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灯正统卷三十七

曹洞宗

大鉴下第二十八世

香严材禅师法嗣

南阳府万安松庭子严禅师

河南之古缑氏县樊氏子。幼多病。父母许以从释。十八秉具。博通内外典。凡诗文辞赋。皆不学而能。初参江月照息庵让。皆有所发。次参淳䂐呈所解。䂐曰。子不闻。蛊毒之家。水莫甞邪。师曰。也须吞得入吐得出。始见好肚皮。䂐曰。苍天中更添冤苦。师曰。却谢和尚记莂。复以宝镜三昧。反复征辩。豁然无疑。䂐遂以大事嘱之。有五乳峰前狮子子光前耀后自超群之句。适万安虗席。延师开法瓣香。为香严拈出也。次迁郑州普照。又迁大都天宁。后退居浙之杭州云福。次领西京天庆。洪武己酉主少室。僧问。地藏栽田博飰。与和尚是同是别。师曰。阑干虽共倚。山色不同观。曰百丈开田说大义。但展两手意旨如何。师曰。一般无语处。谁识声如雷。问和尚升座。人天骈集秦封槐。为甚不来听法。师曰。阇黎听他说法有分。其对机直截类是。

上堂。瞿昙道。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山河大地。鹊噪鸦鸣。折旋俯仰。展钵开单。岂不是一切尘。诸人还见坚密身么。良久曰。若教频下泪。沧海也须干。

上堂。今朝二月半。百花开烂熳。透过祖师关。一一从头判。即心即佛。狐狸恋窟。非心非佛。抱赃呌屈。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一船明月。一竿竹钓。尽五湖归去来。

上堂。作么作么。夜叉呈兽面如是如是。小儿诳阎罗。恁么中不恁么。灵龟曳尾。不恁么中却恁么。癞獭下深潭丈夫汉。向者里一趯趯翻。上无冲天之计。下无入地之谋。不说常光现前。自然壁立万仞。三世诸佛。是甚𡱰沸盌鸣声。一大藏教。尽是拭疮疣故纸。天下老和尚。尽是奴儿婢子。且道。普照到者里。合作么生。良久曰。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上堂。大道无难。言端语端。倚门傍户者。食人涎唾。丹霄独步者。宇宙宏宽。寒鸦栖古木。白鹭立沙滩。红蓼映寒水。芦花雪满天。傅大士。忘却门槌拍版。宝志公。失却镜尺剪刀。拍手仰天开口笑。鴈行斜处桂轮高。

上堂。万壑春归绿阴。徧野榴花吐火。莺啭乔林。安排不得处。却自现成。著意追求。时还成错过。所以道。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如是则放得下时无一事。拟思量处隔千山。大众祇如不拟议。不思量。又作么生。一枕梦回新雨后。数峰高插暮天寒。

上堂。拈拄杖曰。竖去横来。该天括地。顶𩕳上一向壁立。无古无今脚跟下。不露丝毫。绝凡绝圣。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漆桶放光。非风动。非幡动。非心动。野狐吐气。直饶闻佛掩耳。闻法𠻳口。掀倒禅床。蓦面便唾也。是鸬鹚语鹤。总不恁么。未免尊体无顿处。无顿处有来由。寒风才凛冽。花发旧枝头。卓拄杖下座。

壬戌冬。周王殿下。请师说法。荐国母慈孝皇后。赐僧伽黎。旌异甚至。年七十。乃作退休计。

大鉴下第三十世

嵩山改禅师法嗣

河南府嵩山俱空契斌禅师

晋毫邑王氏子。从重兴院无相薙染。永乐丙申。参凝然求示心要。然曰。你向达磨未西来。时道一句看。师窘无以对。于是疑之。不知饮食之为何味者久之。一日覩秦封槐。豁然契悟。上丈室拟呈似。然遽曰。契斌参得禅也。师便喝。然曰。作么。师曰。和尚何得赃诬平人。自是愈加锻炼。日新日益。一日然问。赵州勘破婆子。婆子败缺。在甚么处。师曰。一对无孔铁锤。曰赵州意。又作么生。师曰。荆棘林中。重加陷穽。曰石头道。书亦不达。信亦不通。是何意旨。师曰。千里同风。曰青原垂足。又作么生。师曰。祸事祸事。然为点首曰。洞上一宗。在汝躬矣。正统戊辰。出领嵩山院事。

僧问如何是君。师曰。九重深密敢谁窥。曰如何是臣。师曰。万里殷勤宣至化。曰如何是君视臣。师曰。宝殿光含万化新。曰如何是臣向君。师曰。玉阶仙杖觐龙颜。曰如何是君臣道合。师曰。端拱无为天下治。曰还有向上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请阇黎尊重。

问如何是正中偏。师曰。夜半乌鸡带雪眠。曰如何是偏中正。师曰。老翁晓抱石乌龟。曰如何是正中来。师曰。出匣吹毛寒偪天。曰如何是兼中至。师曰。公孙舞剑难思议。曰如何是兼中到。师曰。黑狗银蹄无处讨。曰五位既蒙师指示。少林直指事如何。师曰。砂里无油。麦中有面。

问如何是空劫前自。师曰。乌龟向火。曰如何是成劫后底事。师曰。龙马负图。

师以景泰壬申示寂。塔于少林西坞。世寿七十。

大鉴下第三十二世

定国从禅师法嗣

河南府嵩山月舟文载禅师

别号虗白。北通州人。世系蔚州广宁王氏子。祖才[一/(尸@邕)]从明成祖。靖内难。赠武德将军。遂居通州。生师于景泰甲戌。时父梦僧寄宿。翌日得诞师。成化丙戌。脱白于本州万安寺。师白庵空。癸巳诣杭纳具。丙申北还掩关。阅万松拈提从上古德机缘竟。若面墙。一日忽省曰。此宗非绝后再苏。悬崖撒手者。要望他针线。细密盘旋。回互不触。当头兔子搆牛奶。万万不可得。既而翻然出关。参无方从问。承师有言。当人一著。非假外求。直须向自胸襟中迸出。方得到家。祇如本无自。当体全空的人来。如何接他语。未绝从劈面。便掌曰。你恁么那。师大悟。呈偈曰。劈面拦腮。电光石火。立命安身绝影踪。腊月莲花开朵朵。一日从问。二祖三拜归位。是何意旨。师曰。褊衫破衲袄。从曰。未在更道。师曰。草履著膻靴。从喝曰怪事。师拂袖便出。从抚而印之曰。子异日支吾宗。当大播天下。慎之哉无忽也。弘治壬戌。开法登封华严。正德改元丙寅。奉敕迁少林。参徒云集。挝鼓无虗日。

上堂举。金峰因僧问讯。次乃把住曰。輙不得向人道。我有一则因缘举似。你僧作听势。峰与一掌。僧曰。为什么打某甲。峰曰。我要者话行。师曰。鸱啄腐鼠。鹰衔死蛇。葢缘种类洿下。只作者般伎俩。累他金峰却成话柄。当时华严。若见他道輙不得。向人道。我有一则因缘举似。你即掩耳而出。为什么不见道。师子翻身处。金刚正眼开。

上堂。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行处我不行。不是与人难共住。大都缁素要分明。古人恁么。兢兢业业。日日惟新。只解登高。不能放下。大似抱桥柱洗澡。若是山僧即不然。是非海里横身入。声色场中信脚行。烈焰亘天休觅火。谁教日午打三更。

举僧问石门。年穷岁尽时如何。门曰。东村王老夜烧钱话。颂曰。东村王老夜烧钱。唤鬼呼神到曰前。黑漆昆仑戴纸帽。夜明帘外打秋千。

举女子出定话。颂曰。三间茅草屋。六个大烟熜。蓦地瞋心发。遍界煖烘烘。

示众。达磨西来。以一乘法。直指单传。令人见性成佛。至我少室。如九鼎系以单丝。言之魄堕。汝诸人趂。色力康健。打办个事。急须努力莫闲。过日大众。且唤什么。作一乘法𫆏。良久曰。切忌唤瓮作钟。

伊郑徽三府。向师德风。勤从问道。而师之法道益。可想见矣。嘉靖甲申。年七十有一。倦接纳乃命门人。于三十六峰烟霞中。结庵投老焉。

大鉴下第三十三世

嵩山载禅师法嗣

顺天府宗镜庵大章宗书禅师

别号小山。顺德南和李氏子。生明孝宗弘冶庚申时。与群儿戏。好作佛事。十岁能通经史大义。一日忽置卷叹曰。此治世事。非出世间了生脱死法。遂白父。投郡之开元法堂钿薙染。闻月舟道眼精明。往参焉入室请益。潜淘密践者八载。一日因看舟语录。见定国投机悟道因缘有省。私计曰。此赤眼撞著。火柴头耳。即入室。问面壁九年即不问。断臂安心事若何。舟曰。只为当初留毒害儿孙。洗土不成泥。师曰。不因和尚举。怎见少林人。舟便嘘两嘘。师曰。不奈船何打破。戽斗便出。又一日入室。舟问。入门须有语。莫将问来问。师曰。日面佛月面佛。舟曰。脑后见腮。师曰。和尚也须仔细。舟缩身曰。山僧行年在坎。师礼拜曰。某甲罪过。舟乃以大法嘱累焉。壬辰开法兴德。次主天庆五台。世宗嘉靖丁巳。少室疏请再四。师乃叹曰。先师化后三十年。宗风逮弱尽前辈。有言禅林下衰。弘法者多。假我偷安。不急急撑拄之。其崩隤可须也。某虽慙付嘱。其如付嘱何。遂欣然主之。丙寅上京。主宗镜隆庆。改元丁卯。游西山至谷集山三学洞。师喜其幽寂。遂结夏焉。至冬疾作。腊月十六日。索笔书偈。俨然坐脱。世寿六十八。僧腊三十六。茶毗身骨分为三处。一留宗镜。一送顺德祖茔。一归少室。先是谢院。日法鼓堕地。疾作日秦。槐枝摧寂后树竟仆。师之去世。其关法运如此。

大鉴下第三十四世

宗镜书禅师法嗣

河南府登封嵩山少室幻休常润禅师

字大千。南昌进贤黄氏子。幼失二亲。从从父游。甞目摄群优洒然。若有所创。诸幻皆局也。无常谓何。乃入伏牛礼坦然平祝𩬊。居三载。初摄心如浮瓜。起灭相乘。茫无所厝。始南参万松林于径山。通所疑。林诘曰。疑是何人。厝者何物。师未谕。抵九华。一夕觉身同虗空。就客质之。客以为理障。阅楞严。至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处有省。廓然如镜中象。不落幻空。乃知前境。直尘劳一息耳。次参大方莲。问现镜中象时如何。莲曰。直须打破。师曰。打破后如何。莲曰。亦未离心境。师亦未决。闻小山书法道异诸方。往参焉。举前话。书曰。何必打破。师曰。其奈镜象何。书曰。镜象安在。师默而。一日书问畴昔之疑决不。师举掌。书曰。毋以罔象问景耶。师曰。此外更复何有。书曰。子试披衣检看。师于是益加精进。力究者二年。书一日举洞山偈。问曰。既不是渠毕竟是何人。师豁然契悟。呈偈曰。若要识此人。有个真消息。无相满虗空。有形没踪迹。曾为佛祖师。常作乾坤。则龟毛拂子清风生。兔角杖挑明月出。书复把住曰。子毋勦说。更须自入悟门。师曰。尚不借缘。何从门入。书曰。既不借缘。何为至此。师曰。因不借缘。所以至此。书曰。就不借缘一语。为我道看。师曰。彩凤翻飞身自在。铁牛奔㖃意常闲。书乃付以大法。有定作人天主。当思少室秋之句。师后应诏过获嘉。止一精舍。诸僧预设至恭。师询所以。诸僧曰。昨梦伽蓝。神扫门云旦日有祖师过此。师曰。祖师过去久矣。逮书迁化。舆议继席者非。师不可。众再请。师再却。有举书。所以付嘱意。师始允之。以万历甲戌秋。入院拈提说法。人皆叹未曾有。临众肃然。有上古风。度司马汪道昆谓。师魁然修硕容止庄严。其响应如洪钟。其溥渡如广筏。其砥波流如山立。其随机而显化。如珠走盘。至其秉大觉。觉群迷日。孳孳然。以道自任。(云云)葢实录也。乙酉四月七日。说偈告寂。备载全录。宗伯陆树声文其石。塔本山。

顺德府蓬鹊山石河庵天然圆佐禅师

字少溪。本郡仙人乡范氏子。幼从普利灜祝𩬊。性好学。偕大方。往参小山于少室。机契受大法之托。归里隐蓬鹊山。坚不赴请。柱史蓬岩吴。相劝请再四。始起而从之。

上堂。诸葛昔年称隐者。茅庐坚请出山来。松花若也沾春力。根在深岩也著开。我岂敢哉。古葢如此。今既推委无由。只得与诸人眉毛厮结。以拂子。作圆相曰。会么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苟非忘形去智丧。耦息机到。虗灵不昧。了了常知的田地。过来要见他拈花之旨。面壁之宗。大似数他。桃李宫墙外。终非有。诸人还要知佛祖。直指的消息么。乃以拂击案曰。适来山僧。自告报了也。便下座 僧问。拈椎竖拂。举古明今。皆是止啼。黄叶如何是金钱。师曰。只见雷霆施号令。那知星斗焕文章。曰和尚是把火行。其如学人何。师曰。闭目中秋坐。却怨月无光。

吴蓬岩问。如何是般若体。师曰。寂然不动。曰如何是般若用。师曰。感而遂通。曰如何是下手得力处。师曰。罔象到时光灿烂。曰如何是不得力处。师曰。离娄行处浪滔天。曰恁么则儒释未始有异也。师指空曰。此儒耶释耶。同耶异耶。岩作礼曰。谢指示。自是畿南河北。靡不望风而归。万历乙酉亥月。坐化于本庵。门人建塔于受业旧隐。

大鉴下第三十五世

少室润禅师法嗣

顺天府大觉寺慈舟方念禅师

别号清凉。古唐杨氏子。生嘉靖壬子。十岁失父。投京广德大慈义为师。十五剃染登具。廿一游讲肆。知文字非究竟法。乃参幻休于少林。休问。甚处来。师曰北方。休曰。北方法道。何似此间。师曰。水分千派。流出一源。休曰。恁么何用到此。师曰。流出一源。水分千派。休可之。命典维那。一日游初祖面壁处。忽然大悟乃曰。五乳峰前。好个消息。大小石头。块块著地。呈休。休知为克家种草。遂嘱曰。从上佛祖。以自所证。递相承袭。欲令一切人知有此事。余得之。小山先师。今授于汝。汝当体佛祖心。绍续慧命。然尚宜晦迹林泉。乘时而出。付以偈曰。无上涅槃心。佛祖相分付。吾今授受时。云净峰头露。时年方二十八。既而以差别智。不可不明。遂徧参诸方。备行苦行。明万历丁亥在古华严石城。精厉过分。双口失明。乃思惟曰。幻身非有病。从何来身心。一齐收下。端坐七昼夜。眼仍平复如常。寻入吴渡江历补陀。辛卯说法。越之止风涂广济兰若。有澄铁[此/束]者。以所得来见师勘验。间知为法门梁栋。乃出休所授嘱累焉。有五乳峰前。无镞箭射。得南方半个儿之句。师以大法。肩承得人。可谓无事。乃游吴抵秀州福城。整饬东塔。次走江西云居匡庐。将赴台山。请而越中缁白。力挽之主宝林。当万历甲午也。未几示寂。嗣子迎遗骨。塔于显圣之南山。先是师在越。以宝林眷眷于怀。汰如河公。以为必清凉后身。乃载之高僧传焉。

续灯正统卷三十七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