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265

大佛顶首楞严经科

大佛顶首楞严科终

以义立此一科 初题目偈文一也 次十悬谈二也 后笔颂三也

  • ○此䟽总科(三)
    • 初䟽文二节
      • 初题目(二)
        • 初经疏通题(首楞)
        • 二述作人号(长水)
      • 二偈文归请(二)
        • 初归命三宝(稽首)
        • 向群灵(普共)
    • 二分文解释(二)(将释下)
      • 初分章(一教)
      • 二随释(十)
        • 初因缘中(二)(初中)
          • 初分中(分文)
          • 二正释(二)
            • 初总中(二)
              • 初正示因缘(总者)
              • 二克论佛意(若原)
            • 二别中(三)
              • 初标(别者)
              • 二列(十)
                • 初示真定(二)
                  • 初略引(谓阿)(以义)
                  • 二广引(至于)
                • 二破妄执(二为)
                • 三显妙心(四)
                  • 初约迷显(三为)
                  • 二约破显(先就)
                  • 三约悟显(众皆)
                  • 四约疑显(洎满)
                • 四断疑网(四为)
                • 五辨修行(五为)
                • 六分别邪正(六为)
                • 七显呪功(七为)
                • 八明行位(八为)
                • 九示魔境(九为)
                • 十折妄源(十为)
              • 三结(由斯)(以义)
        • 二藏乘分摄(三)
          • 初藏摄(谓三)
          • 二乘摄(诸乘)
          • 三分摄(十二)
        • 三教义分齐(二)
          • 初标(教义)
          • 二正辨中(二)
            • 初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三)
              • 初标(一约)
              • 二通局(一小)
              • 三教摄(若于)
            • 二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二)
              • 初正显本末(五)
                • 初一心为本源(初唯)(以义)
                • 二依一心开二门(二依)
                • 三依后门明二义(三依)
                • 四依后义生三细(四依)
                • 五依最后生六义(五依)
              • 二正显分齐(二)
                • 初通指诸教(若以)
                • 二别显今经(二)
                  • 初显分齐(初一)(以义)
                  • 二总叹(由是)
        • 四所被机宜(二)
          • 初标章(四所)
          • 二随辨中(二)
            • 初料拣(初谓)
            • 二普收(二)
              • 初下种结缘(后普)(以义)
              • 二益者浅深(谓宿)
        • 五能诠体性(二)
          • 初标章(五能)
          • 二随释(一随)
        • 六所诠宗趣(二)
          • 初标章(即有)
          • 二随释(二)(以义)
            • 初统论诸教(初谓)(疏语也)
            • 二别显今经(二)
              • 初拟佗解(二)
                • 初总(总以)
                • 二别(别有)
              • 二随要释(二)
                • 初结解行(若以)
                • 二约修证(此真)
        • 七教迹前后(二)
          • 初辨说之前后(佛说)
          • 二定文之部(若以)
        • 八传译时中(二)
          • 初明飜译(八传)
          • 二叙流传(二)
            • 初流传(先是)
            • 二叙异同(二)
              • 初异同(又据)(以义)
              • 二会通(今详)
        • 九通释名题(三)
          • 初正题疏(二)(大佛)
            • 初总(经有)
            • 二别释中(二)
              • 先略(先略以义)(二)
                • 初上之三字是总(二)
                  • 初含教理行果(上之)(以义)
                  • 二全约理法配(若以)
                • 二如来下配诸字(如来)
              • 次广释中(九)
                • 初大(二)(以义以初字)
                  • 初标(大者)
                  • 二释中(二)
                    • 初释名(当体)
                    • 二显义(常徧)
                • 二释佛顶(二)
                  • 初约果位释(三)(以义)
                    • 初标(佛顶)
                    • 二释(三)
                      • 初本觉(本谓)
                      • 二始觉(始觉)
                      • 三究竟觉
                    • 三结(此约)
                  • 二约现事释(若约)
                • 三释如来(如来)
                • 四密因(藏因)
                • 五修证(修谓)
                • 六了义(了义)
                • 七菩萨万行(诸菩)
                • 八首楞严(二)
                  • 初飜名(首楞)
                  • 二释义(二)(得此)
                    • 初正出体(此三)
                    • 二净用显(以一)
                • 九解能诠(二)
                  • 初就事释(经者)
                  • 二约理释(二)
                    • 初就藏体释(若约)
                    • 二徧一切法(心性)
          • 二别号(三)(一名中等也)
            • 初释印度(印度)
            • 二释道场(大道)
            • 三释灌顶(灌顶)
          • 三译人
        • 十别解文义疏(二)
          • 初分科(准常)
          • 二随释经分(三)
            • 初序分疏(二)
              • 初分文(证信发起证信之立)
              • 二随释(二)
                • 初证信序疏(二)
                  • 初立由意(二)
                    • 初立由(由何)
                    • 二立意(意为)
                  • 二科定经文(二)(然此)
                    • 初说经时处疏(五)
                      • 初释如是(二)
                        • 初合释(若兼)
                        • 二离释(二)(以义)
                          • 初约人释(如是)
                          • 二约法释(二)
                            • 初诸教(又契)
                            • 二就此经克性说(二)
                              • 初克性说(若约)
                              • 二会妄说(又一)
                      • 二释我闻(三)(以义)
                        • 初释我闻(二)(以义加初字)
                          • 初释我(闻成)
                          • 二释闻(闻谓)
                        • 二约空宗释(无相)
                        • 三就法性释(若约)
                      • 三释一时(二)
                        • 初据事释(二)
                          • 初标(师资)(以义)
                          • 二出体(一者)
                          • 三通妨(又诸)
                        • 二据实释(若约)(以义)
                      • 四释佛(二)
                        • 初飜名(具云)
                        • 二广辨相(二)
                          • 初约三义释(然三)
                          • 二引十义释(佛地)
                      • 五释处所(二)
                        • 初总指(处有)
                        • 二别解(三)
                          • 初释伐城(具云室)
                          • 二释祇桓(祇桓)
                          • 三释精舍(精舍)
                    • 二引众同闻疏(三)
                • 二发起序(二)
            • 二正宗分(二)
            • 三流通分○
    • 三总结(绝笔颂曰)
  • ○二引众同闻疏(三)
    • 初总(同闻之众)
    • 二科分(文二初文三)
    • 三随释经文二节(与大比丘下也)
  • ○二发起序疏(二)
    • 初指诸经(诸经)
    • 二指今经(今经)(以义)
  • ○初声闻众疏(二)
    • 初释标类(四)
      • 初释与字(与者)
      • 二释大梵(梵云)
      • 三释比丘(比丘)
      • 四释众(四人)
    • 二释年数(举数)
  • ○经科(二)
    • 初叹自利(佛子)
    • 二叹利他(五)
      • 初无刹不现(能于)
      • 二智堪遗付(从佛)
      • 三戒可遵依(严净)
      • 四定能现他(应身)
      • 五结悲济无尽(拔济)
  • ○二正宗分疏(二)
    • 初总叙意(由何)
    • 二分科文(文三)(以义)
  • ○初阿难悲恨请修三昧疏(二)
    • 初释叙偏失(多门佛与)
    • 二辨观行相(二)
      • 初飜名总指(二)
        • 初飜名(奢摩)(以义)
        • 二通示微妙(释其)
      • 二别解方便(二)
        • 初浅深总示(最初)
        • 二别解中(二)
          • 初约解释(复先)
          • 二约行释(信解)
  • ○三如来乘机广为开演疏(四)
    • 初指古判(古人)
    • 二明今判(今详)
    • 三明去取(然开)
    • 四随释(今初)(以义)
  • ○七破无著二经䟽
    • 初叙意(此上)
    • 二定处(微虽)
  • ○二显示真心疏(二)
    • 初示心体(二)
      • 初体德体量(真心)
      • 二三大二门(二)
        • 初举义标门(二)(然具)
          • 初真如门(若约)
          • 二生灭门(若就)
        • 二会二相(一心)
    • 二别释经意(二)
      • 初略指(今之)
      • 二广释(三)
        • 初通示诸教(然破)
        • 二广释相中(二)
          • 初破妄显真(今经)
          • 二即妄示真(下经)
        • 三总结由叹(此则)
  • ○一发心修行疑䟽(二)
    • 初引涅槃(准涅)
    • 二合今教(今经)
  • ○初正显失疏(二)(佛告)
    • 初释名相(四禅)
    • 二释疑难(二)
      • 初唯简凡夫释(然修)
      • 二通简三乘释(亦可)
  • 二出所以(皆由)
  • ○二破妄见明真见中疏(二)
    • 初明次第(由前)
    • 二会二文(然体用)
  • △第二之上
  • ○一兴悲告诸叙其常说疏(二)
    • 初释经文(天皷)
    • 二通妨(问前)
  • ○二许示无生广辨无改(二)
    • 初正述(此下)
    • 二引证(维摩)
  • ○三广约缘尘显真见疏(二)
    • 初六今意(以前)
    • 二正释经文(文四)
  • ○三叙妄疏(二)
    • 初对三细(无明)
    • 二对六麤(以有)
  • ○二彰疑疏(二)
    • 初释经文(佛以)
    • 二解名相(言圆)
  • ○三指妄显真结成得失疏(三)
    • 初释经文(妄相)
    • 二斥非显是(然文)
    • 三结显(斯则)
  • △第二之下
  • ○一会前见性非佗所成疏(二)
    • 初明今意(明等)
    • 二斥佗解(此之)
  • ○二克示见性离自见相疏释(二)
    • 初解前二句(二)
      • 初约位辨异(前约)
      • 二正解二句(若以)
    • 二解中二句(真见)
  • ○二双标二见疏(二)
    • 初释同别(二)
      • 初正释同别(妄见)
      • 二拣异常论(是故)
    • 二重出所疑(问阿)
  • ○一总指咸真疏文(三)
    • 初正释经文(此诸)
    • 二答释疑难(四)
      • 初问(问幻)
      • 二答(答若)
      • 初问(问若)
      • 二答(答亦)
    • 三结示经旨(今广)
  • △第三之上
  • ○二破六入疏(二)
    • 初飜名释义(梵语)
    • 二分经文(文二)
  • △第三之下
  • ○二重约七大会相䟽(三)
    • 初显小乘法相(小乘)(以义)
    • 二显实教(二)(胜义)
      • 初正显七大(今下此)
      • 二引证(如下)
    • 三结判(斯则)
  • ○六破根大疏(二)
    • 初异立名(然小)
    • 二分经文(文四)
  • ○一正叹疏(三)
    • 初释叹佛(初句)
    • 二释叹法(下句)
    • 三重结示(上句)
  • ○二述益疏(三)
    • 初解初句(初句)
    • 二解下句(下句)
    • 三商较悟道(然据)
  • △第四之分
  • ○三比论得失疏(二)
    • 初释经文(开悟)(以义)
    • 二疑难(问何)
  • ○一藏性生相疑疏(三)
    • 初对消经文(前五)
    • 二释二经(二)(以义)
      • 初释圆觉(如彼)
      • 二释今经(今经)
    • 三总示(斯皆)
  • ○一唯一真心疏(二)
    • 初显经意(一真)
    • 二释经文(二)
      • 初释性本(性本觉)
      • 二释妙明(体相)
  • ○二起诸妄法䟽(二)
    • 初举义标门(即约)
    • 二依门天义(随缘)
  • ○二因内感外疏(二)
    • 初释前四句(起即)
    • 二释后二句(彼无)
  • ○四水轮疏(三)
    • 初消当文(于内)
    • 二通辨虗妄(由是)
    • 三拣异小乘(然小)
  • ○一约非相以明真谛疏(三)
    • 初解经文(谛缘)
    • 二释经意(此上)
    • 三释次第(今次)
  • ○二合䟽(二)
    • 初显前二喻(前就)
    • 二显后二喻(后约)
    • 三显相资(若经)
  • ○三约遮照以明中道疏(三)
    • 初释经文(此约)
    • 二通经意(且法)
    • 三引证(二)
      • 初引净名(故维)
      • 二引天台(又如)
  • ○二举况重明疏(二)(下卷)
    • 初释今意(举浅)(以义)
    • 二拣旧解(古人)
  • ○二引事验知疏(二)
    • 初释经意(佛果)(以义)
    • 二疑难(问何)(以义)
  • ○二明修行方便疏(二)
    • 初总结前文(上来)
    • 二叙今来意(次下)
  • ○二举义许宣疏(二)
    • 初略示经意(妙三)
    • 二广释止观(二)
      • 初止(一者)
      • 二观(二者)
  • ○三流变成功疏(三)
    • 初指古释(三变)
    • 二明今意(今所)
    • 三显异同(此约)
  • ○二就法融体疏(二)
    • 初释经文(三界)
    • 二斥谬解(若谓)
  • △第五之分
  • ○二诸佛放光疏(二)
    • 初正释本文(无明)
    • 二问答(问此)
  • ○二约法合显疏(三)
    • 初对消经文(此正)
    • 二引净名贴释(维摩)
    • 三合判(此则)
  • ○一比量正破疏(三)
    • 初略标示(此文)
    • 二别解文(言真)
    • 三总结(斯显)
  • △第六之下
  • ○三别示戒学疏(二)
    • 初示意(以定)
    • 二引证(扶律)
  • △第八之分
  • ○二明地位差别(二)
    • 初立位所由(二)
      • 初正明(夫论)
      • 二引证(二)
        • 初正引(二)
          • 初引经论约喻明(起信)
          • 二就二门约位显(诸大)
        • 二合显(此则)
    • 二立位同异(二)
      • 初引诸经显开合(又诸)
      • 二引天台辨同异(若约)
  • ○一总问诸趣疏(二)
    • 初释文(此疑)
    • 二结示(前文)
确定
取消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