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灯正统卷三十六

曹洞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报恩秀禅师法嗣

顺天府万寿雪庭福裕禅师

字好问。太原文水张氏子。生宋宁宗嘉泰癸亥。九岁日诵千言。里中有圣小儿称。未几遭世变。失天伦所在。茕绝无依。道逢老比丘。劝令学佛。且曰。汝能诵法华足矣。师曰。学佛止是乎。比丘异之。偕谒休林古佛于僊岩。古佛纳之。为祝发受具。当嘉定甲申。与双溪广。同事者七年。次参万松于燕之报恩。松一见便许入室。问子从何得个消息。便恁么来。师曰。老老大大。向学人手里纳败。曰老僧过在甚处。师曰。学人礼拜。暂为和尚葢覆却。松奇之。于是亲炙者十年。值壬辰之变。祖刹荒芜。寻承万松海云。见招遂有少林之命。自是道益隆名益著。学者日益广。元世祖居潜邸。命师作资戒。会元定宗戊申。诏住和林。兴国辛亥宪宗征。至北庭行在所。问道言简帝心。庚申元世祖践祚。俾师总领释教。复僧尼得废寺。二百三十有六区。仍赐光宗正辨禅师。号。为师建精舍于故里。曰报恩。给田饭众。宠锡甚至。时万寿虗席。众请师主之。寻分建和林燕蓟长安太原洛阳诸刹。至元辛未春。诏天下释子。大集京师。师之众居三之一。济济可观。上喜之。师颖悟异常。三阅大藏。成诵而后。诱掖后学无倦色。通群书善翰墨吟咏。其上堂。普说几十万言。门人请梓。师叱曰。此吾一时游戏所发。佛祖妙道。安可以形迹为哉。竟止之。既老倦于接纳。归隐嵩阳焉。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待乳峰点头。即向汝道。

问如何是向上尊贵一路。师曰。渔歌惊起沙汀鹭。飞入芦花不见踪。

问僧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且道。毕竟在甚么处。僧拟议。师便喝。

问如何是西来大意。师曰。官不容针。曰一花五叶时如何。师曰。私通车马。曰与么则少林一曲。国师唱去也。师曰。谁买黄金铸子期。

问逢山开路。遇水安桥时如何。师曰。四十九年空费力。一千七百枉施功。曰如何得超然。独拔今时去。师曰。逢山开路。遇桥渡水。

问僧面壁石。有人看见达磨么。曰今日幸遇和尚。师曰。拄杖子亦幸遇。上座遂打。僧作礼曰。恩大难酬。师掷下杖曰。胀杀怀州牛。

师襟度夷坦。丰神闲静。说法三十余年。如鼓雷霆揭日月。继踵前贤。标准后学绰有古上遗风。至于涸池出泉古殿。光生屡致祥瑞。师皆诫勿言。乙亥秋七月二十日。示微疾。书偈告终。寿七十三。腊五十二。塔于寺西坞。后至仁宗履位。初赠号追封。命词臣撰文表其塔。尊隆特甚。其为天子追慕。永叹有如此。

顺天府报恩林泉从伦禅师

参万松。于阿那律得天眼因缘。有省悟。向上眼举似松。松问。如何是向上眼。师曰瞎。松曰。真个瞎那。师曰瞎瞎。松颔之。后出世住万寿。

上堂。禅禅非正非偏。无意路有单传。超今迈古绝后光前。但能亡影迹。何必守蹄筌。直指人心。即佛乘。槎客是张蓦。九年面壁无余事。夜半金乌挂碧天。

元至元壬申。世祖诏入内殿。与帝师论道。且命师发挥禅学大旨。师为举圭峰禅源诠。对曰。禅梵语也。此云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为万德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亦即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然不无浅深阶级之殊。其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名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及与菩提。一切智慧。本自具足。依此而修。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最清净禅。达磨西来。递代相传者是也。帝曰。在先有问。皆言无说。如今何却有说喋喋耶。师曰。理本无说。事则千差。帝曰。何谓理无言说。师曰。理与神会。如人食蜜。若问蜜之色相。可以紫白言。若味则有难于启口。帝谓帝师曰。此语非耶是耶。帝师曰。此与教中甚深般若无异。帝复问祖师公案。师举六祖非风旛动。仁者心动话对之。帝师诘曰。实风旛动。何名心动。师竖拂子。拂一拂曰。且道。是甚么动。帝师无语。师曰。不可更道。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也。帝为称善。

示众。北斗似杓。南斗似瓢。任伊斟酌。暖日凉飇。冬至寒食一百五。须知节令不相饶。到此莫有解吞吐者么。僧问。法眼道。我二十年。只作境话会。既不作境话会。毕竟作么生会。师曰。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

示众。若论此事。如丹凤冲霄。不留朕迹。直得星攒碧落。月浸丹墀。翡翠帘垂。烛香人静。当此之际。那容喘息。宁许窥窬。密室不通风。玄关难厝足。虽然要不出一点灵犀明。宇宙那分东土与西干。

至元辛巳十月二十。圣旨就大都悯忠寺。聚道藏伪经。除道德经外。尽行烧毁。命师举火。师承旨以火炬。打圆相曰。诸仁者。祇如上清玉枢。三洞灵文。还曾证此火。光三昧也无。若也证得。家有北斗经。人口保安宁。其或未然。从此灰飞烟灭尽。任伊到处觅。天尊急著眼看。遂掷火炬伪经。随炬而尽。

丞相移真卿居士

字楚材。本姓耶律。及金灭辽。归金改姓移剌。初京师禅宿。居多唯圣安。澄独尊士。常访以祖道。屡举古尊宿语录中所得扣之。安间有许可。士亦自恃为得。及遭忧患。薄功名而求道之心益切。遂再以前得访圣安。安为大翻前案。不然所见。士甚惑焉。问其故。安乃从容谕之曰。昔公居要地。易为喜怒。又儒者多无谛信。搜摘语录。不过一资谭枘。故余不即痛下钳锤耳。今揣公之心。果为本分事问余。余岂敢更孤负乎。于是乎不吝苦口。然余老矣。万松老人。宗门大匠。公能见之。自当了公大事。士唯唯。走参万松于报恩。甚相契合。于是杜绝人迹。苦心力究者几三年。始获印记。因号湛然居士。

甞叙万松评唱。其略曰。佛祖诸师。埋根千丈。机缘百则。见世生苗。天童不合抽枝。万松那堪引蔓。湛然向枝蔓上。更添芒索。穿过寻香逐气者。鼻孔绊倒行。玄体妙底。脚跟向去。若要脚跟点地鼻孔。撩天却须向者。葛藤里穿过始得。

先是。元世祖将西征。有司奏。五台等处僧徒。有能呪术。武略及有膂力者。可为部兵[一/(尸@邕)]。从西征。士为言于上曰。释氏之高行者。必守不杀戒。奉慈忍行。故有危身。不证鵞珠。守死不拔。生草者。法王法令。拳拳奉持。虽死不犯。用之行兵。奚其宜哉。其不循法律者。必无志行在彼。既违佛制在此。岂忠王事。故皆不可。以之从王师也。帝从之。乃寝其奏。太宗十五年卒。寿五十五。当南宋理宗淳祐癸卯也。

大鉴下第二十五世

万寿裕禅师法嗣

济南府泰安州灵岩足庵净肃禅师

保定金台永平张氏子。礼香山寿圣为师。究心二十余年。历参宗匠十余辈。最后参雪庭于万寿。陶铸有年。遂得入室。初继席开法。次主少室灵岩。

上堂。白露横江。黄花满圃。砧声敲夜月。蛩语泣秋风。蝉噪岸边之树叶。辞槛外之柯。色色现海印三昧。尘尘转根本法轮。诸人若能会得。如镜对面眉目分明。然只可唤作半个。衲僧俗气未尽除。在到者里。若能打破镜来。方好与你相见。祇如打破镜来相见后。又作么生。良久曰。三十棒且待别时。

僧问。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胡汉不来时如何。师曰。桃华岁岁皆相似。人面年年多不同。曰此意如何。师曰。不因你来。问山中太寂寥。且吃一顿便打。

后退席香山。一日升座辞众。右脇而逝塔于□□□□中林泰为之铭曰。撩天鼻孔。点地脚跟。心明眼正。行古颜温。其事愈大。其志愈敦。诸方老宿。徧叩其门。受雪庭嘱。为万松孙。机轮迅速。电掣雷奔。高标觉树。密固灵根。慧灯朗耀。销铄群昏。全机大用。摇荡乾坤。掀翻渤海。踢倒昆仑。三世诸佛。一口横吞。二边不滞。中道宁沦。三居大刹。四众咸尊。去来绝朕。动静亡痕。虗空烂坏。斯道常存。

师生平语录。虽毁于兵燹。而读泰公此铭。则法施之妙。与夫牙爪之杀活。纵横可以窥其十一矣。

大鉴下第二十六世

灵岩肃禅师法嗣

大鉴下第二十七世

宝应遇禅师法嗣

灵岩洁禅师法嗣

江宁府天界寺雪轩道成禅师

一字鹫峰。云州赵大王远孙也。父徙保定遂家焉。十五出家郡之兴国。师广颡平额。雄伟有志。纳戒后。结三人为侣。居青州土窟中。密究密参者有年。忽一老人谓曰。汝三人。他日当作法门栋梁。师叱之。老人遂隐。师于是益加精锐。闻秋江大弘宗旨。往参之。语见秋江章中。江默俾参堂。陶炼久之。自觉无疑。一日趋丈室。江曰。金锁玄关。曾打开尽也未。师曰。千年桃核里。觅甚旧时仁。江颔之。乃嘱曰。是汝本有之事。善自护持。后还青社。众请住普照。次迁东来大泽山。洪武壬戌。应选道契。亲王殿下。睿眷尤隆。丁丑诏至殿。命住持天界。师奏不会佛法。上制诗𫔔金榜。令悬法堂。其尊重甚至。

上堂。白云万顷卷舒。露劫外真机。红叶千峰灿烂。显个中妙旨。亘古今而不昧。经尘劫以常存鸟道。虗通运步。玄关绵密。狮弦错落。按指古韵。铿锵直得。石女点头。木人拍手。拈起金针。玉线穿过。机先截来。兔角龟毛。发明向上。正偏独露。隐显全该。所以物物头头。尘尘刹刹。未有一丝毫欠少。大众会么。夜来木马云中过。惊起南辰北斗藏。

上堂。阴极阳回化日长。梅花处处喷清香。个中消息无多子。徧界何曾有覆藏。如是则明明。兼带百草。头边相逢。密密宣扬。万象光中独露。利名场上荐取。无位真人。人我山中。显示本来面目。影含宗鉴。心生则种种法生。身是道境心。灭则种种法灭。石女高提宝印。文彩全彰。木人暗度金梭。丝毫不昧。牵动劫外机。轮烜赫寰中。日月潜通。遐迩直得。枯木生花。该括古今。解使寒氷发𦦨。云笼古路依依。野色还迷。月满寒岩。皎皎神光。徧照六门。机息何妨宛转。旁参一色功圆。切忌当头印破。白牛运步。蒙建化之缘。玉马嘶风。总是利生边事。且道。如何是向上事咄。兔角杖挑潭底月。龟毛拂挂岭头云。

元旦上堂。三阳交泰。万物咸新。显一真之妙用。总造化之渊源。尘尘合道。处处通津。法筵大启。觉苑宏开。国运佛运齐兴。皇风宗风并扇。只如道。旧岁去。新岁到来。未审去从何去。来自何来。者且置。敢问。大众祇如衲衣。下一著子。还有增减去来也无。者里话会得。便见腊尽阳和无影树。春回花发未萌枝。

上堂。五月榴花照眼明。熏风啼鸟徧岩扄。机先一著无玄妙。切忌当人认色声。记得夹山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天童觉曰。夹山老子。解开布袋。将差珍异宝。撒向诸人面前了也。正当恁么时。又作么生。路不拾遗。君子称美。大众二老见处。固有所长。检点将来。总成漏逗。凤山则不然。若是色见声求。即非家珍。了知目前无一法。头头物物总相应。其或未然。更听末后一句。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壬午永乐登位。奉使日本。师往宣圣化。癸未回奏。上大悦。仁宗在春宫。时有忌师之宠者。搆词间之。及御极遂谪师海南。宣宗嗣位首。召师还引见便殿。慰劳甚至。丁亥春命师。于钟山说法。宣德丁未。表辞归山。帝遣内臣护送。南还天界西庵养老。壬子腊八。示微疾辞众。说偈而逝。上遣官致祭有文。师年八十一。僧腊六十七。阇维官贵四众万余人。收舍利圆红者无数。建塔于应天府安德门外。敕赐塔所。为鹫峰禅寺。师三坐道场。历事四君。道契王臣。有光朝野。送学侍者偈曰。布毛拈起慧华开。不是从门学得来。昨夜一番秋雨过。淮山依旧碧崔嵬。

续灯正统卷三十六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