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武王。姬姓。讳发。文王之子。都镐。平王东迁都洛。起武王己卯。尽赧王乙巳。三十七主。八百六十七年。
东汉
光武。讳秀。字文叔。都洛阳。起光武乙酉。尽献帝己亥。十二主。一百九十五年。
明帝
帝讳庄。光武第四子。永平三年庚申四月八日。帝寝南宫。梦金人长丈六。项佩日光。胸题卍字。飞行殿庭去来无碍。旦问群臣。时太史傅毅进曰。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国子博士王遵对曰。臣按周书异记云。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八日。有圣人生于西方。今陛下所梦是也。帝以为然。即遣定远将军蔡愔。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使西域。访求佛道。六年癸亥。蔡愔于天竺隣境月支国遇摩腾.竺法兰。得佛倚像并梵本经六十万言。载以白马相与东还。八年乙丑。蔡愔等达洛阳。摩腾入阙献经像。帝大悦。馆于鸿胪寺。法兰亦间行而后至。十年丁卯。勅于洛阳城西立白马寺以居之。以白马䭾经。遂名白马寺(佛寺始此)。是年腾兰译四十二章经。十一年戊辰帝幸白马寺。腾兰进曰。寺东何馆。帝曰。昔有阜。夷之复起。夜有异光。民呼圣冢。腾曰。昔阿育王藏佛舍利于天下。凡八万四千所。震旦之境有十九处。此其一也。帝与俱往礼拜。忽有圆光现冢上。光中有三佛。帝大悦曰。不遇二大士。安知大圣遗祐哉。诏塔其上。高二百尺。明年光又现。有金色手出塔顶。帝幸瞻拜。光随步武。十二年。诏以释迦佛像奉安显节陵.清凉台二处供养。十四年正月一日朝正之次。五岳并诸山道士褚善信等七百余人。表言佛法虗伪。腾.兰乃言佛法水火不能坏。请验之。帝乃勅尚书令宋庠以正月十五日大集白马寺。筑坛焚经。道士尽出奇经秘诀。与沙门所持来经像就焚之。道经俱烬。惟佛经像俨然。善信等皆自愧钦服。帝至是弥加崇敬。佛法自此兴焉(汉法本内传)。初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虗无为宗。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炼精神以至为佛。精其道者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传其术。图其形像。而王公贵人独楚王英先好之(汉书)。腾卒。兰自译十地断结等经。
三国
魏
都邺。徙洛阳。曹姓。讳丕。操之子。沛国谯人。起文帝庚子。尽元帝甲申。五主。四十五年。
吴
都武昌。徙建康。起太祖壬寅。尽乌程侯庚子。四主。五十九年。
太祖
太祖。孙姓。讳权。字仲谋。孙武之后。坚次子。䇿之弟。吴郡富春人。魏文帝拜权为吴王。加九锡。黄武元年即位。赤乌四年。康居国三藏康僧会至金陵。立茆茨。设像行道。国人初见。咸惊异之。有司以闻。权召问之。会进曰。如来大师化已千年。然灵骨舍利神应无方。昔阿育王奉之为八万四千塔。此其遗化也。权以为夸诞曰。舍利可得。当为塔之。苟其无验。国有常刑。会乃以铜瓶置几上。请期七日。无验。乃展二七日。无验。权曰趣烹之。会默念佛名真慈岂违我哉。更请展期七日。五鼓矣。闻瓶中锵然有声。视之。乃舍利也。黎明进之。权与公卿聚观。叹曰希世之瑞也。会言。舍利威神无能坏者。权使力士槌之。无损而光自若。权为建塔于佛陀里。又造寺。奉会居。赐额曰建初(今天禧寺。江南寺塔始此。弘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