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627-A 缁门崇行录叙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事道孰为本。曰德行为本。僧云。甚矣。子之固也。利以慧入。钝以福修。沙门者取慧焉足矣。德行奚为。予曰。先民有言。德行本也。又云。士之致远者先器识。况无上菩提之妙道而可以受非其器乎哉。师子之乳。匪琉璃瓶贮之则裂。举万钧之鼎而荷以一叶之舟。不颠趾而溺者几希矣。今沙门稍才敏则攻训诂业铅椠如儒生。又上之则残摭古德之机缘而逐声响捕影迹。为明眼者笑。听其言也超佛祖之先。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后。葢末法之獘极矣。予为此惧。集古善行。录其要者。以十门罗之。何者。离俗染之谓僧。故清素居其首。清而不严。狂士之清也。摄身口意是诸佛教。故受之以严正。严正由师训而成。师者人之模范也。故受之以尊师。亲生而后师教。遗其亲是忘本也。戒虽万行以孝为宗。故受之以孝亲。忠孝无二理。知有亲不知有君。私也。一人有庆而我得优游于林泉。君恩莫大焉。故受之以忠君。忠尽于上交而惠乏于下及。则兼济之道亏。故受之以慈物。慈近于爱。爱生著。出世之碍也。故受之以高尚。高尚非洁身长往而舍众生也。欲其积厚而流光。故受之以迟重。迟重而端居无为。不可也。故受之以艰苦。劳而无功则苦难而退。因果不虗。故受之以感应终焉。十行修而德备。则任法之器也。地良矣而后佳种投。心醇矣而后至言入。无上菩提庶可希冀。不然。一鄙夫耳。人道未全焉知佛道。即使利根多慧。而慧弥多障弥重。将安用之。僧云。吾法一尘不立。十行何施。予曰。五蕴纷纭。四大丛沓。何谓无尘。僧云。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予与一掌曰。学语之流如麻似粟。未在更道。僧无对。艴然而起。予笑曰。蔽面尘埃。子何不拭。慎之哉。毋升高不自卑。无妄谈般若自取殃咎。无醉于虗名。修其德。殚其精诚。以致力于道。力极而心通。然后知不拨万行不受一尘。终日不空终日不有。夫是之谓真慧。愿吾子究心焉。予未闻道兼薄于德。今为此书。惟务救时獘而酬佛恩耳。明达之士苟不因人弃言。幸展转以告夫禅者。

万历十三年仲冬日 杭沙门 袾宏 识

缁门崇行录目次

  • 清素之行第一
    • 不作斋会
    • 受施随散
    • 虫鸣尘积
    • 左溪遁迹
    • 遗钱不顾
    • 不畜衣粮
    • 𫎪施不忆
    • 门不掩闭
    • 人疑仆从
    • 荷衣松食
    • 鹿鸟为侣
    • 少欲知足
    • 诲众清行
    • 衲衣一食
    • 独守死关
  • 严正之行第二
    • 禁拒女尼
    • 幼绝戏掉
    • 严训侍者
    • 破坏酒器
    • 不面女人
    • 力卫殿堂
    • 摈黜豪尼
    • 不受仙书
    • 阖门拒子
    • 抗章不屈
    • 防心离过
    • 终夜拱手
    • 不谈世事
  • 尊师之行第三
    • 力役田舍
    • 受杖自责
    • 为师礼忏
    • 立雪过膝
    • 离师悔责
    • 迎居正寝
    • 历年执侍
    • 谨守遗命
    • 遵训终隐
    • 兵难不离
  • 孝亲之行第四
    • 兰盆胜会
    • 母必亲供
    • 居丧不食
    • 泣血哀毁
    • 荷担听学
    • 凿井报父
    • 礼塔救母
    • 悟道报父
    • 刲股出家
    • 织蒲供母
    • 诚感父骨
    • 念佛度母
  • 忠君之行第五
    • 开陈报应
    • 劝善弭灾
    • 规谏杀戮
    • 巧论斋戒
    • 较论供养
    • 说法悟主
    • 感悟东宫
    • 劝断屠杀
    • 劝修忏法
    • 受罚不欺
    • 咏花讽谏
  • 慈物之行第六
    • 忍苦护鹅
    • 护鸭绝饮
    • 赎养生命
    • 悲敬行施
    • 买放生池
    • 割耳救雉
    • 济贫诣官
    • 躬处疠坊
    • 口吮腹痈
    • 惠养群鼠
    • 毡被畜狗
    • 秽疾不嫌
    • 看疾遇圣
    • 行先执帚
    • 赡济乞人
    • 施戒放生
    • 看病如
  • 高尚之行第七
    • 避𠖥入山
    • 众服清散
    • 不享王供
    • 驾不迎送
    • 不结贵游
    • 不引贼路
    • 屡征不就
    • 宁死不起
    • 三诏不赴
    • 诏至不起
    • 冒死纳僧
    • 不赴俗筵
    • 不受衣号
    • 力辞赐紫
    • 不乐王宫
    • 袖纳荐书
    • 弃书不拆
    • 对使焚钵
  • 迟重之行第八
    • 传法久隐
    • 十年秘重
    • 不宣灵异
    • 混迹樵牧
    • 事皆缘起
    • 历年闭户
    • 久处深山
    • 八请不赴
    • 重法隐山
    • 废寺隐居
  • 艰苦之行第九
    • 年老头陀
    • 备经险难
    • 法灭缞绖
    • 股制心
    • 西竺取经
    • 身先苦役
    • 蚤虱不除
    • 六载舂粟
    • 不作不食
    • 万里决疑
    • 躬自役作
    • 苦躬
    • 刻苦事众
    • 行不辞劳
    • 常行乞食
  • 感应之行第十
    • 精诚感戒
    • 忏获妙音
    • 誓师子座
    • 梦中易首
    • 废戒忏悔
    • 疠疾获瘳
    • 勤苦发解
    • 礼忏延寿
    • 诵经延寿
    • 扣钟拔苦
    • 天神护体
    • 感示净土
    • 甘露灌口
    • 忏感授记
    • 口出青莲
No. 1627

缁门崇行录

△清素之行第一

△严正之行第二

△尊师之行第三

△孝亲之行第四

△忠君之行第五

△慈物之行第六

△高尚之行第七

△迟重之行第八

△艰苦之行第九

△感应之行第十

崇行录(终)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