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601-A 序
昔世尊以正法眼藏嘱付迦叶。阿难副贰传化毋令断绝。迨至五家分唱而宗风徧满十方矣。然黄檗犹有不道无禅祇道无师之叹。何哉。当时临济小厮独得大机之用。惯捋虎须尽令而行。大地人亡锋结舌去。黄檗记以吾宗到汝大兴于世。虽因缘之相会。亦作用之逈殊也。厥后英灵迭起。个个如狮子儿。山鬼野狐望风奔避。遂使正法眼藏緜历至今。识者所以服师传之妙也。曹洞纲宗拣魔辨异。其大旨略与临济同。故法道之行与临济相终始。然自大阳之后。投子继之。则曹洞亦分源于临济矣。昔人谓合五百年而别。别五百年而合。倘亦有然者乎。乃自宋季以历我明代有英杰。而残编断简湮没于荒榛败草之中。后世儿孙欲识其姓名而不可得。悲夫庐岳忞公乃天童大师高弟也。广搜碑传叙次成编。其自灵山以至曹溪则已历三十三世矣。后自曹溪之下以至禹门则又历三十三世矣。前后相承若合符节。而天童继起于其间。则代兴者正未艾也。天童操一条白棒勘验诸方。佛来祖来劈脊便打。纵有神通妙用无处藏身。临济一宗大兴于世。奇哉。始余承事寿昌。咨决最久。然犹恨离师太蚤未尽其长。及再侍大师于天童。覩其机用而后叹临济之尚存也。乃寿昌尝为余言。老僧五十岁行脚印法瑞峰。第未及详瑞峰之为谁子耳。余阅禅灯世谱。瑞峰原与禹门同师。则寿昌固临济之嫡血骨也。其嗣廪山而匾曹洞。实与投子之事相符。日月光明并行不悖。固世尊所嘱副贰传化毋令断绝于方来哉。
崇祯五年三月上巳日弟子黄端伯稽首和南譔
No. 1601-B 禅灯世谱后序
吾祖之道之传于诸夏也。始于梁。盛于唐。而光显于宋。其间往往多高文愽达之士。故先德之出处与其言行之大端。皆有传记可考。非直谱谍已也。自元而降。传灯不修。遂使一代宗匠与夫抗迹西山者同一湮没无闻。良可悲夫。忞出家染指法味时。即慨然有稗官野史之志。第碑残简缺无可捃拾。思按宗图纂为世谱以代其志。适草创未举。会金粟老人有黄檗之请。因执侍入闽。乃得吴君所纂。与忞先心不谋而合。但惜其中多错漏附会。未免无征不信之失。遂发大藏考验传灯诸录。取其师承有据者载之。不敢以影响参合疑误后人。间有说法当世。嗣代未详者。但附于其宗之末。俟其详者补之。于是校勘既的。征以往言。庶几取信将来。亦循名得实之一助云尔。后之君子。其有继传灯而作者。或考征斯谱未可知也。
崇祯四年冬至前三日匡山黄岩寺道忞题
禅灯世谱卷第一
明匡山黄岩寺后学比丘道忞编修
闽福唐优婆塞弟子吴侗集
三十三祖世系图
即贤劫第四尊。示生中天竺国。刹利种。释迦其姓也。父净饭圣王。母摩耶圣后。周昭王九年甲寅四月八日降诞。舍转轮圣王位出家。成无上道。转大法轮。其后七十九岁垂般涅槃。乃以大法印付嘱摩诃迦叶。
穆王三十六年壬申二月十五日中夜入灭。后一千一十七年教被华夏。即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岁也。
按传灯诸录。首纪七佛。次列诸祖。唯东山传法正宗记则谓正宗者必以亲相师承为効。故以释迦文佛为始祖。摩诃迦叶为第一祖。至曹溪大鉴下世次承之。所以明一佛乘化之大纲。诸祖继体之大原也。故兹系图亦不载七佛。而以释迦佛为始祖焉。
按西土诸祖入灭之时。传灯录皆以周秦岁甲参合书之。正宗记则谓支竺相远数万余里。其人化灭。或有更千余岁者。其事渺茫隔越。吾恐以重译比校。未易得其实。輙略其年数甲子。且从而存其帝代耳。唯释迦文佛.菩提达磨至乎中国六世之祖。其入灭年甲稍可以推校。乃可备书也。今从之。
诸祖旁出法派系图
嗣鹤林素。
姓卫。枝江人。神龙五年三月三日示寂。寿一百二十八。
鄱阳人。陈宣帝之裔。
姓冉。诸暨人。大历十年十二月十九日示寂。塔于党子谷。谥大证。
姓高。襄阳人。上元元年示寂。
本郡戴氏子。光天十月十七日示寂。谥无相。塔于西山。号净光。
嗣荆南惟忠。
姓何。西充人。会昌元年正月十一日示寂。谥定慧。塔曰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