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此菩萨下明业染。上修道品正离烦恼。烦恼既去。业亦随亡。亡不善而修善业。一佛所不赞者尊敬佛故不为。二烦恼染者畏恶名故不作。
上初离障果竟。
第二成德果中有四。一于胜功德生增上心欲果二彼说法尊中起报恩果。三彼方便行中发勤精进果。四彼增上欲本心界满足果。此之四果。前三从前生。后一从此三果生。前中初二护小心果。后一护小行果。前中初果者。由本欲上求下救。今更为物转转上求。故云增上。
第二此菩萨下明业染。上修道品正离烦恼。烦恼既去。业亦随亡。亡不善而修善业。一佛所不赞者尊敬佛故不为。二烦恼染者畏恶名故不作。
上初离障果竟。
第二成德果中有四。一于胜功德生增上心欲果二彼说法尊中起报恩果。三彼方便行中发勤精进果。四彼增上欲本心界满足果。此之四果。前三从前生。后一从此三果生。前中初二护小心果。后一护小行果。前中初果者。由本欲上求下救。今更为物转转上求。故云增上。
第四𦦨慧地。所以来者。瑜伽引解深密明四种清净能摄诸地。前三即意乐戒定增上三清净讫。此下第四讫于佛地明慧增上。故次来也。又慧有多种。四地正明觉分相应增上慧住。故次来也。又前地虽得世定总持。而未能得菩提分法舍于定爱及与法爱。今修证彼行故次来也。若依本论。前三寄世间。今此出世。次第故来。若近望前地。由前定闻发此证智。故次来也。故论云依彼净三昧因持如实智净显示故。言𦦨慧者法喻双举。亦有三义。一约初入地释。初入证智能烧前地解法慢薪故。本分云不忘烦恼薪智火能烧故。二约地中释。成唯识云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𦦨增故。以此地正明菩提分法言中该初后。以菩提分慧为𦦨自性。以惑智二障为薪自性。此地菩萨能起慧𦦨烧二障薪。名𦦨慧地。三约地满。从证智摩尼放阿含光故名为燄。然所烧烦恼。即所离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亦摄定爱法爱。菩提分法特违于彼。故能烧之。由斯四地说断二愚及彼麤重。一等至爱愚。味八定故。二法爱愚即解法慢。今得无漏定及无漏教故违于彼。由斯证得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得此真如宁有定法之爱。便能成菩提分行。及不住道。精进不退。由达无摄受真如。便得摄无生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