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明证道分竟。自首卷至此。方完结前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义故。下明结经分。文殊请名。世尊仍以大佛顶安之于首。正显因义以定名。由名以彰义。而名义常相须也。
冠注 此勉进初心舍邪趋正也。良以圆修圆证。虽因果互彻。而发足进取。须重初心。故承上云如是渐次深入者。最初皆以三种渐次。为增进修行也。五十五位等。以信住行向加行地等觉。皆是归菩提家之路。前干慧地。犹未起程。故除之。后妙觉。已归其家。亦不名路。作是观等。谓决定由奢摩他。乃是清净修证。方名正观。其余皆名邪观。盖圆教之外。三乘所修。皆名邪观。非指邪外也。
冠注 此申结互妄也。如是众生一一类中者。总指上十二类生也。各各具者。每一颠倒中。各具十二颠倒。而一念颠倒。犹如揑目。各具十二。犹如乱华发生。此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也。然虽各各具足十二乱想。究其本根。皆由颠倒妙圆真净明心故。一时具足十二种乱想。且如斯十二。都无实体。上明十二颠倒。皆由不了性心明圆故。随染缘熏。成十二类生。所谓生灭名妄也。此非真三摩地。不能解脱。故下示觉妄明真。故随净缘熏。成五十七位菩提路。所谓灭妄名真也。总不出真如随缘不变。无明成事体空二义也。妙圆真净体也。明心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