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一   〔宋磻〕

对机门

南岳怀让禅师第十四世

云居山元祐禅师法嗣

东京大相国寺智海禅院佛印禅师

讳智清。姓叶氏。泉州同安人也。赋性明敏。博学典雅。年未及冠。依鹿苑寺慧儒上人出家。一侍巾缾。五载圆具。夙机启发。徧参知识。祐师一见。深印可之。初住五祖。名动四方。朝野钦闻。奉诏住持。

哲宗皇帝百日入内。特赐佛印禅号。

师于建中靖国元年二月十七日。  大行皇太后五七。奉 圣旨就 慈德殿升座。师拈香云。此一瓣香。奉为 大行皇太后。𦶟向金炉。大兴佛事。伏愿香云芬馥。导涂山之仗而来入道场。法雨清凉。沃 文母之心而顿登佛地。乃衣升座。云。古佛堂前。随时施设。 慈德殿上。今日举扬。诸人且道是同是别。还有道得底么。试出来道看。

问。万派殊途。同归巨海。无边妙德。咸出此宗。未审如何是此宗。

师云。传来佛佛垂洪范。悟去心心彻太虗。

僧曰。凭师一味清凉雨。四海为霖报国恩。

师云。只消一滴曹溪水。洗尽群生万古尘。

僧曰。尧风舜日增祥瑞。樵唱渔歌贺太平。

师云。一言该至化。千圣自同归。

僧曰。若不登楼。争知海阔。便礼拜。

师云。更须前进。

问。曹源问。大智海中必有镇海明珠。今日当场。请师拈出。

师展两手云。看看。

僧曰。昔日仰山。今朝和尚。

师云。罔象到时光灿烂。离娄行处浪滔天。

僧曰。与么则释迦顶上天然别。龙女持来更不殊。

师云。团团透彻三千。皎皎含容万有。

僧曰。 太后承恩超净土。 我皇圣寿万年春。

师云。唯此甚分明。曾无有移动。

问。佛地三千金世界。仙家十二玉楼台。未审摩耶夫人即今在什么处。

师云。妙体本来无处所。通身何更有踪由。

僧曰。与么则紫金莲捧千轮足。白玉毫迎万德身。

师云。须知佛国三千界。祇在 吾皇一化中。

僧曰。祇如 吾皇化内。还许学人露个消息也无。

师云。皇天不碍闲云点。杲日何妨爝火光。

僧曰。九衢百万人烟里。祇见烧香贺太平。

师云。一气无私。群生有赖。

问。法具随身。逢场佛事。不施三拜。不唱一喏。置问得也无。

师云。礼可兴。不可废。

僧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选佛场开。如何举唱。

师云。觉花绽处千林秀。佛日圆时万像融。

僧曰。金鸡啼子夜。刍狗吠天明。

师云。儞道什么人知音。僧合掌白看。

师云。不妨惺惺。

僧曰。力扶圣嗣传洪业。本望千秋庆太平。限尽难留今五七。请师说法悼 仙灵。

师云。始随玉兔光中去。又逐金乌影里来。

僧曰。至理一言资 素识。未知 仙驭在何方。

师云。王舍城中日。祇桓会上时。

僧曰。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师云。是第二月。

问。华严教云。菩萨现身作国王。于世位中最无等。福德威光胜一切。普为群萌兴利益。且道 当今皇帝是什么菩萨。

师云。荡荡莫能名。

僧曰。大悲愿力为 人主。日用佛心治万民。

师云。知恩始解报恩。

问。三乘十二分教则不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师云。云尽日月正。风和天地春。

僧曰。与么则功流万世而长存。道通百劫而弥固。

师云。含容巨细尧天阔。照烛高低舜日长。

僧曰。若然者。荡荡无为。元元自化。

师云。威光振大千。巍巍主中主。

僧曰。可谓梵天一会。今日重新。

师云。摩尼宝殿中。千古无私照。

僧曰。千载一时。谢师答话。

师云。谢子问话。

师云。适来净因禅师云。最初说法者。不知末后句。末后说法者。不知最初句。臣僧今当末后说法。却奉为 大行太后演最初句。还知么。灵源湛寂。物我皆如。佛性精真。圣凡同体。明妙弥纶。千古圆澄。廓彻十虗。本绝去来。何甞生灭。为昧之者。情存知解。见有我人。认十界为家乡。执一身为自。所以妄生憎爱。强起贪嗔。恣业识而造苦因。徇报缘而依轮转。

从此缠绵积劫。不知思返本之方。沦溺诸流。未省发还源之念。既背违真际。当困踣昏途。纵忆光明。莫能舍离。诸仁者。如斯弱丧。谁可哀怜。还知么。唯吾佛释迦如来。为此因缘故出现。所以四十九年住世。度群生而转根本法轮。双林树下真归。命高第而付毗卢密印。

由是佛祖相承之后。古今授手而来。虽广设方便化门。唯指此一心妙法。大矣哉。妙法也。非智慧辩才所能议。非神通修证所能为。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无心得。悟之。祇消一言洞达。当处便脱死生。傥迷之。纵尔历位进修。到底不离虗妄。祇如今日。人天交接。幽显普临。 皇风习习以和春。帝日迟迟而育物。万乘正登于舜殿。六禅齐仰于尧天。奉为 大行太后建此法筵。须明指古佛妙心。要其开悟。

乃举起袈裟角云。还见么。三世如来在遮里。坐宝莲台。放光现瑞。诸大祖师尽在遮里。据师子座。入定安禅 大行太后若于斯见得。则不离当处。顿悟自本心。不动道场。坐登自佛地。便见生者灭者。未甞有灭有生。即此说人听人。未甞有听有说。所以适来适去。宛尔全真。在昔在今。更无别体。

以至朱楼玉殿。重重现清净法身。金阙瑶池。处处露本来面目。纵有尘刹神通三昧。无作而自成。河沙微妙法门。不行而自到。 大行太后若如是了达得。始笑他娑竭龙少女。待往南方而成佛。未是作家。韦提希夫人愿向西土而受生。徒为妄想。诸人且道 大行太后悟处。如何便得恁么猛利。要会么。唯佛与佛同证同知。非彼常情所能测度。

臣僧智清以此举扬般若功德。无边妙利。谨进庄严。惟为  大行太后上资 仙驭。恭惟 太后内政齐家。厚德载物。勤俭著于中外。明哲迈于古今。方 圣政之惟新。繄 母仪而是托。夫何阎浮报尽。安养果成。抛 慈德之故宫。游光严之净土。叹二轮迅速。丁五七斯临。 圣心敬竭于孝诚。佛事钦修于永日。命诸禅而升座。大敷阐于宗猷。冀凭佛法之殊勋。上荐 神仙之化路。伏愿 大行太后谛闻般若。解脱尘缘。深悟本心。入佛知见。更冀锡兹福祉。佑 宗社于灵长。使 我国家跻民于仁寿。

臣道行无取。名实全虗。今辰遭遇 圣恩。赐此举扬祖令。自惟蹇浅。益负震惊。此盖伏遇 今上皇帝陛下。神智渊深。天慈溥博。嗣 登宝位。不变时雍。潜通三宝之妙心。密运万机之神政。但是昆虫草木悉沐 恩波。乃至蛮貊戎夷咸归德化。实千载昌运。乃一遇 圣时。

臣倾兹方外之诚。効彼封人之祝。恭愿 皇帝陛下南山比寿。增圣寿以无疆。北海为年。资卜年而更远。金枝腾茂。玉叶弥芳。 复育群生。兴隆正法。

皇太妃 皇后 皇子。伏愿 德合天地。上扶 君父之明。寿等山河。下慰黎元之望。

伏念臣本山林槁木。岩谷微僧。忝领智海禅徒。奉事 国家香火。自量山野。累受 圣恩。斯日伏遇  皇帝陛下抚念禅林。特回 天睠。令臣等于 慈德殿升座。举扬般若。禅门从此万载光辉。念荷 圣恩。无以为报。臣不揆万死。敢陈 佛法数言。愿补 陛下万机一二。所以道。三界爱河浪阔。四生苦海波深。要得解脱出离。须是悟明佛法。然而佛法非由心外而得。亦不从他传。全是 陛下清净圣心。本来佛性。圆明洞彻。日用全彰。但一念相应。则无时不现。

昔西竺波罗提尊者。常开示一国王佛性云。王若作用。八处出现。何谓八处。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齅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悟之者。谓之真如佛性。迷之者。谓之妄想精魂。彼国王闻之。即时开悟。

今 我皇帝陛下。但自回光。即便同本得。所以日应万机。而无非是 陛下佛性三昧。云为千变。而无非是 陛下佛性光明。以至动容周旋。见闻觉知。头头显现。一一圆明。无不具足。如昔 仁宗皇帝。在宥四十余年。深穷禅理。洞了渊源。每万机之暇。常召大觉禅师怀琏.圆明禅师道隆于后苑升堂。交相问难。唱和偈颂。敷演宗乘。流布迨今。禅林取则。又元丰初年。 神宗皇帝为求 圣嗣。乃革相蓝律院。分为两禅。一曰惠林。一曰智海。召南方圆照禅师宗本.正觉禅师本逸领徒住持。开堂说法。甞从容召对。问佛法宗猷。而禅考圣心益深有悟达。

自祖师到中国而来。亦未有如本朝崇重之盛遇。 仁宗皇帝 神宗皇帝皆肯回 圣心研机顾问。建立禅林。则知佛法至尊至贵。至妙至神。所以教云。若在帝释梵王。帝释梵王中尊。而为说法此法。若在国王大臣。国王大臣中尊。而说此法。若在皇后嫔妃。皇后嫔妃中尊。而说此法。若在皇亲太子。皇亲太子中尊。而说此法。若在内臣宰官。内臣宰官中尊。而说此法。乃至在僧在俗。在物在人。悉皆等平。而说此法。

佛法既有如是胜妙。有如是尊严。愿 陛下万机之余。能留 圣意。一念开悟。触处现前。方知本自圆成。不从外得。所谓一言了 万化。尧舜诚无为。臣輙课山颂一章。普告人天大众。使其知 我皇帝陛下是现在诸佛。以大悲愿力。顺天应人。复育苍生。护持佛法。臣无任瞻 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颂曰。佛有多身是处分。人间天上化凡伦。要知昔日灵山老。现作中华 圣宋君。臣举扬荒鄙。尘渎 天聦。伏惟珍重。

开堂日。 哲宗皇帝遣中使降香。师谢 恩毕。登座拈香。祝延 圣寿罢。乃敷坐。法云大通禅师白槌竟。师左右顾视云。乾坤廓落。日月晖华。四民子来。群芳辐辏。比比法门宏启。欲视之。则眼病花浮。重重心印炳彰。拟执之。则形枯臂断。诸人到此。合作么生观。还知么。除是超方上士。不向眉上𦘕眉。其如晚路初机。且就水中洗水。

问。名香天赐𦶟金炉。为瑞为祥举世无。如是 君恩恩最重。师将何法赞 皇图。

师云。日月光天德。山河壮 帝居。

僧曰。恁么则金枝长自秀。玉叶永弥芳。

师云。一句既流通。群生皆稽首。

僧曰。若然者。尧风与祖风并扇。舜日与佛日齐明。

师云。寒山拊掌。拾得讴謌。

问。先帝首更禅苑。 今皇绍圣。重扇宗风。莫大之恩。将何补报。

师云。炉上檀烟起。空中瑞气浮。

僧曰。恁么则 君恩师报。祖意又如何。

师云。长记在莲岳。多年看白云。

僧曰。今日得闻于未闻。

师云。闻个什么。

僧曰。九重城畔祥云起。五凤楼前瑞气生。

师云。好个真消息。宜须子细看。

僧曰。从此平分霄汉月。冷然相照若团圆。

师云。瞻仰有分。

问 帝业兴隆。 睿潭润无边之境。宗风普扇。优昙开上国之春。直截根源。请师速道。

师云。石渠清梦岳。金殿冷吟霜。

僧云。一言祝 南山寿。八表无私贺太平。

师云。祝寿一言从尔晓。太平底句又如何。

僧曰。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间无水不朝东。

师云。思量尘世人。几个知恩德。

僧曰。若不上来。焉知如是。

师云。早回头看。

师拈拂子。召云。大众还见么。手中拂子层层为诸人放百种宝光。

复击禅床云。还闻么。坐下猊台句句为诸人演一乘了义。诸人若向遮里悟得。则旷大劫来我人业识。当体烟灭灰飞。现前身世根境尘劳。彻底冰融雪冸。便见灵山正法眼藏。昭昭溢目全彰。少室涅槃妙心。晃晃通身独露。譬演若悟鉴中面目。元来只是头。犹力士获额上圆珠。到了不从他得。如斯则无量神通三昧。尘尘本尔圆成。恒沙诸佛法门。念念一时具足。诸仁者。有能恁么搆去。便谓立证无生。不待僧祇即登正觉。如今要见无生么。

良久。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臣僧道无兼济。行不远闻。灰木身心。分守塞岩之下。鹿麋疎迹。何堪辇毂之游。远承 明诏下临。固欲窃逃宁敢。但念食 国王之水乳。佩至德难任。受天地之生成。荷大恩曷报。故云趋波涌。而赴海从龙。此盖伏遇 皇帝陛下。以等妙觉心。现为人主。扬佛祖正道。丕绍先基。

故兹苾草之微芳。叨被蓼萧之宠渥。臣敢不勤香火。警肃缁流。力传真寂之风。仰赞无为之化。谨将兹辰开堂介善。上祝 皇帝陛下。伏愿 德光尧舜。道迈羲轩。资景运于万年。保瑶图于百世。风调雨顺。物阜民康。臣请祝诚深。言诠靡罄。久立众慈。伏惟珍重。

庐山罗汉禅院系南禅师

本汀州人。俗姓张氏。少依城下金泉寺出家。识性纯淡。志节高远。披缁受具。徧历丛林。参道林祐禅师。密契心地。后归庐山。出世住持。道誉远播。四方学者皆谓小南。

开堂日。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后五日看。

僧曰。恁么则黄龙儿孙。罗汉嫡子。

师云。错下名言。

问。世尊出世。地涌金莲。师今出世。有何祥瑞。

师云。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僧曰。昔日世尊。今朝和尚。

师云。气冲牛斗。

问。声色不到。病在见闻。言诠不及。过在唇吻。此一理二义。请师直指。

师云。一字不著𦘕。

僧曰。古溪澄水迎新月。旧岭寒松再遇春。

师云。二字不成双。

僧曰。半夜彩霞笼玉像。天明峰顶五云遮。

师云。好个真消息。

问。师子儿。众随后。三年便能大哮吼。未出林一句作么生道。

师云。头破额裂。

僧曰。出林后一句作么生。

师云。脑门著地。

僧曰。不出入时如何。

师云。进前退后。

僧曰。且道落在什么处。

师云。大众有眼。

上堂云。道应无私。力不可敌。如风行草偃。似春至花开。佛手不能遮。人心宁可遏。顺之则物物光辉。逆之则头头失色。不逆不顺。任方任圆。呼召随声。高低自尔。临镜而像。彼此情忘。现如幻神通。成如幻正觉。直得庐山万叠共转法轮。鄱水千寻同宣密义。便与么金鸡破琉璃壳。玉兔挨开碧海门。击禅床一下。

上堂云。𦘕角红楼报晓春。万家齐贺物咸新。谁知庭际青青栢。便是当时问法人。无身可身。无岁可岁。始终不变。往复常存。四时迁而不迁。一气动而非动。百年生死若浮云。十世古今如电影。情超象外。道契寰中。不有丝毫。虗空同寿。但向见闻觉知识取本来面目。良久云。玉兔沉西岭。金乌出海东。

上堂云。日轮离海。月魄沉空。腾辉古今。盘礡西东。不觉红颜客。飜为白头翁。灵然无改变。只在语言中。咄。设使大虗烂坏。此喝长存。若知落处。一任横行。咄。

上堂云。不假一锤成大宝。太阿出匣冷光寒。为君截断𦏰羊角。钉就虗空碧玉盘。好拈掇。更须看。飜来覆去黑漫漫。击禅床一下。

上堂云。山堂今日开炉。黯澹寒云雪未铺。拨火任若谭冷煖。不知谁解唤司徒。古圣求人向热灰里。诸佛行道在猛𦦨中。便见刹刹尘尘皆同自。心心念念尽合他宗。便与么会。转不相当。何以故。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

上堂云。暗而忽明。迸曦光于海上。断而复续。奏天乐于空中。师旷听之不闻。离娄视之不见。唯有无神通菩萨。拍拍相高。愿得东风齐著力。一时吹入我门来。击禅床。下座。

上堂云。天地为炉鞴。日月作钳锤。烹清风兮成佛成祖。炼白云兮有法有仪。圆光顶佩。万字胸题。阿呵呵。知不知。倒骑师子座。𨁝跳上须弥。

上堂云。一夏九十日。日日无差。一日十二时。时时不异。犹如黄金之黄。碧天之碧。其色其高。不变不坏。安一名。著一字。与吾灵觉何相似。便乃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证得梦中佛果。今朝法岁圆。勘破了。良久。云。移身摇太华。掬汗洒醍醐。

上堂云。物我两如。是非一气。云无心而解听龙吟。充天塞地。风无迹而能闻虎啸。拔木鸣条。道无根而善应诸缘。分缁列素。忽然一念合风云。不知谁是我。行无所行。住本无住。大笑呵呵。希逢罕遇。

上堂云。禅不禅。道不道。三寸舌头胡乱扫。昨夜日轮飘桂花。今朝月窟生芝草。阿呵呵。万两黄金无处讨。一句绝思量。诸法不相到。

上堂云。欲大法。须藉其人。借与便风。便好扬帆举棹。昔日僧问赵州。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吃粥了未。僧曰。吃粥了。州云。洗钵盂去。其僧豁然大悟。

师云。今朝鸣钟之后。升堂前。人人吃粥。饱即便休。若也嚼得破。碍塞人。若也嚼不破。却许伊。罗汉今日倒骑铁马。逆上须弥。踏破虗空。不留踪迹。诸人还见么。夜来风起满庭香。吹落桃花三五树。师归丈。趺坐示寂。

湖州报本元禅师法嗣

苏州承天永安院传灯禅师

讳元正。郸州平阴县人。姓郑氏。受业本州太平兴国寺。礼藏智为师。比试得度圆具。后听习教论。徧参诸方。晚到苏州万寿元禅师法席。因看庭前栢话。发明心地。有偈曰。

赵州柏树子。去处勿人知。

抛却甜桃树。寻山摘醋梨。

元禅师印可。命住此寺。德行孤高。众所钦仰。都尉张侯敦礼奏赐师名。

问。我师再集人天会。愿示西来掣电机。

师云。烟云雾鎻。

僧曰。还有西来意也无。

师云。空生懊恼。

僧曰。临济宗风一枝独秀。

师云。不可有两个也。

僧曰。是处是慈氏。无门无善财。

师云。都来七八年。游遍百余城。

问。桃花杨柳共谈真如。如何是谈真。

师云。岭上梅花白。溪边柳眼青。

僧曰。未审是什么人境界。

师云。非汝境界。

问。实除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如何是一法。师拈拄杖一击。

僧曰。一衲横披高座上。炉烟起处太分明。

师云。不是遮一法。

僧曰。卖金顺遇买金人。

师云。遮个是𨱎石。

上堂云。天人群生类。皆承此恩力。大众。有一人道。我不承佛恩力。不居三界。不属五行。祖师不敢定当。先佛不敢安名。儞且道是个什么人。良久。云。倚石岩前烧䥫钵。就松枝上挂铜跰。

问。安抚台光得得临。请师为鼓勿弦琴。

师云。啰啰哩。

僧曰。遮般格调。须遇知音。

师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僧曰。江月照时琴影现。松风吹处语声清。

师云。一夜寒溪雪到明。梅花漏泄春消息。

僧曰。木人闻作舞。石女听高歌。

师云。且道是何曲调。

僧曰。伯牙若在。耻见永安。

师云。难遇知音。

僧曰。只如尽乾坤大地是一面琴。和尚如何下手。

师云。拍拍是令。

僧曰。而今台斾光临。还许露个消息也无。

师云。许。

僧曰。莫言只有庭前栢。又得甘棠壮祖宗。

师云。千里同风。

师乃云。若于棒下论其得失。德山是明教底罪人。更去喝里分其主宾。临济是法门中魔王。永安恁么说话。若无明眼人证据。尽大地堕坑落壍。大众。且道那个是明眼人。行则如昴如斗。坐如蹲龙。诗正有周南召南。论道乃庄子老子。恁么说话。也未是明眼人。还识明眼人么。永安与诸人指出。良久云。巨鼇莫负三山去。留取蓬莱顶上眠。

杨州建隆寺昭庆禅师法嗣

洪州黄龙山元肃禅师法嗣

袁州仰山清简禅师

问。优钵罗花今日现。愿将花蘂接迷情。

师云。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

僧曰。一闻千悟。立证圆通也。

师云。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问。二十年来方外客。今朝出世事如何。

师云。云从龙。风从虎。

僧曰。万丈白云藏不得。一轮明月耀青天。

师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问。集云峰下分明事。请师分付四藤条。

师云。赵州八十方行脚。

僧曰。得恁不知时节。

师云。行到南泉即便休。

问。风云会合时如何。

师云。好日多同。

僧曰。若然者。不离当处常湛然。

师云。赚会了也。

上堂云。乍临胜席。实慰灵灵。昔日闻说千端。不如一日得到。僧归山舍。人返郡城。事有迁移。理无改易。何也。湘水直连秀水。出山还入一山。动静去来。岂妨湛寂。群峰列岫。常露自家风。夹道青松。直透长安大路。烟云横野。殿阁凌空。不移跬步之间。顿入华严世界。入则不无。还见善财么。遂垂下一足云。久栖上士。自知归。乍到禅人。立地一时搆取。

上堂云。新律才分。霞光报晓。天色欲暖还冷。气候似冬忽春。盖鸿蒙之象初升。乃严凝之寒未退。时虽顷刻。属东君。物此为荣。共称得岁。刚有一人不在斯限。天地无由盖载。寒暑岂得推迁。日月莫谐照临。阴阳卒难变易。若教此人受岁。终是不甘。时节到来。又争讳得。且道受岁人与不受岁人两家相见。如何作贺。良久。云。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衢州石门山雅禅师法嗣

衢州璩源山善政禅院普印禅师

问。学人进步向前。愿闻师子一吼。

师云。木人夜半穿𫖇去。石女天明戴帽归。

僧曰。今日得闻于未闻。

师云。虽曰未闻事。闻来也是闲。

僧曰。若然者。伯牙与子期岂是闲相识。

师云。蓝田射石虎。悮杀李将军。

问。昔日须达请佛。地布黄金。分日尊官请师。有何祥瑞。

师云。香烟起处。日月齐明。

僧曰。恁么则天人群生类。皆承此恩力。

师云。口中虽道得。心里黑漫漫。

僧曰。今日小出大遇。

师云。笑杀傍观。

师乃云。奔流度刃。不是作家。石火电光。皆为钝汉。拨著七穿八宂。贬向二铁围山。点著十字纵横。合入无间地狱。何故。此事犹崖颓石裂相似。无提掇处。无凑泊处。良由非语默而可穷。岂计挍而能及。智惠超越鹙子。甚处思量。神通胜过目连。何妨用得。应须自家看取。莫向他人所求。

不见道。如人上山。各自努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虽如是。其柰渡河三兽。根器不同。摸象众盲。见解差别。故不免曲施方便。广演门庭。笼古罩今。该天括地。一切生灵。无始至今。一大事缘何曾欠少。神通妙用不假修成。智慧光明本来具足。

盖由妄兴一念。唤作无明。障翳灵台。如云蔽日。诸法唯心所现。无法从外而来。本性皆空。妄执为实。违顺不作而作。憎爱无生强生。交结虗妄业因。轮回五道生死。诸佛慈悲广大。为此出现世间。巧说种种法门。令其各各开悟。

诸仁者。若也回光返照。直下忘怀。五道停轮。如利劒斫于枯木。四生绝迹。如猛火燎于荒山。如此则念念当处圆成。法法现前具足。如斯言话。路布教乘。出格道人。如何趣向。良久。云。不如缄口过残春。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一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