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疏钞随文要解卷第十一(疏二)(钞八末)(大钞十六)

从万去有三等数法谓上中下下数十十变中数百百数上数倍倍变言下数十十变者小乘以成住坏空各二十增减共八十小劫成一大劫为第一数十个大劫为第二数十个第二数为第三数乃至第六十为一阿僧祇劫小乘以此阿僧祇劫为无数然亦是有数之极故名为无数非不可算也小乘佛依此数定满三僧祇成实报身言中数百百变者自黄帝十三数起第一数以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为一大劫数至百万为一俱胝名第一数百俱胝为第二数如是至一百名一阿僧祇大乘始教佛依此数满三僧祇若教章云此取水火等大劫(同前以八十小劫为一劫)数至百千数此复至百千为一俱胝名第一数数此俱胝为第二数如是数至一百名一阿祇此即十大劫数中第一数也若僧祇品云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庚多清凉释云俱胝去竝是上等数法倍倍变之苑公华严音义云此经十百千万十十变之从万至亿百百变之亿去亿倍变之评曰此与清凉同与经文亦同又清凉云此经有百二十四数倍倍变之故非余测(自十三数起)又云若兼取一十百千万下等数法通有一百三十七数评曰此与教章同又清凉云俱胝唐三藏译云百亿测法师深密记云俱胝相传释有三种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是故诸说咸有不同言上数倍倍变者即华严数法自僧祇去即心王所问十大数之始阿僧祇(一)无量(二)无边(三)无等(四)不可数(五)不可称(六)不可思(七)不可量(八)不可说(九)不可说不可说(十)倍倍变者谓僧祇僧祇为无量无量无量为无边云云。

令知答次问次科二答初悲答第四问二智答第三问大疏依此科外别约一义前五道业报答第二轮回种性此五性答第三修佛菩提以文中说修证故前问几等此答五种故后文不言几种非答此故有此三义应答菩提然有五义故今科为正一本疑修行者轮回不疑五道(疑云经教只说五道轮回今何说三乘皆是轮回故问修行者轮回有几种)二文中标以贪欲释以二乘外道不应是答佛菩提三结云是名众生五性不言菩提五等四本问轮回有二初问断轮回根本后问轮回有几种性佛言爱为根本即答第一断轮回根本至此显出五性便答第二轮回有几种性次答第四回入尘劳几种方便(即大悲科)次答第三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即大智科)若将此五性为答菩提问令剩一段经文也问本问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今答不云几等何耶答如答回入尘劳几种方便亦云唯以大悲方便皆将一道摄于差别悲智例等不应疑也(上即疏文钞释云)一道摄差别者唯称觉性用心是修佛菩提中一道唯以大悲方便是教化众生中一道发愿求支离邪断障解脱证觉是菩提中差别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是化生中差别皆一道而起差别方是真修菩提真度众生悲智例等者悲谓化生智谓菩提以疏科二问束为悲智故此云耳皆问几答唯一道故云例等五若将菩提性及最后文修证俱答菩提二文何异经宗简要岂合重繁合取行相虽同根本全别五性中修证由本贪欲后文说修证依大圆觉起增上心故依今科之则文不重繁但缘不了本觉问五性是此经说今指学者不了本觉何邪答五性之人是过去今生习学三乘权教之者此经但说彼差别之人从凡至圣修证行相不是此经令依五性习学也故下偈云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即知佛意泯彼五性令悟性耳。

圆觉疏钞随文要解卷第十一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