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正脉卷第五

南岳沩仰宗

沩山灵祐禅师

始究大小乘教。后参百丈。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

【颂】侍立次。丈问谁。师曰某甲。丈曰。汝拨𬬻中有火否。师拨之曰无火。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汝道无。这个𫆏。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丈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祇是无虗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务。丈曰。将得火来么。师曰。将得来。丈曰。在甚处。师乃拈一枝柴。吹两吹。度与百丈。丈曰。如虫御木。

【颂】司马头陀自湖南来。谓丈曰。顷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居之处。丈曰。老僧住得否。陀曰。非和尚所居。丈曰何也。陀曰。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设居徒不盈千。丈曰。吾众中莫有人住得否。陀曰。待历观之时。华林觉为第一座。丈令侍者请至。问曰。此人如何。陀请謦欬一声。行数步。陀曰不可。丈又令唤师。师时为典座。陀一见。乃曰。此正是沩山主人也。丈是夜召师入室嘱曰。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而华林闻之曰。某甲忝居上首。典座何得住持。丈曰。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曰。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甚么。林曰。不可唤作木𣔻也。丈乃问师。师踢倒净瓶便出去。丈笑曰。第一座输却山子也。师遂往焉。

○住后上堂。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祇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师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圣。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始得。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颂】仰山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指灯笼曰。大好灯笼。仰曰。莫祇这便是么。师曰。这个是甚么。仰曰。大好灯笼。师曰。果然不见。

○一日师谓众曰。如许多人祇得大机。不得大用。仰山举此语。问山下庵主曰。和尚甚么道。意旨如何。主曰。更举看。仰拟再举。被庵主蹋倒。仰归举似师。师呵呵大笑。

【颂】师摘茶次。谓仰山曰。终日摘茶。祇闻子声。不见子形。仰撼茶树。师曰。子祇得其用。不得其体。仰曰。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仰曰。和尚祇得其体。不得其用。师曰。放子三十棒。仰曰。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教谁吃。师曰。放子三十棒△师坐次。仰山入来。师曰。寂子速道。莫入阴界。仰曰。慧寂信亦不立。师曰。子信了不立。不信不立。仰曰。祇是慧寂。更信阿谁。师曰。若恁么。即是定性声闻。仰曰。慧寂佛亦不立。

○师问仰山。涅槃经四十卷。多少是佛说。多少是魔说。仰曰。总是魔说。师曰。后无人奈子何。仰曰。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甚么处。师曰。祇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

【颂】师问仰山。何处来。仰曰。田中来。师曰。禾好刈也未。仰作刈禾势。师曰。汝适来作青见作黄见。作不青不黄见。仰曰。和尚背后是甚么。师曰。子还见么。仰拈禾穗曰。和尚何曾问这个。师曰。此是鵞王择乳。

【颂】师问仰曰。天寒人寒。仰曰。大家在这里。师曰。何不直说。仰曰。适来也不曲。和尚如何。师曰。直须随流。

【颂】上堂。仲冬严寒年年事。晷运推移事若何。仰山进前叉手而立。师曰。我情知汝答这话不得。香严曰。某甲偏答得这话。师蹑前问。严亦进前叉手而立。师曰。赖遇寂子不会。

【评】【颂】师一日见刘铁磨来。师曰。老㹀牛。汝来也。磨曰。来日台山大会斋。和尚还去么。师乃放身作卧势。磨便出去。

【颂】僧问。如何是道。师曰。无心是道。曰某甲不会。师曰。会取不会底好。曰如何是不会底。师曰。祇汝是。不是别人。复曰。今时人但直下体取不会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

【颂】问如何是百丈真。师下禅床叉手立。曰如何是和尚真。师却坐。

○师坐次。仰山从方丈前过。师曰。若是百丈先师见子。须吃痛棒始得。仰曰。即今事作么生。师曰。合取两片皮。仰曰。此恩难报。师曰。非子不才。廼老僧年迈。仰曰。今日亲见百丈师翁来。师曰。子向甚么处见。仰曰。不道见。祇是无别。师曰。始终作家。

【颂】师在百丈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师作么生。师撼门扇三下。司马曰。太麤生。师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按会元见百丈章。今依颂古著于此)

【颂】仰山香严侍立次。师举手曰。如今恁么者少。不恁么者多。严从东过西立。仰从西过东立。师曰。这个因缘三十年后。如金掷地相似。仰曰。亦须是和尚提唱始得。严曰。即今亦不少。师曰。合取口。

【颂】师坐次。仰山入来。师以两手相交示之。仰作女人拜。师曰。如是如是。

【颂】师方丈内坐次。仰山入来。师曰。寂子近日宗门令嗣作么生。仰曰。大有人疑著此事。师曰。寂子作么生。仰曰。慧寂祇管困来合眼。徤即坐禅。所以未能说著在。师曰。到这田地也难得。仰曰。据慧寂所见。祇如此一句也著不得。师曰。汝为一人也不得。仰曰。自古圣人尽皆如此。师曰。大有人笑汝恁么祗对。仰曰。解笑者是慧寂同参。师曰。出头事作么生。仰绕禅床一匝。师曰。裂破古今。

【颂】仰山香严侍立次。师曰。过去现在未来。佛佛道同。人人得个解脱路。仰曰。如何是人人解脱路。师回顾香严曰。寂子借问。何不答伊。严曰。若道过去未来现在。某甲却有个祗对处。师曰。子作么生祗对。严珍重便出。师却问仰山曰。智闲恁么祗对。还契寂子也无。仰曰不契。师曰。子又作么生。仰亦珍重出去。师呵呵大笑曰。如水乳合。

【颂】师问仰山。妙净明心。汝作么生会。仰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师曰。汝祇得其事。仰曰。和尚适来问甚么。师曰。妙净明心。仰曰。唤作事得么。师曰。如是如是。

【颂】师睡次。仰山问讯。师便回面向壁。仰曰。和尚何得如此。师起曰。我适来得一梦。你试为我原看。仰取一盆水与师洗面。少顷香严亦来问讯。师曰。我适来得一梦。寂子为我原了。汝更为我原看。严乃点一椀茶来。师曰。二子见解过于鹙子。

【颂】上堂。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脇下书五字曰。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唤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毕竟唤作甚么即得。仰山出礼拜而退。云居代曰。师无异号。资福宝曰。当时但作此○相。拓呈之。新罗和尚作此[○@牛]相。拓呈之。又曰。同道者方知。芭蕉彻作此相

。拓呈之。又曰。说也说了也。注也注了也。悟取好。乃述偈曰。不是沩山不是牛。一身两号实难酬。离却两头应须道。如何道得出常流。

仰山慧寂禅师

初谒躭源。悟玄旨。后参沩山。遂升堂奥。躭源谓师曰。南阳忠国师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授与老僧。乃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授。无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遂将其本过与师。师接得一覧。便将火烧却。躭源一日问。前来诸相。甚宜秘惜。师曰。当时看了便烧却也。源曰。吾此法门。无人能会。唯先师及诸祖师。诸大圣人。方可委悉。子何得焚之。师曰。慧寂一览知其意。但用得。不可执本也。源曰。然虽如此。于子即得。后人信之不及。师曰。和尚若要。重录不难。即重集一本呈上。更无遗失。源曰。然。

○躭源上堂。师出众作此○相。以手拓呈了。却叉手立。源以两手相交。作拳示之。师进前三步。作女人拜。源点头。师便礼拜。

○后参沩山。沩问。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曰有主。曰主在甚么处。师从西过东立。沩异之。师问。如何是真佛住处。沩曰。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𦦨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师于言下顿悟。自此执侍。前后盘桓十五载。

【颂】后参岩头。头举起拂子。师展坐具。岩拈拂子置背后。师将坐具搭肩上而出。岩曰。我不肯汝放。祇肯汝收。

【颂】师在沩山为直岁。作务归。沩问。甚么处去来。师曰。田中来。沩曰。田中多少人。师插锹叉手。沩曰。今日南山大有人刈茅。师拔锹便行(玄沙云。我若见即踏倒锹子)

【颂】师问沩山。大用现前。请师辩白。沩山下座归方丈。师随后入。沩问。子适来问甚么话。师再举。沩曰。还记得吾答语否。师曰记得。沩曰。你试举看。师便珍重出去。沩曰错。师回首曰。闲师弟若来。莫道某甲无语好。

【颂】师卧次。梦入弥勒内院。众堂中诸位皆足。惟第二位空。师遂就坐。有一尊者白椎曰。今当第二座说法。师起白椎曰。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谛听谛听。众皆散去。及觉。举似沩。沩曰。子入圣位。师便礼拜。

○沩山示众曰。一切众生。皆无佛性。盐官示众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盐官有二僧往探问。既到沩山。闻沩山举扬。莫测其涯。若生轻慢。因一日与师言话次。乃劝曰。师兄须是勤学佛法。不得容易。师乃作○相。以手拓呈了。却抛向背后。遂展两手。就二僧索。二僧罔措。师曰。吾兄直须勤学佛法。不得容易。便起去。时二僧却回盐官。行三十里。一僧忽然有省。乃曰。当知沩山道一切众生。皆无佛性。信之不错。便回沩山。一僧更前行数里。因过水。忽然有省。自叹曰。沩山道一切众生。皆无佛性。灼然有它恁么道。亦回沩山。久依法席。

○沩山同师牧牛次。沩曰。此中还有菩萨也无。师曰有。沩曰。汝见那个是。试指出看。师曰。和尚疑那个不是。试指出看。沩便行。

【颂】师夏末。问讯沩山次。沩曰。子一夏不见上来。在下面作何所务。师曰。某甲在下面鉏得一片畬。下得一箩种。沩曰。子今夏不虗过。师却问。未审和尚一夏之中。作何所务。沩曰。日中一食。夜后一寝。师曰。和尚今夏亦不虗过。道了乃吐舌。沩曰。寂子何得自伤命。

○沩山𫗪鵶生饭。回头见师。曰今日为伊上堂一上。师曰。某甲随例得闻。沩曰。闻底事作么生。师曰。鸦作鸦鸣。鹊作鹊噪。沩曰。争奈声色何。师曰。和尚适来道甚么。沩曰。我祇道为伊上堂一上。师曰。为甚么唤作声色。沩曰。虽然如此。验过也无妨。师曰。大事因缘。又作么生验。沩竖起拳。师曰。终是指东画西。沩曰。子适来问甚么。师曰。问和尚大事因缘。沩曰。为甚么唤作指东画西。师曰。为著声色故。某甲所以问过。沩曰。竝未晓了此事。师曰。如何得晓了此事。沩曰。寂子声色。老僧东西。师曰。一月千江。体不分水。沩曰。应须与么始得。师曰。如金与金。终无异色。岂有异名。沩曰。作么生是无异名底道理。师曰。瓶盘钗钏劵盂盆。沩曰。寂子说禅。如师子吼。惊散狐狼野干之属。

【评】【颂】问僧。近离甚处。曰庐山。师曰。曾到五老峰么。曰不曾到。师曰。阇黎不曾游山(云门云。此语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

○上堂。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所以假设方便。夺汝粗识。如将黄叶止啼。有甚么是处。亦如人将百种货物。与金宝作一铺货卖。祇拟轻重来机。所以道。石头是真金铺。我这里是杂货铺。有人来觅鼠粪。我亦拈与它。来觅真金。我亦拈与它。时有僧问。鼠粪即不要。请和尚真金。师曰。啮镞拟开口。驴年亦不会。僧无对。师曰。索唤则有交易。不索唤则无。我若说禅宗。身边要一人相伴亦无。岂况有五百七百众耶。我若东说西说。则争头向前采拾。如将空拳诳小儿。都无实处。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汝岂不见沩山和尚云。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师因归沩山省觐。沩问。子既称善知识。争辨得诸方来者。知有不知有。有师承无师承。是义学是玄学。子试说看。师曰。慧寂有验处。但见僧来。便竖起拂子问伊。诸方还说这个不说。又曰。这个且置。诸方老宿意作么生。沩叹曰。此是从上宗门中牙爪。

【颂】沩问。大地众生。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么生。知它有之与无。师曰。慧寂有验处。时有一僧从面前过。师召曰。阇黎。僧回首。师曰。和尚。这个便是业识茫茫。无本可据。沩曰。此是师子一滴乳。迸散六斛驴乳。

○师问僧。甚处来。曰幽州。师曰。我恰要个幽州信。米作么价。曰某甲来时。无端从市中过。踏折他桥梁。师便休。

○师见僧来。竖起拂子。僧便喝。师曰。喝即不无。且道老僧过在甚么处。曰和尚不合将境示人。师便打。

【颂】有梵僧从空而至。师曰。近离甚处。曰西天。师曰。几时离彼。曰今早。师曰。何太迟生。曰游山翫水。师曰。神通游戏则不无阇黎。佛法须还老僧始得。曰特来东土礼文殊。却遇小释迦。遂出梵书。贝多叶与师。作礼乘空而去。自此号小释迦。

【颂】师住东平时。沩山令僧送书并镜与师。师上堂。提起示众曰。且道是沩山镜。东平镜。若道是东平镜。又是沩山送来。若道是沩山镜。又在东平手里。道得则留取。道不得则扑破去也。众无语。师扑破便下座。

【颂】师坐次。有僧来作礼。师不顾。其僧乃问。师识字否。师曰随分。僧乃右旋一匝曰。是甚么字。师于地上画十字酬之。僧又左旋一匝曰。是甚字。师改十字作卍字。僧画此○相。以两手拓如修罗掌日月势曰。是甚么字。师乃画此[○@卍]相对之。僧乃作娄至德势。师曰。如是如是。此是诸佛之所护念。汝亦如是。吾亦如是。善自护持。其僧礼谢。腾空而去。时有一道者见。经五日后。遂问师。师曰。汝还见否。道者曰。某甲见出门。腾空而去。师曰。此是西天罗汉。故来探吾道。道者曰。某虽覩种种三昧。不辩其理。师曰。吾以义为汝解释。此是八种三昧。是觉海变为义海。体则同然。此义合有因有果。即时异时总别。不离隐身三昧也。

【颂】梵僧来参。师于地上画半月相。僧近前。添作一圆相以脚抹却。师展两手。僧拂袖便去【增收】。

【颂】刘侍御问。了心之旨。可得闻乎。师曰。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

【颂】陆郎中问。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得个安乐处。师竖起拂子曰。祇如这个作么生入。曰入之一字。也不消得。师曰。入之一字。不为相公。

【颂】庞居士问。久向仰山。到来为甚么却覆。师竖起拂子。士曰恰是。师曰是仰是覆。士乃打露柱曰。虽然无人。也要露柱证明。师掷拂子曰。若到诸方。一任举似。

【颂】师指雪师子问众。有过得此身者么。众无对(云门云。当时便好与踏倒)

【颂】师问双峰。师弟近日见处如何。曰据某见处。实无一法可当情。师曰。汝解犹在境。曰某祇如此。师兄又如何。师曰。汝岂不知无一法可当情者。沩山闻曰。寂子一句。疑杀天下人(玄觉云。经道实无有法。然灯佛与我授记。它道实无一法可当情。为甚么道。解犹在境。且道利害在甚么处)

【颂】师卧次。僧问曰。身还解说法也无。师曰。我说不得。别有一人说得。曰说得底人在甚么处。师推出枕子。沩山闻曰。寂子用劒刃上事△师住观音时。出牓云。看经次。不得问事。有僧来问讯。见师看经。旁立而待。师卷却经。问会么。曰某甲不看经。争得会。师曰。汝后会去在。其僧到岩头。头问甚处来。曰江西观音来。头曰。和尚有何言句。僧举前话。头曰。这个老师。我将谓被故纸埋却。元来犹在。

【颂】僧思𨜶问。禅宗顿悟。毕竟入门的意如何。师曰。此意极难。若是祖宗门下。上根上智。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其有根微智劣。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曰除此一路。别更有入处否。师曰有。曰如何即是。师曰。汝是甚处人。曰幽州人。师曰。汝还思彼处否。曰常思。师曰。能思者是心。所思者是境。彼处楼台林苑人马骈阗。汝反思底。还有许多般也无。曰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师曰。汝解犹在心。信位即得。人位未在。曰除却这个。别更有意也无。师曰。别有别无。即不堪也。曰到这里作么生即是。师曰。据汝所解。祇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后自看。𨜶礼谢之。

○师将顺寂。数僧侍立。师以偈示之曰。一二二三子。平目复仰视。两口一无舌。即是吾宗旨。

香严智闲禅师

【颂】在百丈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洎丈迁化。遂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师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𦘕饼不可充饥。屡乞沩山说破。山曰。我若说似汝。汝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师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吃饭僧。免役心神。乃泣辞沩山。直过南阳。覩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

【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沩山闻得。谓仰山曰。此子彻也。仰曰。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亲自勘过。

【颂】仰后见师曰。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师举前颂。仰曰。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别更说看。师又成颂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曰。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师复有颂曰。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乃报沩山曰。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玄觉云。且道如来禅。与祖师禅分不分。长庆棱云。一时坐却)

【颂】师初开堂。沩山令僧送书并拄杖至。师接得便哭苍天苍天。僧曰。和尚为甚么如此。师曰。祇为春行秋令。

【颂】上堂。若论此事。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不踏枝。手不攀枝。树下忽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不对它。又违它所问。若对它。又丧身失命。当恁么时作么生即得。时有虎头招上座。出众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和尚道。师乃呵呵大笑。

无著文喜禅师(喜禾人也)

【评】【颂】往五台山华严寺。至金刚窟礼谒。遇一老翁牵牛而行。邀师入寺。翁呼均提。有童子应声出迎。翁纵牛。引师升堂。堂宇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绣墩命坐。翁曰。近自何来。师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众。师曰。或三百。或五百。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师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评举)翁呼童子致茶。并进酥酪。师纳其味。心意豁然。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翁曰。寻常将甚么吃茶。师无对。师覩日色稍晚。遂问翁。拟投一宿得否。翁曰。汝有执心在。不得宿。师曰。某甲无执心。翁曰。汝曾受戒否。师曰。受戒久矣。翁曰。汝若无执心。何用受戒。师辞退。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召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多少。师复问曰。此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也。师凄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不可再见。即稽首童子。愿乞一言为别。童说偈曰。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珍宝。无垢无染是真常。言讫。均提与寺俱隐。

【颂】咸通三年参仰山。顿了心契。令充典座。文殊甞现于粥镬上。师以搅粥篦便打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殊乃说偈曰。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

○一日有异僧来。求斋食。师减分馈之。仰山预知。问曰。适来果位人至。汝给食否。师曰。辍回施。仰曰。汝大利益。

青原法眼宗

清凉文益禅师(谥大法眼)

弱龄禀具于越州开元寺。属律匠希觉师。盛化于明州鄮山育王寺。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复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觉师目为我门之游夏也。师以玄机一发。杂务俱捐。振锡南迈。抵福州参长庆。不大发明。

【颂】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三人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处。藏曰。山河大地。与上座自。是同是别。师曰别。藏竖起两指。师曰同。藏又竖起两指。便起去。雪霁辞去。藏门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藏曰。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藏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师于言下大悟。

【颂】子方上座自长庆来。师举长庆偈问曰。作么生是万象之中独露身。子方举拂子。师曰。恁么会。又争得。曰和尚尊意如何。师曰。唤甚么作万象。曰古人不拨万象。师曰。万象之中独露身。说甚么拨不拨。子方豁然悟解。述偈投诚。自是诸方会下。有存知解者。翕然而至。始则行行如也。师微以激发。皆渐而服膺。海参之众。常不减千计。

○上堂。大众立久。乃谓之曰。祇恁么便散去。还有佛法道理也无试说看。若无。又在这里作么。若有大市里。人丛处亦有。何须到这里。诸人各曾看还源观。百门义海。华严论。涅槃经。诸多䇿子。阿那个教中。有这个时节。若有试举看。莫是恁么经里。有恁么语是此时节么。有甚么交涉。所以道。微言滞于心首。甞为缘虑之场。实际居于目前。翻为名相之境。又作么生得翻去。若也翻去。又作么生得正去。还会么。莫祇恁么念筞子。有甚么用处。僧问。如何披露。即得与道相应。师曰。汝几时披露。即与道不相应。

○问六处不知音时如何。师曰。汝家眷属一群子。师又曰。作么生会。莫道恁么来问。便是不得。汝道六处不知音。眼处不知音。耳处不知音。若也根本是有。争解无得。古人道。离声色著声色。离名字著名字。所以无想天。修得经八万大劫。一朝退堕诸事俨然。葢为不知根本真实次第。修行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如是直到三祇果满。它古人犹道。不如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又道。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也须体究。若如此。用多少气力。

○问十二时中如何行履。即得与道相应。师曰。取舍之心成巧伪。

【颂】问声色两字。甚么人透得。师却谓众曰。诸上座。且道这个僧。还透得也未。若会此僧问处。逶声色也不难。

○问求佛知见。何路最径。师曰。无过此。

○上堂。出家人但随时及节便得。寒即寒。热即热。欲知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古今方便不少。不见石头和尚。因看肇论云。会万物为者。其唯圣人乎。他家便道。圣人无靡所不。有一片言语。唤作参同契。末上云竺土大僊心。无过此语也。中间也祇随时说话。上座。今欲会万物为自去。葢为大地。无一法可见。它又嘱云。光阴莫虗度。适来向上座道。但随时及节便得。若也移时失候。即是虗度光阴。于非色中作色解。上座。于非色中作色解。即是移时失候。且道色作非色解。还当不当。上座。若恁么会。便是没交涉。正是痴狂两头走。有甚么用处。上座。但守分随时过好。珍重。

【颂】师问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兄作么生会。修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师曰。恁么会。又争得。修曰。和尚如何。师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修便礼拜。(东禅齐云。山主恁么对。为甚么不肯。及乎再请益。法眼亦祇恁道便得去。且道疑讹在甚么处。若看得透道上座有来由)

○师与悟空禅师向火。拈起香匙问曰。不得唤作香匙。兄唤作甚么。空曰香匙。师不肯。空后二十余日。方明此语。

【颂】僧问。承教有言。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如何是无住本。形兴未质。名起未名。

【颂】僧参次。师指帘。时有二僧同去卷。师曰。一得一失。

【颂】问僧甚处来。曰泗州礼拜大圣来。师曰。今年大圣出塔否。曰出。师却问傍僧曰。汝道伊到泗州不到。

○师问宝资长老。古人道山河无隔碍。光明处处透。且作么生是处处透底光明。资曰。东畔打锣声。

○师指竹问僧。还见么。曰见。师曰。竹来眼里。眼到竹边。曰总不恁么。

○问如何是第二月。师曰。森罗万象。曰如何是第一月。师曰。森罗万象。

【颂】师指凳子曰。识得凳子周匝有余(云门云。识得凳子。天地悬殊)

○师一日与李王论道罢。同观牡丹花。王命作偈。师即赋曰。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艶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王顿悟其意。

○师颂三界唯心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色不到耳。声何触眼。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万法匪缘。岂观如幻。山河大地。谁坚谁变。

○颂华严六相义曰。华严六相义。同中还有异。异若异于同。全非诸佛意。诸佛意总别。何曾有同异。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不留意。不留意。绝名字。万象明明无理事。

【评】【颂】僧慧超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慧超。僧于是悟入【增收】(按会元。慧超即归宗䇿真禅师也。初名慧超。考之实矣。今依颂古收在此)

天台德韶国师

首谒投子见同禅师。次谒龙牙。乃问。雄雄之尊为甚么近之不得。牙曰。如火与火。师曰。忽遇水来。又作么生。牙曰去。汝不会我语。

【颂】师又问。天不葢。地不载。此理如何。牙曰。道者合如是。师经十七次问。牙祇如此答。师竟不谕旨。再请垂诲。牙曰。道者汝后自会去。师后于通玄峰澡浴次。忽省前话。遂具威仪。焚香遥望龙牙礼拜曰。当时若向我说。今日决定骂也。

【颂】师问踈山。百匝千重是何人境界。山曰。左搓芒绳缚鬼子。师曰。不落古今请师说。曰不说。师曰。为甚么不说。曰个中不辩有无。师今善说。山骇之。如是历参五十四员善知识。皆法缘未契。最后至临川谒法眼。眼一见。深器之。师以徧涉丛林。亦倦于参问。但随众而

【颂】一日法眼上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眼曰。是曹源一滴水。僧惘然而退。师于坐侧。豁然开悟平生凝滞。涣若冰释。遂以所悟。闻于法眼。眼曰。汝向后当为国王所师。致祖道光大。吾不如也。自是诸方异唱。古今玄键。与之决择。不留微迹。

○寻回本道。游天台山。覩智者𫖮禅师遗踪。有若旧居。师复与智者同姓。时谓之后身也。初止白沙。时忠懿王为王子时。台州。向师之名。延请问道。师谓曰。他日为霸主。无忘佛恩。汉干祐元年戊申。王嗣国位。遣使迎之。伸弟子之礼。有传天台智者教羲寂者。(即螺溪也)屡言于师曰。智者之教。年祀浸远。虑多散落。今新罗国。其本甚备。自非和尚慈力。其孰能致之乎。师于是闻于王。王遣使及賷师之书。往彼国。缮写备足而回。迄今盛行于世矣。

○上堂。古圣方便。犹如河沙。祖师道非风旛动。仁者心动。斯乃无上心印法门。我辈是祖师门下客。合作么生会祖师意。莫道风旛不动汝心妄动。莫道不拨风幡。就风幡通取。莫道风幡动处是甚么。有云附物明心。不须认物。有云色即是空。有云非风幡动。应须妙会。如是解会。与祖师意旨。有何交涉。既不许如是会。诸上座便合知悉。若于这里彻底悟去。何法门而不明。百千诸佛方便。一时洞了。更有甚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万惑。上座。岂是今日会得一则。明日又不会也。莫是有一分向上事难会。有一分下劣凡夫不会。如此见解。设经尘劫。祇自劳神乏思。无有是处。

○僧问。一切山河大地。从何而起。师曰。此问从何而来。

○问。如何是转物即同如来。师曰。汝唤甚么作物。曰恁么则同如来也。师曰。莫作野干鸣。

【颂】问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此两句。按颂古见南泉。及考会元彼章无。故颂见此)既是三世诸佛。为甚么却不知有。师曰。却是你知有。曰狸奴白牯。为甚么却知有。师曰。你甚么处见三世诸佛。

○问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如何是一花开五叶。师曰。日出月明。曰如何是结果自然成。师曰。天地皎然。

○上堂。大凡言句。应须绝渗漏始得。时有僧问。如何是绝渗漏底句。师曰。汝口似鼻孔。问如何是不证一法。师曰。待言语在。曰如何是证诸法。师曰。醉作么。乃曰。祇如山僧恁么对它。诸上座作么生体会。莫是真实相为么。莫是正恁么时。无一法可证么。莫是认伊来处么。莫是全体显露么。莫错会好。如此见解。唤作依草附木。与佛法天地悬隔。假饶答话拣辩如悬河。祇或得个颠倒知见。若祇贵答话拣辩。有甚么难。但恐无益于人。翻成赚悮。如上座从前所学。拣辩问答。记持说道理极多。为甚么疑心不息。闻古圣方便。特地不会。祇为多虗少实。上座。不如从脚跟下。一时觑破看。是甚么道理。有多少法门与上座作疑求解。始知从前所学底事。祇是生死根源。阴界里活计。所以古人道。见闻不脱。如水里月。无事珍重。

【颂】示众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法眼闻云。即此一偈。可起吾宗)

○上堂。僧问。承古有言。若人见般若。即被般若缚。若人不见般若。亦被般若缚。既见般若。为甚么却被缚。师曰。你道般若见甚么。曰不见般若。为甚么亦被缚。师曰。你道般若甚么处不见。乃曰。若见般若。不名般若。不见般若。亦不名般若。且作么生说见不见。所以古人道。若欠一法。不成法身。若剩一法。不成法身。若有一法。不成法身。若无一法。不成法身。此是般若之真宗也(云云)

○上堂。佛法现成。一切具足。岂不见道。圆同太虗。无欠无余。若如是也。且谁欠谁剩。谁是谁非。谁是会者。谁是不会者。所以道东去亦是上座。西去亦是上座。南去亦是上座。北去亦是上座。因甚么得成东西南北。若会得。自然见闻觉知路绝。一切诸法现前。何故如此。为法身无相触目皆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一时彻底会取好。诸上座。出家儿合作么生。此是本有之理。未为分外。识心达本源。故名为沙门。若识心皎皎地。实无丝毫障碍。上座久立。珍重。

○上堂。僧问。承师有言。九天擎玉印。七佛兆前心。如何是印。师曰。不露文。曰如何是心。师曰。你名安嗣。乃曰。法界性海。如函如葢。如钩如鎻。如金与金。位位皆齐。无纤毫参差。不相混滥。非一非异。非同非别。若归实地去。法法皆到底。不是上来问个如何若何便是。不问时便非。在长连床上座时是有。不坐时是无。祇如诸方老宿言教在世。如恒河沙。如来一大藏经。卷卷皆说佛理。句句尽言佛心。因甚么得不会去。若一向织络言教。意识解会。饶上座经尘沙劫。亦不能得彻。此唤作颠倒知见。识心活计。并无得力处。此葢为脚跟下不明。若究尽诸佛法源。河沙大藏。一时现前。不欠丝毫。不剩丝毫。诸佛时常出世。时常说法度人。未曾间歇。乃至猿啼鸟呌。草木丛林。常助上座发机。未有一时不为上座。有如是奇特处可惜许。诸上座。大家究取。令法久住世间。增益人天寿命。国王安乐。无事珍重。

○上堂。举古者道。吾有一言。天上人间。若人不会。绿水青山。且作么生是一言底道理。古人语须是晓达始得。若是将言而名于言。未有个会处。良由究尽诸法根蔕。始会一言。不是一言半句。思量解会。唤作一言。若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始到古人境界。亦不是闭目藏睛。暗中无所见。唤作言语道断。且莫赚会。佛法不是这个道理。要会么。假饶经尘沙劫说。亦不曾有半句到诸上座。经尘沙劫不说。亦未曾欠少半句。应须彻底会去始得。若如是斟酌名言。空劳心力。并无用处。与诸上座。共相证明。后学初心。速须究取。久立珍重。

○上堂。其略云。应须彻底明达始得。不是问一则语。记一转话。巧作道理。风云水月。四六八对。便当佛法。莫自赚。诸上座。究竟无益。

百丈道恒禅师

参法眼。因请益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叙语未终。眼曰住住。汝拟向世尊良久处会那。师从此悟入。

○僧问。古人有言。释迦与我同参。未审参见何人。师曰。唯有同参方知。曰未审此人如何亲近。师曰。恁么则你不解参也。

○问如何是百丈为人一句。师曰。若到诸方。总须问过。乃曰。实是无事。诸人各各是佛。更有何疑。得到这里。古人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且作么生是心空。不是那里闭目冷坐是心空。此正是意识想解。上座要会心空么。但且识心。便见心空。所以道过去过去。未来更莫算。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设有人唤。上座应它好。不应它好。若应他。阿谁唤上座。若不应他。又不患聋也。三世体空。且不是木头也。所以古人道。心空得见法王。还见法王么也祇是老病僧。又莫道渠自伐好。珍重。

○僧举人问玄沙。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沙曰。三乘十二分教不要。某甲不会。请师为说。师曰。汝实不会。曰实不会。师示偈曰。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与君同。君今欲会通宗旨。后夜𤠔啼在乱峰。

○上堂。诸上座。适来从僧堂里出来。脚未跨门限。便回去。是重说偈言了也。更来这里。不可重重下切脚也。古人云。参它不如自参。所以道森罗万象。是善财之宗师。业惑尘劳。乃普贤之境界。若恁么参得。与善财同参。若不肯与么参。却归堂向火。参取胜热婆罗门。珍重。

○上堂。众才集。便曰吃茶去。或时众集。便曰珍重。或时众集。便便曰歇。后又颂曰。百丈有三诀。吃茶珍重歇。直下便承当。敢保君未彻。

五云志逢禅师

通贯三学。了达性相。甞梦升须弥山。覩三佛列坐。初释迦。次弥勒。皆礼其足。唯不识第三尊。但仰视而。释尊谓之曰。此是补弥勒处。师子月佛师方作礼。觉后因阅大藏经。乃符所梦。

○游。抵天台云居。参国师。宾主缘契。顿发玄秘。一日入普贤殿中宴坐。倐有一神人跪膝于前。师问。汝其谁乎。曰护戒神也。师曰。吾患有宿𠎝未殄。汝知之乎。曰师有何罪。唯一小过耳。师曰何也。曰凡折钵水亦施主物。师每倾弃。非所宜也。言讫而隐。师自此洗钵水。尽饮之。积久因致脾疾。十载方愈。(凡折退饮食。及涕唾便利等。并宜鸣指。默念呪发施心而倾弃之)吴越国王向师道风。召赐紫衣。署普觉禅师。命住临安功臣院。

○上堂。诸上座。舍一知识。参一知识。尽学善财南游之式样。且问上座。如善财礼辞文殊拟登妙峰。谒德云比丘。及到彼所。何以德云。却于别峰相见。夫教意祖意。同一方便。终无别理。彼若明得。此亦昭然。诸上座即今簇著老僧。是相见。是不相见。此处是妙峰是别峰。脱或从此省去。可谓不孤负老僧。亦常见德云比丘。未甞刹那相舍离。还信得及么。

○上堂。古德为法行脚不惮勤劳。如雪峰三到投子。九上洞山。盘桓往返。尚求个入路不得。看汝近世参学人才跨门来。便要老僧接引。指示说禅且汝欲造玄极之道。岂同等闲而况此事。亦有时节。躁求焉得。汝等要知悟时么。如今各且下去堂中静坐。直待仰家峰点头老僧即为汝说。时有僧出曰。仰家峰点头也。请师说。师曰。大众且道此僧会老僧语。不会老僧语。僧礼拜。师曰。今日偶然失鉴。

○有人问僧。无为无事人。为甚么却有金鎻难。僧无对。师代云。祇为无为无事。

○僧问教中道。文殊忽起佛见法见被佛威神。摄向二铁围山意旨如何。师曰。甚么处是二铁围山。僧无语。师曰。还会么。如今若有人起佛法之见。吾与烹茶两瓯。且道赏伊。罚伊同教意。不同教意。

瑞鹿本先禅师

上堂。你诸人。还见竹林兰若。山水院舍人众么。若道见则心外有法。若道不见。争奈竹林兰若山水院舍。人众现在𪭢然地。还会恁么告示么。若会不妨灵利。无事莫立。

○上堂。大凡参学。未必学问话是参学。未必学拣话是参学。未必学代语是参学。未必学别语是参学。未必学捻破经论中奇特言语是参学。未必捻破祖师奇特言语是参学。若于如是等参学。任你七通八达。于佛法中傥无见处。唤作干慧之徒。岂不闻古德道。聪明不敌生死。干慧岂免苦轮。诸人若也参学。应须真实参学始得。行时。行时参取。立时。立时参取。坐时。坐时参取。眠时。眠时参取。语时。语时。参取默时。默时参取。一切作务时。一切作务时参取。既向如是等时参。且道参个甚人。参个甚么语。到这里。须自有个明白处始得。若不如是。唤作造次之流。则无究了之旨。

○上堂。幽林鸟呌。碧㵎鱼跳。云片展张。瀑声呜咽。你等还知得如是多景象。示你等个入处么。若也知得。不妨参取好。

○上堂。你等诸人。夜间眠熟。不知一切。既不知一切。且问你等。那时有本来性。无本来性。若道那时有本来性。又不知一切。与死无异。若道那时无本来性。睡眠忽省。觉知如故。还会么。不知一切。与死无异。睡眠忽省。觉知如故。如是等时。是个甚么。若也不会。各体究取。无事莫立。

○上堂。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如是言语。好个入底门户。且问你等诸人。眼见一切色。耳闻一切声。鼻嗅一切香。舌了一切味。身触一切輭。滑意分别一切诸法。祇如眼耳鼻舌身意。所对之物。为复唯是你等心。为复非是你等心。若道唯是你等心。何不与你等身都作一块了休。为甚么所对之物。却在你等眼耳鼻舌身意外。你等若道眼耳鼻舌身意所对之物。非是你等心。又争奈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言语留在世间。何人不举著。你等见这个说话。还会么。若也不会。大家用心商量教会去。幸在其中。莫令厌学。无事且退。

○上堂。天台教中。说文殊观音普贤三门。文殊门者。一切色。观音门者。一切声。普贤门者。不动步而到。我道文殊门者。不是一切色。观音门者。不是一切声。普贤门者。是个甚么。莫道别却天台教说话。无事且退。

○上堂。举僧问长沙。南泉迁化向甚么处去。沙曰。东家作驴。西家作马。僧曰。学人不会。沙曰。要骑便骑。要下即下。师曰。若是求出三界修行底人。闻这个言语。不妨狐疑。不妨惊怛。南泉迁化向甚处去。东家作驴。西家作马。或有会云。千变万化。不出真常。或有会云。须会异类中行。始会得这个言语。或有会云。东家是南泉。西家是南泉。或有会云。东家郎君子。西家郎君子。或有会云。东家是甚么。西家是甚么。或有会云。便作驴呌。又作马嘶。或有会云。唤甚么作东家驴。唤甚么作西家马。或有会云。既问迁化。答在问处。或有会云。作露柱处去也。或有会云。东家作驴西家作马。亏南泉甚么。如是诸家会也。总于佛法有安乐处。南泉迁化向甚处去。东家作驴。西家作马。学人不会。要骑便骑。要下即下。这个话。不消得多道理而会。若见法界性去。也没多事。珍重。

○上堂。鉴中形影。唯凭鉴光显现。你等诸人。所作一切事。且道唯凭个甚么显现。还知得么。若也知得。于参学中千足万足。无事莫立。

禅宗正脉卷第五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