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曰。众生六尘隔碍动必有苦故多畏。菩萨以闻思三昧之力六尘既脱无复障碍。则身能妙现多形。心能妙诵多呪。以形摄受。以呪加持。故能令众生得离怖畏。以此身心妙应无方。故微尘国土皆以施无畏者称之也。
◎三能过化存神。
议曰。此佛敕文殊拣选圆通也。言彼等修行实无优劣者以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但心有大小为差耳。既云实无优劣。则门门皆可还源矣。但克合此方之机令其顺而易入故须拣选。非大智不能具拣法眼故特敕文殊也。
[□@(?(○/(○*○)))]二正陈偈颂分十二。
[△@△]初半偈显一心真源。
议曰。此略标三决定义为修行之本也。毗奈耶云律。谓欲修定慧必以戒为基本。故曰摄心为戒。则定慧由之而生也。意以戒为重。故定已说。此特宣戒。故下令持四根本戒制断发业润生二种无明。
[?︽]二别示三聚戒为成佛之基分四。
◎初略出戒体。
◎二观音耳根圆证分三。
[□@(?(○/(○*○)))]初述观行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