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曰。此下略示解结之方也。阿难因闻解结次第。以未知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意请明下手之方也。
[△@△]三世尊巧示分二。
[□@○]初答六解一亡分三。
[?︽]初示根结所由分五。
◎初借显妄迷一心而成五阴。
议曰。此由法尘而入者也。摩诃迦叶此以大饮光氏。名毕钵罗。头陀第一。供佛舍利等叙往因也。观六尘变坏生灭也。唯以空寂无生也。以观生灭得证无生故曰空法。
[□@(?(○/(○*○)))]二五根分五。
[△@○]初眼根。
议曰。此由鼻根而入者也。周利槃特迦此云蛇奴。亦云继道。以生于路边故。性最愚钝。以前世为法师秘吝佛法故感愚报。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经九十日不能记忆。世尊教止散乱观出入息。遂得心开。返息循空离出入息也。
[△@○]三舌根。
议曰。此由意根而入者也。须菩提此云空生。又云善现。以生时库藏皆空。解空为上。因久知空寂故从佛得闻性觉真空遂得开悟。同佛知见者盖言分同佛所观空理非全同也。非所非尽谓非所之非亦尽。
[□@(?(○/(○*○)))]三六识分六。
[△@○]初眼识。
议曰。此由耳识而入者也。行弥法界曰普。位隣极圣曰贤。若耳识分别则有限量。今以心闻故心徧十方而闻亦徧法界。盖众生所有知见不出此心之外故能一一分别也。但有心契普贤行者即为摄受拥护。以由心闻故分别自在。
[△@○]二鼻识。
议曰。此由鼻识而入者也。孙陀罗难陀此云艳喜。兼妻得名也。乃佛亲弟。出家之初因心散动。故佛教令观鼻端白。所以注心不涉攀缘。故为依鼻识也。前数息但依根耳。诸出入息化为光明以离识故心光发越照十方界。
[△@○]四舌识。
议曰。此由舌识而入者也。富楼那此云满。弥多罗此云慈。尼女称乃其母也。从旷劫来辩才无碍。则宿因已深。宣说苦空四谛生灭之法。而能达于实相。是谓微妙开示者也。以舌识宣扬妙法而得漏尽。是所谓善解法义随说悟入。
[△@○]五身识。
[○@◇]二正示一心三观之相分二。
[△@△]初当机以真疑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