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行品第十一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
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
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
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
云何得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
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
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干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
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
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
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干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此品来意者。夫欲阶妙位必资胜行。有解无行虗费多闻故。故前品明解。此品辨行。又前明入理观行。今辨随事所行。又前行此愿。并义次第。故次来也。释名者。谓三业随事历缘名为所行。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又悲智双行名为所行。行越凡小。故称清净。以二乘无漏不能兼利。非真净故。得斯意者。举足下足尽文殊心。见闻觉知皆普贤行。文殊心故心无浊乱。普贤行故是佛往修。诸佛菩萨同所行也。所行即净持业释也。三宗趣者。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智大行为宗。成就普贤实德为趣。经文就所历事中。始自出家。终于卧觉。皆事行也。触境不迷。善达事理智行也。双达事理即事理无碍行也。以愿导智不滞自利。大悲行也。上二不二悲智无碍行也。遇违顺境心不驰散止行也。智不沉没观行也。即止观双运行也。又对于事境善了邪正当愿众生。皆假观也。知身空寂心无染著空观也。见理如实中观也。或先空后假。或先假后空。或一或二。或一念顿具。斯为妙达三谛观之行也。又所造成行皆施众生。不起二乘之心。安忍强软两境。或增善品心不异缘。妙达性空善巧回转。皆愿利物。同趣菩提。二乘天魔所不能动。善知药病决断无差。即十度齐修之行也。又皆愿利生皆成佛德。见恶必令其断。见善必令其具。即四弘誓愿之行也。故智首总标诸德以求其因。文殊令善用心顿获众果。若但言愿岂不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