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嵩律师
因无为居士杨杰。请问宣律师所讲毗尼性体。师以偈答曰。情智何甞异。犬吠蛇自行。终南的的意。日午打三更。
昔有一老宿。一夏不为师僧说话。有僧叹曰。我祇恁么空过一夏。不敢望和尚说佛法。得闻正因两字也得。老宿闻乃曰。阇黎莫𧬊速。若论正因一字也无。道了叩齿。曰适来无端。不合与么道。隣壁有一老宿。闻曰。好一釜羹。被一颗鼠粪污却。
昔有一僧。在经堂内。不看经。每日打坐。藏主曰。何不看经。曰某甲不识字。主曰。何不问人。僧近前叉手鞠躬曰。这个是甚么字。主无对。
昔有一老宿住庵。于门上书心字。于牕上书心字。于壁上书心字。
昔有二庵主住庵。旬日不相见。忽相会。上庵主问下庵主。多时不相见。向甚么处去。下庵主曰。在庵中造个无缝塔。上庵主曰。某甲也要造一个。就兄借取塔样子。下庵主曰。何不早说。恰被人借去了也。
昔有一庵主。见僧来。竖起火筒曰。会么。曰不会。主曰。三十年用不尽底。僧却问。三十年前。用个甚么。主无对。
昔有一老宿。因江南国主问。子有一头水牯牛。万里无寸草。未审向甚么处放。宿无对。
昔有一老宿。问僧。甚么处来。僧曰。牛头山礼拜祖师来。宿曰。还见祖师么。僧无对。
昔有一老宿。有偈曰。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无量劫来赁屋住。到头不识主人公。
僧问老宿。如何是密室中人。老宿曰。有客不答话。
昔有一老宿。因僧问。魂兮归去来。食我家园葚。如何是家园葚。
背有一老宿曰。祖师九年面壁。为访智音。若恁么会得。吃铁棒有日在。又一老宿曰。祖师九年面壁。何不慙惶。若恁么会得。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
昔有一老宿。因僧问。师子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其力。未审全个甚么力。老宿曰。不欺之力。
昔有一老宿曰。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我立地待汝搆去。
昔有老宿。畜一童子。并不知轨则。有一行脚僧到。乃教童子礼仪。晚间见老宿外归。遂去问讯。老宿怪讶。遂问童子曰。阿谁教你。童曰。堂中某上座。老宿唤其僧来。问上座傍家行脚。是甚么心行。这童子养来二三年了。幸自可怜生。谁教上座。教坏伊快。束装起去。黄昏雨淋淋地。被趂出。
昔有僧到曹溪。时守衣钵僧。提起衣曰。此是大庾岭头。提不起底。僧曰。为甚么在上座手里。僧无对。
昔有僧。因看法华经。至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忽疑不决。行住坐卧。每自体究。都无所得。忽春月闻莺声。顿然开悟。遂续前偈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
昔有老宿。问一座主。疏钞解义广略如何。主曰。钞解疏。疏解经。宿曰。经解甚么。主无对。
昔高丽国来钱塘。刻观音圣像。及舁上船。竟不能动。因请入明州开元寺供养。后有设问。无刹不现身。圣像为甚不去高丽国。
泗州塔前。一僧礼拜。有人问。上座日日礼拜。还见大圣么。
泗州塔头侍者。及时锁门。有人问。既是三界大师。为甚么被弟子锁。侍者无对。
圣僧像被屋漏滴。有人问僧。既是圣僧。为甚么有漏。僧无对。
有人问僧。点甚么灯。僧曰。长明灯。曰甚么时点。曰去年点。曰长明何在。僧无语。
有座主。念弥陀名号次。小师唤和尚。及回顾。小师不对。如是数四。和尚叱曰。三度四度唤。有甚么事。小师曰。和尚几年唤他即得。某甲才唤便发业。
有僧与童子上经了。令持经著函内。童子曰。某甲念底著向那里。
一僧注道德经。人问曰。久向大德注道德经。僧曰不敢。曰何如明皇。法灯代曰。是弟子。
有僧入冥。见地藏菩萨。藏问。你平生修何业。僧曰。念法华经。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为是说是不说。僧无对。
盐官会下。有一主事僧。忽见一鬼使来追。僧告曰。某甲身为主事。未暇修行。乞容七日。得否。使曰。待为白王。若许。即七日后来。不然须臾便至。言讫不见。至七日后复来。觅其僧。了不可得。后有人举问一僧。若被觅著时。如何抵拟他。
台州六通院僧。欲渡船。有人问。既是六通。为甚么假船。僧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