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黎勒此云天主持来。此果入药。功用至多。西国用之。如此间用人参石斛等。无所不入也。新云。诃棃怛鸡。根本羯磨云。诃棃得枳。旧云诃黎勒。譌也。南州记云。诃棃勒。即六棱是也。本草云。俗名诃子。一名随风子(言有未熟者。被风飘堕。名为随风子)。生南海诸国。及交爱州。今岭南有。而广州最盛。株似木梡。华白。子似橄揽。而有棱路。色青黄。皮肉相著。七八月熟时。收采。六棱者佳。广州法性寺殿前。原有四五十株。天竺僧持来植之。旧木犹有六七株。子细而味不涩。皆有六路。寺有古井。木根蘸水。水味不咸。每子熟时。煎汤延客。其法用新摘诃子五枚。甘草一寸。皆碎。汲木下井水同煎。色若新茶。南海风俗。尚贵此汤。然煎之不必尽如昔时之法(今井尚在。而树已无。惟南海宝象林。及番禺新造有之)。诃梨勒。味苦辛。气温。苦重。酸轻。性急。喜降阴也。消宿食。去腹膨。且通津液。破结气。止久痢。兼逐肠风。开胃。涩肠。敺痰。住𠻳。又因其味酸苦。有收敛降火之功。故能治肺金伤。极郁。遏胀满。喘急欬嫩无休也。义净三藏云。有三等丸。能疗众病。复非难得。取诃黎勒皮肉。干姜。沙糖。三事等分。捣前二令碎。以水片许。和沙糖融之。并捣为丸。旦服十丸许。以和为度。诸无所忌。若患痢者。不过三两服即差。能破胘气。除风。消食。为益处广。故此言之。若无沙糖。饧蜜亦得。又诃黎勒。若能每日嚼一颗咽汁。则终身无病(然诃黎勒。西国极珍。佛听为终身药。功用既广。复是省事。又非难得。出家之士。宜应用之。故此偏举。按本草说。若治一切风痰。霍乱。食不消。大便涩。以三枚捣取皮肉。和酒顿服。若风热冲项热闷。以二枚。大黄。芒硝。同于醋中。搅令消。摩傅热处。若久𠻳者。当用一枚含之咽汁。差后口爽不知食味。即煎槟榔汤服之。若呕逆不能食。以皮二两。去核。捣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二十丸。若常患气。以三枚湿纸裹煨。纸干。即剥去核。细嚼。以生乳一升下之。又治一切气。宿食不消。以一枚夜含。至明嚼服之。若患水痢。以三枚面裹炮赤。去面。去核。捣为末。饭和为丸。米饮下三七丸。若患气痢。以十枚。面裹。煻灰火煨。令面黄熟。去核。细研。为末。和粥饮顿服。若其水泻。用好者二枚。炮去皮。一枚生取皮。同为末。加甘草末一钱。微有脓血。加二钱。血多。加三钱。以沸浆水。一二合服。淡水亦好。其风飘堕地者。[暻-京+恭]干收之。尤为珍贵。小者益佳。治痰𠻳。咽喉不利。含数枚殊胜。南州记云。主五膈气结。心腹虗痛。赤白诸痢。及呕吐咳𠻳。并宜使皮。其核白蜜研。注目中。治风赤澁。太乙曰。凡使。勿用毗梨勒。庵梨勒。榔精勒。杂路勒也。若诃棃勒。文只有六路。或多或少。并是杂路勒。毗梨勒。个个毗。杂路勒皆圆。露文。或八路。至十三路。号曰榔精勒。多澁。不入用。凡修事。先于酒内浸。然后蒸一伏时。其诃梨勒。以刀削路。细剉。焙干。用之)。
鞞醯勒净法师云。毗醯得迦。旧云鞞[革*益]勒者。譌也。善见律云。其形似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瘶(瘶。音嗽。欬瘷也。按此果功用。与诃黎勒大同。但下气最胜。其形略圆。无有棱路)。
阿棃勒即阿摩勒。之误也。或云庵摩勒。如衣揵度中释。杂事云。有五种果。一余甘子(梵云庵摩洛迦。旧云庵摩勒譌)。二诃棃勒。三毗醯勒。四毕钵梨(亦云荜茇利。旧云荜茇)。五胡椒(梵云末粟者)。此之五药。有病无病。时与非时。随意皆食。勿致疑惑(阿。音遇)。
蕤罗即是蕤子。如堕篇中释。罗是省略之言。具云颇罗。此言果。
质多罗药善见云。是外国药名也(按质多罗音。此翻为种种。又翻为杂。若云波利质多罗。此翻圆生树。新言尸利洒。此云合昏树金光明经。及律摄。亦以为药用)。
罽沙药律云。是中罽沙者。根。茎。叶。华。果罽沙。根本羯磨云。凡为草木药物。不过于此。便是总摄诸药品类斯终矣。十诵云。五种汤。根汤。茎汤。叶汤。华汤。果汤。听尽形寿。共房宿。
娑棃娑婆药律云。娑棃娑婆者。根茎华叶果。若坚靭者也(靭。而震切。音刃。坚柔难断者)。
式渠善见云。腻渠者。外国药。能治毒。汉地无有。
帝㝹亦云底吐。善见云。那㝹者。此是外国药。无解。
荜茇亦作荜钵。或云荜茇。罗百一羯磨云。荜茇利即蒟酱也。旧云荜茇。略也(今按荜茇。与蒟酱全殊。蒟酱藤蔓。荜茇丛生如蒲。本出外国。今岭南有之。多生竹林内。正月发苗作丛。高二尺许。叶圆缘。濶二寸余。五月开华。白色在表。七月结子。如小指般长。状如车前子而短。秋末月收。老黑者不堪。紫褐者为上。味辛烈。过于蒟酱。根名荜拨没。南人爱其辛香。或取叶生茹之。注蜀都赋云。蒟酱缘木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时正青。长二三寸。叶似黄瓜而厚大。实皮黑。肉白。食之香辛。其苗为浮留藤。本草云。荜茇消宿食。下气。除胃冷。温中。痃癖。阴疝痛。并驱霍乱。冷气疼。立却。能杀腥秽。食味堪调。久服走泄。肠虗下重。蒟酱主下气温中。治心腹冷气。散结气。破痰积妙剂。茇音拨。蒟音举)。
胡桐一名木律。一名楜桐律。出甘肃州以西。平泽山谷中。树高大。皮叶似白杨。青桐桑辈。故名胡桐。木堪器用。津液沦入地中。或夹烂木。状如黄矾。名曰胡桐泪。入药中用。
马耳树亦云驴耳。即枇把树。木高丈余。叶作驴耳形。皆有毛。四时不凋。盛冬开白华。至三四月而成实。其味甘酸。少食止吐。止渴。多食发热。发疼。叶干去毛。理肺脏。下气。除呕哕不已。治热𠻳无休。木白皮。主呕逆。不能下食(叶皮治病。皆煎汤服之)。
舍摩罗如坏鬼神村戒释。根本杂事。佛言。但是治风。根茎华果。及皮木等。共煑为汤。洗身除疾。诸苾刍以汤洗时。皮肤无色。佛言。以膏油摩。彼便多涂。腻污衣服。佛言。以澡豆揩之。复无颜色。佛言。洗将了时。于其汤内。置一两滴油。令身润泽。律摄云。若患疥者。应用五种涩物。阴干捣末。以水熟煎。先揩疥疮。后将汁洗。一庵没罗。二诳婆。三瞻部(旧云阎浮)。四失利洒(此云合昏)。五高苦薄迦(此并树名。东夏既无。不可翻也)。
簸箕簁簁。正作篦。山皆切。音筛。此是下物竹器。可以除麤取细也。隶作簁。俗作筛。非。
零香梵云多揭罗。此云零陵香。本草云。一名薰草。主治明目。止痰。疗泄精。去臭气。治血气。腹胀。
若瘑亦作㽿。同古禾切。音戈。疽疮也。春发者谓之之鷰瘑。秋发者谓之雁瘑。
盐者律出十种盐。一明盐(亦云青盐。疑是戎盐)。二黑盐(出西天竺。信度国也)。三丸盐(梵云毗茶盐)。四楼麑盐(亦云岚婆盐。十诵云。楼盐。即卤出盐也。魔。音倪)。五支头鞞盐(亦云支都毗盐)。六卤盐(亦名土盐卤。郎古切。音鲁。天生曰卤。人造曰盐。掘海滨咸土淋水。熬干。旋结块形。如砖样者是)。七灰盐(未详。有取咸水田稻草。烧灰。淋水。以煎盐也)。八新陀婆盐(或先陀婆。此云石盐。净师曰。先陀婆盐。因河名也。旧云辛头。即西天竺河名也。此方石盐。出阶州山石中。不由煎炼。自然而成)。九施卢鞞盐(此云赤盐。西天竺信度国。近辛头河。此国惟有一峰。多出赤盐。色如赤石。及出白盐。黑盐。白石盐等。异域远方皆取之。以为药用)。十海盐(净师曰。三没达攞。即海盐也。凡盐所出。有海。有池。有井。汲水煎成。有山石自出者。陶注云。虏中盐有九种。白盐。石盐。常食者。黑盐。柔盐。赤盐。駮盐。臭盐。马齿盐)。
灰药律云灰药者。萨阇灰(或云萨遮。是西国草名。大婆沙论云。萨阇草。磨置乳中。即便成酪。按萨阇音。此翻为可治。又云可疗)。宾那灰。波罗摩灰(此皆树名)。律摄云。有五煎灰药。一𪍿麦灰。二𪍿麦芒灰。三油麻根灰。四牛膝草灰。五诸余杂灰。此等诸灰。水淋煎之。随意应服。若有病缘。医人教服非常药者。亦应服之。为消诸毒故。令信心者为取。此有四种。一新生犊子粪尿。二掘路陀树灰。或菩提树灰。或乌昙䟦罗树灰(或优昙婆罗。如上释)。三甘草灰。四入地四指。取其下土。四事和捣。或涂或服。
阇婆药(应是胶药。此方无。故不翻也。善见云。伽婆药者。是外国药名)律云。阇婆者。馨牛。馨莪。婆提尸婆棃陀步。梯夜婆提(或作帝夜波提)。萨阇罗婆(或云萨折罗婆。此云白胶香)。十诵律云。有五种树胶药。兴渠胶。萨阇罗胶。帝夜胶(帝亦作底)。帝夜波提胶。夜和那胶(亦作帝夜槃那)。听尽形寿共房宿。律摄云。有五种黏药。一阿魏。二乌糖。三紫矿。四黄蜡。五诸余树胶。
眼药律云。眼药者。陀婆阇那(善见云。陀婆阇那者。陆地生。又云。陀婆阇者。是烟药)。
耆罗阇那(善见云。耆罗阇那。耆者。此是赤石也。又云。耆罗阇那者。水中生也)。律摄云。若患眼者。医教用五安膳那。注眼者。无犯(但是眼药。咸名安膳那也)。一华安膳那。二汁安膳那。三末安膳那。四丸安膳那。五骚毗罗安膳那。毗尼母经云。佛教作三种眼药。一羊胆。二其兰禅。三苏毗兰禅。石上细磨之。用涂眼。十诵云。毕陵伽婆蹉眼痛。医教和药作丸。著火上烧。服烟。不知用何物作药。佛言。但除青木香药。和合余一切香著火。以筒接烟而咽之(安膳那。旧言安禅那)。
阿耨大池(如前释)此池居雪山中。去池不远。更有池名蔓陀延。纵广五十由旬。底布金沙。八功德水。常满其中。味甜如蜜。青黄赤白红紫杂色莲华。遍覆其上。种种众鸟。哀声相和。甚可爱乐。遶池四边。种种华果之树。不可胜说。
伊罗婆尼或云伊罗婆拏。又云蔼罗筏拏。此云持地子。旧云堙罗那。翻为香叶。苑法师云。伊罗。谓伊陀罗。即帝释名也。婆拏。此云出声。言此大象。时出美声。娱乐帝释也。或曰伊。谓能出也。罗婆那。声也。娱乐如前说也。新婆沙论云。蔼罗伐拏宠象王。举身鲜白。如白莲华色。七支善住。具有六牙。其头红赤。如因达罗瞿博迦色(烟脂)。左右边脇。各二逾缮那半(两驿半也)。前后分。各一逾缮那。周围身量。七逾缮那。高下准一逾缮那半。此是常身。变化不定。三十三天。将游戏苑。天福力故。才举心时。令大象王。互现异色。便作是念。天帝释等。今须乘我入苑游戏。即便从此瞻部洲没。至天帝释宫前。而现身上。化出三十二头皆具六牙。如本头色。此头并本。有三十三。一一牙上化作七池。一一池中。作七莲华。一一华上。作七宝院。一一院内。作七宝台。一一台中。作七宝帐。一一帐内。作七天女。一一天女。作七侍者。一一侍者。作七妓女。奏诸妓乐。作是化已。时天帝释。及诸眷属。升彼本头。三十二天。及诸眷属。升所化作三十二头。余十千城。诸天家族。升彼背上。其身轻举。犹如旋风吹莲华叶。或飘桦皮。乘空往诣所游戏苑。
尔时诸天。都不自见。有前后者。到已俱下。各诣戏林。欢娱受乐。时彼龙象。亦自化身。如天子形。游戏受乐。正法念处经云。观此大龙象王。以何业缘。成就大身。大神通力。与阿修罗鬬。得大名称。以何业故。受畜生身。见此众生。天中寿命。满七万岁。过去之世。毗陀论部。名不罗那。有婆罗门。大修福德。好行布施。贫穷盲冥。苦恼之人。以善心故。常乐施与。利益众生。尔时有王。名曰善见。于节会日。出宫游戏。如诸天众。与八万四千大白象王。金网弥覆。宝铃庄严。犹如如来。一切金铃。以为庄严。八万四千采女。而为围遶。八万四千妓乐之音。向游戏处。园林之殿。是善见王。第一威德。受大乐果。时婆罗门。具足威德。诣善见王游戏之处。是婆罗门。名三摩多。见此大王具足威德。王有白象。名曰云聚。宝铃庄严。真珠金网。以为璎珞。善巧工匠之所成就。庄严白象。种种歌戏。诣游戏处。端正第一。时三摩多婆罗门。心自念言。此白象王。第一快乐。我当愿生为天帝释。作白象王。以布施力。及愿力故。命终生天为天帝释。作白象王(云云)。
马廐廐。正作厩。居又切。音救。马舍也。释名云。聚也。谓牛马之所聚也。
苏卑或作须卑。僧祇律云。夫名𠲿卑。其妇亦名𠲿卑。有比丘亦名𠲿卑。彼念同字。故常请供。增一经云。恒行慈三昧。即摩诃先那优婆夷。按苏卑字。未知所翻。或苏卑。是外国语。义同先那。先那。即斯那。此云军。大婆沙论云。大军夫妇二人。俱信三宝。恒以资具。恣佛及僧。有一苾刍。服吐下药。吐下过重。因致风虗。医人教服肉汁。时居士妇。遣使买肉。时彼国王名为梵授。生子欢喜。普勅城中。一日断杀。使求不得。时居士妇。念彼病者。不得肉。或致命终。复念世尊。昔菩萨位。为救他命。数舍身肉。今我亦当学菩萨行。即入静室。持刀割䏶。令办肉汁。施病苾刍。涅槃经云。波罗柰城。有优婆夷。名摩诃斯那达多。已于过去无量诸佛。种诸善根。时有一比丘。身婴重病。医言当须肉药。优婆夷。寻持黄金。周徧城市。买肉不得。即自割股。以种种香煑为羮。比丘服已。病即得瘥。是优婆夷。患疮苦恼。不能堪忍。即发声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时佛在舍卫城。闻其音声。起大慈心。是女寻见佛持药涂其疮上。还复如本。佛为说法。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言。我实不往波罗柰城。持药涂彼身疮。当知皆是我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见如是事(达多。此云授。䏶音皮上声。股也)。
生死比丘此谓凡夫异生之人。未得圣果。尚处生死。故也。梵言。婆罗必栗讫仡那。此云愚异生。谓愚痴暗冥。无有智慧。但起我见。不生无漏也。旧云。小儿别生。以痴如小儿。不同圣生也。或云。婴愚凡夫。又言毛道凡夫。言其心行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应师曰。凡夫者。义言也。若作毛道凡夫。或言毛头凡夫者。失之久矣。
学人此是初果。二果。三果人也。尚居学地。学断诸漏。若四果。则名无学。谓学地已过。住于阿罗汉上果。从此无复余学。由诸漏已尽。故名无学人也。
耶输伽父或作夜输。或耶舍。或虵那。此云宝称。是长者子名也。中本起经云。长者名阿具利。子字曰虵陀。因缘详受戒揵度(言耶输伽。不受请者。以长者请佛。及耶输伽。并侍比丘。不请僧。恐犯别众故也)。
涎沫涎。同㳄。徐沿切。音前。口中液也。沫。莫葛切。音末。涎沫也。
私呵毗罗亦云私诃毗罗嗏。私诃。此云师子。毗罗嗏。或作毗罗咤。疑是其姓。或其父名。毗尼母经云。毗赖咤子。散祇耶(如舍堕中释)。
罽尼堕篇已释。
磨飡致即浓石蜜。甘蔗汁煎稠者。是也。
乌婆陀颇尼善见云。乌婆陀颇尼。颇尼者。薄甘蔗糖也。正法念处经云。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大经云。石蜜治热。黑石蜜治冷。
钵籢籢。力盐切。音廉。徐曰。籢。敛也。所以收敛也。籢本是藏镜之柙。今此借用。隶作匳。俗作奁。
时药谓时中所应合食者。故名时药。药有四种。谓时。非时。七日。尽寿。如舍堕篇释。律摄云。然此四种。皆能疗疾。并名为药。病者所须。非无病者。即此四种。服食之时。皆须先作疗病心已。然后受用。又此四药。各随强势。而服用之。谓前前强。后后弱。时长是弱。时促是强。若后三药。与初相杂者。应随势而服。后二随一。后一随一。时过分限。皆不应服。净师注曰。旧云。四药相和。从强而服者。谓时非时。自有强弱。不据多少。有云。曲与姜相和。曲多时噉。姜多非时者。皆应臆断也(萨婆多论云。若以时药等。助成七日药。作七日药服。无过。或以七日药等。助成终身药。作终身药服。无过。或以七日药等。助成时药。作时药服。随势力多故。相助成故。若数分势力等者。随名取定。此论势分。不与律摄同。恐致疑悮。并录于斯)。
栴檀或云栴檀那。是外国香木。此方无。故不可翻。或云义翻与药。谓能除病故。或云天木栴檀。或云牛头栴檀。言其所出之山峰。似牛头。西域记云。秣剌邪山中。有白檀香树(山在南天竺国)。按檀之类。有黄白紫赤诸种。白檀治热病。赤檀去风肿。主诸恶毒(牛头山。出北俱卢洲)。
毕陵祇或云毕陵迦。又云毕力迦。即丁香。是也。
沉水梵云恶揭噜。此云沉香。其体坚黑。置水即沉。故曰沉水。震旦。惟琼州出也。
伽罗或云多伽罗。又云多伽留。此云根香。大论云。多伽楼。木香树也。
㝹婆罗(未详此香)杂事云。若病苾刍。身著涂香。不应入众坐。亦不为居士等说法。亦不往俗家。若病差已。方可洗身。随意入众。乃至为人说法。时有信心居士等。将涂香来施诸苾刍。不受。或受弃掷。或以余用。居士不喜。佛言。当涂头边壁版上。卧时鼻齅。但是香物。齅时令人眼明。勿致疑惑。
鼠槛槛。胡览切。咸上声。说文云。槛栊也。栊。牢也。一曰圈也。以槛禽兽。故曰圈。
毗楼勒叉此云增长。如受戒犍度释。
伽宁宁。正作宁。乃定切。音佞。未详翻。应是丑目。
瞿昙寘或云黑瞿昙。瞿昙。新云乔答摩。如前释。此是龙名也。寘同置。
施婆弥多罗或云尸婆弗多罗。又云舍婆子。按梵云苏弗多罗。此言善子。
多奢伊罗婆尼多奢。或云怛车。伊罗婆尼。或云伊罗槃那。或云曷罗末泥。如上释。
伽毗罗湿波罗具云甘婆罗阿湿波多罗。此云毛上马(或云金跋罗。亦毛也)。
提头赖咤此云持国。亦翻治国。如受戒揵度释。
揵闼婆罗刹娑揵闼婆。此云香阴。或云齅香。亦云食香。以香自资故也。罗刹娑。或云罗叉娑。此云护士。若女。则名啰叉斯。苑师云。此翻为可畏也(或云罗刹。此云速疾。已上皆是天王。及龙王名号)。
婆伽婆是世尊众德至尚之称。如前详释。按律文。从毗楼勒叉慈。至婆伽婆句。即是自护慈念呪。比丘以此呪自护身时。即免虵毒所害。又根本律。世尊为诸苾刍。说除毒伽陀。及禁呪曰。
怛姪他唵 敦鼻丽 敦鼻丽 敦薜 钵利敦薜 捺帝。苏捺帝 鸡捺帝 牟奈𧜟(同裔) 苏牟奈𧜟 弹帝尼 攞鸡世 遮卢计薜 嗢毗盈具丽 莎诃
(若以此偈呪护身。不为诸蛇所害。设他被毒。而为诵持。即得销除。倘诵呪未能通利。可以方药治之。方药不一。而最简要者。一方用白矾一钱六分。以八分磨酒服之。八分磨水。以指蘸水。弹酒伤处四边。水尽即愈。复更以呪加持之大胜。一方用狗肝菜。擂酒服。渣敷疮口四边。其毒气从口出。以灯照之。气即冲灭灯火。再照灯不灭为度。一方治青虵咬。用土华椒叶。擂酒服。渣敷疮口四边。即愈)。
铍刀铍。篇夷切。音批。说文云。大针也。医家用以破痈也(针。俗作针)。
三种药谓姜。椒。荜茇也。十诵云。佛身中冷气起。药师言。应服三辛粥。阿难即入城乞胡麻。秔米。大小豆。合煑。和三辛粥上佛。佛问谁煑。答言。我煑。佛勅弃著无草地。无虫水中。告诸比丘。从今日。大比丘煑食。不应噉。若噉。得突吉罗。
私诃此云师子。十诵云。毗耶离城中。有一大将。字师子。大富多钱。谷帛田宅。宝物丰足。种种福德成就(毗耶离。即毗舍离)。
米泔泔。姑南切。音甘。米潘也。说文云。周谓潘曰泔。潘音翻。淅米汁也。又江北名泔。江南名潘(淅音昔。汰米也)。
荡涤荡。徒浪切。音宕。与荡同。通俗文云。澡器谓之荡涤也。
苏弥此国名也。城名䟦提(此云贤)。十诵云。苏摩国。有二城。一名婆提城(即跋提城)。二名蜜城。婆提城中。有六大福德人。一民大居士。二民大妇。三民大儿。四儿妇。五民大奴。六民大婢。
琝荼琝。旻。同弥邻切。音民。荼。音徒。十诵作民大(大音隋)。五分作文荼。或云文图。天竺名护。
垄出力董切。音笼。田埒也。谓田中耕起高土。谓之垄也。
多呵楼支此辟支佛字也。多呵。未详。楼支。此翻可爱乐。
阿牟多罗国或云鸯求多罗国。城名诃摩那。然此城深信佛法。是古仙之所住处。
翅㝹或作罽那。或作鸡尼耶。皆梵音轻重转也。此无以翻(按罽那。此翻为耳)。
施卢或作尸罗。正言贳夷罗。是婆罗门之子。此人宿植善根。闻佛说法。即证预流果。
八种浆一梨浆(梨类多种。如前已释)。二阎浮浆(如堕篇释)。三酸枣浆(梵云拘罗。此云枣。婆婆罗罗。此云酸枣。今按此中。非酸枣也。原西国一类果。状似酸枣。名孤落迦果。可以压浆也)。四甘蔗浆(蔗有大小二种。大者常食。小者为糖。言蔗能下气。和中。消痰。止渴。补助脾气。而利大肠。除心烦热。而下气痢)。五蕤果浆(如堕篇释)。六舍楼伽浆(舍楼伽者。藕根也。善见云。此是优钵罗。拘物头华根。舂取汁。澄使清。是名舍楼伽浆。优钵罗。此云青莲华。拘物头。此云白莲华)。七婆荣师浆(或云破楼尸。或作颇留沙。正言钵噜洒。其果状如蘡薁子。此方无也。善见云。似庵罗果)。八蒲萄浆(蒲萄。如前释。十诵。根本。母经。皆有蕉子浆。梵云茂梨。或云无提。又云毛者。此译为芭蕉子。言以沙胡椒。安在果上。手极捼之。皆变成水。是为蕉子浆。除上八浆已。若有橘。柚。樱梅。石榴等。亦得作浆。然此等诸浆。皆须净洗手。净器。滤之。以水滴净。受已然后得饮。故杂事云。邬波离请问世尊曰。如佛所说。时非时浆者。云何为时。云何非时。佛言。其不滤者为时。其净滤者。为非时。仍以水滴。滴之为净)。百一羯磨云。一招者浆(酸似梅。状如皂荚)。二毛者浆(即熟芭蕉子是)。三孤落迦浆(其果状似酸枣)。四阿说他子浆(菩提树子)。五乌昙䟦罗浆(其果状如李子)。六钵噜洒浆(即婆楼师)。七蔑栗坠浆(是蒲萄果)。八渴树罗浆(形如小枣。涩而且甜。出波斯国。中方亦有。其味稍殊。其树独生。状如椶榈。其果多有浆。至番禺时。人名为波斯枣。其味颇与干柿相似也)。
摩罗亦云末罗。此言力士。斯其种姓也。如余处释。
波婆城又云波波。此云罪恶。
卢夷亦云楼延。如衣揵度中释。此是波婆城大臣力士之子。阿难旧亲友也。
阿头或云阿牟。又云阿头佉。此聚落名也。僧祇云。故名婆罗门聚落。又云固名。
迦摩罗国亦作遮摩罗。此翻为可治。又翻可疗(又莲华将落时。名迦摩罗华)。
根药阿漏 弥那漏 比那漏 提婆檀豆檀虑干漏 私罗漏 此等根药。皆无以翻。检坏鬼神村戒。根种子中。于此句中。或详。或略。或有。或无。然此多是外国药名。语亦多是胡音。少近梵言。又其药物。此方或有或无。今据十诵。五种根药。一舍利根。二姜根。三附子根。四波提毗沙根。五菖蒲根。净法师曰。人参。茯苓。当归。远志。乌头附子。麻黄。细辛。察问西国。咸不见有。据此则附子。亦非梵本文也。
沙蔓那或云苏蔓那。此云称意。善见云。其华香气。与末利相似。摩诃沙蔓那。此云大称意。
杏子仁杏子。如常可知。兜兜漏(无翻)。察敌梨。呪部云。脚极实唎。此云红蓝华。亦未得其的也。
得𨱔应作罇。按字本作尊。说文云。酒器也。后人以为尊卑之尊。而加木别出樽字。然樽乃林木茂盛之字。又加缶。加瓦。加土。亦随俗所见也。𨱔乃矛戟柄下铜𨱔也。𨱔非此义。
●律藏卷第四十三
四种净地一者处分净(初作僧伽蓝时。檀越。若经营人。分处。如是言。某处为僧作净地)。二者檀越净(若为僧作寺。未施与僧)。三者院相不周净(若僧住处。半有篱障。多无篱障。都无篱障。若垣若墙。若堑若栅。亦如是)。四者作白二羯磨结(应一比丘。于僧中唱。某院及诸果树等处。作净地。唱已。方作羯磨。若疑先有净地。应解已。更结。解文翻羯磨应作)。五分律。听羯磨一房。一角。半房。半角。或中庭。或齐屋溜处。或通结僧坊内。作净地。结时。僧应在院外。遥唱。遥结之。
胡瓜本出胡地。故云胡瓜。今多呼为黄瓜。食不益人。不宜多噉。积瘀热成疮。动寒热作疟。令人虗热。上逆少气。发百病。损阴血脉气。善发脚气。而生疳虫。天行时疾后。不可食。忌醋和啖。慎勿犯也。涅槃经云。譬如胡瓜。名为热病。何以故。能为热病作因缘故(此瓜非热。而能发热。是为热病因缘也。若蛇咬。取胡瓜捣傅之。数易。则愈)。
五种净法一火净(谓以火触。善见云。若火净已。后生芽。生芽处应更净。非生芽得食。无罪)。二刀净(以刀损坏)。三疮净(果上自有坏处)。四鸟啄净(乌[此/束]啄伤)。五不中种净(谓不堪任为种。或未成种者)。是中刀净。疮净。鸟净。应去子食。火净。不中种净。都食。复有五种净。一皮剥(谓剥少皮)。二剥皮(谓都剥皮)。三腐(谓烂坏也)。四破(谓劈裂也)。五瘀燥(自蔫干。不堪为种也)。根本律云。如佛所教。作净应食。苾刍即一一作净。遂至日中。不得噉食。佛言。所有果等。应为一聚。应以火刀。于三四处。而触损之。此名为净。五分云。若食根种。亦应作五种净。剥净。截净。破净。洗净。火净。若食茎叶。应作三种净。刀净。火净。洗净。若作净时。应作总净。于一聚。一器中。若净一。名为总净(瘀。音饫。声同预。蔫。音烟。物不鲜也)。
自煑僧祇云。下至姜汤。亦不得自煑。若乞食。食冷得自煖。无罪。十诵云。食生。听更煑。若生食。听火净已。得煑。云何名火净。乃至火一触。
循杓循。详伦切。音旬。谓沿流而下也。
澡豆十诵云。佛听用小豆。大豆。摩沙豆。豍豆。胡豆屑。梨频陀子等。干草屑作。莫杂香作。除病人。余不听用。若不索檀越自与。随意得用。母经云。比丘法。不得用杂香澡豆洗身。乃至病。亦不得用。根本羯磨云。如佛所说。有三种物可用洗手。一是咸卤土。二是干牛粪。三是澡豆。此是开听。如夜合树华。木槵。皂荚。澡豆之类。咸堪洗沐。既非遮许。无毒无虫。用之非过(此意。是略教中摄。然皂荚。木梙洗时。勿在有虫地。其水入地。虫即闷绝。胡豆即秥豆。豍豆即[豆*(刀/日)]豆。亦云豌豆。有一类荜豆。人家亦种。堪食。若用为澡豆。极佳)。
婆陀亦云婆荼。疑是婆柁梨。乃西方一类小枣也。其木坚鞕。树皮可以染衣(荼。音徒)。
庵婆罗阿婆利或云庵罗婆利。即庵没罗果。似柰非柰。似桃非桃。无有正翻也。如余处释。
迦婆陀即鸡头子。一名雁喙。一名茨生。一名芡实。生水泽中。叶大如荷。皱而有刺。俗谓之鸡盘。华下结实。形类鸡雁之头。故名鸡头。
蔆芰蔆。离呈切。音灵。芰。奇寄切。音忌。三角。四角。曰芰。两角曰蔆。总谓之水栗。亦呼蔆米。俗名蔆角。不可多噉。令人脏冷腹胀。
斗斛梵云佉梨。此云斛。十佉卢。为一佉梨也。此方以六十四黍为圭。十圭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斛。胡谷切。洪入声)。
作铢铢。尚朱切。音殊。铢。两。斤。均。石。五衡权也。权。
重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按黄钟。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龠。音药。量名。容千二百黍。状似爵。以縻爵禄。合龠为合。十合为升。钧。音均)。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八
音释
蘸
斩去声。物淬水中也。
膨
音彭。胀也。
胘
音弦。肚也。疑是痃之误。痃音贤。小腹下病。
饧
音堂。
捣
同捣。刀上声。筑也。舂也。
咽
音咽。
煨
音威。
煻
音唐。
焙
音倍。
仡
音乙。
埒
音劣。
贳
音社。
捼
奴何切。音那。揉也。
溜
音漏。
欢喜丸
酥。面。蜜。姜。胡椒。荜茇。蒲萄。胡桃。石榴。桵子。共和合。名欢喜丸。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九目录
- 湿病
- 患风
- 患疟
- 看病
- 木𣗋
- 与匙
- 不邪命
- 不以相得
- 激发
- 经宿
- 谄曲
- 辗治
- 五条十隔
- 在僧前受
- 与一比丘
- 迦𫄨那
- 出功德衣
- 伽奢国
- 梵施
- 拘萨罗国
- 长生
- 怨仇
- 四部兵
- 富卢醯侈
- 恶声鼓
- 车辗
- 如野象
- 阿难邠坻
- 随举比丘
- 阿㝹婆陀
- 伽尸国
- 婆娑婆
- 十三种人
- 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