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根者。见根。闻根。疑根。见根者。实见弄堕精见。与女身相触。见粗恶语。见自叹身。或见媒嫁。若余人见从彼闻。是谓见根。
闻疑准知。除此三根已。以余谤者。是为无根。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心怀恚忿。二实无三根。三言说了了。
定罪 此中犯者。瞋恚故以无根僧残谤。说而了了。波逸提。
不了了。突吉罗。
僧祇云。谤比丘尼。偷兰遮。
谤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越毗尼罪。
谤俗人。越毗尼心悔。
律摄云。若窣吐罗罪谤。若前人不领解语。咸得恶作。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有见闻疑根。若说其实。欲令改悔。而不诽谤。若戏笑语。疾疾语。独语。梦中语。欲说此错说彼。无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会详 法苑云。瞋有二种报。一者常为他人求其长短。谓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兴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动辄得咎也。二者常为众人之所恼害。谓因前世瞋恼众人。令不安隐。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恼害也。
○第八十一辄入王宫阈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亦同犯。大乘同制。末运尤所当慎。设令唤请。亦不应辄入。若具大神力威德任从。不犯。
律摄云。由诣王宫事。并讥染烦恼。制斯学处。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末利夫人见佛闻法。得法眼净。为优婆私。还至宫中。劝波斯匿王。令得信乐。听诸比丘入出宫合。无有障碍。
起缘人。
迦留陀夷往入王宫。时王与夫人昼日共眠。夫人遥见尊者来。即起披衣。拂座令坐。夫人失衣堕地形露。惭愧而蹲。尊者寻还。语诸比丘。波斯匿王第一宝。我今悉见。诸比丘问知。白佛诃责结戒。
所立戒相。
释义 宝者。金银。真珠。琥珀。砗磲。码碯。瑠璃。贝玉。生像金。
宝庄餝者。铜铁铅钖白镴以诸宝庄餝也。
自捉教人捉。除僧伽蓝中。及寄宿处(谓开此二处自捉教他。此为非犯。外捉不开故也 萨婆多云。若僧篱墙外。复非白衣住处不应取)。 若比丘在僧伽蓝内若舍内。若宝若宝庄餝自捉若教人捉。当识囊器相。识褁相。识系相。应解囊器看知。几连缀。几未连缀。几方几圆。几故几新。若有求索者。应问言。汝物何似。若相应应还。若不相应语言。我不见如是物。若有二人俱来索。应问言。汝物其形何似。若言相应还。若不相应当语言。我不见如是物。若二人语俱相应。应持物著前语言。是汝等物。各取。
若有主识者当取。作如是因缘非余(此谓虽开听自他举捉未取之间。当作是念。此非我物。有主识者当还之。为彼藏举坚牢。作如是因缘。非为余事也)。
犯缘 此戒具足三缘。方成本罪。一是宝物。二非伽蓝及舍内。三自捉教他。
定罪 此中犯者。在僧伽蓝内若舍内。若宝若宝庄餝若自捉若教人捉。若不识囊相褁相系相。突吉罗。
若不解囊。不看几连缀。几未连缀。几方几圆。几新几故。一切突吉罗。
十诵云。捉伪珠。突吉罗。
人间金银宝地床器。比丘不应行坐。用天上金银宝地床器。比丘应行坐用。
根本杂事云。不应于宝器中食。或往天上。或至龙宫。无余杂器者。设金宝器亦应取食。
律摄云。若触轮王七宝。随其所应。得轻重罪。一得众教(触女宝得僧残)。二得堕罪(触珠宝及轮宝也)。余四无犯(谓主丘主藏马象四宝是)。比丘尼波逸提。小三众突吉罗。是谓为犯。
开缘 不犯者。若至僧伽蓝内若寄宿处。若宝若宝庄餝若自捉若教人捉。识囊相褁相系相。解看知几连缀几未连缀。及方圆故新。乃至来索。语相应者令持去。若是供养塔寺庄严具为坚牢故收举。如是一切无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会详 根本云。时诸苾刍咸皆有疑。以何因缘毗舍佉母不失钱财。佛告诸苾刍。乃往古昔迦叶波佛涅槃之后。有一老母。奉持戒行时讫。栗王宫人游戏园中遗璎珞具。时彼老母得此璎珞。系竹竿头上。欲求本主。时王遣人寻此璎珞。于老母处得已奉王。王见物喜。恠其奇异。嗟叹老母。问曰。既有好心。理合嘉赏。今何所欲。老母白王。更无所欲。不求现利。愿以此缘。于未来世所生之处。得不失财报。由昔净心。今受斯果。往时老母者。即毗舍佉母是。由于往时不藏他物发愿力故。于生生中。虽失珍宝。终还获得。是故苾刍得他物时。勿盗藏举。如是应学。
○第八十三非时入聚落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学。息世讥嫌故。
律摄云。由入村事招俗讥谤。制斯学处。此戒二缘合结。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
起缘人。
䟦难陀非时入村。与诸居士摴蒱。比丘胜。居士不如。以悭嫉故便言。比丘晨朝入村为乞食故。非时入村。为何事耶。诸比丘闻白佛。诃责结戒。比丘或有僧事塔寺事瞻病人事。佛言。听有因缘嘱授已入聚落。不知嘱授何人。佛言。当还嘱比丘。若独处一房。当嘱授比房者。当如是说戒。
所立戒相。
释义 雨浴衣者。诸比丘著在雨中洗浴。长佛六磔手。广二磔手半(长有九尺六寸。广有四尺。是为应量。若过量裁竟。悔罪)。
犯缘定罪开缘并如前。
会详 萨婆多云。凡比丘浴。若露复室。要不共白衣。及复上身。要当著竭支(即僧祇支是掩腋衣也)。一当有羞愧。二喜生他欲想故。昔有罗汉比丘洗浴。有一比丘见其身体鲜净细輭。便生欲心。后不久男根堕落。即有女根。休道为俗生子。后遇见。便识知本所。因罗汉教令悔过。用心纯至。还得男根故。宜不露形也。婬持戒大比丘及沙弥罪同破七宝塔。劝人令出家精进。斯福同塔也。
○第九十与佛等量作衣戒
总释。
此是不共戒。尼不同制。大乘同学。
律摄云。由招讥过。制斯学处。
缘起处。
佛在释翅搜尼拘类园中。尊者难陀短佛四指(此云欢喜。是佛亲弟。姨母大爱道生。与佛身相似。有三十相。唯少白毫相千辐轮相。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四月九日生。佛后度令出家。为说胎经。获阿罗汉果。于佛声闻弟子中。善护诸根。能防外境。最为第一)。诸比丘遥见彼来。谓是佛来。即起奉迎。至乃知是难陀。彼此惭愧。诸比丘白佛。佛制难陀比丘著黑衣。
起缘人。
六群与如来等量作衣。或过量作。诸比丘白佛。诃责结戒。
所立戒相。
○第七十八瞋打比丘戒
总释。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制。若以怨报怨。以打报打。罪结轻垢。若无端起瞋。及忿恨增上。不受忏谢。犯重。
律摄云。由伴属事不忍烦恼。制斯学处。
缘起处。
佛在给孤独园。
起缘人。
六群一人瞋打十七群比丘。其被打人高声大唤。比房比丘闻白佛。诃责结戒。
所立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