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那此云执持。即八识异名。此原根性托体八识。本自深密。但因妄动成习。乃有见相二分。如暴流水。流不知返成于妄动。则应非真。原本藏性。则应非妄。故迷于非妄。则与妄兼收。迷于非真。则兼真并弃。是不宜开演也。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谛观十方唯识谓十方诸相。皆由内识变似。因相达性。性本圆明。入圆明性。一切名相因缘。了无所得。是离依他。入圆明性。一切我及我所。情谓俱亡。是离徧计。二俱远离。唯一圆成宝觉。是为无生法忍。
△二十六见大圆通。
一念总摄六根。总摄六根会归一念。念念相继。无有他念。即入三摩。是在当人。自知自肎。古佛楷模。取则不远。
徧观诸圣所谓入三摩地者。岂非根尘识三。是则穷十八界。皆三摩地也。二十五圣。不分大小权实。同一证悟。则大小权实。尽入三摩地人也。故知迷则十八界枞然。大小权实厘然。悟则法法圆通。人人圆通。楞严为声闻启教。人知引权入实。导别归圆。而不知寓实于权。指圆于别。旨更深玄。如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虗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此所谓引权入实。导别归圆也。至于选根。明舍圆融。独谈行布。而乃真俗互彰。同异各见。吾怪古今诸疏。犹区区于诸圣而必审其所从来。于进修而必限其位置。是犹适秦而首越。俟之精识。定当作何语矣。
上初直示圆悟竟。
△二依悟圆修。分五。初标根以指迷。分五。初请示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