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定已满。三昧者此云等持。远离沉掉。平等持心。趣一境故。而云诸者。其余诸缘亦一境故。真如三昧为其定体。随境入别。尘数多端。故云诸也。横则无定不穷。竖则深入无际。故云具足。定障永亡。故云清净。
△二利他行满有三句。即三轮化益。
三得佛语业。能转法轮。不退有四。一称理不退。无改说故。二应机不退。无虗发故。三利益不退。闻已必定故。四制伏不退。天魔外道不能动故。复有四种不退。谓信位证念。今当第四念不退也。
△三二行无碍德。谓引摄佛德。不碍修因故。文有五句。
大法。即大缘起法也。信解故欢喜。深心故爱重。既欢既重。故不替修行。
△第三欲色诸天众。天者。自在义。光明义。清净义。智论云。天有三种。一人天。谓帝王。二生天。谓欲色等。三净天。谓佛菩萨第一义天。今通后二。然诸天寿之长短。身之大小。衣服轻重。宫殿胜劣。俱舍十一。及瑜伽等论。起世等经。皆广辨之。恐繁不叙。文中先有七段。明欲界天。后有五段。明色界天。前中即分为七。初月天子三。初标数辨类。
须者。善也妙也夜摩时也。具云善时分天。论云。随时受乐。故名时分。又大集经。此天用莲华开合。以明昼夜。又云。赤莲华开为昼。白莲华开为夜。故云时分也。随此时别。受乐亦殊故。论云随时受乐也。
△二列名结数。
彼天。是诸佛上生之处故。令修念佛三昧也。召体曰名。响颁人天为号。通号别号。皆悉念也。不计一方。故云一切。以诸如来同一法界。体德均故。念即明记而慧逾增。持而不忘故无间断。以佛为境。何五尘之能惑哉。
△六化乐天王三。初标数辨类。
△第十释文。第一会中。前总四十众。大分为二。初一同生。余是异生。故地论云。解脱月是同生众故。又云。同生众请。则知兼有地前。明知不约地位。余释云云。不符论意。云何名为同异生耶。然有二义。一谓杂类。作诸异生种种形故。菩萨得法性身。同人作一类菩萨形故。二菩萨为同者。通诸位故。神等为异。法界差别德故。
其四十众。文皆有三。一标数辨类。二列名结数。三摄德圆周。今初同生众三。初标数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