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五   〔宋磻〕

对机门

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十四世

东京法云禅寺善本大通禅师法嗣

婺州云黄山宝林寺宝觉禅师

讳果昌。姓时氏。安州人也。自幼出家。精通贝叶。弱冠试度。遂慕南宗。远造宝林大通禅师席。入室。闻举游山翫水因缘。豁然大悟。乃获印可。复游淮甸。徧扣宗师。孤节介性。超然独异。担板自称。名播丛席。缘终示疾。沐浴更衣。索笔为颂。趺坐而逝。

问。朝宰临筵。愿闻举唱。

师云。闻似不闻。

僧曰。恁么则得闻于未闻也。

师云。不闻似闻。

僧曰。一句流通。清风帀地。

师云。一似不曾闻。

问。昔日保寿开堂。三圣推出一僧。保寿便打。学人今日不推自出。未审和尚如何下手。

师云。尊官在此。

僧曰。不干他事。

师云。前令行。

僧曰。丈夫未尽平生志。特地挑灯把劒看。

师云。识甚痛痒。

僧曰。祇如放开揑聚一句作么生道。

师云。犹自不甘。

问。如何是宝林境。

师云。云黄山。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傅大士。

僧曰。祇如向上宗乘。若何指示。

师云。贪观天上月。失却手中桡。

问。如何是佛。

师云。尧眉八彩。

僧曰。乞师再指。

师云。舜目重瞳。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云。钉摇𫇛。

僧曰。毕竟如何。

师云。把缆放船。

提刑杨公杰入寺。因写七佛殿额。乃问。七佛重出世时如何。

师云。一回相见一回新。

又同问山次。刑拈起大士饭石。问。既是饭石。为什么𫜪不破。

师云。祇为太硬。

刑云。犹涉繁词。

师云。未审提刑作么生。

刑云。硬。

师云。也是第二月。

上堂云。千般巧说。不离昔日门风。万种施为。是旧时光彩。蝉鸣高柳。普应十方。叶落孤峰。一时可验。顾视左右云。还见么。若言有见无见。未出断常。若言非有非无。乃存戏论。喝一喝。云。快须荐取。更若意思交驰。便见白云万里。

上堂云。正月孟春犹寒。叉手人人举过。青山隐隐如蓝。谁道迷逢达磨。参。

上堂云。天高地厚。自古及今。西落东生。何曾间断。清风明月。帀地普天。畐塞虗空。逃之无处。恁么说话。且逗初机。蓦拈起拄杖云。佛殿上鸱吻。吞却云黄山。见儞诸人不会。却吐在旧处了也。参。

上堂云。山僧作事无限。凡百不曾预辨。凌晨随例餐糜。斋时伴众吃饭。日月任渠迁。四序从佗变。且道为人在什么处。良久云。两个五百。合成一贯。

上堂云。一即一。二即二。齅著直是无香气。蓦拈拄杖。卓一下。云。识得山僧楖𣗖条。莫向南山寻鼈鼻。

师于绍圣三年五月十日辞世云。遮个关棙。非难非易。四象相催。吾难住世。昨夜三更星斗移。一片虗空扑落地。

杭州净慈宝印禅师

讳楚明。姓张氏。越州人也。早穷教旨。复慕禅宗。参大通禅师。初住越州承天。次迁净慈。左丞蒲公宗孟奏以师名。

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如何是净慈境。

师云。目前朵朵之山。耳畔潺潺之水。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闲向湖边看鱼跃。归来林下毳禅衣。

僧曰。人境蒙师指示。西来祖意又如何。

师云。白石有消日。清声无尽年。

僧曰。谢答话。

师云。家贼难防。

问。黄梅半夜。心印相传。惠日峰前。如何指示。

师云。湖水连天碧。山花映日红。

僧曰。西来密意蒙师决。当机一句又如何。

师云。回首细思量。

上堂云。看看。山花山鸟各转无尽法轮。湖水湖波共演祖佛心印。尘尘互说。法法同宣。耳目观听难明。情识思量莫及。当须自照。唯证相应。

上堂云。祖师心印。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且问大众。决定是何形貌。拈拄杖云。还见么。古篆不成文。飞帛难同体。从本自分明。何须重特地。击禅床一下。

上堂云。出门见山水。入门见佛殿。灵光触处通。诸人何不荐。若不荐。净慈今日不著便。

上堂云。云门糊饼。非面所成。赵州吃茶。口行人事。诸人还相委悉么。若也委悉。方信古人是截铁之言。如或未入玄关。且在荆棘林里。

上堂云。若论此事。得之则绝毫绝牦。用之则如山如岳。迎之则无背无面。随之则无厚无薄。如斯语话。诸人还委悉么。若委悉去。方信寒暑不能迁。生灭不曾易。日月镇长新。历劫光一色。大众。如何是一色底光。良久。云。天下衲僧跳不出。

润州金山善宁法印禅师法嗣

秀州本觉法真一禅师法嗣

福州越峰粹珪妙觉禅师

闽县人也。姓林氏。少业儒。应乡书不振。三十四落发于大善寺。受具后一年。杖锡游方。至本觉。入室。闻举言下合无生。遂陈悟旨。法真印之。

一日。告以京洛之行。法真书颂为送。曰。

腾兰昔东来。京洛始知佛。寥寥千载余。白马遗骨。

吾祖传佛心。九年居少室。断臂得神光。高风在今日。

之子七闽士。昔学缀文笔。厌为章句佛。勇往事超逸。

坏服从我游。出处造禅窟。遽坏西洛行。去意不可屈。

丈夫宜慨然。万事所当忽。毋为尘迹留。君看是何物。

自此京淮庐阜。遍历䕺林。俄还乡曲。会太守工部温侯益崇敬佛法。命师出世。开堂日。问。拨草瞻风即不问。一曲还乡事若何。

师云。溪畔老婆呼旧字。

僧曰。恁么则踏著本家田地稳也。

师云。飞猿岭外有知音。

问。击皷升堂今日事。未委宗风嗣阿谁。

师云。金鸡一唱千峰晓。

僧曰。[橘-矛+隹]李亭前曾得意。越王峰下遇知音。

师云。多少离人昌暗行。

问。贤侯请命。当为何事。

师云。光拭床。净扫地。

僧曰。还当佛法也无。

师云。不用奴。安使婢。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瘦田损种。

僧曰。未审如何领解。

师云。刈禾镰子曲如钩。

问。机关不到时如何。

师云。抱瓮灌园。

僧曰。此犹是机关边事。

师云。须要雨霖头。

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

师云。驴著槽。马著厂。

僧曰。争奈学人未会何。

师云。芦花窣地白丝鞭。

问。宝剑未出匣时如何。

师云。丰城价重。

僧曰。出匣后如何。

师云。雷焕名高。

师乃云。释迦出世。石火里现身。四方七步。从何而起。达磨西来。雷声中说法。一华五叶。甚处得来。迩后缘空凿隙。逐恶随邪。便有悳山.临济.沩仰先曹。平地上撒起葛藤。宝器里停储馊饭。使南来北往者牵手绊脚。倚门傍户者咽唾吞精。且饶有一个半个眼厇朔地跳得出来。若到衲僧门下。不消一劄。喝一喝。下座。

福州寿山本明禅师

开堂曰。问。李相当年参药峤。云在青天水在瓶。府帅请师匡上席。未知祖意若为明。

师云。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

僧曰。将谓寿山无透路。元来方外有知音。

师云。今之古之一句作么生道得。

僧曰。伯牙与子期。不是闲相识。

师云。又被风吹别调中。

问。如何是寿山境。

师云。三山长在目。一径是杉松。

僧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云。闲持楖𣗖木。笑问往来人。

僧曰。向上宗乘事若何。

师云。龙吟雾起。虎啸风生。

问。知师久蕴吹毛剑。作么生是吹毛剑。

师云。清风八面。

僧曰。中下之机如何晓解。

师云。切忌当锋。

僧曰。恁么则今日用去也。

师云。快便难逢。

师乃云。过去诸佛过去。未来诸佛犹未来。正当空劫之际。佛法委在何人。若也一念回光遍照。十世古今不离于当念。岂有前后去来之际。直饶诸圣出兴如恒河沙数。未有一人半个当头指出。是以释迦老子四十九年说不尽。三乘十二分教又是黄叶止啼之说。洎乎灵山会上。不得而拈示众 迦叶破颜而笑。便道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摩诃大迦叶。

自此之后。翻成途辙。西天此土。递相传授。莫不以心印心。以印印定。实无一法与人。直指当人分上。真机绝眹。包千古以无穷。大智冲虗。亘十方而无尽。圆光不离于目前。法界岂从他得。举足下足。无非真实道场。一卷一舒。岂离繁兴大用。草木丛林。皆现色身三昧。山河大地。尽转根本法轮。若能如是。方解报佛深恩。上资 皇图之永固。珍重。

上堂云。四面青山列𦘕屏。谁知身世与云平。松风水月淡相对。别占壶中一片清。所以白云影里。古佛岩前。青松翠栢。尽彰古佛之家风。杰阁雄楼。何异天宫之世界。既到遮里。不用弹指。楼阁门开。说甚天台与南岳。为什么如此。寿岳凌霄汉。红尘不到门。

东京法云惟白佛国禅师法嗣(向下八人语录禅学僧希式录)

润州金山龙游寺佛鉴禅师

讳惟仲。汀州人也。早圆戒品。游庐山.淮淅。徧扣宗师。至龟山。抠衣入室。闻举庭前栢树因缘。言下契悟。

出世磁州慧果。未几。参侍佛国禅师。住东京法云。为众领袖。元符三年春。

哲宗皇帝上仙。五七入内。帘赐章服。相国曾公布闻师道风。奏以师名。浙漕金部程公之元.润州州牧大监傅公爕。遣使具仪。请住金山。

师于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十一日入寺开堂。中宫皇后遣中使降香。恭为 今上皇帝祝延 圣寿。师谢 恩毕。登座祝 圣罢。乃敷坐。上首白槌竟。师顾左右云。还会么。师子奋迅。象王回旋。于斯明得。不妨省力。其或不然。有疑请问。

问。选佛场开当此日。师将何法答 皇恩。

师云。万年松在祝融峰。

僧曰。若然者。如大监临筵。如何补报。

师云。渔樵千里乐升平。

僧曰。飘来新雨露。洗出旧楼台。

师云。说道理。

僧曰。祇如泛洪舟冲雪浪。到家一句又作么生。

师云。三门头合掌。佛殿里烧香。

师云。法本无说。随事应机。心本无形。遇缘即现。古今如是。凡圣同途。盖众生迷妄不知。遂成流转。故能仁顿忘情见。了达根源。不从外求。亦非内得。所以佛佛授手。祖祖相传。道贯一乘。宗分五派。临济则宾主互换。韶阳乃顾鉴全抽。沩仰则父子相投。曹洞乃君臣会合。清凉法眼直指唯心。建立门风。各张铺席。包含万象。该括大千。

冥冥不混于色声。荡荡岂妨于语默。把定则十方坐断。虎踞龙蟠。放行则千圣出兴。风行草偃。助尧仁政化。祝 睿筭延鸿。降伏众魔。普利群有。然虽恁么。犹涉程途。且道正令当行。如何理论。良久。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十三日 皇后教旨。遣中使降香。为 皇子韩国公头晬之辰设斋。请陛座。祝延 圣筭。问。天香远降。庆 皇子之令辰。中使临筵。愿闻法要。

师云。好风来不尽。红日照无涯。

僧曰。一句逈超今古外。松萝不与月轮齐。

师云。于斯如晓了。不在别追求。

僧曰。个中奇特事。𬬻𦶟御香清。

师云。木人吹玉笛。声入紫微宫。

师云。妙高台畔。龙象骈阗。化城阁前。圣会贤合。正是 我皇植福之地。乃为禅流选佛之场。洞启法门。广开要路。悟之者。头头显道。物物明心。高蹈大方。圆融至理。迷之者。重重昧性。句句乖宗。空自精勤。终无了达。苟能于斯一致画断。两边不离。当人便同正觉。真可谓金轮统御。玉烛遐明。万国宾从。八方宁静。虬龙出穴。丹凤来梧。野老讴歌。行人让路。尧风与祖风并扇。舜日共佛日齐明。奔波游子径归家。是处高人游佛国。然如是。且道龙生龙子底句又作么生。良久。云。非但天神来密祐。更资遐筭助 吾皇。

问。如何是佛。

师云。高声问著。

僧曰。如何是道。

师云。脚下荐取。

僧曰。如何是禅。

师云。舌拄梵天。

僧云。学人今日小出大遇去也。

师云。儞遇得个什么。

僧曰。不可重说偈言。

师云。勘破了也。

师云。如是之法。亘古亘今。一切现前。不劳心力。上至诸佛。下及傍生。妙湛真如。恒常有异。盖群情而弃本逐末。展转轮回。苟圣种而舍妄归真。顿超彼岸。所以菩提达磨远届此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少林九年冷坐。不措一言。唯有座主神光。俄然瞥地。便乃求安心之旨。了不可寻。即于言下承当。从此绍隆祖位。末后门庭大启。枝派遥分。石人舞出玄关。玉女吹成妙曲。如斯举唱。徇机缘。后学初心。直须荐取。久参高德。同为证明。且道截断两头底句又作么生。良久。拍禅床。下座。

上堂云。今朝二月十五。慧果升堂击鼓。召集四海禅人。大家商量佛祖。寒山闻说呵呵。拾得起来作舞。直饶碧眼胡僧。也须点头相许。还相委悉么。归堂吃茶去。

上堂。顾视大众云。春光渐老。山色方融。桃华栢上喷馨香。杨柳岸边垂袅娜。大医岭下。水声终夜响潺湲。慧果门前。云影暮天铺烂熳。鸎啼岭上。蝶舞华前。法法现成。不劳心力。参。

上堂云。大众尽是云外高士。徧历诸方。扣问宗师。求其悟解。还知人人自有一段光明。十二时中在汝诸人面门出入。未甞有丝毫许欠少。未甞有丝毫许间隔。未究得者。切须究取。比来行脚。图个什么。若于此见得历历分明。犹是生死岸头事在。更须知有衲僧家超佛越祖。向上一著。敢问诸人。作么生是向上一著。良久。云。月明深夜后。猨呌乱峰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五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