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归趣
欲明归趣。当知因缘不离法性。如此经言。法藏初心。先开正觉。往生三辈。尽发菩提。若不发菩提者。如上四门不成安立。何谓发菩提心。菩提训觉。举要言之。当明五义。一了知一切诸佛不离自心。自心常有一切诸佛成正觉故。一了知一切佛土不离自心。自心具足一切庄严佛土故。一了知众生一念念佛决定成佛。一切佛念力所成故。一了知众生。发愿求生净土。决生净土。一切土愿力所现故。一了知自心既尔。他心亦然。有一众生不生净土不成佛者。是则我土不净。我佛不成。我佛众生。三无差别故。由此起信。是无信信。由此起愿。是无愿愿。由此起念。是无念念。由此起行。是无行行。
云何为无信信。华严经云。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信藏。此菩萨信一切法空。信一切法无相。信一切法无愿。信一切法无作。信一切法无分别。信一切法无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无有上。信一切法难超越。信一切法无生。若菩萨能如是随顺一切法。生净信已。闻诸佛法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一切佛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众生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法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虗空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涅槃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过去世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未来世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现在世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入一切劫不可思议。心不怯弱。何以故。此菩萨于诸佛所。一向坚信。知佛智慧无边无尽。十方无量诸世界中。一一各有无量诸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当得。已出世。今出世。当出世。已入涅槃。今入涅槃。当入涅槃。彼诸佛智慧。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进不退。不远不近。无知无舍。此菩萨入佛智慧。成就无边无尽信。得此信已。心不退转。心不杂乱。不可破坏。无所染著。随顺圣人。生如来家。护持一切诸佛种性。增长一切菩萨信解。随顺一切如来善根。出生一切诸佛方便。是名菩萨摩诃萨信藏。是故当知。无量寿佛愿力功德智慧神通。于众生心。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进不退。不近不远。无知无舍。本来是佛。更无可信。首楞严经。文殊言。我真文殊。无是文殊。若有是者。则二文殊。心佛亦尔。我真无量。无是无量。如是之信。方为净信。故此经言。知一切法悉皆寂灭。闻甚深法。心不疑惧。是则名为无信信。
云何为无愿愿。大般若经。佛言。诸菩萨摩诃萨具最胜觉。虽能受行如是深法。而于其中不求果报。何以故。于自性无动故。善现言。能于何等自性无动。佛言。能于一切法无性自性无动。何以故。诸法自性。即是无性。无性不能现证无性。思益经。网明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性。即是一切众生性。一切众生性。即是幻性。幻性。即是一切法性。于是法中。我不见有利。不见无利。若有菩萨希望功德利而发菩提心者。不名发大乘也。所以者何。一切法无功德利。以无有对处故。问。一切法既无功德利者。无量愿王从何建立。答。从一切众生心而建立。一切众生性本清净。本清净故寿本无量。本清净故。光亦无量。乃至地狱饿鬼畜生诸恶道苦。清净心中本不可得故。是知一切众生常住极乐。特于梦中幻有娑婆。幻梦醒时。娑婆安在。本无可厌。亦何所忻。但以清净心而回向佛故。故此经言。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是则名为无愿愿。
云何为无念念。华严经。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照耀。普观境界。离一切障。善巧观察。普眼明彻。具清净行。往诣十方一切国土。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常念一切诸佛如来。总持一切诸佛正法。常见一切十方诸佛。所谓见于东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亿佛。百亿佛。千亿佛。百千亿佛。那由他亿佛。百那由他亿佛。千那由他亿佛。百千那由他亿佛。乃至见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佛。乃至见阎浮提微尘数佛。四天下微尘数佛。千世界微尘数佛。二千世界微尘数佛。三千世界微尘数佛。佛刹微尘数佛。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又解脱长者告善财言。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我若欲见栴檀世界金刚光明如来。妙香世界宝光明如来。莲华世界宝莲华光明如来。妙金世界寂静光明如来。妙喜世界不动如来。善住世界师子如来。镜光明世界月觉如来。宝师子庄严世界毗卢遮那如来。如是一切悉皆即见。然彼如来不来至此。我身亦不往诣于彼。知一切佛及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如是念佛。即念是佛。更无别佛。即佛是念。更无别念。无量即是念之体。念即是无量之用。体用一如。心心寂灭。佛佛全彰。圆觉经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是则不离当处。步步华台。何待他生。尘尘净刹。故此经言。住深定门。悉覩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徧。是则名为无念念。
云何名无行行。华严经云。菩萨于如是寂灭微妙甚深最胜法中修行时。亦不生念我现修此行。已修此行。当修此行。不著蕴界处。内世间。外世间。内外世间。所起大愿诸波罗蜜。及一切法。皆无有著。何以故。法界中无有法名向声闻乘。向独觉乘。无有法名向菩萨乘。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法名向凡夫界。无有法名向染。向净。向生死。向涅槃。何以故。诸法无二无不二故。金刚般若经亦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问。既一切法不可得者。何用庄严佛土。答。一切法不可得。所以庄严佛土。若有一法可得。则佛与众生各住自性。同异炽然。成敌两立。佛不度生。生不成佛。惟一法不可得。圆满觉场。缘起无朕。本际非动。佛事繁兴。是知诸佛示现。实本无现。众生求生。实本无生。无现而现。佛即众生。无生而生。众生即佛。故此经言。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本学明了。在意所为。是则名为无行行。
如是之法。实万善之总门。一乘之了义。菩萨以之严净国土。诸佛以之圆证菩提。法性如然。群经共赞。但能信入。已投种于宝池。永截疑根。定往生于金地。是固本来具足。更须方便加功。都摄六根。全提一念。了得即心即佛。自知非佛非心。再释经文。用资广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