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谛听之教。知入觉有望故欢喜。闻当说之许。恐议论盈耳故默然。亦资缘与师缘合故。师资缘合竟。
△四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二。一开示障道四相。二斥迷无功劝修。初二。一开示迷识四相。二开示迷智四相。初三。一迷识执相。二别成凡小。三总斥迷闷。初。
初承征标定。上科云。相续求道。皆不成就。意显为智所迷。仍堕四相。且征云何名为迷智我相。此承上征起也。下乃标定。谓诸众生心所证者。言我相隐微。根自心起。于若事若理。有所证取。其体方现。
○善男子。引事证释。承上隐微难见。有证方现之语。恐其不明。故引事以证释也。故曰譬如有人。非喻指事言。即如譬如有一件事也。百骸者。人之身分。调适者。百骸无恙。调和顺适。忽忘我身者。百骸调适。不觉有自己之身。如南郭子綦。嗒焉丧我。故云忽忘。四肢者。两臂两股。弦谓直不能屈。缓。谓柔不能申。此皆摄护将养。乖于方法。微加针艾者。或略用针刺。或略用艾炙。以必证取是事。即知有我。由此一事。可以证知。故前云有所证取。方现我体。
○善男下。取理深明。蹑前不唯于事。心中有所证取是我相。其心乃至证于如来。(约所证果言)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约所证理言)毕竟了知者。谓彻底深证。清净涅槃者。显无明已脱。殊不知纵使果证如来。毕知涅槃。亦是心中有所证取。故云皆是我相。征释我相竟。
△二征释人相。
初承征标定。上于迷智我相。已经辩明。此征云何名为迷智人相。下乃标定。谓诸众生心悟证者。悟由心发。故曰心悟。谓从心发悟。悟得彼之能证者是我。此悟不忘。即为迷智人相。谓对彼我故。说名为人。
○善男下。蹑前详释。悟有二句。谓悟得上来能证以为有我者。自不复认彼为我。是于彼我全空矣。所悟二句。谓彼我既空。是所悟之境。(指前能证之智)已非是我。以此例知能悟之智。亦应如是非我。应忘情也。设或转计能悟之智。业已超过一切能证之者。是依然为智所迷。对彼我相。故曰悉为人相。然证者。而云一切。人相。而曰悉为者。正显凡有所证。不忘能证之智。皆名我相。凡有所悟。不忘能悟之智。皆名人相。
○善男下。以理深明。蹑前不唯悟彼证者是我。为人相。其心乃至圆悟彼所证涅槃。俱是我者。亦为人相。者即人耳。承上漫说圆悟。设或心存少悟不忘。纵使备悉殚尽。逐位所证之理。皆名人相。由悟证是我故。征释人相竟。
△三征释众生。
初承上正明。谓如上所说观之。而彼末世之修道者。必要断除我相。设若不除我相。则证。悟。了。觉。不离我。人。众生。寿者。以是之故。不能入清净觉。赞喜谤瞋。即其证焉。
○其次善男下。据理反显。谓反显能入净觉。恐谓不除我相。不能入清净觉。已知彼修道者。虽修无功矣。且毕竟如何能入。故云若知我空。谓证知空无我理。既能证知空无我理。自然闻毁不瞋。故曰无毁我者。闻毁既已不瞋。闻赞又复何喜。设若闻赞生喜。许以济度说法。则是有我说法。是人我未断故。我既未断。人等亦然。故尔超略人相。而云众生寿者。亦复如是。以是而知我相既空。人相。与众生寿者。一齐俱空。如是则证悟了觉。乃随分入清净觉矣。斥有我无功竟。
△三斥说病无功。
奉谛听之诚。喜当说之许。知世尊不悋慈悲。徧益来今。故而及众默然。静心澄听。又资缘与师合也。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四。一示求人。二开示法病。三开示行病。四开示发心。初二。一正示求人。二兼示承事。初二。一明求人。二明获益。初。
初寄言总征。既属总征。通冠下四。应令为一科。孤句不便别分。故寄言于此。
○一者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指一类修行者言。显不修行者。无此计故。作如是言。葢是从心起念。发如是妄计之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此是错会前幻观中义。起种种行。欲求圆觉也。实不达彼先悟净觉。然后以净觉心。发起幻智。观彼幻众。而起幻行。乃至幻相永灭。方满菩萨清净妙行。今乃虗妄计度。谬倣彼行。欲求圆觉。岂可得哉。当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岂容作得。故曰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固其宜矣。作病竟。
△二任病。
奉教欢喜者。奉诫许之教。喜不枉问故。及众默听者。希闻二方便。得大饶益故。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开示通相方便。二开示别相方便。三开示钝根修证。初四。一随分思察方便。二尅期修习方便。三结夏安居方便。四入期示无悮取。初。
初示方便。若诸众生。指末世未悟者说。末世未悟。欲修三摩提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以为如来为菩萨者。无非修因证果而得。如是则为我之师。我之友矣。
○依种下。明依修。谓既忆想已。为欲师之友之。即便依彼所说种种法门。渐次修行。设遇心若驰散。即当精勤辛苦修诸三昧。定慧均等。方成妙悟。
○广发下。冀当益。恐现前不悟。更冀将来。故教以广发大愿。如弥勒章云。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等。是也。自熏成种者。谓广发此愿。自能渐次熏习。以成悟证种子。纳于八识田中。才出头来。一闻千悟者。固有之矣。
○非彼下。戒悮取。亦准前可知。修学三摩方便竟。
△三修习禅那方便。
△三净业章四。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慇。三师资缘合。四应求开示。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受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