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日夜下正起求行。于中二。先明求法行。后菩萨如是下明求行因。今初文有十句。即是三慧而有四节。初三唯闻。第四五六通闻思慧。第七唯思。后三唯修。于中初日夜常闻以显勤行。喜法等九显正修行。
上求法行。
下求因行。
第五天眼通。论明生死智通。约根约境异故。初总显能见。谁能见。天眼故。清净者审见故。过人者远见故。次见诸下别显所见。初见生死本有之果随业之因。若彼众生下云何见。别见因果不同。如二地善摄戒中辨。菩萨下结。
后日夜下正起求行。于中二。先明求法行。后菩萨如是下明求行因。今初文有十句。即是三慧而有四节。初三唯闻。第四五六通闻思慧。第七唯思。后三唯修。于中初日夜常闻以显勤行。喜法等九显正修行。
上求法行。
下求因行。
第五天眼通。论明生死智通。约根约境异故。初总显能见。谁能见。天眼故。清净者审见故。过人者远见故。次见诸下别显所见。初见生死本有之果随业之因。若彼众生下云何见。别见因果不同。如二地善摄戒中辨。菩萨下结。
第二离垢地。所以来者。论云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言正位者。即初地见道。是出世间。依此修于三学。戒最在初。前地虽证真。有戒未无误犯。又以十度寄明地位。前施此戒。故次明之。下八准此。言离垢者。慈氏云。由极远离犯戒垢故。谓性成就。非如初地思择护戒。亦名增上戒。住此地断邪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误犯三业。能障二地。由斯二地说断二愚。及彼麤重。一微细误犯愚。即上俱生一分。此能起业。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言最胜真如者。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此亦由翻破戒之失为无边德。以成于戒得最胜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