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泰普灯录卷第十五

南岳第十五世(临济十一世杨岐四世)

天宁佛果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卷下)

临安府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

宣城人。族奚氏。夙有英气。年十三。试入乡校。一日。偶同舍见谑。师怒。即以砚投之。误中广文帽。偿金而归。曰。大丈夫读世间书。曷若究出世法。即诣东山慧云院。事慧齐。明年。薙发具毗尼。偶阅古云门录。怳若旧习。往依广教理禅师。弃游四方。从曹洞诸老宿。既得其说。去登宝峰。谒湛堂准禅师。准一见异之。俾侍巾裓。指以入道捷径。师横经无所让。准呵曰。汝曾未悟。病在意识领解。则为所知障。准疾革。嘱师曰。吾去后。常见川勤。必能尽子机用(勤即圆悟)。准卒。师趋谒无尽居士。求准塔铭。无尽延之。名师庵曰妙喜。且笃令见圆悟。师至天宁。值悟升堂。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曰。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即不然。如何是诸佛出身处。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师闻。豁然神悟。逾月。悟谓曰。也不易。你到这田地。只是可惜你死了不能活。又却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不见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稣。欺君不得。须信有这个道理。延为择木堂侍者。日同士大夫入室至数次(择木乃朝士止息处)。悟每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问之。师拟对。悟曰。不是。经半载。问曰。闻和尚当时在五祖曾问这话。不知五祖如何答。悟俛首。师曰。和尚当时对人天大众问之。如今说亦何妨。悟不得。谓曰。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𦘕也𦘕不就。忽遇树倒藤枯时如何。祖曰。相随来也。师于言下去尽知见。悟曰。始知吾不汝欺。遂命掌翰墨。著临济正宗记付之。未几。令分座。室中握竹篦以验学者。丛林浩然归重。名振京师。右丞吕公舜徒奏 锡紫衣.佛日之号。会女真之变。其酋欲取禅僧十数人。师在选得免。趋吴门虎丘度夏。因阅华严。至菩萨登第七地。证无生法忍。其向所请问湛堂央崛摩罗持钵至产妇家因缘。晓然洞明。闻圆悟 诏住云居。诣之。复为第一座。为众授道。誉望益尊。后留古云门庵。学者云集。久之。入闽。结茅于长乐洋屿。从之得法者十有三人。徙居小溪庵。圆悟在蜀。嘱右丞张魏公浚曰。杲首座真得法髓。苟不出。无支临济宗者。魏公还朝。以径山迎之。道法之盛。冠于一时。众二千余。皆诸方俊乂。侍郎张公九成亦从之游。洒然契悟。一日。因议及朝政。与师连祸。师恬然。绍兴辛酉五月。毁衣牒。屏居衡阳。乃裒先德机语。间与拈提。离为三帙。目曰正法眼藏。凡十年。移居梅阳。又五年。高宗皇帝特 恩放还。明年春。复僧伽梨。四方虗席以邀。率不就。后奉 朝命居育王。逾年。有 旨改径山。道俗歆慕如初时。

孝宗皇帝为普安郡王时。遣内都监入山谒师。师作偈为献。及在 建邸。复遣内知客诣山供五百应真。请师说法。 亲书妙喜庵三字并 制赞宠寄之。 上堂曰。祖师道。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大小祖师却作座主见解。径山即不然。眼不自见。刀不自割。吃饭济饥。饮水定渴。临济.德山特地迷。枉费精神施棒喝。除却棒。拈却喝。孟八郎汉如何止遏。 上堂。举。僧问利山。众色归空。空归何所。曰。舌头不出口。云。为甚么如此。曰。内外一如故。师曰。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须还利山始得。若是径山即不然。或问。众色归空。空归何所。芍药华开菩萨面。椶榈叶散夜叉头。为甚么如此。但辨肯心。必不相赚。 上堂。拈拄杖。卓一下。喝一喝。曰。德山棒.临济喝。今日为君重拈掇。天何高。地何阔。休向粪埽堆上更添搕𢶍。换却骨。洗却肠。径山退身三步。许你诸人商量。且道作么生商量。掷下拄杖。喝一喝。曰。红粉易成端正女。无钱难作好儿郎。 上堂。正月十四十五。双径椎锣打鼓。要识祖意西来。看取村歌社舞。 上堂。举。僧问风穴。古曲无音韵。如何和得齐。曰。木鸡啼子夜。刍狗吠天明。这黄面淅子恁么答话。也做他临济儿孙未得在。今日或有人问径山。古曲无音韶。如何和得齐。只向他道。木鸡啼子夜。刍狗吠天明。 上堂。举。僧问临济。如何是三眼国土。曰。我共汝入净妙国土。著清净衣。说法身佛。又入无差别国土。著无差别衣。说报身佛。又入解脱国土。著光明衣。说化身佛。师顾视大众曰。还见临济老汉么。若也未见。径山为你指出法身.报身.化身。咄哉魍魉妖精。三眼国中逢著。笑杀无位真人。 上堂。久雨不曾晴。豁然天地清。祖师门下事。何用更施呈。 上堂。举。僧问五祖。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么百鸟㘅华献。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云。见后为甚么不㘅华献。曰。贫与贱是人之所恶。师曰。师翁恁么答话。虽则善赴来机。争奈语惊时听。径山亦有两转语。要与师翁相见。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么百鸟㘅华献。茆屋上安蚩刎。见后为甚么不㘅华献。佛殿里掘东司。 上堂。举。僧问六祖。黄梅意旨甚么人得。曰。会佛法人得。云。和尚还得否。曰。我不得。云。和尚为甚么不得。曰。我不会佛法。大众还见祖师么。若也不见。径山为你指出。蕉芭蕉芭。有叶无子。忽然一阵狂风起。恰似东京大相国寺里三十六院东廊下北角头王和尚破袈裟。毕竟如何。归堂吃茶。 上堂。举。圆通秀禅师示众曰。少林九年冷坐。刚被神光覰破。如今玉石难分。只得麻缠纸里。这一个。那一个。更一个。若是明眼人。何须重说破。径山今日不免狗尾续貂。也有些子。老胡九年话堕。可惜当时放过。致令默照之徒。鬼窟长年打坐。这一个。那一个。更一个。虽然苦口叮咛。却似树头风过。 结夏上堂。文殊三处安居。志公不是闲和尚。迦叶欲行正令。未免眼前见鬼。且道径山门下今日事作么生。下座后。大家触礼三拜。 上堂。僧问。有么。有么。庵主竖起拳头。还端的也无。师便下座。归方丈。 上堂。举赵州洗钵盂话。乃曰。诸方拈掇甚多。下注脚亦不少。未曾有一人分明说破。妙喜今日为诸人分明说破。吃粥了。便洗钵盂。且道还曾指示无。黑豆从来好合酱。比丘尼定是师姑。 上堂。才方八月中秋。又是九月十五。拈拄杖。卓曰。唯有这个不迁。掷下曰。一众耳闻目覩。 上堂。举。五祖举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庭前栢树子。恁么会便不是了也。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栢树子。恁么会方始是。要识五祖师翁么。脑后见腮。莫与往来。

孝宗皇帝在建邸。时遣内知客入山供养罗汉。祝 圣请上堂。乃曰。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敢问大众。作么生是自彰底道理。举起拂子曰。还见么。击禅床曰。还闻么。闻见分明。是个甚么。若向这里提得去。皇恩佛恩一时报足。其或未然。径山打葛藤去也。复举起拂子曰。看看。无量寿世尊在径山拂子头上放大光明。照不可说不可说又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中转大法轮。作无量无边广大佛事。其中若凡若圣。若正若邪。若草若木。有情无情。遇斯光者。皆获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诸佛于此得之。具一切种智。诸大菩萨于此得之。成就诸波罗蜜。辟支独觉于此得之。出无佛世。现神通光明。诸声闻众洎夜来迎请五百阿罗汉于此得之。得八解脱。具六神通。天人于此得之。增长十善。修罗于此得之。除其憍慢。地狱于此得之。顿超十地。饿鬼傍生及四生九类一切有情于此得之。随其根性。各得受用。无量寿世尊放大光明。作诸佛事竟。然后以四大海水灌弥勒世尊顶。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当于补处作大佛事。无量寿世尊有如是神通。有如是自在。有如是威神。到这里。还有知恩报恩者么。若有。出来与径山相见。为汝证明。如无。听取一颂。十方法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只凭此口与舌头。祝 吾君寿无间歇。亿万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永不竭。师子窟内产狻猊。鸑鷟定出丹山穴。为瑞为祥遍九垓。草木昆虫尽懽悦。稽首不可思议事。喻若众星拱明月。故今宣畅妙伽陀。第一义中真实说。 圆悟禅师忌。师拈香曰。这个尊慈。平昔强项。气压诸方。逞过头底颟顸。用格外底儱侗。自言。我以木槵子换天下人眼睛。殊不知被不孝之子将断贯索。穿却鼻孔。索头既在径山手里。要教伊生也由径山。要教伊死也由径山。且道以何为验。遂烧香曰。以此为验。 僧问。达磨西来。将何传授。曰。不可总作野狐精见解。云。如何是麤入细。曰。香水海里一毛孔。云。如何是细入麤。曰。一毛孔里香水海。 问。古镜未磨时如何。曰。火不待日而热。云。磨后如何。曰。风不待月而凉。云。磨与未磨时如何。曰。交。 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意作么生。曰。钉钉胶黏。问。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境界。去此二途。请师速道。曰。脱壳乌龟飞上天。 问。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时如何。曰。梦里惺惺。 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前百丈云不落因果。为甚么堕野狐身。曰。逢人但恁么举。云。只如后百丈道不昧因果。为甚么脱野狐身。曰。逢人但恁么举。云。或有人问径山。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未审和尚向他道甚么。曰。向你道。逢人但恁么举。 问。明头来时如何。曰。头大尾颠纤。云。暗头来时如何。曰。野马嘶风蹄拨。云。明日大悲院里有齐。又作么生。曰。雪峰道底。 问。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何。曰。亲言出亲口。云。未审如何受持。曰。但恁么受持。决不相赚。 问。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时如何。曰。五味饡秤锤。 问。心佛俱忘时如何。曰。卖扇老婆手遮日。 问。教中道。尘尘说。刹刹说。无间歇。未审以何为舌。师拍禅床右角一下。僧云。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也。师拍禅床左角一下。僧云。也知今日令不虗行。曰。识甚好恶。 师室中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你作么生会。僧云。领。师曰。领你屋里七代先灵。僧便喝。师曰。适来领。而今喝。干他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甚么事。僧无语。师打出。 僧请益夹山境话。声未绝。师便喝。僧茫然。师曰。你问甚么。僧掷举。师连打喝出。 师才见僧入。便云。不是。出去。僧便出。师曰。没量大人被语脉里转却。次一僧入。师亦云。不是。出去。僧却近前。师曰。向你道不是。更近前觅个甚么。便打出。复一僧入。云。适来两僧不会和尚意。师低头嘘一声。僧罔措。师打曰。却是你会老僧意。 问僧。我前日有一问在你处。你先前日答我了也。即今因甚么瞌睡。僧云。如是。如是。师曰。道甚么。僧云。不是。不是。师连打两棒。曰。一棒打你如是。一棒打你不是。 举竹篦问僧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速速道道。僧云。请和尚放下竹篦。即与和尚道。师放下竹篦。僧拂袖便出。师曰。侍者认取这僧著。又举问僧。僧云。瓮里怕走却鳖那。师下禅床擒住曰。此是谁语。速道。僧云。实不敢谩昧老师。此是竹庵和尚教某恁么道。师连打数棒。曰。分明举似诸方。师年迈求解。辛巳春得 旨。退居明月堂。隆兴改元。一夕。星殒于寺西。流光赫然。寻示微恙。八月九日。学徒问安。师勉以宏道。徐曰。吾翌日始行。至五鼓。亲书遗奏。又贻书辞紫岩居士。侍僧了贤请偈。复大书曰。生也只恁么。死也只恁么。有偈与无偈。是甚么热大。掷笔委然而逝。平明有蛇尺许。腰首白色。伏于龙王井栏。如义服者。即山之昭济示现也。四众哀号。

皇帝闻而叹惜。丞相以次致祭者沓来。门弟子塔全身于明月堂之侧。寿七十有五。夏五十有八。 诏以明月堂为妙喜庵。 曰普觉。塔名宝光。淳熈初。 赐其全录八十卷。随大藏流行。

台州护国此庵景元禅师

永嘉楠溪人。族张氏。年十八。依灵山希拱为僧。习台教。历三祀。易衣。夏。净慈谒圆悟于钟阜。未几。睹二僧𨵃死心小参语曰。既迷。须得个悟。既悟。须识悟中迷。迷中悟。迷悟双忘。却从无迷悟处建立一切法。师拂袖行至殿庑。洞然晓悟。即以所证白悟。悟弗许。师沂流从之。匪劳剪拂。尝侍悟入 对维扬。 赐椹服。及悟归蜀。以法衣付之。太秀居士龙学耿公廷禧守括苍。尊其道。请开法南明。留二年。退居永嘉护国。宪使明公槖.太守吕公丕问。以连云邀之。三请克至。法社大兴。而括苍丛林。实由师振。次迁真如.护国。 上堂曰。威音王前。这一队汉错七错八。威音王后。这一队汉落二落三。而今这一队汉坐立俨然。且道是错七错八。落二落三。还定当得出么。举拂子曰。吽。吽。 上堂。拈拄杖横按曰。有时瞋。有时喜。有时观音面。有时夜叉觜。或现鼠尾龙头。或现鼠头龙尾。偏要检非。不曾检是。何故。是金不博金。是水不洗水。卓拄杖曰。梢公自应喏。只你是直符。满船都是鬼。参。 浴佛上堂。这释迦老子初生下来。便作个笑具。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后来云门大师道。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尚有人不肯放过。却道赞佛赞祖。须是云门始得。且道那里是赞他处。莫是一棒打杀处是么。且喜没交涉。今日南明乍此住持。只得放过。若不放过。尽大地人并皆乞命始得。如今事不获。且问大众。向佛殿上。每人与他一狗。何故。岂不见道。乍可违条。不可越例。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上堂。野干鸣。师子吼。张得眼。开得口。动南星。蹉北斗。召曰。大众还知落处么。金刚堦下蹲。神龟火里走。

师在西山为西堂。耿龙学请就净光升座。灵峰古禅师举。茶陵郁和尚悟道颂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又举。白云端和尚见杨岐日。令举此颂。岐大笑。云疑之。因问其故。时方岁暮。岐曰。汝见昨日打敺傩者么。云。见。曰。汝一筹不及渠。云益疑之。云。意旨如何。曰。渠爱人笑。汝怕人笑。云大悟。请前南明和尚为众判断。师乃曰。诸禅德。杨歧大笑。眼观东南。意在西北。白云悟去。听事不真。唤钟作瓮。检点将来。和杨歧老汉都在架子上。将错就错。若是南明即不然。我有明珠一颗。切忌当头蹉过。虽然觌面相呈。也须一锤打破。举拂子曰。还会么。棋逢敌手难藏行。诗到重吟始见功。 僧问。三圣道。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曰。八十翁翁嚼生铁。云。兴化道。我逢人即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曰。须弥顶上浪飜空。 问。莲华未出水时如何。曰。一任摸索。云。出水后如何。曰。有眼如盲。 问。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是甚么物。曰。无孔铁锤。云。天人群生类。皆承此恩力也。曰。莫妄想。 问。三世诸佛说不尽底句。请师速道。曰。眨上眉毛。 问。昔年三平道场重兴。是日圆悟高提祖印。始自师传。如何是临济宗。曰。杀人活人不眨眼。云。目前抽顾鉴。领略者还稀。如何是云门宗。曰。顶门三眼耀乾坤。云。未举先知。未言先见。如何是沩仰宗。曰。推不向前。约不退后。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何是法眼宗。曰。箭锋相掷不相饶。云。建化何妨行鸟道。回途复妙显家风。如何是曹洞宗。曰。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云。向上还有路也无。曰。有。云。如何是向上路。曰。黑漫漫地。僧便喝。师曰。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绍兴乙丑冬。示微疾。丙寅正月九日。请西堂昙华禅师为座元。继集主事。付嘱殆尽。示训如常。俄握拳而逝。学者悲慕。茶毗。得五色设利。齿舌右拳无少损。二月二日。塔于寺东刘阮洞前。寿五十三。腊三十五。

临安府灵隐佛海慧远禅师

眉之眉山人。族彭氏。世业儒。年十三。因兄从释。师问曰。出家何为。兄曰。求解脱法。师曰。如是我亦可为。遂白母宋氏。愿偕往。母欣然。遂事药师院宗辨为僧。诣大慈习经论。四年。去依灵岩徽禅师。久之。微有契会。圆悟领昭觉。师即之。闻悟普说。忽顿悟。仆于众。众掖之。乃曰。吾梦觉矣。至暮。与悟问答无滞。悟大喜。以偈赠之。自此机锋峻发。绍兴乙卯春。眉守以象耳命师开法。不就。是岁圆悟顺世。师东下抵淮南。出住蟠龙。迁瑯瑘。又移婺普济.衢定业。光孝郡王赵公令衿.侍郎曾公开。皆问道于师。后居南台。未几。过天台。历护国.国清.鸿福三寺。尚书沉公介守平江。以虎丘久废。邀师振之。乾道乙丑。 敕居崇先。明年。被 旨补灵隐。

孝宗皇帝 召入 禁中与酬酢。其道愈尊。癸巳春。特 赐佛海禅师。 上堂曰。道绝名言。法离闻见。打破虗空。成七八片。直饶锢鏴完全。也是由基副箭。 上堂。昨夜来报五参。正值老僧洗脚。起来抖擞精神。末上输他一著。 上堂。天道亏盈。地道变盈。鬼神害盈。人道恶盈。老僧本贯眉州眉山县人事。行年癸未十二月十六日巳时建生。自小出家。横草不拈。竖草不把。路转山回君自看。南不龟头北不厦。 上堂。滴水冰生分外寒。冻云环合鏁峰峦。根尘不昧心珠露。眨上眉毛子细看。 上堂。新岁有来由。烹茶上酒楼。一双无两脚。半个有三头。穿出神难辨。相逢鬼见愁。倒吹无孔笛。促拍舞凉州。咄。 上堂。好是仲春渐暖。那堪寒食清明。万叠云山耸翠。一天风月为隣。在处华红柳绿。湖天浪稳风平。山禽枝上语谆谆。再三𤨏𤨏碎碎。嘱付叮叮咛咛。你且道他叮咛嘱付个甚么。卓拄杖曰。记取明年今日。依旧寒食清明。 上堂。举。僧问睦州。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州曰。昨日栽茄子。今朝种冬瓜。师曰。问者善问不解答。答者善答不解问。山僧今日向饥鹰爪下夺肉。猛虎口里横身。为你诸人说个样子。登坛道士羽衣轻。呪力虽穷法转新。拇指破开天地暗。蛇头攧落鬼神惊。 僧问。十二时中教学人如何用心。曰。蘸雪吃冬瓜。 问。浩浩尘中如何辨主。曰。木狗头边镰切菜。云。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也无。曰。研槌撩撩饦。 问。即心即佛时如何。曰。顶分丫角。云。非心非佛时如何。曰。耳坠金环。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又作么生。曰。秃顶修罗舞柘枝。 问。东山水上行。意旨如何。曰。初三十一。不用择日。 问。文殊是七佛之师。为甚么出女子定不得。曰。担头不挂针。 问。昔有一秀才。作无鬼论。论成。时有一鬼叱曰。你争奈我何。意作么生。师以手斫额曰。何似生。僧云。只如五祖以手作鹁鸠觜。云。谷呱呱。又且如何。曰。自领出去。 问。庵内人为甚么不知庵外事。曰。拄杖横挑铁蒺䔧。 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曰。脚踏辘轳。 一日。鸣鼓升堂。师潜坐帐中。侍僧寻之。师忽拨开帐曰。只在这里。因甚么不见。僧无对。师曰。大斧斫三门。 问僧。一大藏教是恶口。如何是本身卢舍那。僧云。天台普请。南岳游山。师升座别曰。阿耨达池深四十丈。濶四十丈。乙未秋。师示众曰。淳熙二年闰季秋九月旦。閙处莫出头。冷地著眼看。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一种作贵人。教谁卖柴炭。向你道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虗空没涯岸。相唤相呼归去来。记取明年正月半。都下喧传之。果于丙申得辛后一日感微疾。至上元。挥偈安坐而化。偈曰。拗折秤锤。掀翻露布。突出机先。鸦飞不度。留七日。颜色不异。是月二十五日。塔全身于寺之乌峰。送者几万人。世寿七十四。僧腊五十九。

嘉泰普灯录卷第十五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