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菩提场会
一世主妙严品。部类区分
经中有三世间。一智正觉世间。主能化佛。二有情世间。主人王天王。三器世间。主诸类神。若能依正互融。则难思之境俱是妙严。
意曰。世主差别相。妙严平等体。若世主之妙严。众生有佛德。若妙严之世主。佛德依众生。若世主即妙严。是法平等。若妙严即世主。则世间相常住。若具四句则成佛德。若泯四句为日用。若存泯无碍生佛平等。法本如此。不劳修证。
如是。一小乘。拣异外道经阿优。二始教。信顺之辞。三终教。不变曰如随缘曰是。四顿教。唯如为是。五圆教。如包是徧。
我闻。一小乘。识外有声。二始教。识变声相假我。三终教。净我声尘即心。四顿教。无我根尘俱尽。五圆教。一闻一切闻。
一时。一小乘。昼夜六时。二始教。时依识现。三终教。则不变随缘。四顿教。则般若现前。五圆教。则一时具一切时。
佛在。一小乘。丈六真身。二始教。千百亿化身。三终教。丈六即是常身。四顿教。丈六即是法身。五圆教。具足十身。
菩提树。一小乘。土石诸山。二始教。随机化迹。三终教。其地坚固。四顿教。一尘不立。五圆教。七处九会同一道场。
菩萨众。一小乘。不见闻。二始教。有四十二位。三终教。尽成佛。四顿教。无凡圣。五圆教。佛刹微尘数俱来集会。
经中。释迦如来初成佛时。具足本有十身。于一切法成正觉。
意曰。始成正觉者。旧佛新成也。处于此座者。开悟之处。量等法界如虗空。具普徧广容二义。量云。如来三业有法正容常徧宗。平等无分别故因。譬如虗空于诸国土平等随入。一尘为座。则成等正觉。若一毛为座。则转大法轮。尘数菩萨围遶者。主伴互严。
经中。列众。从内至外。偈赞佛德。从大自在天至普贤海众云集。一同生众。有二十种。普贤至普光菩萨。海月光至智生菩萨。二异生众。十种。执金刚神。身众神。足行神。道场神。主城神。主地神。主山神。主林神。主药神。主稼神。主河神。主海神。主水神。主火神。主风神。主空神。主方神。主夜神。主昼神。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王。夜叉王。龙王。鸠槃茶王。干闼婆王。月天子。日天子。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大梵天。光音天。徧净天。广果天。大自在天。
经中。列众。从内至外。偈赞佛德。从外至内。有十佛刹微尘数毗卢遮那佛。一一皆有六十众围遶。形色部类各有区分。得佛解脱平等无二。
二普光明殿会
七如来名号品。身业周徧
经中。妙悟皆满。二行永绝。叹佛二十一种功德。若世尊见愍我等。开示因中十问果中三十问。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为现神通。十首菩萨来集普光明殿。
意曰。佛法大海信为初首。一小乘。但信佛一人成道。二大乘初教。信一分半众生不成佛。三终教。自信己性决定成佛。四顿教。信生佛本无。五圆教。无成无不成一成一切成。
经中。文殊言。诸佛身名不可思议。不应住于一法见佛身名。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有种种名种种身。色相寿命处所众会种种不同。于此四天下。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于东方善护世界。亦有十名。余九世界各有十名。则其数十千名。能令众生各别知见。
意曰。佛有无尽名。森罗万像举世立名。俱是佛名。于此住处。或名灯笼。或名卓子。或名香罏。或名翠竹。或名黄华。若能如此用心见佛。则步步释迦出世。念念弥勒下生。便见佛身名周于法界。
三忉利天宫会
十三升须弥山顶品。不起而升
经中。妙胜殿上。敷置普光明师子座已。帝释遥见佛来。曲躬合掌。善来世尊。善来善逝。受请入殿。忽然广博量等虗空。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见佛。住于须弥顶。不起而升也。一即一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