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灯正统卷十五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二世

径山及禅师法嗣

万寿仁禅师法嗣

杭州府径山南石文琇禅师

昆山李氏子。出家绍隆庵。礼智兴为师。行中仁住云顶。师往从之。针芥相契。初住苏州普门。次迁灵岩。三主万寿。永乐初。诏天下儒释道流之。精通文义者。纂修永乐大典。师应诏书。成陛辞南。还主席径山。

上堂僧问。法筵启。法鼓鸣。四众云临。请师祝圣。师曰。日月为天眼。须弥作寿山。曰世尊出世。天雨四华。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师曰。一牛饮水。五马不嘶。曰恁么则熙怡的旨传千古寂照宗风播四方。师曰。好事不如无。乃曰。如来出世是担屎汉祖师西来是卖卜人。自余德山。临济。洞山。云门沩山。雪峰。玄沙。南泉。赵州辈。各逞机锋。互分照用。尽是贩私盐贼。新普门者里一时与他扫荡。何故幸逢尧舜世。自合乐无为。复举。僧问。杨岐如何是佛。岐曰。三脚驴子弄蹄行。曰莫只者便是么。岐曰。湖南长老师。曰大小杨岐。被者僧一问。未免手脚俱露。

上堂。十方无异路。为甚么南寻天台北寻五台。目前无异草。为甚么桃华红李华白。良久曰。打破祖师关都是自家底。

灵岩上堂。尽大地是自己。森罗万象。从何而有会不得底。三十拄杖会得底。亦与三十拄杖。诸方尽是粥罢。上堂灵岩寺里。参退吃茶。

上堂。今朝七月初。一门前金风淅沥。特地打鼓。升堂一字。也道不出露柱。礼拜释迦灯笼。问讯。智积独有无事。衲僧依然眼横鼻直。敢问大众那个是无事。衲僧良久曰。[此/束]长三尺。

万寿谢头首兼祈雨上堂。伶俐衲僧转辘辘地。对宾客侧身而立。结众缘化炭化粮。听阑鸡鼓翅而鸣。看茶瓢从地𨁝跳。卓拄杖曰。夜来江上雨分作万家流。

解夏上堂。圆觉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甞离圆觉。蝼蚁知雨而封穴。石𧉧应节而扬葩。粘手粘脚底有甚数。十字纵横底有甚数。

上堂举。古德曰。日出心光耀天。阴性地昏。不知天地者刚。道有乾坤。与么说话古今。彻悟者如稻麻竹苇。错会者亦如稻麻竹苇。以拂子画一画曰。阿耨达池。深四十丈。濶四十丈。

除夜小参。龙树满盛钵水。迦提掷下绣针。德山隔江招手。高亭横趋而去。朝鸣钟暮击鼓。风动尘起。鹊噪雅鸣。无一处不是者。个时节今当腊月三十夜。敢问。诸人还会得么。有际天之云涛。方可容吞舟之鱼。有九万里风。乃可负垂天之翼。

佛涅槃。上堂。释迦老子。从兜率天托生。大术胎中早是染。却生死重病。及乎降生。便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可见。是攒簇不得底。迨见明星出现。豁然悟道。正是病眼见空华。四十九年。三百余会。广说略说。直说曲说。显说密说。岂非熟睡饶谵语。至于临末。稍头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毋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病入膏。莫能疗治。非但世医拱手。便是耆婆神医。只得倒退三舍。北山远孙今日。却要为他疗治。若疗治不得。后代儿孙。永失恃怙。若疗治得。便见紫磨金色之身。巍巍堂堂。炜炜煌煌。触处显现。击拂子曰。柳色黄金嫩棃华白雪香。

径山上堂。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前面是钵盂峰。后面是凌霄峰。中间是佛殿。唤甚么作一法。良久曰。国一祖师。元是昆山人。

上堂。马大师道。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少盐酱。此地无金二两。俗人沽酒三升。

上堂。但参活句。莫参死句头。头上显物。物上明是死句。举步踏著南辰。转身触翻北斗。是死句作么生是活句。苏州街雨过。著绣鞵众拟议。掷拂子下座。

上堂。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洗砚池头云冉冉。埋鸡冢上草离离。

室中垂语曰。道源不远。在甚么处。祖师西来。为甚么事。菩提无树。谁为立名。

僧问。如何是宾中宾。师曰。扶杖傍人门。曰如何是宾中主。师曰。堂前倚露柱。曰如何是主中宾。师曰。性命属他人。曰如何是主中主。师曰。手握金刚杵。

见僧庭中过。师厉声曰。屋簷㘱下来也。僧仰望。师曰。鹞子过新罗。

见僧入门。便曰。你者踏州县汉。脚跟下好与三十棒。曰某甲话也未问便蒙赐棒。师曰。待你开口。堪作甚么。僧拟议。师便喝出。

僧参展坐具。师曰。我者里无残羹馊饭。不用使破炊巾。曰和尚慈悲。师曰。笑倒门前青石幢。师凡四坐道场。皆有成绩可观。晚年引退卜地。寂照塔左。结庐以居。寿七十余示寂。(有增集续传灯行世)

龙翔䜣禅师法嗣

江宁府天界觉原慧昙禅师

天台杨氏子。母梦明月堕怀。吞之有娠。生貌嶷如。稍长依越之法果大均出家。年十六为大僧。闻笑隐主中竺。往参叩备。陈求道之切。隐斥曰。从门入者即非家珍。道在自己。奚向人求耶。师退而有省。一日闻举百丈野狐话。豁然大悟曰。佛法落吾手矣。隐曰。汝见何道理。师展两手曰。不直半文钱。隐颔之。一日师入门。隐问。何处来。师曰。游山来。隐曰。笠子下拶破洛浦遍参。底作么生。师曰。未入门时。呈似和尚了也。隐曰。即今因甚不拈出。师拟议。隐便喝。师从此脱然。又一日隐展两手曰。我八字打开也。你因甚不肯承当。师曰。休来钝置。隐曰。近前来为汝说。师掩耳而出。后隐主龙翔。俾师分座。至正壬辰。出世牛首祖堂三年。迁清凉广慧。

上堂一句子墨漆黑无把柄有准则。良久曰。会么碓捣东南。磨推西北。

上堂。经有经师。论有论师。龙河今日放一线道。分科列段去也。拈拄杖。卓一下曰。且道是何章句。

上堂者。个现成公案。古今领解者虽多。错会者亦不少。所以金𨱎不辨。玉石不分。总似今日达磨一宗教。甚么人担荷。龙河者里直下分辨去也。张上座李上座。一个手臂长。一个眼睛大。良久乃嘘一声下座。

示众。春风浩浩。春日迟迟。黄莺啼在百华枝。个中无限意。消息许谁知。僧问。心意识遏捺。不住时如何。师厉声喝曰。是谁遏捺。

室中谓僧曰。二六时中。无你啄啗分。无你趣向分。会么僧罔措。师曰。未明三八九。难免自沉吟。

帝师授净觉玅辨禅师号。乙未年迁保宁。丙申王师定建业。师谒于辕门上。一见叹曰。真福德僧也。命主蒋山。逾年改龙翔。为大天宁寺。诏师主之。设广荐法会。命师升座说法。车驾幸临。恩数优洽。御书天下第一禅林。洪武戊申。赐紫衣及金襕方袍御制诰。命授演梵善世利国崇教大禅师。住持大天界寺。统诸山释教事。当是时遴选有序诠衡。至公宗社。有志之流。山林抱道之士。联镳而起。庚戌夏六月。庭议西域未臣伏上。以彼国敦尚佛乘。特诏师往。师承命即日登途。自闽之洋凡历国邑。莫不闻风来归。辛亥秋七月。至合国。布宣天子威德。馆佛山寺。其王待以师礼。九月师示微疾。王臣咸来相慰。须臾沐浴更衣。谓左右曰。某幻缘尽。不能复命矣。跏趺端坐夜参半。师问曰。日将出否。曰未也。而复问。至再四。曰日出矣。师怡然而逝。世寿六十八。僧腊五十三。逾五日。颜色如生。王斵香为龛。筑坛茶毗之。薪火灭尽。舍利无数。舌根齿牙不坏。收舍利灵骨及不坏者。祔塟其国辟支佛塔中。甲寅九月。同行还朝。奏陈其事。上嗟悼之。敕天界蒋山二寺住持宗泐等。以师之遗衣。藏于雨华台之左。有五会法语。行世。

江宁府天界善世全室宗泐禅师

字季潭。台之临海周氏子。元仁宗延祐戊午七月十七日生。八岁从中竺笑隐受业。十四薙发。二十具戒。一日隐问。国师三唤侍者。侍者三应。汝意如何。师曰。何得剜肉作疮。隐曰。将谓汝奇特元来无所得。师喝一喝。隐拟拈棒。师拂袖便出。寻参元叟于径山。叟留掌记室。后出世宣之水西。洪武戊申。迁中竺。四月十五日入寺。

上堂。金刚王剑。横挥千妖屏迹。烁迦罗眼。洞照万有潜形。到者里。卷舒在我。杀活临时。直得千岁岩中。天𨁝跳钱。塘水东海逆流。诸人还知有也无。举拂子曰。庭前石笋抽条也。会见高枝宿凤凰。复举。南泉初入院。大众送进方丈。僧问。端居丈室。将何指示于人。泉曰。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起来失却火。师曰。大小南泉。不唯瞒人。亦且自瞒。新天竺用处也。要大家知。忽有人问。端居丈室。将何指示于人。劈脊便棒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别。卓拄杖下座。

辛亥迁双径。是年冬。诏征江南有道浮屠十人。诣京。就太平兴国寺。建广荐法会。列师居首上。斋戒御制章疏。车驾亲临。服皮弁服。搢玉珪。北面礼佛。群臣各衣法服以从。先是上命师。撰献佛乐曲进呈。御署曲凡八章曰。善世昭信延慈法喜禅悦。徧应妙济善成。敕太常歌舞。以节奏之。复命师升座说法。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显密浅深。无机不被。上大悦。未几总持西白金。以母老告退。举师自代。上命师主天界。甞欲师蓄须发以官之。师再恳得免。后以逆党坐罪。著做散僧执役。至凤阳槎峰建寺。徐察其非召还。上赐诗有。泐翁去此问谁禅。朝夕常思在目前之句。高皇后薨。临塟忽风雨雷电暴作。帝不乐召师至曰。今太后将就圹。为朕宣偈送之。师应声曰。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天诸佛子。同送马如来。上意稍解。后以老求退。赐归槎峰。渡江示疾于江浦石佛寺。谓左右曰。人之生灭如水一沤。沤生沤灭复归于水。何处非寂灭之地耶。言讫复顾侍者曰。者个𫆏者茫然。师曰。苦遂寂。时洪武庚子九月十四日也。春秋七十四。阇维舍利无算。塔于拨云山笑隐䜣窣堵波之右。

杭州府中竺用彰嬾翁廷俊禅师

久依笑隐。出世明之龙峰。次迁瑞岩。后主中竺据室。拈拄杖曰。室中若无棒头取证底。我拄杖子。誓不唤作拄杖子。有么僧出。师曰。敕点飞龙马。跛鼈出头来。

佛涅槃日。上堂。古德道。涅槃后有大人相。释迦老子涅槃久矣。大人相在甚么处。以拂子打圜相曰。还见么。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上堂。近来众中兄弟聪敏者多。彻到者亦不少。莫不自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临机见境踢。将出来活鱍鱍地。不费纤毫气力。到龙峰门下。正好从头按过。拈拄杖卓一下曰。譬如油蜡作灯烛。不以火点终不明。

上堂。真净道。天心得自在。盛夏复清凉。衲僧如荐得珍重法中王。即今孟秋改旦。盛夏退。清凉复生。且问诸人天心。还得自在也。未直饶自在。更须识取法中王始得。其或未然。吽吽前头。大有热在。

谢首座知客侍者。直岁上堂。索犀牛。扇子无风起浪。问眉间挂剑平地干戈。二俱莫涉别有条章。扑碎玻璃盏子拈起。无柄镢头浅锄。明月深种白云。时时歌尧舜之风。日日乐羲皇之化。且知恩报恩一句。作么生道。九万里鹏才展翼。一千年鹤便翱翔。

上堂。函葢乾坤。天光回照。截断众流。伏惟尚飨随波逐浪。放汝一线道。如此著语还契得。云门意么。拈拄杖曰。一即三。三即一。火向水中焚。石从空里立。以拄杖。卓一下。喝一喝。

上堂释迦世尊。未离兜率。自七错八错。何况达磨航海东来。其错犹甚俊。上座既是。他家儿孙只得。将错就错。拈拄杖曰。三世诸佛。历代祖师。总在新瑞岩。拄杖头上。提向上机。指其中事。只要诸人明自本心。证自本法。蓦忽一个半个心法双忘管教他。穿山渡口。虎𫜪大虫。剪月亭前。蛇吞鼈鼻。虽然祇如广额屠儿。放下屠刀道。我是千佛一数。且道。是从本心中发现耶。从本法中发现耶。以拄杖。画一画曰。天下有星皆拱北。人间无水不朝东。

腊八上堂。昼见日。夜见星。大地众生。阿谁不晓释迦老子揑目生华刚道。于中有个悟处。二十一日。杜口不言。幸自可怜生。四十九载。脱空谩语。著甚死。急嘘一声下座。

上堂。拈拄杖。卓一下曰。大众会么。良久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便下座。

上堂。春山叠乱青。春水漾虗碧。寥寥天地间。独立望何极。好诸禅德。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结夏小参。结却布袋口。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眼不得妄视。耳不得妄听。口不得妄言。足不得妄。举一禁禁住。无丝毫走作。谓之圆觉。伽蓝九旬禁制酢。瓮中虫子。有甚出头分。殊不知此道。如净日轮。升太虗空。无幽不烛。如涂毒鼓。轻轻一挝。闻者皆丧。虽然只如道。居有破有。居空破空。二幻既空中亦不立。毕竟唤甚么作涂毒鼓。唤甚么作净日轮。喝一喝曰。大丈夫儿。合自由信脚。踏翻知见窟。

解夏小参。秋江清浅时。白露和烟袅。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既是本无迷悟。又要了个甚么。好诸禅德顶门正眼。照古照今。脑后神光。无内无外。虽则人人本具。各各现成。其奈妄想执著。不能了此。兹值圣制。将圆僧欲自恣。便从今日了。将去不妨。七穿八穴。十字纵横。若了不去。三十年后。换手搥胸。莫言不道。

除夕小参。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咄寐语。作么即今簇簇。上来兀兀立地。面面相看。眼眼相对。阿那个是未归人。楼上吹新岁。角听不出声。底分明听取。窓前犹点旧年灯。见不超色。底端的见来。是个皮下有血。谁家灶里无烟。说甚么到与未到。归与未归。虽然否极泰来。结交头一句子也。要诸人共委。拈拄杖卓一下曰。梅蕚香传春谷暖。松风声度夜堂寒。

举五通仙人问世尊如何是那一通公案。拈曰。那一通既不识者。五通敢保。未彻不见道。射人先射马。擒贼须擒王。

举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话。拈曰。外道饥求王饍。世尊和盘托出。阿难索短不搆深泉。却向鞭影里著倒。

举傅大士讲经公案。拈曰。大士讲经。挥尺一下。百千三昧无量妙义。自昭彰。志公道讲经竟。言多去道转远。

举盘山作街坊公案。拈曰。歌声哭声在在有之。因甚盘山听得。便解悟去。良久曰。开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

洪武建元。寓钟山。端坐而逝。茶毗舍利无数。塔于杭之南屏。

大鉴下第二十三世

天界泐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童佛朗湛然自性禅师

云阳韩氏子。出家于溧阳慧照庵。礼慧海智为师。一日海问。父母未生前。那个是你本来面目。师不能对。自此怀疑者七年。时得旌川草庵。一幻生福。二友切磨之力。庵一日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话问师。师拟议。庵擘脊便打。师愤然彻夜不睡。天明闻敲火筯声。豁然洞彻。乃谓草庵曰。夜来公案。今日要与汝决断。庵握拄杖问。句归何处。语未绝。师劈手夺庵杖拗。作两橛撺。向窓外曰。别处烧径入堂卧。幻生闻特问曰。且喜性兄大事了毕也。师喝曰。贼不打贫儿家。一日问庵。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庵曰。秋树飘黄叶。寒天掘地炉。师曰。我且不问他。后谒天界全室。举此话问曰。某昔年曾问一师友。祖意教意是同是别。他道。秋树飘黄叶。寒天掘地炉。今日请和尚决断。室曰。病翁年来腕无力。拄杖床头且靠壁。师曰。有人不肯和尚与么道。室拈拄杖打曰。待他露柱眼自开。铁蒺藜槌当面掷。师便礼拜。后出世里之普光明。洪武丁巳。迁常州永庆。公选住抚州疎山。复被旨住持天童。

僧问。牛过窓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师曰。盌脱丘。曰恁么则昔时大慧今朝佛朗也。师曰。莫认六龙城作舅家。曰的旨师分付回程事若何。师曰。急须吐却。

上堂。一即三。三即一。是圣是凡分。不出木人著锦衣。石女风流急。惯操没弦琴。能吹无孔笛。深深海底行。高高峰顶立。露柱来稽首。虗空齐应拍。万象侧耳听。大家笑一掷。且道。笑个甚么。饭箩里饿死。人不肯自家。开口吃饶。你到三十三天。本来饥苦争消得。卓拄杖曰。吽吽便下座。

上堂。今朝十月旦。衲子修冬办。拨开炉焰火。更莫问柴炭。渴饮铜汁羹。饥餐铁钉饭。大众还知囊无系蚁之丝。厨乏聚蝇之糁。么到与么地。不可躲懒。卓拄杖下座。

谢头首上堂。布毛才吹。化现无边华藏世界。金槌在握。纵擒一切诸佛如来。扑碎茶瓯遍地。金声玉振挈漏灯。盏触处耀古腾今兔。角杖挑大千日月。龟毛拂转尘劫法轮。还见佛国山。𨁝跳撞破汝诸人鼻孔。[翟*支]瞎汝诸人眼睛么。喝一喝曰。春风夏雨应时来。李白桃红次第开。

上堂。去年今日居楞伽山。彼四众喜此处少一人。今年此日居佛国山。此四众喜彼处少一人。击拂子曰。一身为无量身。无量身为一身。行则普天普地行。坐则徧一切处坐。说甚么东西南北他方此界。虽然此犹在化城。且道。宝所一句作么生。便下座。

上堂。贪瞋痴戒定慧。戒定慧贪瞋痴。无明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无明。一切众生诸佛。诸佛一切众生。月落山无影。风来树有声。大千无对。待露柱闹纵横。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十月初。一衲子备炭开炉。汝善知时识节。吾不者也之乎。生佛前。茅草令清风自在满皇都。

一日有一峰会下数僧到。师问。汝等是宁和尚弟子否。曰是。师曰。借问。汝家事得么。曰得。师曰。错复问。峡富山前。三草二木。昼夜作师子吼。是一峰语否。曰是。师复。曰错僧无语。师曰。汝等何得五戒也不持。晚年退归普光。作终焉计。

续灯正统卷之十五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