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隐人隐蔽也。又安也。亦凭著也。
楯乳允切。与盾同。
富罗此翻短靿靴。靿音要。靴统也。
庵罗果亦云庵婆罗。亦云庵摩罗。旧翻为奈。新翻为难分别。其果似桃非桃。似柰非柰。又生熟难分。
𫓴音矛。同矛。长二丈。建于兵车。其端如劒。
镊音聂。[竺-二+拍]也。
珰音当。穿耳垂珠。
犍音坚。犗牛也。犗音界。凡畜之强健者曰犗。
讟音读。怨谤也。
阿含亦云阿笈多。此翻教又翻无比法。即如来所说之言教也。又翻法归。所谓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也。又翻传所说义。通则大小二教皆号阿含。别则小开四部。谓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长阿含。破邪见。中阿含。明诸深义。杂阿含。明诸禅法。
罪名罪种五篇七聚为罪名。二百五十事为罪种。
之楚北辕楚在中州之南。欲往楚而北其辕。则愈驰愈远。
海运图南决起控地庄子逍遥游篇。明北溟鲲鱼。化为鹏鸟。海风发动。乃徙于南溟。水击三千里。抟风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乃息。此譬大人境界。所养者厚。所行者远。所持者久也。又云。斥鷃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此譬庸流境界。急于自用。犹如决起。眼前活计。如抢榆枋。无有忍力。如不至则控于地也。决起者。轻急妄举。抢者。飞集。榆枋者。小树。控者。仆地以自安息也。
五住烦恼一者见一切住地烦恼。三界中分别见惑。见道之所断也。二者欲爱住地烦恼。欲界中任运俱生思惑。三者色爱住地烦恼。四禅天任运俱生思惑。四者无色爱住地烦恼。四空天任运俱生思惑。皆修道之所断也。五者无始无明住地烦恼。即界外二种别惑。障俗谛者。名为尘沙。障中道者。名为无明。非二乘见修之所能断。故但合为一住。菩萨诸佛修假中二观。乃能断之前四住名烦恼障。后一住即所知障。
根本从生方便等流二百五十戒。各就本条结罪。名根本罪。非仅以四重为根本也。犯罪而不发露忏悔。则覆藏之罪日日倍增。名从生罪。将犯罪而其事未成。名方便罪。罪已成而轻于根本。名等流罪。后文治罪法中。有从生偷兰遮。当知即是此中初篇二篇之方便罪所摄。与今从生二字不同。彼约从罪前生。今约从罪后生也。有独头偷兰遮。当知即是此中初篇二篇之等流罪所摄。以其自成罪性。故名独头。以是两篇根本罪之同等流类。故名等流也。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不龟手药龟。音均。手冻拆也。庄子中明。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漂布为业。客闻之。请以百金买其方。往说吴王。冬与越人水战。由此药力。手不冻拆。大败越人。吴王遂分地而封之。此药是一。或以封爵。或不免于作漂工。则所用者异耳。今此比丘戒法亦尔。声闻持之。仅得阿罗汉果。如彼漂工。菩萨持之。回向众生同成无上菩提。犹如吴客之受封也。
比丘尼波逸提。不犯者。在无生草菜处大小便。流堕生草菜上。或风吹鸟䘖而堕生草菜中。
律摄云。棘刺丛处。无犯。若大林中行。枝叶交茂。应离人处。若涉生草田间无空处。应持干叶布上便利。若不可得者。无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