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䟦难陀欲缝僧伽梨。入舍卫城。至居士家。处处求线。乞得线多。遂使织师织作三衣。自作繀。自看织。居士见而讥嫌。故制。
相 若看织。若自缠。若自作繀。尽突吉罗。比丘尼舍堕。余三众突吉罗。不犯者。织师是亲里。与线者是亲里。自织作钵囊等小用物。
僧祇律云。自行乞缕。越毗尼心悔。得者。越毗尼罪。织成者。舍堕。
十诵律云。使非亲里织师织者。舍堕。从非亲里乞缕。突吉罗。若自织。令五众织。突吉罗。
根本律云。若酬价织者。无犯。
萨婆多论云。若少衣。正应乞衣。不应乞缕作衣。须缕缝衣作带。无罪。
○二十四求织好衣戒。大乘同制。是恶求多求故。
缘 诸比丘秋月风病。形体枯燥。又生恶疮。佛听服时非时五种药。毕陵伽婆蹉在罗阅城。多有所识。亦多徒众。大得酥油生酥蜜石蜜。诸弟子积聚藏举。处处流漫。房舍臭秽。诸长者见而讥嫌。故制。
相 若犯舍堕药不舍。更贸余药。一舍堕一突吉罗。比丘尼舍堕。不犯者。过七日酥油。涂户响。若蜜石蜜。与守园人。若至七日。即与比丘食之。
根本律云。应在午前。当净洗手。受取其药。一同梵行边作如是说。具寿存念。我苾刍某甲。有此病缘清净医药。我今守持。于七日内自服。及同梵行者。如是三说。若已服一日。即告同梵行者云。此病药。已服一日。余有六日在。我当服之。乃至七日。皆应告知。过七日已。尚有余药。应舍与净人。或与求寂。
律摄云。为好容仪。或著滋味。或求肥盛。或诈伪心。服食诸药。皆恶作罪。
十诵律云。若重病不犯。食是四含消时。应作是念。我以治病故含。不为美味。
五分律云。应舍与僧。僧舍与白衣沙弥。若用然灯涂足。舍药比丘不得用。一切比丘皆不得噉。
○二十七雨衣求用非时戒。大乘同学。
缘 佛在舍卫国。诸比丘安居竟。后迦提一月满在阿兰若处住。多有贼难。皆趣祇桓聚住。佛知其故。听留一一衣置舍内。六群即留衣舍内。嘱亲友比丘已出行。受嘱者出衣晒之。诸比丘白佛制戒。
释 阿兰若处者。去村五百弓。遮摩罗国弓长四肘。用中肘量。有疑处者。疑有盗贼。恐怖者。中有恐怖贼盗。舍内者。村聚也。
五分律云。一一衣者。若僧伽梨。若优多罗僧。随所重寄一衣。不得寄安陀会。以著身故。不得寄二。以礼拜入僧乞食。不得单著故。有因缘者。若有塔事。二师事。及以他事。
相 第七夜明相未出前。不舍衣。不手捉衣。不至掷石所及处住。明相出。舍堕。不犯者。劫夺等想。船济不通。及余阻难。
僧祇律云。除僧羯磨。得一月不失衣。
五分律云。若一宿二宿。乃至五宿。事讫不还。突吉罗。
律摄云。本心暂去。即拟还来。因事稽留。不至衣所。无离衣过。
善见律云。若阿兰若处众僧多。房舍坚密。不须寄衣聚落。寄衣已。六夜一往看。见衣已。还阿兰若处。
○三十回僧物入己戒。大乘同制。
释 根本律云。波逸底迦者。是烧煑堕落义。谓犯罪者。堕在地狱傍生饿鬼恶道之中受烧煑苦。又此罪若不殷勤说除。便能障碍所有善法。
○二别列九十。初妄语戒(至)九十等佛衣量戒。
○初妄语戒。此是性罪。大乘同制。救众生故得开。
释 象力释子。与外道梵志论议。若不如时。便违反前语。若僧中问时。即复违反前语。梵志讥嫌。故制。
相 见闻触知等八种妄语。说而了了。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罗。说戒时。乃至三问。忆念有罪而不说。突吉罗。比丘尼波逸提。余三众突吉罗。
根本律云。违心而说。皆得堕罪。若不违心而说者。皆无犯。
附 律摄云。佛弟子言常说实。不应为盟自雪。表他不信故。设被诬谤。亦不应作誓。
十诵律云。不得自呪呪他。不得以物自誓誓他。不得自投窜令他投窜。呪与投窜一种故(即今投状诉神等事)。
○二毁呰戒。此是性罪。大乘同制。若但毁呰。结轻。若合自赞。结重。若增上烦恼犯者。失菩萨戒。
缘 六群断诤事。种类骂比丘。比丘惭愧。忘失前后不得语。故制。
释 相。
种类毁呰人者。卑姓。卑行业。卑伎术工巧。或言是犯过人。多结使人。秃瞎人。秃盲人。如是等。若面骂言。汝是旃陀罗家生。乃至众患所如人等。若喻骂言。汝似旃陀罗家生等。若自比骂言。我非旃陀罗等。尽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若以说善法而面骂喻骂自比骂者。了了不了了。尽突吉罗。说善法者。阿兰若。乞食。补纳衣。乃至坐禅人。面骂云。汝是阿兰若等。喻骂云。汝似阿兰若等。自比骂云。我非阿兰若等。比丘尼波逸提。余三众突吉罗。不犯者。相利故说。为法为律为教授故说。为亲厚故说。或戏笑说。失口说。独说。梦说。误说。
五分律云。毁呰余四众。突吉罗。比丘尼毁呰比丘比丘尼。波逸提。毁呰余三众。突吉罗。
○三两舌戒。此是性罪。大乘同制。
缘 六群传彼此屏语。遂至众中未有鬬事而生鬬。已有鬬事而不灭。故制。
相 了了不了了同上。比丘尼等同上。不犯者。破恶知识。恶伴党。非法非律羯磨。无义无利数数语等。
附 官处言人者。突吉罗。
十诵律云。若白衣。于寺中欲作恶事。侵恼比丘。应苦切语令其折伏。若不折伏。不应直向王言。先语是恶人知识。次语王夫人及王子大臣等。若是人舍恶便止。莫令得事。
○四与妇女同室宿戒。大乘同学。
戒因缘经云。若比丘。向未受戒者说一句戒法。波逸提(按善见律。亦同此意。盖以五篇之名。惟大僧法。沙弥等知。便成遮难故也)。
缘 六群与诸长者。共在讲堂诵佛经。语声高大。如婆罗门诵书声。乱诸坐禅者。故制。
释 未受戒人者。除比丘比丘尼。余者是。
僧祇律云。虽比丘尼受具戒。亦不得教。若授弟子经应教言。待我诵断。汝当诵。若不受语者。不复得教。
五分律云。并诵者。俱时诵。或授声未绝。彼已诵。或彼诵未竟。此复授。
相 师不教言我说竟汝可说者。突吉罗。比丘尼波逸提。不犯者。我说竟汝说。若二人同业同诵等。
善见律云。佛涅槃后。迦叶为上座。五百阿罗汉所集三藏。若共未受具人同诵。波逸提。若法师所撰文字。共同诵者不犯。
○七向外人说他粗罪戒。大乘同制。义疏云。说过者有两。一陷没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治罚心。欲令前人被系缚等。此二心皆是业主。必犯重戒。若奖劝心说。及被差说罪。皆不犯。又犯七逆十重。前人失戒。失戒后说。但犯轻垢。
缘 迦留陀夷乞食到长者家。在姑前与儿妇耳语说法。姑见生疑。故制。是后比丘不敢为女人说法。乃更结此戒文。
释 五语者。色无我乃至识无我。六语者。眼无常乃至意无常。有知男子者。解粗恶不粗恶事。
律摄云。五六相应所有言语。名五六语。
相 比丘尼波逸提。余三众突吉罗。不犯者。有知男子前过五六语说。若无有知男子前授五戒。说五戒法。授八关斋。说八关斋法。说八圣道。十不善法。十善法。及女人问义。应答。若不解。应广说。
五分律云。为女人说五六语竟。语言。法正齐此。从坐起去。更有因缘。还复来坐。为说不犯。若说五六语竟。更有女人来。为后女人说。如是相续。为无量女人说。皆不犯。若自诵经。女人来听。若女人问义。要使得解。过五六语。皆不犯。
萨婆多论云。女。谓能受婬欲者。若未堪任作婬欲者。突吉罗。
○十掘地戒。此是遮罪。大乘比丘同学。
缘 六群为佛修治讲堂。周匝自掘地。长者讥嫌断他命根。故制。乃更教人掘。长者复讥嫌。佛更结戒。
释 地者。已掘地。未掘地。若已掘地经四月。被雨渍。还如本。
十诵律云。地有二种。生地。不生地。多雨国土。八月地生(惊蛰后。立冬前)。少雨国土。四月地生(夏四月也)。除是名不生地。
律摄云。生地者。谓未曾掘。若曾经掘。被天雨湿。或余水霑。时经三月。是名生地。若无雨湿及水霑润。时经六月。亦名生地。异此非生。
相 若用锄。或以镢斵。或以椎打。或以镰刀刺刀。乃至指爪掐伤地。打橛入地。地上然火。一切波逸提。若不教言知是看是。突吉罗。比丘尼波逸提。不犯者。若语言知是看是(此是净语也。令彼净人自知自看所应掘所应置处。比丘不应直言掘是置是也)。若曳材木。曳竹。若篱倒地扶正。若反塼石取牛屎。取崩岸土。若取鼠壤土。若除经行处土。若除屋内土。若往来经行。若扫地。若杖筑地。若不故掘。
僧祇律云。若河边坎上。以脚蹋堕。蹋蹋波逸提。坎岸边行。土崩无罪。若营事比丘。多有塔物僧物。欲藏地中。若在露处生地。不得自掘。当使净人知。若在覆处死地。得自掘藏。钉栓(古橛字)拔𣐍亦尔。若死土被雨已。不得自取。使净人取尽雨所洽际。然后自取。无罪。掘地。波逸提。半沙。越毗尼罪。纯沙。无罪。石姜石粪灰。亦如是。
十诵律云。掘不生地。一一掘突吉罗。掘生地。一一掘波逸提。手画地乃至没芥子。一一画突吉罗。若比丘作师匠。欲新起佛图僧坊。画地作模。不犯。余比丘画者犯罪。若生金银等鑛处。若雌黄赭土白墡处。生石处。黑石处。沙处。盐处。掘者不犯。
根本律云。掘生地。波逸底迦。非生地。恶作罪。钉橛。波逸底迦。拔橛。恶作罪。若营作苾刍欲定基时。得好星候吉辰。无有净人。应自以橛钉地记疆界。深四指者无犯。
五分律云。余三众无事掘地。突吉罗。若取燥土。不犯。
○十一坏鬼神村戒。此是遮罪。大乘比丘同学。
○二十三非亲织衣戒。大乘为众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