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心道禅师法嗣
潭州楚安慧方禅师
郡之醴陵人。族许氏。年二十。事等觉法思。越七稔得度。崇宁五年。具戒。谒开福宁道者。次依佛鉴。鉴指往大别。既至。职藏司。未几。改大别为神霄。因归长沙。附舟至江口。闻呼渡船者有省。作偈曰。沔水江头叫一声。此时方得契平生。多年不识重相见。千圣同归一路行。及宁移居文殊。复侍之。举前偈。乃蒙印可。命为第一座。久而开法楚安。擢澧之钦山。 上堂曰。临老方称住持。全无些子玄机。开口十字九乖。问东便乃答西。如斯出世。讨甚玄微。有时拈三放两。有时就令而施。虽然如是。同道方知。且道知底事作么生。直须打翻鼻孔始得。 上堂。达磨祖师在脚底。踏不著兮提不起。子细当头放下看。病在当时谁手里。张公会看脉。李公会使药。两个竞头医。一时用不著。药不相投。错。错。吃茶去。
大沩佛性法泰禅师法嗣
潭州慧通清旦禅师
蓬之仪巄人。族严氏。初出关至德山。值山上堂。举。赵州云。台山婆子已为汝勘破了也。且道意在甚么处。良久。曰。就地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师闻释然。翌日入室。山问。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么堕野狐。后百丈不昧因果。因甚么脱野狐。师曰。好与一坑埋却。出住岳之永庆。迁慧通。 上堂曰。三世诸佛不知有。一一面南看北斗。狸奴白牯却知有。云外金毛正哮吼。个中隐显现全身。头头透脱无前后。拨转机轮向上关。八角磨盘空里走。 上堂。说佛说祖。正如好肉剜疮。举古举今。犹若残羹馊饭。一闻便悟。已落第二头。一举便行。早是不著便。须知个事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师子游行。不求伴侣。壮士展臂。不借他力。佛祖拈掇不起。衲僧愿见无门。迷悟双忘。圣凡路绝。且道从上诸圣以何法示人。喝一喝。曰。莫妄想。 上堂。见色明心。堕坑落壍。闻声悟道。辜负平生。直饶声色纯真。尘尘入妙。坐在光影里。未为究竟。直须万机休罢。千圣不携。撒手那边。跳出窠臼。到这里。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且道释迦老子向甚么处出头。良久。曰。放过一著。 上堂。目前无法。垛生招箭。意在目前。挂箔遮驴鸣。非耳目所到。出门使是草。夹山老子在百草头上横身。閙市里打磬。诸人还见么。若也不见。却归碧岩去也。 上堂。正眼豁开。照破多年山鬼窟。腕头著力。拈却门前下马台。舍重从轻。裁长补短。夺饥餐于正食。猛自知非。驱耕牛于正行。不借他力。住则当头印破。去则截断脚跟。无卓锥之地者。万德来朝。赤骨历地者。现成活计。然虽如是。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且待别时相见。 佛性和尚忌日上堂。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到。树头惊起双双鱼。拈来一老一不老。为怜松竹引清风。其奈出门便是草。因唤檀郎识得渠。大机大用都推倒。烧香勘证见根源。粪埽堆头拾得宝。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好。 僧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时如何。曰。河水从源浊。
虎丘绍隆禅师法嗣
庆元府天童应庵昙华禅师
黄梅人。族江氏。生而奇杰。年十七。往东禅院去发。首依水南遂禅师。染指法味。因徧历江湖。与诸老激扬无不契者。至云居。礼圆悟禅师。悟一见。痛与提策。及入蜀。指见彰教。教移虎丘。师侍行。未半载。顿明大法。去谒此庵。分座连云。处守以妙严请开法。继住衢之明果.蕲之德章.饶之报恩.荐福.婺之宝林.报恩.江之东林.建康之蒋山.平江之万寿。两住南康归宗。后居天童。 上堂曰。九年面壁。坏却东土儿孙。只履西归。钝置黄面老子。以拄杖一画。曰。石牛拦古路。一马生三寅。 上堂。德章老瞎秃。从来没滋味。拈得口。失却鼻。三更二点唱巴歌。无端惊起梵王睡。喝一喝。曰。我行荒草里。汝又人深村。 上堂。临济在黄檗处三度吃棒底意旨。你诸人还觑得透也未。直饶一𫜪便断。也未是大丈夫汉。三世诸佛口挂壁上。天下老和尚将甚么吃饭。 上堂。十五日已前。水长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正当十五日。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直得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悉皆欢喜。谓言打这一棒。不妨应时应节。报恩不觉通身踊跃。遂作诗一首。举似大众。蜻蜓许是好蜻蜓。飞来飞去不曾停。被我捉来摘却两边翼。恰似一枚大铁钉。 上堂。若作一句商量。吃粥吃饭阿谁不会。不作一句商量。屎坑里虫子笑杀阇棃。拈拄杖曰。拄杖子罪犯弥天。贬向二铁围山。且道荐福还有过也无。卓拄杖曰。迟一刻。 上堂。明不见暗。暗不见明。明暗双忘。无异流俗阿师。野干鸣。师子吼。师子吼。野干鸣。三家村里臭胡狲。价增十倍。骊龙颔下明月珠。分文不直。若作衲僧巴鼻。甚处得来。三十年后。换手搥胷。未是苦在。 上堂。饭箩边。漆桶里。相唾饶你泼水。相骂饶你接觜。黄河三千年一度清。蟠桃五百年一次开华。鹤勒那𫜪定牙关。朱顶王呵呵大笑。归宗五十年前有一则公案。今日举似诸人。且道是甚么公案。王节级失却帖。 上堂。参学人切忌错用心。悟明见性。是错用心。成佛作祖。是错用心。看经讲教。是错用心。行住坐卧。语言三昧。是错用心。吃粥吃饭。屙屎送尿。是错用心。一动一静。一来一往。是错用心。更有一处错用心。归宗不敢与诸人说破。何故。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 上堂。举。僧问云门。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甚么处忏悔。门云。露。师曰。光孝著一转语。不是老僧见处。亦非垂手为人。何故。岂不见道。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上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从朝至暮。啾啾唧唧。说黄道黑。不知那里是。二时上堂。吃粥吃饭。不觉嚼破舌头。血溅梵天。四天之下。霈然有余。玉皇大帝恶发。追东海龙王。向金轮峰顶鞠勘。顷刻之间。追汝诸人作证见也。且各请依实供通。切忌回避。傥若不实。丧汝性命。 上堂。赵州吃茶。我也怕他。若非债主。便是冤家。倚墙靠壁成群队。不知谁解辨龙虵。 上堂。五百力士揭石义。万仞崖头撒手行。十方世界一团铁。虗空背上白毛生。直饶拈却膱脂帽子。脱却尳臭布衫。向报恩门下正好吃棒。何故。半夜起来屈膝坐。毛头星现衲僧前。 上堂。举泉大道访慈明因缘。师曰。二老汉当时若踏著临济向上底。我等今日饭也无吃。还知荐福落处么。遂卓拄杖。喝一喝。下座。 上堂。举。云门大师到干峰。云。请师答话。峰云。到老僧也未。门云。恁么那。恁么那。峰云。将谓侯白。更有侯黑。师曰。二老宿一等相见。就中奇特。光孝今日为诸人说道理一徧。将谓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上堂。举。僧问云门。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门云。须弥山。师曰。云门道得。不妨谛当。要且落在第二头。若是明果即不然。忽有人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只对他道。致将一问来。 上堂。三世诸佛。眼里无筋。六代祖师。皮下无血。明果𫜪定牙关𨁝跳。也出他圈䙌不得。何故。南泉斩猫儿。 僧问。机不离位。用处停机即不问。未审机不到处如何通信。曰。一举四十九。云。坐断十方去也。曰。你要哑却老僧口那。 问。呈桡舞棹则不问。且道婆婆手中儿子甚处得来。岩头扣船舷三下。未审意旨如何。曰。燋砖打著连底冻。云。当时若问和尚。如何祗对他。曰。一棒打杀。云。婆生七子。六个不遇知音。只这一个。也不消得。便掷向水中。又且如何。曰。少卖弄。云。岩头当时不觉吐舌。意又作么生。曰。乐则同欢。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云门云。华药栏。此意如何。曰。森沙努眼睛。问。只这是。埋没自己。只这不是。辜负先圣。去此二途。和泥合水处。请师道。曰。玉筋撑虎口。云。一言金石谈来重。万事鸿毛脱去轻。曰。莫谩老僧好。 问。虗空消殒时如何。曰。离娄行处浪滔天。 问。人皆畏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时如何。曰。倒戈卸甲。 问。真净和尚道。头陀石被莓苔裹。掷笔峰遭薜茘缠。罗汉院一年度三个行者。归宗寺里参退吃茶。未审明甚么边事。曰。他是关西子。爱说川僧话。 虎丘忌日。拈香曰。平生没兴。撞著这无意智老和尚。做尽伎俩。凑泊不得。从此卸却干戈。随分著衣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录木。悬羊头。卖狗肉。知他有甚凭据。虽然。一年一度烧香日。千古令人恨转深。师于室中能锻炼耆叉。故世称大慧与师居处为二甘露门。甞诫徒曰。衲僧家著草鞋住院。何至如蚖虵恋窟乎。隆兴改元。六月十三奄然而化。春秋六十有一。夏腊四十有三。塔全身于院之西麓。
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
临安府径山别峰宝印禅师
嘉之龙游人。族李氏。自幼通六经而厌俗务。乃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一日。印举。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岩咤曰。是谁起灭。师启悟。即首肯。会圆悟归昭觉。印遣师往省。因随众入室。悟问。从上诸圣以何接人。师竖拳。悟曰。此是老僧用底。作么生是从上诸圣用底。师以拳挥之。悟亦举拳相交。大笑而止。留三年。印俾其徒往昭觉。挽归中峰。为第一座。久之。南下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皆契合。晚至径山。谒大慧禅师。慧问。从甚处来。曰。西川。慧曰。未出劒门关。与汝三十棒了也。师曰。不合起动和尚。慧欣然扫室延之。慧南迁。师乃西还。出住临卭凤凰。徙广汉崇庆.武信东禅.成都龙华.眉山中岩。复还成都。领正法。俄再出峡。抵金陵。留守以保宁延师。未几。移居金山。迁雪窦。淳熈庚子夏。 𠡠补径山。 上堂曰。三世诸佛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收百千万亿句只在一句。祖师门下。半句也无。只恁么。合吃多少痛棒。诸仁者。且诸佛是。祖师是。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不是。取舍未忘。若道佛祖一时是。佛祖一时不是。颟顸不少。且截断葛藤一句作么生道。大虫裹纸帽。好笑又惊人。复举。僧问岩头。浩浩尘中如何辨主。头云。铜砂锣里满盛油。师曰。大小岩头打失鼻孔。忽有人问保宁。浩浩尘中如何辨主。只对他道。天寒不及卸帽。 上堂。举。南泉和尚到庄。庄主预办迎礼。泉云。争知道老僧来。排辨如此。主云。昨夜土地来报。泉云。老僧修行无力。被鬼神觑破。师曰。尽道南泉被鬼神觑破。不是好手。殊不知王老师当面做贼。金山今日新请都庄。万一山僧到庄。第一不得鬼语。 上堂。六月初一。烧空赤日。十字街头。雪深一尺。扫除不暇。回避不及。冻得东村廖胡子。半夜著靴水上立。 上堂。日上月下。速如电毂。又是重新一阳来复。湛不摇处。暖生寒谷。篱落梅华。枝枝粲玉。贺客街头。亚肩叠足。借婆裙子拜婆年。不识本来真面目。仲冬严寒。伏惟尊候起居万福。 上堂。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师至径山弥浃。
孝宗皇帝召对 选德殿。称 旨入对日。 赐肩舆于东华门内。十年二月。 上制圆觉经注。遣使驰赐。命作序。师年迈。益厌住持。十五年冬。奏乞庵居。得请。绍熈元年十一月。往见交承智䇿禅师。与之言别。策问行日。师曰。水到渠成。归。索纸书十二月初七夜鸡鸣时九字。如期而化。奉蜕质反寺之法堂。留七日。颜色明润。发长顶温。越十日。葬于庵之西冈。寿八十有二。腊六十有四。 特谥曰慈辨。塔曰智光。庵曰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