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七(入第七十八经)

谓一时之勤。犹未可叹。以其善财自始暨末。一念无懈。故为可称。言一百一十善知识者。古有多释。一云理应具有。但文脱漏。贤首释云。前后诸友。总五十四位。分出德生有德为二。则五十五人各有自分胜进。故有一百一十。若依此解。违此言。既云经由百一十方至弥勒。弥勒等三非在一百一十之数。其义明矣。有云百一十。言减数十耳。约实唯有一百八人。谓此前除去徧友。但五十一。各具主伴。成百二人。徧友童子指示众艺。虽非主友。而是伴友。为一百三。更加无厌足王处空天瞿波处无忧德神摩耶处莲华法德身众神及妙华光明神守护法堂善眼罗刹。合前总有一百八人。以空天等相问答故。得在友数。非前主友称名指示。故非主友。名伴友。若尔则违下余城之言。下自释云。前至童子童女。经一百一十。今更往后文殊所。故云余也。谓若以此为百八者。加于慈氏。尚为百九。并后文殊。方成一十。何有余耶。若通会者。三释皆得一种。取前更加不动处觉悟菩萨天如来使天。足成一百一十之数。余义亦成。以彼二圣亦教善财故。得为伴友。其余之言。但是译者之意。晋经中无余之言。通取前后。于义无妨。然下复云百一十城。又云过百一十由旬。皆言百一十者。有所表故。谓除佛位。取其证入十地等觉。为百一十。一中具十。是故成其一百一十。亦显位位十十相融。设有三贤。亦唯具十。若合等觉。属在十地胜进中摄。则开十信。以为其一。进退行布及与圆融。皆顺百一十之言。何必须要克定前后。

△二所乘广大三。初总难希奇。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七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