说。笑杀衲僧。且道谁是解笑者。良久云。看。
上堂。拈拄杖云。楖𣗖木杖子。善能谈佛祖。聋人既得闻。哑人亦解语。指白石为玉。点黄金为土。便恁么会去。他家未相许。不相许。莫莽卤。南街打皷北街舞。
筠州大愚山兴教守芝禅师法嗣
汝州宝应法昭禅师法嗣
明州石门山进禅师法嗣
明州瑞岩山智才禅师
问。如何是截断众流句。
师云。好。
僧曰。如何是随波逐浪句。
师云。随。
僧曰。如何是函盖乾坤句。
师云。合。
僧曰。三句蒙师指。如何辨古今。
师云。向后不得错举。
师云。适来遮僧所问因缘。也须是个荷负重担底汉始得。不可鬪如花似锦言句以当宗乘。若如是者。直饶学到拂石劫尽。也未有了日。何故。岂不见古人道。两口一无舌。即是吾宗旨。诸禅者。还会么。不是诗人莫献诗。
上堂云。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凡圣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拈拄杖。卓一下。云。诸禅者。这拄杖子昼夜为诸人说平等法门。还闻么。若闻去。敢保诸人行脚事毕。若言不闻。亦许诸人顶门上眼正。何故。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良久。笑云。向下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