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断惑故名大威悲能利生故名大德又折伏众生故言威摄受众生故言德析摄并用如父如母故言大威德世尊也如来第一义谛者叹前所说就事显理即性具相皆第一义惟有如来能谛了之故称如来第一义谛。
二述请又三初总述疑情二别述二难三请佛开示。
今初。
此先指出本来觉性不属迷悟以为迷悟之所依也性觉本觉秪有二名终无二体不改名性固有名本妙明明妙不过交互言之显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迷之所不能减悟之所不能增也满慈虽曰常闻实未达其旨趣故佛得以两关勘之。
二双破觉非明与不明。
前文是问山河大地诸有为相生续之因故明迷真成妄咎在无明今文更问无明以何为因故曰何因有妄也幽溪云虽问生妄之因正欲显息妄之因故佛随以真亦无得答之。
答中二初明妄本无因二明真亦无得。
初又三初立喻二显法三结合。
今初。
承上文言梦中之物醒时了不可取况复此妄一总无因本无所有直如达多狂走终不可言照镜是其因缘以人皆照镜不狂走故故知忽然狂歇头非外得可喻如来之妙觉明圆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可喻众生之本圆明妙矣结妄无因可知。
二明真亦无得二初法二喻。
今初。
一叠为十二名数之始百二十叠为千二百名数之终此虽是一身总数而六根亦复各得其全譬如六人同观一月各得月之全体此在妄恒真之性法尔如斯者也。
二明用分优劣但约此方众生沉迷颠倒用中相背故于本无优劣性中而妄成优劣相也文分为二初总明二别示。
今初。
四方各二百四隅各一百共千二百前方全明指正方及二隅共四百也后方全暗亦指正方并二隅四百也左右旁观句言左右正方各二百亦皆见也三分之二句总筭见八百而不见四百也三分言功者性本具也一分无德者用徧局也。
二明耳根相。
须陀洹此云入流初果之名积生无始虗习指思惑此中者指六根之中生住异灭分齐头数者指无明别惑得六销者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故未亡一者未知根结之元故由未亡一故仍于根结作定六之见不信一门深入六根同净之法也。
二借喻显理。
䟦难陀此云贤喜殑伽河名骄梵钵提此云牛呞异舌者不与寻常舌根同也久灭意根者断尽俱生我执无复如幽室见之相可得也历引诸证虽或是业果或由得道其为明不循根则一而已。
二示互用所以又三初示妄体本真二指现量为证三示以修显性。
今初。
承上指示众生知觉之性本不藉于眼根但彼一向缘尘之见因于明相故暗时便成无见若能称性起修发本明曜使曜性不藉明缘而能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由是根尘之妄既销云何觉明本性不成圆妙极果乎正明二义竟。
二决通疑滞二初明因果俱常决通初义二明结解无二决通次义。
初中二初疑问二示答。
今初。
二广破余疑上文就事显理即性具相圆顿妙理昭揭无余所以当机圆悟永断疑情今则别为二乘之人法执重者双腾二疑以求答示兼穷起妄之元俾知迷悟无性从此便可称性起修修非性外矣分文为二初明事理性相本融二明迷悟因缘无性。
初中三初疑请二许宣三正说。
初又二初叙敬二叹述。
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