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究名初科中初总明愿行愿行犹目足也人有目足所往必至事有愿行所求必遂初句明异愿指法藏时故曰从因大本云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次句明实行秉专也躬亲也即大本云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等。
【记】即下引证不可思议功德即是实相妙理且约弥陀修显故得云别因果依正无非有作缘生之法那得为所证理即究弥陀因地修证愿行果三无非称性悉是无作依正身土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是故得为今经妙体引下经文证前三义宛然符合。
【疏】阿罗汉亦有三翻初云应供堪为物养即乞士果也次云杀贼摧伏魔怨即怖魔果也三云无生结尽苦亡即破恶果也。
【记】叹德中初翻梵语。
【疏】即如下列会中上首人天大众知其德业识其仪貌故云众知识也。
【记】即下次释知识大品云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欢喜信乐名善知识。
【疏】列名中。
【疏】文殊师利亦云曼殊室利此翻妙吉祥妙即彰其所证吉祥美其利物。
【记】列名中初正释名梵语二名賖切不同华言初义吉祥者慈恩疏云菩萨初生家现十种瑞一光明满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神开伏藏五鸡生凤子六猪娩龙肫七马生麒麟八牛生白泽九仓盈金粟十象具六牙据净觉疏或云出文殊入灭经。
【疏】或云妙德义亦同之。
【记】次名妙德以由分证微妙三德故即上妙字也。
【疏】绍隆佛种称法王子智论云佛为法王菩萨入正法位乃至十地悉名法王子乃知此名该下诸位。
【记】例论正法位自初住破无明显法性直至后心皆正法位普贤观云应时即入菩萨正位是也或指第九住者非也乃下二句准论类通。
【疏】阿逸多此云无能胜言其悲智非偏小所及。
【记】阿逸多即弥勒姓也名弥勒翻慈氏思益经云若众生见者得慈心三昧又贤愚经云过去为王见调象故即生慈心。
【疏】干陀诃提此翻不休息众生无尽修因感果无穷已故。
【疏】常精进者众生无量上求下化无暂懈故。
【记】不休息常精进疏中各从一义解释实难分异孤山云中道正观念念流入名不休息远离二边懈怠名常精进净觉引思益经云若恒沙劫为一日夜如是乃至过十万劫得值一佛乃至值恒沙佛修诸梵行然后受记心不休息又引什师云始终不退名常精进大底菩萨所修愿行是同一往随机立名有异不必强分。
【疏】总结中。
【记】题目中上六字属经题乃所解也下二字属疏题乃能解也摄所皈能并属疏题经题如下疏文自释言义疏者文心雕龙云疏者布也布置物端撮题近意也盖取一经所蕴之义敷演流畅旨趣冷然使学者临文不壅也序者叙也叙述此经之所起及义疏之大纲尔雅云舒业顺叙绪也与绪字义同绪则茧之绪也凡茧之抽丝先抽其绪绪尽方见其丝其犹疏之有序序终则见其疏也即以疏题兼目其序注以示之余如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