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力比丘或名象首。又名法手。舍夷国有象首聚落。彼因称名也。是释种子。杂阿含经佛记云。此人犯三种非法。所谓悋贪愚痴瞋恚。当堕于地狱中。偈云。若生不善心。成就贪瞋痴。此身自作恶。还复害于己。如芭蕉生实。自害于其身。若无贪瞋痴。是名为智慧。不害于己身。是名胜丈夫。是以应除断贪瞋痴大患。
嚏音帝。鼻塞喷嚏也。西域凡僧俗礼敬时。若嚏皆愿言。长寿无病。如此方小儿。若嚏佥愿言百岁。
毁呰口毁曰呰。根本律云。毁訾语者。谓于他人为毁辱事。
皮韦作柔皮熟曰韦。生皮曰革作。乃卑伎也。
躄跛上音碧。两足俱废曰躄。一足偏废曰跛。
𨀕脚𨃓音匡。𨀕躟行步急卒貌。
阿兰若亦名阿练若。翻云远离处。又云闲静处。又云空寂处。
魁脍亦云旃陀罗。又云旃荼罗。应法师言。此翻云严帜。一云主杀人。乃西方屠杀之辈。以恶业自严行时。摇铃执竹。以为标帜。故以为名。若不尔者。王必罪之。或翻可畏。法显传云。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系竹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
六大城佛生迦罗卫。成道摩竭提。说法波罗奈。入灭俱尸罗。并王舍城毗耶离城。此六城乃西域十六大国之首。
五戒法佛初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优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女。故经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则违五星。在地则违五岳。在方则违五帝。在身则违五脏。如是等世间违犯无量。若约出世犯五戒者。则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何以故。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罗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者。若能坚持。即是五大施。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能止三业所起之恶。故通名防止。
八关戒法诸经论中。或名八关斋戒。或名八关戒。或名八戒斋。又名八种长养功德法。如是名虽不一。而戒则同也。谓以前八法。名为关戒。关谓闭八恶。不起诸过。后一不非时食。名之为斋。斋以齐中为义。即是禁止八恶。而令修中道故也。
十善法能反杀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十不善法。即名十善法。或名十善道。
天台云。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乐一切。此二通称善者。善以顺利为义。息倒归真曰顺理。止则息于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作二种。皆名曰善。或以加道。名以能通至乐果也。
锄音徂。与鉏同。去秽助苗也。又诛也。斫也。
镢匡入声。大鉏也。
𠜲音卓削也。
镰音廉。钩刀亦名楔子。
搯苦洽切。爪刺也。
赭音者。赤土。
墡音善。白土。
柚音右。小者为橘。大者为柚。
蓓蕾上音倍。下音垒。谓始花也。
笮音责。压也。
刬音产。削平也。
菌音郡。[蕈-早+(一/(卑-(白-日)))]之小者。
得叉尸罗国未见翻译。
医罗钵龙王亦云医罗钵罗。医罗树名。此翻云臭气。钵罗此翻云极。由此龙王往昔损此树叶故。致头上生此臭极之树也。
摩纳婆此翻儒童。
箧音怯。箱箧也。
婆罗尼斯国旧云波罗柰。河名也。去河不远。造立王城。或翻为江遶城。
那剌陀未见翻译。
驶音使。又去声。马行疾也。
五苾刍即憍陈如等五人也。
有九十条。然此波逸提究体则总摄前章。列名则别居第五。前论物为重。此以行为非论物。要先舍所贪物。而后求悔行。非必须决心说忏。乃可得除故。前明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竟。今复明九十波逸提法也。
律摄云。波逸底迦者。谓是烧煑堕恶趣义。虽复余罪。皆是其堕。此但目于堕烧煑。指其堕处也。又诸学处于方便位。皆悉许有不敬圣教。波逸底迦。据斯少分。堕义皆通。(文)准此则深穷犯源。由心不敬圣教。故所多有违犯所犯。若成随事轻重。结归本罪。然于最初少分堕义。一一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