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众备举。不拣真俗也。单言灭婬者略耳。菩萨愿不越四弘誓。三七日但约其期。然行人至诚。不应克定。止办决定明心。不限迟速见佛。若希感应。则魔境横侵。不可不知。
△四示安立道场修持法则。分三。初请道场轨则。
佛说此呪。本为加被末劫初学。故今转结再三丁宁。使无疑悔。心通指前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即是生身证初住位。此佛真语实语。所当谛信。
如来藏在众生八识中。窍为见闻。迷于分别。随分别之虗妄。以至升沈六道。出入四生。而声动闻随。色对见现。宛然如昨。十方如来慈力所加。加此而已。一切众生悲仰所召。召此而已。然圣言之谆切。只在见闻。而当机之承训。輙以分别。此因缘自然之疑。经阴入处界。以极七大。洗豁殆尽。而终于梦闻杵音。乃始瞥然。究而言之。亦惟是见闻而已。更无别指也。推穷分别。祇在目前。极乎证修。终非他事。如来曰。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虗妄。犹若空华。又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此因地觉心。亦不能舍清净见闻而别有所谓如来藏也。至于自述圆通亦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则岂非所谓闻性乎。又曰。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又曰。观听旋复。又曰。断灭妄想。则岂非外绝声尘。内伏分别。而孤露闻性乎。文殊曰。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又曰。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又曰。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则又岂非因地觉心。必不能舍此清净闻性而别有所谓如来藏性乎。始于发明。终于修证。无非绝诸分别。独露见闻。入流之闻性。外既脱于声尘。尽闻之觉心。内不住乎空慧。即初心之所诣。极究竟以同圆。至于四诲高悬。防波旬于末世。又复呪心启悟。指秘密于当人。若作如来洪加。已是现前错过。如来曰。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呪心。得成无上正徧知觉。以此而观。则所谓发明闻性者。即发明此耳。所谓外绝声尘。内伏分别。而独露闻性者。即独露此耳。初心之所诣。诣此耳。究竟之所圆。圆此耳。微妙伽陀。不觉全身里许。分明旦暮。罔知光徧恒沙。此岂初学之闲邪。实乃菩提之默证。周徧了知。匪因他发。决定成佛。不假道场。始知显以指踪。密须自领。愚故历叙初心究竟之常涂。而归本于呪心之默云。盖有见乎如来之再三丁宁矣。
△九在会金刚善神。发愿弘护。
阿难自选根以后。正熏修路。皆已明了。大乘初住。便知极位中事。不同藏通一位不知一位也。观如来所牒问语。谓从凡夫以至涅槃。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于斯可见。刳空也。谓空其心也。
△三示二颠倒因。分三。初总标倒因。
上二示四决定明诲竟。
△三示密教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