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目以见空华。变为塞耳以闻头响。准上。前一劳字。指头内虗声。而后二劳字。指耳所对一切声也。自此以下。皆当请看上文以例之。无不明矣。葢目瞪发劳。止见空华。菩提发劳。则见闻嗅甞觉知齐发。故皆言瞪发劳相。
△二辩妄无实。又分二。一无有实体。又分二。一托尘妄现。
处方所也。又定在也。六根六尘故有十二。相教权立言。根一定在内。尘一定在外。又眼惟对色。耳惟对声。各有方所定在。今融归一性。正皆破彼方所定在也。征意准上。
△二别破。分为六。一眼色处。分四。一标举二处。
鼻闻二字。似兼浮尘胜义二根。以根对尘。仍为二处。非有三法也。承上详究。香尘尚无生处。而齅性岂有处所哉。故曰俱无处所。即齅与香二处生体了不可得。齐此结妄。至于归真。意同于上。鼻香二处已竟。
△四舌味处。分为四。一标举二处。
舌甞同前。亦指二根。此亦辩尘况根而相妄性真。结意皆准上文可知。舌味二处已竟。
△五身触处。此当先知触不同于诸尘。葢诸尘皆持业释。如色即是尘也。独触为依主释。身所触之尘也。故单尘未及身触。但惟是色。不名为触。以身触知。方以得名。而触即身分之觉也。是必具能知之用者。方能成触。所触而无知者。但受触而已。岂能自成其触哉。明此而下之破意可领矣。分为三。一标举二处。
根尘识皆六。故成十八界者。依古解种族也。各成界限。不相杂乱之意。惟依十八种族为正。又释为因。不与破意相关。葢惟破其界限。融归一性。非破其能生诸法。故不用之。
△二别破。分六。一眼色识界。分四。一标举三界。
单根不立界也。葢根尘相对。表示内外。然后识界立于中间。今无尘单根。而根之自体。又无青等。则是但惟一体。无复内外以表示。将以何为中间。而立于识界乎。
△二破因色生。此科文法。如绳床脚十字交义两头互到。故俗呼为交床。本意元是变与不变。皆应不识空。皆应不立界。而交错成文。乃前以从变为不识空。而后以不变为不识空。前以不变为不立界。而后以从变为不立界。文极巧矣。就分为四。
△一从变不识空。
胜义根者。清净八法所成。许具闻义。又圣人所见之境。肉眼不见也。长水曰。若无前境。根自无知。若实无知。更有何识。
△二约浮尘根破。浮尘根者即肉耳也。麤浮八法所成。本无闻义。二根科名。竝依长水。又分为二。一离尘无闻。
葢由鼻孔之空既有知性。则一切虗空。皆应是汝。又鼻上之肉。既无知性。则汝徧身之肉。皆应非知。下蹑此二意。遂成无在之过。葢约空是汝则虗空无在而汝亦应无在。约身无知则纵身有在而亦应不觉其在于何处也。
△三非香知不可滥下香生之文。此因破鼻生识界。而遂追究。取何为鼻。既破浮尘。复究胜义之知。依何为体。由是破肉与空。而遂及于香。是葢破香具鼻根之知。非同下之破香生识也。又分为二。一转自成他谬。
首二句。牒合香臭而互夺也。末二句。有两说结破一说因互夺而至俱无。如是则根知尚自无体。识界从谁立乎。又说两气互同。无一定之分。辩何所了别而立识界乎。竝通。
△二破因香生。分三。一成不知香。又二。一纵成香生。
经临也。即照临之谓也。远方者。言珠比所经林木尚为隔远。又如月当正南。则自珠以南之林木。皆是所经近处。或珠在平地。则高阜以上之林木。皆是所经近处。此是以远证近之必流也。下四句则是流与不流。皆不当理矣。
△二破从珠生。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刹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虗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虗空。虗空浅深。随出多少。
防转记也。仍承上难。必言。土自出入。空何出入。故即约空无出入以难也。意谓。既言空无出入。则土未出时。应即有空。而空土一体不分。故曰则应空土元无异因也。一体遂成同出之谬。故难曰无异(云云)。
△三依凿以破。又为二。一破因凿以出。
擕李曰。此问四句。一同。二异。三或同或异。四非同非异。但经文分两同两异。各成一句。斯解与下破处相合。此中亦开色对空也。
△二逐破。又分二。一开破例审。又二。一开破。又四。一破同牒中开色对空破中开色摄空。又三。一牒起征词。
见周法界者。牒前见之徧周法界也。温陵曰。甞触即舌根以味合方觉。故亦名触。觉触觉知。身意二根也。
○妙德者。言见闻等即妙性之德用。莹然者。灵明不昧也。即略上觉明觉精之意。徧周法界。言皆同见之全体圆融也。
△二类大用。
本无所从者。不从根尘诸缘所出也。了别见闻觉知者。管见谓会前根大。是也。准前二大。当知下俱无本大。而旧谓别指六识。既异前文。而又缺根大。何成七数乎。管见非之当矣。性非从所。亦不属诸缘之意也。余竝准上。
△二警令发悟。
身谓法身。心谓真心。荡然周徧貌。下文分科详释。无罣碍者。妄身妄心不复系罣隔碍也。葢法身真心。本自现成。而无始恒为妄身妄心。系罣隔碍。曾不知觉。了无自在。今于言下开通故。得大自在。得大受用矣。
△二详叙。又二。一心荡然。又曲分为二。一标能徧意。
所生肉身。乃属正报。此因领上法身虗豁旷荡包越虗空之外。故见肉身渺小而更浮假如此。葢相形而见也。十方虗空喻能形之法身。微尘喻所形之肉身。若存若亡。状其渺漠将沦于尽。葢平日麤重者。于此至轻细而不足为累也。
△二转实为虗。
△二六入开合。原无此科。即内六处耳。分二。一总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