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21
经前六事名证信序如来灭后阿难结集奉教安列以为证信如是者指下一经所闻法体也天台云诸法实相古今不异名如如理而说名是四明云四教言理皆称如是而有浅深唯圆初心即了诸法一一中实当处皆如称理而谈无非曰是。
△二举能持人。
舍卫翻闻物谓具足欲尘财宝物多闻解脱人也祇树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树给孤独园乃须达多长者侧布黄金从太子所买之园祇陀翻战胜波斯匿王之子须达多翻善胜祇陀施树长者买园共造伽蓝请佛供养故云祇树给孤独园也。
△六列同闻三初声闻六。
初明类。
此经廼极乐之易简秘书也自唐迄宋慈恩基师孤山圆师净觉岳师灵芝照师皆有疏记古崖新师复有集注义释备矣犹卢道俗未暇详览自惟衰耄去日非遥辄取优长分文句解与众结往生缘匪猎名也。
至正元年解制日七十七岁苾𫇴性澄后叙
夫天台释经以五章释总题三分分经文总别相须教观可识此经以单人为名实相为体劝修行愿为宗舍苦得乐为用生酥大乘为教相。
第一释名者诸经皆有通别二名通则经之一字别则有七单三复三具足者一今经乃属单人佛即此土教主能说释迦之通名阿弥陀即彼土教主所说弥陀之别号经同一化故为通也初别名者梵语佛陀此翻觉者又翻知者智论云知三世众生数非众生数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说者悦也孤山云得机设教称悦佛怀故阿弥陀翻无量寿佛有三身谓法报应一法身者师轨法性以法为身二报身者修行感报以如如智照如如境也三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三义皆有身寿量三今言其量必摄前二无量者此是应身其实有量但其寿长人天莫数故云无量具如法华文句四句分别(云云)然佛之三身三寿三量不可并别一异法体融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也次通名者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契理契机故训法训常十界同遵三世不易故言经也。
第二辨体者即一实相为经正体无量功德共庄严种种众行之归趣言说问答而诠辨譬众星之环北辰如万派之宗东海故以实相为经体也。
第三明宗者此经以劝修行愿为宗由佛无问自说不待发起故曰劝修言行愿者净土之行要在于愿如此土人禀教修行无往生愿多致退屈故佛劝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故以行愿为宗也。
第四论用者用谓力用此经以舍苦得乐为用以欣厌二门依经修习能舍娑婆之众苦得安养之极乐斯经力用其在兹焉。
第五判教相者此经部属生酥大乘教摄二藏明义菩萨藏收四教修法正意在圆而通被四教之机乃至博地凡夫称名愿生皆获果遂盖部属方等调机入顿故机虽有四教自是圆权巧方便其妙若此净名略记云三藏教中无净土教通别二教犹非正意秪可泛论以为格量(文)或问教既是圆前三教人如何用观答虽未能称性系念以回向发愿求生之心即是圆心虽被四机同一愿行此经凡有两译一什师即今本也二唐奘师译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释题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