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果随录目录

  • 卷之一
    • 陈益修以力护关庙大士赐目
    • 赵志清挂冠修行先几免祸
    • 赵时雍施异僧一钱便获贤嗣
    • 徐成民身理阴司刊行冥判
    • 圆通师禀受大戒顿脱无常
    • 朱纲魂游冥府论前世判事
    • 隐圆师以礼忏放食消解夙冤
    • 碧璠毁如来衣钵顿缩一臂
    • 张斌以念佛金钱救主危难
    • 吴浇烛以念佛作福克期善逝
    • 吴叔宝以临终禀戒念佛莲花涌现
    • 王建以误摄回生亲述冥事
    • 周秀才以却暗中财立登科第
    • 顾宗伯以尽节被溺彰显前因
    • 张仪部以持正罹难神祐全节
    • 魏应之退念开斋卒致缢死
    • 王斋公失念卖斋立致死亡
    • 福主神厌恶秽凟显灵拽庙
  • 卷之二
    • 吴瞻楼修持登簿瑞现西方
    • 弱庵师误用堦石托颠僧传信
    • 石氏猪托梦免杀自投禅寺
    • 戴星归口诵呪得免油锅
    • 武昌僧为菜害猪江心招报
    • 王子房舍昭庆栋梁大彰灵异
    • 汪司马鱼顶金经镂板传世
    • 赵朝奉以罗汉带回因建大寺
    • 王御史建毉祖殿得子免难
    • 张封翁以还金厚德子孙世显
    • 钱州侯请律师授戒烛现佛像
    • 葛朗玉父子刻劝善书施人全家免难
    • 孙学宪因罗汉回生塑像竖碑
    • 北高峰五圣募石柱助建灵隐大殿
    • 太仓水陆期中神鬼显异
    • 昆山安禅庵地藏忏期纪异
    • 张迩求食荤感梦斋戒圆期
    • 龚尔茂以广施劝善文神降显灵
    • 踈山大殿天王两显灵异
    • 李铨部以造像获嗣始终守节
    • 李伯馨心念杀人却为心鬼所杀
    • 久病翁喜还夙债顿去心蛇
    • 马给谏以祸亏斋素竟归神道
  • 卷之三
    • 钱伯韫以老年学佛竟得西归
    • 黄摄六笃志西方克期善逝
    • 王奉常以累世修积科第蝉连
    • 谭宪卿创大悲坛祈嗣立生双璧
    • 先府君以精䖍事佛屡感奇征
    • 上天竺铸铜像大士显灵自赐黄泥
    • 金谿县青蛙使者显异宝迹
    • 黄州安国寺张真君凭小卒降笔
    • 徐亦史损财惠民随获美报
    • 俞春蛟以饭僧免回禄增修福行
    • 朱君以僧预为作法火难得全
    • 蒋素公以续菩萨指获荐贤书
    • 尹宣子以难地礼忏竟得生全
    • 张镇台以韦天示梦安国重兴
    • 二人敬慢关帝荣辱异报
    • 张其光违梦烹鳖贪饕致死
    • 王指挥以恶性为蛇隔生余报
    • 汉口屠人不听僧劝立招惨报
    • 高邮猪遗身换席始终还债
    • 蓬阆镇屠牛恶户立招业报
    • 居道人乱啖库物转身作驴
    • 曹翰以屠城为猪遇缘得救
    • 吴江路丛大报恩奇冤立雪
    • 王郡丞赴任吴地为蛙伸冤
    • 王晓江谢官修行顿跻道果
    • 贾客以诚心供佛代杀保全
    • 回子击铜佛不坏祸还卖主
    • 瘫子以礼拜观音病愈兴缘
    • 徽商坚决进香竟免火难
  • 卷之四
    • 黄州飞火乱焚独免斋户
    • 贫女舍一钱铸佛胜迹不磨
    • 尧峰僧窃韦天灯油立招谴责
    • 毗卢塔鬼勾僧索债酬毕方苏
    • 二孝廉侮慢文昌身录俱损
    • 二孝廉袭慢地藏立死受报
    • 建昌小民秽污三宝雷神击死
    • 甬城人以秽触塔庙立遭奇祸
    • 陈祥屠狗怙恶不惨现身招报
    • 熊季纳以精虔护法刻期获嗣
    • 顾秀才化鹤回生寻访得实
    • 黄封翁以行善感大士送子著大名节
    • 吴霞舟以尽节焚身神升天
    • 史封翁以久远斋僧感子大魁
    • 杨君以错口救人致家温富
    • 吴生遇仙爱命蹉过奇缘
    • 瞽者以害心劫杀命立损
    • 吴道媪以䖍诵金刚坐化显异
    • 方氏以虔诚礼诵尽室生还
    • 许子位以前生捡字得中高科
    • 董七以虗秤取利家财暗耗
    • 费隐老和尚逝后荼毗现多舍利
    • 曹溪原直禅师以悟道精修末后现瑞
    • 天白大德以持诵法华终闻天乐
    • 新戒以攒单未完韦天示应
    • 王仆以前生行善竟免鬼录
    • 𠃔修以恶性殴妻终受蛇报
    • 蔡公子以灵隐伽蓝显应复得回生
    • 江北僧系恋遗财超荐得脱
    • 王仰泉以改业修行得生净土
    • 渔船以巧计没人立报抵命
    • 沈文学以涂抹坛经招报剧苦
    • 支庠友以误伤人命禄籍顿消
No. 1642

现果随录卷之一 (凡现在因果系亲见闻者皆入此录)

陈益修以力护关庙大士赐目

陈益修。字玉笥。山东济宁州人。为诸生时。见回回教门杨生花等欲毁关帝庙。扩大回回清真寺。陈公力讼之官。得𥨊。后癸未春。流贼破衮州。生花等集千百众乘变团练回回兵。途遇陈公。以前忿呼众捶击立毙之。且剜去其两目。复矐以灰。掷尸于其舍。陈公自见变为中阴身。止二尺许。守其尸中。夜忽见关圣降其家谓曰。我分中亦不在此一庙。只难为汝好心致丧汝命。然汝阳禄还未尽。应有功名分。吾当使汝回生。陈曰。感大圣厚恩。但吾两目去。纵回阳世是盲人。岂能复读书作举士业乎。关圣亦沈吟少许。乃曰。无妨。吾当请观音大士来。必能赐汝目。言便腾空而去。须臾复至曰。大士来矣。寻见大士身披白衣如仙姥状。备极相好。关圣指陈公代为乞目。大士微笑曰。此极不难。乃向空中一唤。俄见一天童子手携大筐篮。以荷叶莲花复上。大士揭开乃皆眼𥅲也。即手拈二枚。令取酒一巵吞之。陈公强饮。咯咯有声。戄然而醒。中阴形即隐。而陈君两眶中得眼矣。关圣送大士去。乃谓陈曰。汝不必复思报仇。不久 大清一至。此辈无噍类矣。明后年汝当联捷。果乙酉举于乡。忽一人遗之书曰。(陈字)东畔方生耳。(益字)草头八血全。(修字)一夕三人卧。(关字)门内隐八天。(公字)老翁成羽化。(默字)黑犬(佑字)右人牵。(联字)耳边丝乱坠。(科字)禾斗永相连。益修不省意义。亟视其人。失所在。牍背大书陈益修关公默佑联科九字。始悟其旨。果中丙戌进士。任户部郎中。权关荆州。后生花作乱。宗族十三人寸磔于市。

罢翁曰。此事初闻之陈旻昭先生。寓余弟子顾伊人刻之武安王集者也。次黄梅令徐长午亦曰。此余姻亲也。其事极确。无不目见者。但其眼𥅲微小。直视而光外溢。与平人稍异。呜呼。陈公以好心护庙。感此奇缘。大士以千手眼转瞽复瞭。神通广大。海口难宣矣。神佛报应速于反掌。可不惧哉。

张斌以念佛金钱救主危难

宁波一小民张斌。住崔尚书廊房。业织蒲鞋。性好修行。长斋念佛。夜以蒲鞋剪下草须。念佛一数珠。即记一茎。装竹簏中。每岁除夕焚地藏殿宝库内。几十年矣。适崔尚书患发背死。至冥府。冥君怒目数其平日过恶。崔公曰。能纵我回阳。一修福业以赎罪乎。冥君曰。汝所蓄皆作业钱。此间用不著。汝租屋民张斌。反有金钱几仓在此。能易一万来。罪可解矣。崔曰。但释我回。此事极易。张斌赤贫。何以致此。冥君曰。凡人斋戒至心念佛一声。此间即注一金钱。或又散心念佛一声。亦注一银钱。张斌至心念佛。以蒲鞋须记数。积有几仓耳。遂放崔回阳。立呼张斌告曰。汝阴府积有金钱。可兑一万与我。张斌力言无。崔公曰。汝以蒲鞋须记数。烧地藏纸炉者是也。张斌曰。此诚有之。若果有用。但随尊意。乃令书券以实银一万易之。请僧焚券回向。崔疾渐愈。张斌曰。吾年迈。无用此物矣。乃以其银造一大桥。费几千金。复建一庵接众。至今号张斌焉。

罢翁曰。余昔馆钱希声州侯署中。希翁昆弟数为余言此事。丁丑余参天童密老人。亦曾过此桥。葢确实非谬者。张斌以至心念佛。致令金钱积成仓库。后又加以造桥接众。广大福德若能回向西方。决定高登不退矣。念佛利益殊胜如此。惜乎幽明相隔。世人不知。安得起张斌而遍告道俗也哉。

张仪部以持正罹难神祐全节

太仓张受先先生。讳釆。事母至孝。崇祯戊辰未发榜前。有友梦会榜第三名。下注孝子二字。生平不甚信佛。独信关帝。乙酉元旦梦帝送一乾坤正气扁到家。公大喜。逢人说项。先是州中豪杰吏胥多结党蠧民。公负性刚正。白于钱希声州侯案。治其罪。群小衔恨。欲甘心焉。是岁五月十三乘乱要。劫公于路。拥至城隍庙。丛殴惨酷血肉糜烂。有童子自外入。见城隍神以身翼蔽公。公僵仆不动。群小谓死也。命丐者负公尸弃之小较场关王庙侧。夜分。庙中一僧谓同住者曰。张公正人也。尸弃于此。恐有毁伤。吾等当舁还其家。然无别物可盛。乃下一乾坤正气扁舁焉。到家以酒浆灌之。忽唇动得苏。调养不半月而愈。真神祐也。明年捕凶党骈斩于市。

戒显曰。公系余诸生时业师也。素不信僧。独敬昆山西寺空林禅师。谓是真僧。戊子五月三十日垂易箦命请至语曰。吾儒书都读过。独未留心内典。今命垂尽。静思佛法一著最妙。生死关头断断少他不得。惜无及矣。生平以僻见反。有口业。特请数僧礼梁忏。一为洗涤。忏完吾即去矣。故此告别。至酉分问曰。忏完未。答完。遂泊然而逝。呜呼。师严气正性动思济世。虽以忤群小罹难。然自此以后绝迹人世。不入城闉不面当事。遯于荒野。卒得全归焉。知天不以此玉成其志节哉。平日虽与佛法无缘。而临行悔悟。其言大善。岂非夙有惠性。现名士宰官身者耶。昔显频侍师侧。商确古今文艺。极蒙器受。一谈及佛法。便面赤责让。及显以甲申之变働哭别庙。焚书出家。师却极口赞叹。甫里许孟宏居士请余辟梅花墅为海藏庵。师遗书奖曰。原达以胜人宜居胜地。吾师乎恶知他生后世不为佛法中一大知乎。周相与至深。悉颠末甚详。附记于此。

现果随录卷之一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