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入第二经)

亦有二义。一知不生等。内证真理。二无功用行。外应群机。然不生等。佛法之体。释有多门。略申一两。一别释以不生灭约境。不来去约行。

初不生灭。略有五义。一就徧计。由是妄执无法可生灭也。又情有即是理无。故不生也。理无即是情有。故不灭也。不灭不生。是一法也。又求徧计相不可得。故不生。能显无相性。故不灭。不灭即不生。亦一法也。

二就缘起性。谓法无自体。揽缘而起。生即无生。既本不生故。无可灭也。又缘起无性。故不生。无性缘起。故不灭。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是故不生即不灭。不灭即不生。为一物也。又推缘无起故不生。能显无生性。故不灭。

三约圆成性。谓非是有为故。无彼生灭相也。又非妄心境。故不生。圣智所证。故不灭。又体非迁变。故不生。随缘令法起。故不灭。不灭即不生。为一物也。

四通就三性混融。于一法上。就徧计故不生。就圆成故不灭。就依他故。亦不生亦不灭。就三无性故。非不生非不灭。

五然此四句。合为一聚。圆融无碍。顿思可见。二不来不去者。约行。谓正智。背舍妄执。而无去。向证真理。而不来。又依体起用而不去。应机现前而不来。又往应群机而不去。恒归寂灭而不来。不来即是不去。无二为一味也。由此大智。无念应机。如摩尼天鼓。无思成事。故云无功用行也。

△二通释者。不生不灭。亦可约行。不来不去。亦可约境。谓妄念斯寂。犹若虗空。何生何灭。又虽起大用。见心无生。用谢。归寂了本无灭。又常称真理。寂照居怀。于此心中。有何生灭。约境释不来去者。犹如空华无可去来。又缘会即来。来无所从。故无来。缘谢而去。去无所至。故无去。又诸法即如。如岂来去。

△三展转释。又何以不生灭。由无来去故。何以不来去。由无生灭故。又既无来去。则非一异。不生不灭。则无断无常。智契前理。故无功用。不碍生等。故云行也。是则不生之生。生之不生。无功用故。常寂。行故常用。寂用无二。是于功用。得解脱也。斯为正法之要义。味难尽。无厌繁文。

△四观义解脱。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