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晏国师法嗣
杭州天竺子仪心印水月禅师
温州乐清陈氏子。初游方谒鼓山。问曰。子仪三千里外。远投法席。今日非时上来。乞师非时答话。山曰。不可钝置仁者。师曰。省力处如何。山曰。汝何费力。师于此有省。后回浙中。钱忠懿王。命开法于罗汉光福二道场 上堂。久立。大众更待甚么不辞展拓。却恐悮于禅德。转迷归路。时寒珍重 僧问。如何是从上来事。师曰住。曰如何荐。师曰。可惜龙头翻成蛇尾 有僧礼拜。起将问话。师曰。如何且置。僧乃问。祇如圣兴之子。还有相亲分也无。师曰。祇待局终。不知柯烂 问如何是维摩默。师曰谤。曰文殊因何赞。师曰。同案领过。曰维摩又如何。师曰。头上三尺巾。手里一枝拂 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曰。大洋海里一星火。曰学人不会。师曰。烧尽鱼龙 问丹露烧木佛。意旨如何。师曰。寒即围炉向猛火。曰还有过也无。师曰。热即行林溪畔坐 问如何是法界义宗。师曰。九月九日浙江潮 问诸余即不问。如何是光福门下。超毗卢越释迦底人。师曰。诸余奉纳。曰恁么则平生庆幸去也。师曰。庆幸事作么生。僧罔措。师便喝。将下堂。僧问。下堂一句。乞师分付。师曰。擕履已归西国去。此山空有老猿啼 问鼓山有掣鼓夺旗之说。师且如何。师曰。败将不忍诛。曰或遇良将又如何。师曰。念子狐魂。赐汝三奠 问世尊入灭。当归何所。师曰。鹤林空变色。真归无所归。曰未审必定何之。师曰。朱实殒劲风。繁英落素秋曰我师将来复归何所。师曰。子今欲识吾归处。东西南北柳成[糸*系] 问如何修行。即得与道相应。师曰。高卷吟中箔。浓煎睡后茶 师回故里。宋壅熈丙戌。示灭。
翠岩参禅师法嗣
镜清怤禅师法嗣
报恩岳禅师法嗣
潭州妙济院师浩传心禅师
僧问。拟即第二头。不拟即第三头。如何是第一头。师曰。收 问古人断臂。当为何事。师曰。我宁可断臂 问如何是学人眼。师曰。须知我好心 问如何是香山劒。师曰异。曰还露也无。师曰。不忍见 问如何是松门第一句。师曰。切不得错举 问如何是妙济家风。师曰。左右人太多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两口一无舌 问如何是香山一路。师曰。滔滔地。曰到者如何。师曰。息汝平生 问如何是世尊密语。师曰。阿难亦不知。曰为甚么不知。师曰。莫非仙陀 问如何是香山宝。师曰。碧眼胡人不敢定。曰露者如何。师曰。龙王捧不起 僧举圣僧塑像被虎𫜪。问师。既是圣僧。为甚么被大虫𫜪。师曰。疑杀天下人 问如何是无惭愧底人。师曰。阇黎合吃棒。
安国韬禅师法嗣
睡龙溥禅师法嗣
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师
福州人。少而聪敏。礼鼓山韶。落发禀具。后谒大章如。后参睡龙。龙问。豁阇黎见何尊宿来。还悟也未。曰清豁尝访大章。得个信处。龙于是上堂集众。召曰。豁阇黎出来。对众烧香说悟处。老僧与汝证明。师出众乃拈香曰。香已拈了。悟即不悟。龙大悦而许之 上堂。山僧今与诸人。作个和头。和者默然。不和者说。良久曰。和与不和。切在如今。山僧带些子事。珍重 僧问。家贫遭劫时如何。师曰。不能尽底去。曰为甚么不能尽底去。师曰。贼是家亲。曰既是家亲。为甚么翻成家贼。师曰。内既无应。外不能为。曰忽然捉败时如何。师曰。内外绝消息。曰捉败后。功归何所。师曰。赏亦未曾闻。曰恁么则劳而无功也。师曰。功即不无。成而不处。曰既是成功。为甚么不处。师曰。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致。不使将军见太平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北人泣。南人悲 师忽舍众欲入山待灭。乃遗偈曰。世人休说路行难。鸟道羊肠咫尺间。珍重苎谿谿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即往贵湖卓庵。未几谓门人曰。吾灭后。将遗骸施诸虫蚁。勿置坟塔。言讫。入湖头山。坐盘石。俨然长往。门人禀遗命。延留七日。竟无虫蚁侵食。遂就阇维。散于林野。今泉州净土院影堂存焉。
南岳下八世
明招谦禅师法嗣
罗汉琛禅师法嗣
襄州清谿山洪进禅师
在地藏时。居第一座。一日地藏上堂。二僧出礼拜。藏曰俱错。二僧无语下堂。请益修山主。修曰。汝自巍巍堂堂。却礼拜拟问他人。岂不是错。师闻之不肯。修乃问。未审上座又作么生。师曰。汝自迷暗。焉可为人。修愤然。上方丈请益。藏指廊下曰。典座入库头去也。修乃省过 一日师问修曰。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甚么被生死之所流转。修曰。笋毕竟成竹去。如今作篦使还得么。师曰。汝向后自悟去在。修曰。某所见祇如此。上座意旨又如何。师指曰。这个是监院房。那个是典座房。修即礼谢 住后。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师曰。汝但举似诸方 师经行次。众僧随从。乃谓众曰。古人有甚么言句。大家商量。时有从漪上座。出众拟问次。师曰。这没毛驴。漪涣然省悟。
白龙希禅师法嗣
招庆匡禅师法嗣
延寿轮禅师法嗣
庐山归宗道诠禅师
吉州刘氏子。闻慧轮化被长沙。[曰/月]险往参。路次。被王逵兵执。将沉江。师怡然无怖。逵异之令放。得参延寿。经十载寿寂。归开先。次住九峰隆济院。僧问。承闻和尚亲见延寿来。是否。师曰。山前麦熟也未 问九峰山中。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九峰山中佛法。师曰。石头大底大。小底小 时僧徒。例试经业。师之众。竝习禅观。乃述一偈。闻于州牧曰。比拟忘言合太虗。免教和气有亲疎。谁知道德全无用。今日为僧贵识书。州牧阅之。与僚佐议曰。旃檀林中。必无杂树。唯师一院。特奏免试 南康知军张南金。具疏集道俗。迎请坐归宗道场。僧问。如何是归宗境。师曰。千邪不如一直 问如何是佛。师曰。待得雪消后。自然春到来 问深山岩谷中。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无。曰佛法徧在一切处。为甚么却无。师曰。无人到 问古人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时如何。师曰。来日路口有市 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床窄先卧。粥稀后坐 师于宋太宗雍熈乙酉顺寂。塔于牛首庵。寿五十六。腊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