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曰此问道场结界轨则也。入道第一要身心平等。次要心境一如。以造业因境为助缘。而真修亦然。故须问轨则也。
◎二世尊详示修治法式分二。
[□@(?(○/(○*○)))]初详答分十。
[△@○]一涂地法式。
议曰。此观行法式也。坛中先安八镜而坛内之境已现影于镜中。今仍悬八镜相对则坛中之镜若影皆互相涉入重重无尽。是所谓诸佛法身入我性。我身还共如来合。此圆融自在观心若此。可与诸佛智体相应也。
[△@○]六行道法式分三。
[?╳]初七礼拜称名。
议曰。此行道法式也。行道若无次则心散而难摄功行难成。从初七以至三七日内各有所行故身心不倦。至于第三七日则感应道交十方如来一时出现也。镜交光处乃行人心契佛心之地故承佛摩顶以摄受也。
[△@○]八结显功效。
议曰。此刻期取效也。由三七后即端坐安居。百日之内可证初果。当观行成就也。虽未登圣果。业已自知决定成佛不谬矣。道场之法建立如此。结答次问也。
前示利他妙净事行竟。
[□@◇]三示俱利妙严密行分三。
[○@◇]初当机三业显请。
议曰。此请妙严密行也。显密双修自他俱利方尽真因。未说经先佛已放光说呪敕令文殊将呪往护。阿难尚未亲闻但冥获其力耳。故请重说神呪以益在会末及未来将为法利也。
[○@◇]二如来光相密酬分三。
[△@△]初现瑞。
议曰。此能知宿命也。以呪乃金刚心也。向未发悟但为八万四千尘沙烦恼。今执而用之。故有如是金刚藏王昼夜随侍。以此心无动转相故乱心忆持而金刚王亦常随侍。能令行人顿破无明记忆八万四千恒沙劫也。
[□@(?(○/(○*○)))]五能离恶道。
议曰。此能成善行也。以持此呪即得佛心与佛同体。故自不作福而十方诸佛所有功德皆悉与之。以心心相印故同生一处熏修永无分散也。以如来果觉为我因心。故斋戒不持而自持。不精进而亦得精进智慧矣。
[□@(?(○/(○*○)))]八能离染行。
议曰。此能消积障也。无量劫来所积轻重诸罪。今以呪力而能消者。正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也。此上十种利益通显呪力不可思议也。
上约自利益下约利他益。
◎次利他行分二。
[□@(?(○/(○*○)))]一能随所愿。
[□@(?(○/(○*○)))]二令持秘密神呪熏断俱生习气分二。
[△@○]初明现行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