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录卷之二十二

六祖下第九世

▲汝州首山省念禅师

莱州狄氏子。受业于本郡南禅寺。才具尸罗。徧游丛席。常密诵法华经。众目为念法华也。晚于风穴会中。充知客。一日侍立次。穴乃垂涕告之曰。不幸临济之道。至吾将坠于地矣。师曰。观此一众。岂无人耶。穴曰。聪明者多。见性者少。师曰。如某者如何。穴曰。吾虽望子之久。犹恐躭著此经。不能放下。师曰。此亦可事。愿闻其要。穴遂上堂。举世尊以智莲目。顾视大众。乃曰。正当恁么时。且道说个甚么。若道不说而说。又是埋没先圣。且道说个甚么。师乃拂袖下去。穴掷下拄杖归方丈。侍者随后请益曰。念法华因甚不祇对和尚。穴曰。念法华会也。次日师与真园头。同上问讯次。穴问真曰。作么生是世尊不说说。真曰。鹁鸠树头鸣。穴曰。汝作许多痴福作么。何不体究言句。又问师曰。汝作么生。师曰。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穴谓真曰。汝何不看念法华下语。

径上杲云。我当时若见这老汉恁么道。深掘一坑一时埋却。更牵牛在上蹋过。却须放真公出一头始得。山僧恁么道。且不是抑强扶弱。亦不是杜撰差排。你若识得鹁鸠树头鸣。意在麻畬里。便识得动容古路。不堕悄然机。遮两转语。毕竟是一耶。是二耶。若道是一。为甚么风穴只肯念法华。不肯真园头。若道是二。争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参。

又一日穴升座。顾视大众。师便下去。穴即归方丈 白兆楚和尚。至汝州宣化。风穴令师往传语。才相见。提起坐具便问。展即是。不展即是。兆曰。自家看取。师便喝。兆曰。我曾亲近知识来。未甞辄敢恁么造次。师曰。草贼大败。兆曰。来日若见风穴和尚。待一一举似。师曰。一任一任。不得忘却。师乃先回。举似风穴。穴曰。今日又被你收下一员草贼。师曰。好手不张名。兆次日才到相见。便举前话。穴曰。非但昨日。今日和赃捉败。师于是名振四方。学者望风而靡。开法首山 问僧。不从人荐得底事。试道看。僧便喝。师曰。好好相借问。恶发作么。僧又喝。师曰。今日放过即不可。僧拟议师喝之 问僧。近离何处。曰襄州。师曰。夏在何处。曰洞山。师曰。还我洞山鼻孔来。曰不会。师曰。却是老僧罪过 问。有一人荡尽来时。师还接否。师曰。荡尽即置。那一人是谁。曰风高月冷。师曰。僧堂内几人坐卧。僧无对。师曰。赚杀老僧 问。如何是梵音相。师曰。驴鸣犬吠。乃曰。要得亲切。第一莫将问来问。还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汝若将问来问。老僧在汝脚底。汝若拟议。即没交涉。时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便问。挂锡幽岩时如何。师曰错。僧曰错。师又打。

僧宝传。见风穴章。前录入。而会元列此于师章中。乃首尾语亦异。此必师因僧问答。而引风穴语发明耳。遂复录于此。

问。如何是佛。师曰。新妇骑驴阿家牵。曰未审此语甚么句中收。师曰。三玄收不得。四句岂能该。曰此意如何。师曰。天长地久。日月齐明。

又僧问。新妇骑驴阿家牵。意旨如何。师曰。百岁翁翁失却父。曰百岁翁翁岂有父耶。师曰。汝会也。又曰。此是独坐无尊卑。从上无一法与人。

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师曰。阇黎在老僧会里多少时。曰经冬夏。师曰。莫错举似人。乃曰。若论此事。实不挂一元字脚。便下座 问。仗镆铘剑拟取师头时如何。师嘘一声。僧曰。苦痛深。师便打 问僧。近离何处。曰广慧。师曰。穿云不渡水。渡水不穿云。离此二途速道。曰昨夜宿长桥。师曰。与么则合吃首山棒也。曰尚未参堂。师曰。两重公案。曰恰是。师曰。耶耶 夜有僧入室。师曰谁。僧不对。师曰。识得汝也。僧笑。师曰。更莫是别人么。因作偈曰。轻轻踏地恐人知。语笑分明更莫疑。智者只今猛提取。莫待天明失却鸡 师问僧。近离甚处。僧曰襄州。师云。路上曾逢达磨也无。僧近前不审师云。这个是驴前马后底。僧云。和尚又如何。师曰。非公境界。且坐吃茶。僧才坐。师又问。在甚么处过夏。僧云石门。师云。水牯牛安乐么僧云。及时水草。师曰。为甚么伤人苗稼。僧云。对和尚不敢造次。师云。放过即不可。便打 示众曰。佛法无多子。只是汝辈自信不及。若能自信。千圣出头来。无奈汝何何故如此。为向汝面前。无开口处。祇为汝自信不及。向外驰求。所以到这里。假如便是释迦佛。也与汝三十棒。然虽如是。初机后学。凭个什么道理。且问汝辈。还得与么也未。良久曰。若得与么。方名无事 示众。诸上座。不得盲喝乱喝。者里寻常向你道。宾则始终宾。主则始终主。宾无二宾。主无二主。若有二宾二主。即是两个瞎汉。所以我若立时。你须坐。我若坐时。你须立。坐则共你坐。立则共你立。虽然如是。到这里急著眼始得。若是眼孔定动。即千里万里。何故如此。如隔窓看马骑相似。拟议即没交涉。诸上座。既然于此留心。直须子细。不要掠虗好。他日异时。赚著你在。诸人。若也有事近前。无事珍重 师示众曰。识得拄杖子行脚事毕。

三角云。识得拄杖子。入地狱如箭 妙峰善。举师语毕。著语云。错。又举三角语毕。亦著语云。错。老僧则不然。识得拄杖子错。颂云。妙峰三个错。不是无病药。庞公卖笊篱。清平道木杓。

甞作纲宗偈曰。咄哉拙郎君(汾阳注曰。素洁条然)巧妙无人识。(运机非耳目)打破凤林关。(荡尽玲珑性)著靴水上立。(尘泥自异)咄哉巧女儿。(汾阳曰。妙智理圆融)撺梭不解织。(无间功不立)看他鬬鸡人。(旁观审腾距。争功不自伤)水牛也不识。(全力能负不露头角)背阴山子向阳多。(叶县省云。迥无背面)南来北往意如何。(不堕有无边)若人问我西来意。(从来无间断)东海东面有新罗(大地不奈何。或作示众三首) 淳化三年十二月四日午时。上堂说偈曰。今年六十七。老病随缘且遣日。今年记却来年事。来年记著今朝日。至四年月日。无爽前记。上堂辞众。仍说偈曰。诸子谩波波。过却几恒河。观音指弥勒。文殊不奈何。良久曰。白银世界金色身。情与无情共一真。明暗尽时都不照。日轮午后示全身。日午后泊然而化。阇维得五色舍利。塔于首山。

语录。有小参示众云。老僧拟欲归乡。什么人随得去。时有僧问。未审和尚什么时去。师云。待有伴即向汝道。僧云。无伴底事作么生。师云。尽日不逢人。明明不知处。僧云。忽遇一人又作么生。师云。迷子不归家。失却来时路。僧云。请师指个归乡路。师云。枯木藏龙。不存依倚。僧云。和尚什么时节却回。师云。一去不知音。六国无消息。僧云。正当归乡底事又作么生。师云。独唱胡家曲。无人和得齐。僧云。忽遇知音在时如何。师云。山上石人齐拍掌。溪边野老笑呵呵。僧云。归乡回来底事又作么生。师云。八国奉朝衣。四相无迁改。僧云。未审居何位次。师云。文殊不坐金台殿。自有逍遥竹拂枝。此应是师临化问答。因附录。

▲抚州龙济绍修禅师

别与法眼。同参地藏。所得谓臻极。暨同辞至建阳。途中谭次。眼忽问。古人道。万象之中独露身。是拨万象。不拨万象。师曰不拨。眼曰。说甚么拨不拨。师懵然不知。却回地藏。藏问。子去未久。何以却来。师曰。有事未决。岂惮䟦涉山川。藏曰。汝䟦涉许多山川。也还不恶。师未喻旨。乃问。古人道。万象之中独露身。意旨如何。藏曰。汝道古人拨万象。不拨万象。师曰不拨。藏曰。两个也。师骇然沈思。而却问。未审古人拨万象。不拨万象。藏曰。汝唤甚么作万象。师方省悟。再谒法眼。酬诘悉符。

子方上座。自长庆来。谒法眼。眼举长庆偈问曰。作么生是万象之中独露身。子方举拂子。眼曰。恁么会又争得。曰和尚尊意如何。眼曰。唤甚么作万象。曰古人不拨万象。眼曰。万象之中独露身。说甚么拨不拨。子方豁然 僧宝传。子方问法眼曰。公久亲长庆。乃嗣地藏。何意哉。眼曰。以不解长庆说万象之中独露身故。子方举拂子示之。眼曰。拨万象不拨万象。方曰。不拨万象。眼曰。独露身[妳-女+口]。曰。拨万象。眼曰。万象之中[妳-女+口]。子方于是悟旨。曰吾几枉度此生。

示众。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会。圣人若会。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此语具一理二义。若人辨得。不妨于佛法中有个入处。若辨不得。莫道不疑好。

妙喜曰。点石化为金玉易。劝人除却是非难。

又云。是柱不见柱。非柱不见柱。是非去了。是非里荐取。

妙喜咄云。又是从头起。

问。如何得出三界。师曰。是三界则一任出。曰不是三界又如何。师曰。甚么处不是三界 问僧。甚处来。曰翠岩。师曰。翠岩有何言句示徒。曰寻常道。出门逢弥勒。入门见释迦。师曰。与么道又争得。曰和尚又如何。师曰。出门逢阿谁。入门见甚么。僧于言下有省。

▲莲花峰祥庵主

甞示众云。若是此事。最是急切。须是明取始得。若是明得。时中免被拘系便得随处安闲。亦不要将心捺伏。须是自然合他古辙去始得。才到学处分剂。便须露布个道理。以为佛法。几时得心地休歇去。上座却请与么相委好 示寂日。拈拄杖示众曰。古人到这里。为甚么不肯住。众无对。师乃曰。为他途路不得力。复曰。毕竟如何。以杖横肩曰。楖𣗖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言毕而逝。

圜悟举至直入千峰万峰去。著语云。也好与三十棒只为他担板。脑后见腮。莫与往来。又云。诸人还裁辨得莲花峰庵主么。脚跟也未点地在。国初时在庐山莲花峰卓庵。古人既得道之后。茅茨石室中。折脚铛儿内。煑野菜根吃过日。且不求名利。放旷随缘。垂一转语。且要报佛祖恩。传佛心印。才见僧来。便拈拄杖云。古人到这里。为甚么不肯住。前后二十余年。终无一人答得。只这一问。也有权有实。有照有用。若也知他圈䙌。不消一揑。你且道。因什么二十年如此问。既是宗师所为。何故只守一橛。若向个里见得。自然不向情尘上走。凡二十年中。有多少人。与他平展下语。呈见解。做尽伎俩。设有道得。也不到他极则处。况此事虽不在言句中。非言句即不能辨。不见道。道本无言。因言显道。所以验人端的处。下口便知音。古人垂一言半句亦无他。只要见你知有不知有。他见人不会。所以自代云。为他途路不得力。看他道。得自然契理契机。几曾失却宗旨。古人云。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如今只管撞将去便了。得则得。争奈颟顸儱侗若。到作家汉。将三要语。印空印泥印水验他。便见方木逗圆孔。无下落处。到这里。讨一个同得同证。临时向什么处求。若是知有底人。开怀通个消息。有何不可。若不遇人。且卷而怀之。且问你诸人。拄杖子是衲僧寻常用底。因什么却道涂路不得力。古人到此不肯住。其实。金屑虽贵。落眼成翳。石室善道和尚。当时遭沙汰。常以拄杖示众云过去。诸佛也恁么。未来诸佛也恁么。现前诸佛也恁么。雪峰一日僧堂前拈拄杖示众云。这个只为中下根人时有僧出问云。忽遇上上人来时如何。峰拈拄杖便去。云门云。我即不似雪峰打破狼藉。僧问。未审和尚如何。云门便打。大凡参问。也无许多事。为你外见有山河大地。内见有见闻觉知。上见有诸佛可求。下见有众生可度。直须一时吐却。然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打成一片。虽在一毛头上。宽若大千沙界。虽居镬汤炉炭中。如在安乐国土。虽居七珍八宝中。如在茅茨蓬蒿下。这般事。若是通方作者。到古人实处。自然不费力。他见无人搆得他底。复自征云。毕竟如何。又奈何不得。自云。楖𣗖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这个意又作么生。且道指什么处为地头。不妨句中有眼。言外有意。自起自倒。自放自收。岂不见。严阳尊者。路逢一僧。拈起拄杖云。是什么。僧云不识。严云。一条拄杖也不识。严复于地上劄一下云。还识么。僧云不识。严云。土窟子也不识。严复以拄杖担云。会么。僧云不会。严云。楖𣗖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古人到这里。为什么不肯住。雪窦有颂云。谁当机。举不赚亦还稀。摧残峭峻。销铄玄微。重关曾巨辟。作者未同归。玉兔乍圆乍缺。金似飞不飞。卢老不知何处去。白云流水共依依。因甚么山僧道。脑后见腮莫与往来。才作较计。便是黑山鬼窟里作活计。若见得彻信得及。千人万人自然罗笼不住。奈何不得动著拶著。自然有杀有活。雪窦会他意道。直入千峰万峰去。方始成颂。要知落处。看取雪窦颂云。眼里尘沙耳里土。千峰万峰不肯住。落花流水太茫茫。剔起眉毛何处去。雪窦颂得甚好。有转身处。不守一隅。便道。眼里尘沙耳里土。此一句颂莲花峰庵主。衲僧家到这里。上无攀仰。下绝躬。于一切时中。如痴似兀。不见南泉道。学道之人如痴钝者也难得。禅月诗云。常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者还希。法灯云。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南泉又道。七百高僧尽是会佛法底人。惟有卢行者不会佛法。只会道。所以得他衣钵。且道。佛法与道。相去多少。雪窦拈云。眼里著沙不得。耳里著水不得。或若有个汉。信得及。把得住。不受人瞒。祖佛言教。是什么热椀鸣声。便请高挂钵囊。拗折拄杖。管取一员无事道人。又云。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有一般汉。受人商量。祖佛言教。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却须挑起钵囊。横担拄杖。亦是一员无事道人。复云。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然后没交涉。三员无事道人中。要选一人为师。正是这般生铁铸就底汉。何故。或遇恶境界。或遇奇特境界。到他面前。悉皆如梦相似。不知有六根。亦不知有旦暮。直饶到这般田地。切忌守寒灰死火。打入黑漫漫处去。也须是有转身一路始得。不见古人道。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所以莲花峰庵主道。为他途路不得力。直须是千峰万峰去始得。且道唤甚么作千峰万峰。雪窦只爱他道。楖𣗖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所以颂出。且道。向什么处去。还有知得去处者么。落花流水太茫茫。落花纷纷。流水茫茫。闪电之机。眼前是什么。剔起眉毛何处去。雪窦为什么也不知他去处。只如山僧。适来举拂子。且道。即今在什么处。你诸人若见得。与莲花峰庵主同参。其或未然。三条椽下。七尺单前。试去。参详看 此圜悟老人所举扬古公案。世所谓评唱。大慧亟毁其板。不令流行者。正恐使宗家入讲窟。孤达磨西来之意。永塞悟门也。至流而为万松林泉。则直是魔罥。较此又大在下风矣。聊举一以蔽诸。覧者甞一脔而知全鼎哉。指月录评唱。止录此则。及南泉与陆亘对牡丹花两则。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

余杭鲁氏子。七岁落发。弱龄禀具。属律匠希觉师。盛化于明州。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振锡南迈。抵福州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罏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日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三人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处。藏曰。山河大地与上座自。是同是别。师曰别。藏竖起两指。师曰同。藏又竖起两指。便起去。雪霁辞去。藏门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藏曰。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辞穷理绝也。藏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师于言下大悟。

僧宝传。征山河大地与自同别处。作老僧曰山河大地与自是同是别。师曰同。僧竖两指熟视曰两个。即起去。师大惊。

问。声色两字甚么人透得。师却谓众曰。诸上座且道。这僧还透得也未。若会此僧问。处透声色也不难 师问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兄作么生会。修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师曰。恁么会又争得。修曰。和尚如何。师曰。毫𨤲有差。天地悬隔。修便礼拜。

保宁勇颂云。石城亲切问同参。不话东西便指南。明暗两条来往路。依稀屈曲在烟岚 径山杲云。若是径山门下。更买草鞋行脚始得。何故。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何处得这消息来。

因僧来参次。师以手指帘。寻有二僧。齐去卷帘。师云。一得一失 师指凳子云。识得凳子。周帀有余。

云门云。识得凳子。天地悬殊 天衣云。识得凳子。梌楠木做 妙喜云。识得凳子。好剃头洗脚。虽然如是。大有人错会在 雪窦云。泽广藏山。理能伏豹 圜悟勤云。雪窦如此道。未审是明他语点他语。是褒是贬。

师问觉上座。船来陆来。曰船来。师曰。船在甚么处。曰船在河里。觉退。师问旁僧曰。你道。适来这僧。具眼不具眼 师令僧取土添莲盆。僧取土到。师曰。桥东取桥西取。曰桥东取。师曰。是真实是虗妄 问僧。甚处来。曰泗州礼拜大圣来。师曰。今年大圣出塔否。曰出。师却问旁僧曰。汝道。伊到泗州不到。

浮山远云。这僧到即到泗州。只是不见大圣 道场全云。这僧见即见大圣。不曾识法眼 东禅观云。这僧到也到泗州。见也见大圣。识也识法眼。祇是自讨头不见。

僧慧超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慧超。

圜悟勤云。有者道。慧超便是佛。所以法眼恁么答。有者道。大似骑牛覔牛。有者道。问处便是。有甚么交涉。若恁么会去。不惟孤负自。亦乃深屈古人 雪窦颂。江国春风吹不起。鹧鸪啼在深花里。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师与悟空禅师向火。拈起香匙问曰。不得唤作香匙。兄唤作甚么。空曰香匙。师不肯。空后二十余日。方明此语 云门问僧。甚处来。曰江西来。门曰。江西一队老宿。寱语住也未。僧无对。后僧问师。不知云门意作么生。师曰。大小云门。被这僧被这僧勘破。

五云云。甚么处是勘破云门处。要会么。法眼亦被后僧勘破也。

生法师曰。敲空作响。击木无声。师忽闻斋鱼声。谓侍者曰。还闻么。适来若闻。如今不闻。如今若闻。适来不闻。会么 甞指竹问僧曰。还见么。曰见。师曰。竹来眼里。眼到竹边。曰总不与么。师笑曰。死急作么。

法灯别云。当时但擘眼向师 归宗柔别云。和尚祇是不信某甲。

师因患脚。僧问讯次。师曰。非人来时不能动。及至人来动不得。且道。佛法中。下得甚么语。曰和尚且喜得较。师不肯。自别云。和尚今日似减 因开井。被沙塞却泉眼。师曰。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被甚么碍。僧无对。师代曰。被眼碍 师见僧搬土次。乃以一块土放僧担上曰。吾助汝。僧曰。谢和尚慈悲。师不肯。一僧别云。和尚是甚么心行。师便休去 师问讲百法论僧曰。百法是体用双陈。明门是能所兼举。座主是能。法座是所。作么生说兼举。

有老宿代云。某甲唤作个法座 归宗柔代云。不劳和尚如此 雪窦别老宿语云。和尚分半院。与某甲始得。

问。六处不知音时如何。师曰。汝家眷属一群子。师又曰。作么生会。莫道恁么来问便是不得。汝道六处不知音。眼处不知音。耳处不知音。若也根本是有。争解无得。古人道。离声色著声色。离名字著名字。所以无想天。修得经八万大劫。一朝退堕。诸事俨然。盖为不知根本真实次地。(疑第)修行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如是直到三祇果满。他古人犹道。不如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又道。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也须体究。若如此。用多少气力 上堂。尽十方世界皎皎地。无一丝头。若有一丝头。即是一丝头。

法灯云。若有一丝头。不是一丝头。

谓门弟子曰。赵州曰。莫费力也。大好言语。何不仍旧去。世间法尚有门。佛法岂无门。自是不仍旧故。诸佛诸祖。祇于仍旧中得。如初夜钟。不见有丝毫异。得与么恰好。闻时无一声子闹。何以故。为及时节无心。曰死且不是死。止于一切。祇为不仍旧。忽然非次闻时。诸人尽惊愕道。钟子怪鸣也。且如今日道孟夏渐热。即不可。方隔一日。能校多少。向五月一日道。便成赚。须知校丝发不得。于方便中。向上座道。不是时。盖为赚。所以不仍旧。宝公曰。暂时自肯不追寻。历劫何曾异今日。还会么。今日只是尘劫。但著衣吃饭。行住坐卧。晨参暮请。一切仍旧。便为无事人也 又曰。见道为本。明道为功。便能得大智慧力。若未得如此。三界可爱底事。直教去尽。才有纤毫。还应未可。祇如汝辈睡时。不瞋便喜。此是三界昏乱习熟境界。不惺惺便昏乱。盖缘汝辈杂乱所致。古人谓之夹幻金即是真。其如鑛何。若覰得彻骨彻髓。是汝辈力。脱未能如是观察。他什么楼台殿阁。诸圣未必长把却汝手。汝未必依而行之。古今如此也 又曰。出家儿。随时及节便得。寒即寒。热即热。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古今方便不少。石头初看肇论。至会万物为者其惟圣人乎。则曰。圣人无。靡所不。乃作参同契。首言竺土大仙心。无过此语也。中间亦只寻常说话。夫欲会万物为自去。盖尽大地。无一法可见。而又嘱曰。光阴莫虗度。所以告汝辈。但随时及节便得。若也移时失候。即虗度光阴。于非色中作色解。于非色作色解。即是移时失候。且道色作非色解。还当得否。若与么会。便是没交涉。正是痴狂两头走。有甚么用处。但守分过时好 上堂。大众久立。乃谓之曰。祇恁么便散去。还有佛法道理也无。试说看。若无。又来这里作么。若有。大市里人丛处亦有。何须到这里。诸人各曾看还源观。百门义海。华严论。涅槃经。诸多䇿子。阿那个教中。有这个时节。若有。试举看。莫是恁么经里。有恁么语是此时节么。有甚么交涉。所以道。微言滞于心首。尝(疑误)为缘虑之场。实际居于目前。飜为名相之境。又作么生得飜去。若也飜去。又作么生得正去。还会么。莫祇恁么念䇿子。有甚么用处 上堂曰。诸上座。时寒。何用上来。且道。上来好。不上来好。或有上座道。不上来却好。甚么处不是。更用上来作什么。更有上座道。是伊也不得一向。又须到和尚处始得。诸上座且道。这两个人。于佛法中。还有进趣也未。上座实是不得。并无少许进趣。古人唤作无孔铁椎。生盲生聋无异。若更有上座出来道。彼二人总不得。为什么如此。为伊执著。所以不得。诸上座。总似恁么行脚。总似恁么商量。且图什么。为复只要弄唇嘴。为复别有所图。恐伊执著。且执著什么。为复执著理。执著。事。执著色。执著空。若是理。理且作么生执。若是事。事且作么生执。著色著空亦然。山僧所以寻常向诸上座道。十方诸佛。十方善知识。时常垂手。诸上座。时常接手。十方诸佛垂手时有也。什么处是诸上座时常接手处。还有会处。会取好。若未会得。莫道总是都来圆取。诸上座。傍家行脚。也须审谛著些精彩。莫只藉少智慧过却时光 师有颂曰。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谿。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 三界惟心颂曰。三界惟心。万法惟识。惟识惟心。眼声耳色。色不到耳。声何触眼。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万法匪缘。岂观如幻。大地山河。谁坚谁变 华严六相义颂曰。华严六相义。同中还有异。异若异于同。全非诸佛意。诸佛意总别。何曾有同异。男子身中入定时。女子身中不留意。不留意绝名字。万象明明无理事 示众。这里聚集少时为上座僧堂里。这里聚集少时为上座三门头。这里聚集少时为上座寮舍里。为复说上座过。别有道理。

会下有数尊宿。对一人云。诸佛出世。也有这个方便。一人云。今日离章义。一人云。你道伊为甚么处。一人云。点灯等上座来多时也。一人云。甚么处聚集来。

周显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李国主驾至慰问。闰月五日。剃发澡身告众讫。跏趺而逝。颜貌久而如生。阅世七十有四。坐五十有四夏。塔全身于江宁丹阳乡。

指月录卷之二十二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