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食谓比丘受头陀法者。不数数食。及小食等。唯受一坐食法。于一坐中。食令满足。更无坐食。设未满足。有因缘起者。亦无更坐食。故名一坐食。
十七群比丘时罗阅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共为亲友。最大者年十七。最小者年十二。最富者八十百千。最贫者八十千。有一童子。名优婆离。此翻上首。最为大者。时诸童子要共出家。即往僧伽蓝中。求为见度。诸比丘即度令出家。与授具足。多习嬉戏。少学禅诵。唯优婆离童子先断烦恼。证阿罗汉果。此非持律优婆离尊者。
啄音捉。鸟食物也。
帔音辔。裙属。又衣帔也。
䆿音义。睡语也。
惩音呈。止也戒也。
堰音燕。壅水也。
墼音吉。土墼未烧塼坯也。
般陀或云槃陀伽。或云周罗般陀。具云周利槃陀伽。此云小路边生。又翻继道。以其兄生路边。弟生继于道边。故名继从。其兄后来出家。不久即得阿罗汉。其弟后厌俗。是兄出家。兄教一偈。四月不得。忘前失后。兄自念言。此人于佛法无缘。当遣还家。即牵袈裟。驱令出门。门外啼哭。不欲还家。佛以天眼。观见般陀应可度缘。往至其所。问知安慰其心。即以少许白氎与般陀。捉此向日而曝。当作如是念。取垢取垢。世尊教已。入聚受请。时临日中。观般陀将得道果。即说偈言。入寂者欢喜。见法得安乐。世无瞋最乐。不害于众生。世间无欲乐。出离于爱乐。若调伏我慢。是为第一乐。般陀遥闻此偈。即得阿罗汉果。此据善见律略录。彼教授尼即此一偈。
萨婆多论云。尊者小路。于昔迦叶波佛法中。具足持彼佛三藏。由法悭垢覆蔽其心。曾不为他授文解义。及理废忘。由彼业故。今得如是极暗钝果。
大爱道比丘尼增一阿含经云。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尼久出家学。国王所敬。所谓大爱道瞿昙弥是。瞿昙是其姓也。
难陀文句云。亦名放牛难陀。此翻善欢喜。亦翻欣喜。文句记云。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也。本是放牛之人。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获阿罗汉果。
根本律云。难铎迦尊者。佛遣彼为尼众说法教诫。时五百苾刍尼闻法。得阿罗汉果。
萨婆多论云。往昔惟卫佛出现于世。为众生说法。彼佛灭后。有王起牛头旃檀塔。种种庄严。此王有五百夫人。供养此塔。各发愿言。愿我等将来从此王边。而得解脱。尔时王者。今难陀是。尔时五百夫人者。今五百比丘尼是。以是本愿因缘故。应从难陀而得解脱。
襞音碧。襞折垒衣也。
熨治尉音畏。谓以火申缯。从上而按下也。俗谓之火斗。是也。本作尉。今俗作熨。非。
舁音于。亦音预。对举也。
碛音迹。水渚有石者。
黎师达此云仙授。亦云仙与。又云仙施。三义皆一。谓从仙人求得之子也。
火光三昧即第四禅定。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拘睒毗国瞿师罗园中。阐陀犯罪。诸比丘问言。汝自知犯罪不耶。即以余事报言。汝向谁语。为说何事。为论何理。为语我。为语谁耶。是谁犯罪。罪由何生。我不见罪。云何言我有罪。诸比丘讥嫌白佛。佛令僧为作余语白。乃初结戒云。若比丘余语者波逸提。后便触恼。众僧唤来不来。不唤来便来。应起不起。不应起便起。应语不语。不应语便语。佛令僧复为作触白。此第二结戒也(余语触恼二种单白羯磨法。于作持中明)。此是性罪。由违烦事嗔恚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妄根本种类。
释义 律云。余语者。汝向谁语。乃至我不见。犯此罪(余语。即异语也 僧祇律云。异语恼他有八事。一者作羯磨时。比丘和集作折伏。乃至别住羯磨二者如法论时。说非常非断。是名如法论 三者论阿毗昙时。九部修多罗。是名阿毗昙 四者论毗尼时。广略波罗提木叉。是名毗尼 五者不异论。不得离所论。更论余事。是名不异论 六者不异人。不得离先问人。更问余人。是名不异人 七者停论当说法时。语言住后当更论。是名停论 八者异语恼他。如尊者阐陀异语恼他。是名八事)。
结罪 是中犯者。若僧未作余语白。便作余语。汝向谁语等者。一切尽突吉罗 若作白已。作如是余语者。一切尽波逸提。
若僧未作触恼白。唤来不来等。一切尽突吉罗 若作白竟。作如是触恼僧者。一切尽波逸提 若上座唤来不来。突吉罗。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自身有过。二覆藏违谏。三僧曾作白。四语默触恼。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重听不解。或人语有参差。汝向谁说。乃至我不见此罪(不犯异语)。若欲作非法。非毗尼羯磨。若僧。若塔寺。若和尚同和尚。若阿阇黎同阿阇黎。若新旧知识等。若为作无利益羯磨。不与和合唤来不来。若一坐食。不作余食法。若唤起不起。或舍崩火烧。恶兽贼难等教莫起便起。若恶心问上人法说。是不与说(不犯触恼)。若小语。疾疾语。梦中语。独自语。欲说此错说彼。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僧祗律云。若僧中问异答异。得波逸提 若多人中。和尚阿阇黎前。诸长老前。问异答异。得越毗尼罪。
律摄云。若于僧伽及尊重类。称理之教。垢心违。亦得堕罪 非称理教。作违恼言。得恶作罪 若向不解语人而违恼者。亦恶作罪 若差知众事。以垢恶心。应作不作。不应作而作。皆得堕罪 若无垢心。得恶作罪。
根本律云。若苾刍见猎人逐麞鹿等入寺内。彼问。颇见有鹿。从此过不。不应言见。若是寒时。报言。可入温室向火。若是热时。报言。可入凉室饮水。若彼云。我不疲倦。为问走鹿。应先自观指甲。报言。我见指甲。若更问者。应观太虗。报言。我见太虗。若彼云。我不问指甲及太虗。然问可杀有情。于此过不。即应徧观四方。作如是念。于胜义谛。一切诸行本无有情。报言。我不见有情。此皆无犯 若余问时。不如实答。得堕罪。
五分律云。若轻三师及戒。一一波逸提 轻余比丘。突吉罗 师令扫地不扫。教顺扫而逆扫。皆突吉罗(不恭敬戒。诸部皆有。唯本部无。大意与此同。今故采集。以入其中。俾不漏过也)。
此戒大乘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