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印品第九 经卷第四
尔时毗卢遮那佛观察诸大众会者佛已略说灌顶仪法了将欲更有所说故佛复观察十佛土微尘等大会非无因缘谓将说如来身密之印也次即告金刚手有印名为如来庄严具同法界趣标帜同者言一切佛以此为庄严故得成如来法界之身若有众生行此法者以印加持故亦同如来法界身也又此印者即是法界之标帜以此印故标示法界之体即名法界幢也诸佛由此严身故于一切大会中建此无上大菩提标帜能令八部等众恶邪者远而去之善根性者亲近奉教修行也汝可谛听极善作意吾今将宣说之也世尊今正是时世尊今正是时者愿佛此两语有意也初说迦罗之时意言今此四众无有支叶纯是贞实堪受大法如来应机而说正是其时也次三摩耶之时即时分之时今正是说法时也。
尔时世尊住于身无害身力三昧者佛为满斯愿故复入三昧此即如来无碍之身自在之力故无能害也住此三昧而发三明真言其明名为无害无等力也由此三昧耶故诸学者得听闻得入正法若不作者即不合入坛亦不合听秘教也若修此明即能得身净语净所愿满足会于三身故名为三明也(〔三力者谓三世力或是三平等力也无等力者即此三力也〕)其明次当说之耳。
南么三曼多佛陀(引)南(引)(归命一切佛)a saṃ me (无等也)阿 娑 迷 tri saṃ me (三等也)sa ma ye (即三昧耶也)svā hā (惊〔觉〕发也)
娑怛哩 三 迷 三 摩 曳 嚩(二合)(引) 诃(引) 阿娑迷者此中即以阿字为首即同诸佛法身无相离相当知此法身即是无与等比也三等者谓诸佛三身谓法报化合为一身教化众生也亦体同阿字之门无相离相故言等也三摩耶者是不可越义是无等三世诸如来之所同说也佛住三昧说此明无害无等力由此明故能入三昧耶此三昧耶即是誓愿犹如于敕是三世佛本所要誓也此法门难信难入难得听闻由法不具故也以是故三世佛同说此真言如此三昧耶真言加持故得入听闻修行此法也如尊之教不可违越若不闻者即不得入亦不得听闻也娑嚩(二合)(引)诃(引)是惊发义以此真言惊发诸佛说此明时诸佛即惊发而起加持行人也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三法谓成就有三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三法具即得成就也。
次说手印之相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结大界之界非駄都也于界道当中而行故名不越耳今此中先说十二种合掌名相凡诸印法此十二种极致敬要宜明记之第一合掌合掌中心坚相著十指头相离少许开之此名宁(上)尾拏(上)合掌(此名坚实心合掌也)第二次以十指爪相当齐等以指头相合掌中心小不相著名三补咤合掌(此名虗心合掌)第三又次以十指头相合指亦齐等然掌内空令稍穹隆名屈满啰合掌(此云如未开莲也)第四次以二地指二空指相著余指稍令开张名仆拏(奴〔开〕反)合掌(此名初〔割〕之莲也)第五次又以两掌仰而相竝令俱向上正相竝铺之名嗢哆那(上)惹合掌(此云显露也)第六次又竝仰两掌与前相似而令诸指相就稍屈合之如人掬水之状(勿令太屈也)此名阿陀啰合掌(此云持水也)第七次又令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名钵罗(二合)拏(上)摩合掌〕)第八次又以右手加左反掌以十指头相绞亦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名微钵哩哆合掌(此云反叉合掌也)第九次又以右手仰在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稍似坐禅人手相加之形此梵名毗钵哩曳萨哆合掌(此云反背互相著合掌)第十次但仰二手掌合二手中指头相接而仰之梵名啼(上)哩曳(入)合掌(此名横柱指合掌)第十一次又俱覆二掌亦以二手中指相接梵名阿䭾啰合掌(此云覆手向下合掌)第十二次又双覆两手以二大指竝而相接十指头向外亦同名也又梵名阿䭾囕(此〔亦〕云覆手合掌也)今此三摩耶印先合三补咤掌(先〔竖〕二手相远渐近令相著〔又合〕掌内稍空者是也)以二空指竝而直竖之勿令太低勿太傍侧正令二空指向上也此经中二手皆立定慧秘名十指皆称五轮密号(其五指中小指名地无名指为水中指为火头指为风大指为空左手为定右手为〔慧〕亦可左手小指为檀度以次向上数之头指为定右手小指为慧度以次向上数之头指为智度〔若依瑜伽定慧二手与此不殊十指以十波罗蜜为号从定小指起檀从右小指起慧次第上即檀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此即十指之名又指为度此上意者所立此名非阿阇棃亲授者不可以解故言密也〕)此三昧耶印若初修行作诸善品之时若不先作者不合作诸法也非直作此亦须诵前三昧耶真言作法结此三昧耶印置顶上诵前三昧耶真言一遍置印于右肩次置左肩次置心上次置喉上每置时各诵真言一遍凡诵五遍而印五处便成大护今更略说真言及印然此真言有何功德耶以此真言故能除宿障以净自身既身净已外障亦净以外障净故诸障皆不得入此即为大护也由此不思议加护故福任运增长罪障自然除灭诸佛惊觉满其所愿也。
又次法界生真言曰。
南莫三漫多佛陀(引)南(引)dharmmā dhatu (法界也)达磨 䭾都 sva bha va (〔性〕也)ku haṃ (我也)
萨嚩 婆(引) 嚩 俱(引) 唅 达磨䭾都是法界也法界者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言我即是法界也又此行者虽未能即体真性但作此印而诵真言亦即体同法界也其印以屈二空指内掌中以左右手地水火三指厌二空而作拳竖二风指令直(两手各别作拳而竖风指竝也)先竖二风指令当胸即向里而转即于顶上作以风指头拄令两头指从顶两边各近左右颊颈而向里稍下曳之至心即散手也谓初竖指稍令指头向下指背向里近头颈颊渐渐指头近下也凡诵真言作印喻如耕牛二牛同进不得前后也次更作转法轮印者先作反背手合掌以二地指反相勾(令右加左上也)余水火风三指以次亦反相勾讫末后𫄫二空指令至掌向内相拄也此是转法轮印由作此印故令彼身心俱净能现见十方佛转法轮也。
真言曰。
南莫三漫多佛陀喃(引)va jra (金刚)tma 伐 析啰(引) 怛摩(二合) ko haṃ
俱 唅 此真言上已释之(更勘)。
次作刀印者刀喻利智以能除断为义谓除恶见山峰也如大山之峰撩乱甚多烦恼亦尔今作此刀印由此印故能断害身见及俱生见也其作契印法先当归命合掌(如上说也)即屈二风指令指头相对以二空指竝而压捻之令如大刀之形即是也。
其真言曰。
南莫三曼多佛陀(引)喃(引)(如上)ma ha kha rga (刀)摩 诃 竭 伽 vi ra ja (无垢)dha rma (法)saṃ dra śa (现)尾 罗 惹 达 磨 珊 捺啰 奢 ka sa ha ja (俱生)sa tka (身见)ya tṛ ṣṭi cche da ka (截断)ta thā ga tā (如来)dhi mu kti (信解)ni 佗捺迦 娑 诃 惹 萨 得迦(二合) 野 哩(二合) 瑟耻(二合) 制(咤曳切) 诺(入) 迦 怛 (引) 蘖 多 地 目 吃底(丁以切)(二合) 你(入) rja ta vi ra ga (无贪)dha rma (法)ni 佐 多 尾 啰(引) 誐 达 磨 你(入) rja ta (生)hūṃ
惹 多 吽 大力无垢法现俱生身见截断如来信解生无贪法生此真言梵音诵之在经本中此已注义竟如上说也此真言以初么字为心是我义又是五空点字即是遍一切处义也今此中意正欲害此我见也当知此刀即是诸佛如来大智能断绝诸见故以刀截烦恼根即得无垢法现也谓身见俱生之类即是垢也今断是垢竟即休息邪然未休息更有胜法谓除是垢已当生如来信解(此义如最初解)如来信解谓是何法谓无贪等善根也由此故次生hūṃ字是中ha 字为因诃 为除是因故傍有长ā 之点即是一切法本不阿(引) 生故也下有ū 字为三昧上有点为大空诵此邬(引) 者能令行者满三种身以此hūṃ字中有三义即是法身现也三藏云西方尤秘印法作时又极恭敬要在尊室之中及空净清洁之处当澡浴严身若不能一一浴者必须洗净嗽盥以涂香涂手方得作也又作时须正威仪跏趺等坐不尔得罪令法又不得速成耳。
次作吉祥śaṃ kha 印先作空中合掌(如上说)屈二空商 佉 指以二风指压之令如商佉形作印已即近口吹之如吹螺之法也此是满一切愿吉祥法螺印由作此故即得满一切善愿宣说大法能令十方普得闻知此即是寂静涅槃印也。
其真言归命同前。
萨嚩哆(引)(遍一切也)暗
此是真言之心一切法本来不生上又有点即是大空遍一切处也此是大寂涅槃之体性如万法寂然遍一切处也。
次金刚不坏坐印法亦名莲华坐印先以二空指二地指皆相竝余舒散如微开剖之莲即前薄疙难合掌也经云令如铎形也次即改以地及空指相捻中间六指竝如旧舒散其中火风指各自相合水指独单立即是也此是莲华之座印亦名金刚座也犹坐此座故能生诸佛诸佛皆由此坐即名吉祥座也故名金刚不坏座也。
真言归命如前。
ā
阿(去)(引) 此是真言之心也此长āḥ 字为行傍二点为三昧阿 为令此法坚固故故复有点也然作拳法有其四种诸结印时皆悉引用第一如常作拳法大指竖之此是一也次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名金刚如来拳第二也次叉手而合作拳令十指出现于外此名指在外拳第三也(并右指加左上)次以十指相叉皆令十指头在于掌内此名内缚拳第四也(亦右指加左上)。
次作金刚印二手相竝皆屈水指向掌内以二风指捻火指背而不相合此即金刚印也(二空指亦并而竖合如五股形竖也)由此金刚印能坏无智之宫一切不能坏也。
其真言归命如前。
namaḥsamantavajraṇaṃhūṃ
真言体但有普遍归命持金刚者吽(引)字(义如上准说之)。
次佛顶印先作指向内拳即申二中指令相竝次以二风指加于中指之背中节而屈二空指竝竖微屈头捻水上即是也(其指向内拳即是指头向内也)此大印名佛顶结此印时即同仁者仁者谓一切如来也谓作此印即同诸佛身也吽(引)吽(引)此是真言亦是具三解脱义也初为因后为果因是如来之行果即成佛也(合加顶上更问)。
次如来毫相印以智手为拳直竖大指置于眉间即是也作此印即同如来毫相具足也。
其真言归命如前(更问行也因也生也)以此不生之行净一切因也ja(阇谓生不可得也)。
次作如来钵印左手持两衣角(其法取袈裟近手尖角及搭肩之角绕肘回入手中令二角如双耳也)仍以二手相重令以右加左上如坐禅手引上令当脐稍屈如重手承钵之形即是也作此印即同如来持恒沙诸佛标帜之仪亦能令一切非器众生皆堪为法器也其真言归命如前婆是有义即三有也以本不生故即离三有三有本来不可得也除此三有而得如来真实之有谓诸佛法身也。
次作施无畏手印左手如前持衣二角舒而当脐右手指向上而向外舒之如招物之像(如前瑜伽中释迦印即是也)若作此印能除一切众生种种怖畏忧患即时皆息亦除彼未来种种大可怖畏也。
其真言归命如前萨嚩佗(遍也)誓那誓那(胜也)婆也那奢那(上声是除恐怖也)。
遍是普义即是遍一切处也于一切处方便之中而最为胜皆胜彼也初离异生烦恼次离二乘烦恼故重言之即是胜中又胜也如来以此之故能遍一切处普除一切怖恼也。
次如来满愿手印左手亦准前持衣角展之如前右手向外舒而下垂五指如瑜伽中宝生佛印也作此印时即以如来力故一切佛满其所愿皆得成就也。
其真言归命如前。
嚩啰䭾(与也)嚩析啰(金刚也)怛么(二合)迦(我也亦身也)
意云愿诸佛与我金刚身也亦是授我大智之身也此即是满其所愿耳。
次怖一切为障者印以右手为拳(握大指也)而舒风指直竖之当以此印跓于眉间(〔以指头当眉间也云等引者谓作𧿥俱知形其面如忿怒而心住一境不动也〕)此一切佛大印能现如来威猛大势之力恐怖一切为障难者令其降伏亦能与一切众生所愿行者结此印时为障者莫不四向驰散乃至大力天魔军众亦自然退散如来菩提道场以此印能伏诸魔也。
真言归命如前。
摩诃嚩棃(大力)伐底捺奢嚩棃(十力也)䭾婆(二合)吠(得也)摩诃弥底[口*履]也(大慈也)毗庾(二合)娜蘖(二合)帝(发也)
此真言诸佛大力也此大力是何等力耶即是如来十力以一切力中最在大也如来云何得此十力谓从大慈而得此十力故言此十力从大慈发生也。
次佛眼印慧手以空指厌风地二指(其指屈之空指捻其甲上也)而申水火二指用右手作之作已用此二指拄于其眼先加右眼次加左眼以此秘密方便能净眼根成就佛眼得见如来深密境界也。
其真言归命如前。
伽伽那(空也)嚩啰(愿也)罗刹拏(愿相也)迦𠰷拏(悲也)摩也(体也)怛佗揭多(如来也)作屈数(二合)(眼也)
夫虗空虽无相无碍而不能成办大事今此如来之空虽无所依而成一切胜上之事过彼虗空不可为匹也大悲体者即是如来之眼此眼从大悲生能生大悲也(更问)。
次如来羂索印先作十指向内之拳即舒二风指指端相拄屈而相接圆环之状其二空指亦以右厌左双内掌中即是也此印能缚一切为恶者亦能坏彼令其除息诸恶也。
其真言归命如前。
系系(此中有诃声即是因也兼有三昧义此系是呼召声也谓呼此成佛之因也此因以本不生故离因果相令此因净而复净也)摩诃钵奢(即大索也即此离相之因是名大索也)钵罗娑卢(普也)䭾哩耶(如空也言此大索广普如空无所不遍也)萨埵䭾都(言此索普广作何事耶谓于有情界中而摄持之除其痴故也)费慕诃迦(痴也除破痴也)怛佗揭多(如来)提穆讫底(二合)涅惹多(信解〔生〕也亦是发诸佛本愿也诸佛行菩萨道时立大要誓尽度一切众生今以此因要当成果若住解脱之乐不忆本事即违本愿此亦名痴今此〔令〕除此痴〔使〕究于佛果恒作佛事也)
又此索者从何而生谓从如来信解中生信解义如经卷初已说如来以此信解之力普门示现种种类形或作大忿怒事或为持明之仙具大力势折伏摄受无量众生咸令获于如来妙果即是大索广普周有情界义也。
次作如来钩印先以左手空指厌余四指之头令如环状次以右手三指内于环中右手大指加左大指之外而屈入掌中捻右手三指亦令如环状舒右手风指而稍屈第三节令如钩形即是也此说与经不同今疑疏主误说也据经云此如来钩印以定慧二手内叉合为拳直竖慧风轮稍屈令如钩形即是梵经亦如是说与疏不同此宜再问取定作此钩印能召十方一切诸佛菩萨皆令集会道场亦能满足十地之位况余八部之类未生善心者而不来至耶。
āḥ (行也) trā (〔一切所害〕) (一切所害也)恶(引)(入) 萨嚩 怛逻(二合) 钵啰 底 诃 帝 (如来句加三昧声) (钩也)bo dhi ca rya (菩提行也)pa ri pu (满足也)
哩也怛 佗 揭 多(引) 俱 舍 菩 提 拶 (二合) 跛 哩 布 罗 迦 此中行者谓由此行能招诸佛大功德海也如世间钩则有处所分齐不能遍一切处而作钩召今如来钩则不如是普及一切无所不加乃至能招大菩提果以要言之悉满一切如来功德普召一切众生亦令得此道也故次句云遍一切害(害即是钩取残之也)遍害一切不调伏者皆令于菩提之行而趣妙果而得满足也。
次如来心印作前钩印更竖慧火轮亦屈如钩定手风火二轮双屈入掌即是也法皆准前唯加舒火指此所舒二指皆屈第三节是也。
真言归命如前。
枳让(上)怒(智也)纳婆嚩(生也)
即是诸佛之智此智不从佗得还从佛心生也。
次如来脐印亦准于前加舒水指(图不同更勘)凡舒三指亦屈第三节也慧手也今此印亦与经差互不同疏主言舒三轮经唯申慧水余竝内叉梵经亦同此说宜再审之。
真言归命如上。
阿没㗚(二合)都纳婆(二合)嚩(甘露生也)
甘露者智之别名能除身心热恼得而服之不老不死可以喻于如来之智也今以此智除一切众生热恼令得常寿之身此甘露味亦从佛心生也。
次如来腰印亦准前如来钩作之内风指而舒慧水指为异耳此水指直申不须屈第三节也(〔是右手此印经疏及图互皆差别经言直舒水轮余亦竖之疏说余竝内叉唯中慧水图即二水合竖余皆内缚今此三本不同宜问传大法人方知定趣水指也〕)。
真言归命如前。
怛揭佗多(如来也)钵罗苏婆嚩(生也)
当知此智印即是从如来生也凡印真言皆自呼其义耳一一略具佗皆倣此。
次如来藏印先作三补咤合掌(空心也)水风二指皆屈入掌中(令指相对当)其二手火指直申而令指头相合二空指竝而厌于二风指二手地指亦舒勿令指头相到而稍屈之皆令曲即是也此印亦经疏有异经云屈二风指入于内二空押之二火申合二地二水皆令少屈是也图与经同。
raṃraṃraḥraḥ
啰是无垢义上点即大空三昧也第一字除凡夫二乘障第二字住于如来甘露之空也次二字傍加二点是净除义第一字除凡夫垢第二字除二乘垢也。
次结大界印准前如来钩印法但二手各举水指令直竖即是也(更问之不分明)若依此疏说作印不成经图二本亦皆差别经即屈二风轮二空押之二火直申相合二地二水皆令散竖图即风火依经二空竝举不押风轮二地二水指头皆竖合此之三说未知孰是此中大界义者谓从初发大菩提心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令间断不没生死不退菩提即是大界义也。
真言归命如前。
le (离相三昧)lla (重攞字作二乘相也)pū (〔第一义也〕第一义不可得也)ri 隶 噜 补 哩 (离垢也)bai (离缚也)ku (音作也)le (离相也)
微 矩 隶 此七皆是三昧如来以此诸三昧而为庄严更无过上此是诸佛大界也。
次作大护印准前如来藏印申二水指令指头相拄如峰其二火指头亦相拄而稍屈微如连环之状又开二空指相去二寸已下即是也(〔此印经与疏及图互皆不同经云屈二风甲相对二空竝押屈二火头相拄令圆二地二水皆散舒是也图与经大同唯析开二空轮散竖有异也〕)。
真言曰。
萨嚩佗怛揭帝[卄/(必*也)](归命一切如来等也)萨嚩婆也微(上)蘖帝[卄/(必*也)](能除一切怖障等也亦是叹佛归命也)毗湿嚩目契[卄/(必*也)](种种门也亦是巧妙之义诸佛巧现种种功德门也)萨罗嚩(二合)佗(遍也谓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方所也)唅欠(诃是因义欠是空义也点又是空以此空净一切因又复空者此空亦空也)啰乞叉(拥护也非但护于二乘亦护一切诸佛诸佛由此故不舍有情常作佛事无有休息不住寂灭也)么诃么[口*隶](大〔力〕也即是如来十种智力也)萨嚩怛佗揭多(如来也)奔眤也(二合)宁啰社(引)帝(生也言此力〔从〕如来功德生也)hūṃ hūṃ (第一恐怖除其障也第二为令〔满〕吽(引) 𤙖(引) 佛〔之〕三德故重言谓极怖之也)怛啰咤怛啰咤(摄伏也摄伏内外障又为成佛法身故重言之)阿钵啰(二合)帝诃帝(是无害也无障义也)
此名无堪忍大护由彼威光猛盛如初生小儿不堪视烈日之光此亦如是一切不能堪忍而敢映夺之者故名无能堪忍大护以此护真言行者也。
次如来普光印二空指竝而屈入掌中二风指直竖(各不相著皆直竖之)二火指头相合稍阔其节如劒锋形余指同前即是也(〔此印与经不同二手火风空等大同地水二轮经文有异经二水搩竖头相离二地合竖是也图与经同〕)。
真言曰归命如前。
阇嚩啰(阇生也嚩缚也罗相也〔光也〕侧有阿点与〔不生〕义同无相不生也〔云光〕也)么履你(么是我也有长阿声履是相也你是想义即观也离有观无观也)怛多揭多啰(上此是如来光也如来光以无相无观〔等〕中生〔之也〕)
次如来甲印作三补咤合掌以二风指傍置中指背上而竝列之是也。
其真言曰。
南诃三曼多勃駄喃钵啰(二合)旃茶嚩折啰(二合)(金刚也)入嚩(二合)啰微湿(二合)普(上)啰吽(〔已上真言勘得新著〕)
是其三义如上余问和上如一生补处菩萨要被此无上菩提甲坐金刚座降一切魔军成正觉以此故真言行者要被此甲作佛事也此如来甲真言及如来舌印先译诸汉经及疏中阙后无畏三藏和上于梵本及图中勘得也。
次如来舌印以作三补咤合掌二水二风轮屈入掌中甲相背开掌以二空各附二风侧是如来舌印如前甲印空指押水指头余依旧舌印(阙之勘本)。
如来舌真言曰归命如前。
怛他揭多(来如)誓诃嚩(二合)(舌也)萨[帝*也](谛也)达磨(法也)补啰帝瑟耻多(住也)
如来者即是如实也犹如来舌常作如语不诳语不异语以如是真实故常住也。
次如来语门印(语门谓口也)亦准前印先作三补咤合掌即以水指风指头聚合于掌内以二空指竝压之其二地指二火指竝直而头相竝尖如峰形即是也(〔图与疏异图言亦作三补咤手稍开掌二风微屈头相拄二空各附二风下即是也〕)真言归命如前。
摩诃嚩迦怛啰(三合)(此是语也)微湿嚩枳若那(种种巧智也)摩诃䭾耶(大广也)
谓此语从如来无量门巧慧而生此智广大无量也。
次如来牙印作三补咤合掌屈二风指入于掌内令指节背相竝是也。
真言归命如前。
怛佗揭多能(去)瑟咤啰(三合)(如来牙也)啰萨啰娑(味也昧中之味故重言之即如来法味也)揭啰(此字与前句相连前句末有阿声与此相连也是胜上之义即胜上之味也)三钵啰博迦(得也)萨嚩(一切)怛他揭多(如来)毗奢(上)也(境界)三婆嚩(生也谓此胜上之味从如来境界生也)
次如来四辩说印作三补咤合掌以二风指勾曲当二火指背上头勿相著即是也如来由此印故处众无畏为人演说正法乃至于一字中含无穷义此辩才不可穷尽也。
真言归命如前。
阿轸[帝*也](二合)(不思议也)阿娜步(二合)多(奇特)曷鲁婆(语之分段也此亦奇特也)嚩迦三曼哆(普至也佛以一音演说法普至一切众生之前其所至处各各自谓佛同我音为我说法也)钵啰(二合)跛多(二合)毗输(上)陀(清净也)萨缚(二合)啰(言音也由所发言音离一切语业麤恶等过也微妙清净令人乐闻故云清净言音)
次如来十力印屈地指空指在掌中令头聚合相拄余指作三补咤合掌是也。
真言归命如前。
达啰吽(吽是三德也maṃ 是空也点是三昧也jaṃ 是生义也又招召也更问〔谓招〕此印能持如么 阇 来十力也此三字合在句后如梵本中也)䭾(入)舍嚩兰伽(轻十力身分也其兰字以上是十力即此兰字有长阿声与伽相连是身分也)
陀罗持也即是由此智印之力能持如来十力支分也。
次如来念处印作三补咤合掌(此〔合掌〕皆如未割之莲极空中合掌也更捡前文勿令错也)以二空二风并二地轮聚相捻即是也其捻法当令四个指甲相到耳当令六指头相到疏本只言四指不言二地。
真言归命如前。
怛他揭多悉密㗚(三合)底(丁以反)(念也如来念也)萨埵系多(众生利益也)弊庚(二合)䭾揭(二合)多(生也起也)伽伽那三么(虗空等生也)阿三么(无等也)
言此念与虗空等不可限量然又虗空不得为比故复云无等也所以然者虗空无所有性不能为一切众生作大利益然此如来念处能为法界有情大作佛事故不可为喻也。
次一切法平等开悟印作三补咤合掌以二水二空指聚而相捻即是也三补咤合掌以二地二水屈入掌以二空捻之二风加火上即是与疏不同问传法者。
真言归命如前。
萨嚩达磨三曼多(一切法平等也)钵罗补多(至也得也〔得至〕一切法平等也)怛佗揭多(如来也正义谓〔如〕去也)奴揭多(随也如也谓随〔如〕来也同彼得如是开悟也)
次如意摩尼普贤印所以名普贤者以此菩萨所有三业普皆贤善诸佛菩萨之所敬叹故也其印作三补咤以二风指转加二火指之背后当节令圆是也余如常(〔疏说有乖疑错更勘〕)。
真言归命如前。
三曼多奴揭多(平等至也)吠啰阇(无垢也无尘也)达摩涅阇多(法生也言此无垢从法而生也)摩诃摩诃(此义重言犹如言天中之天也诸菩萨等供养于佛佛转供养普贤犹普贤身与三世佛等故此〔即〕大中之大供养中供养也故重言也)
次慈氏菩萨印作三补咤合掌而屈二风指令指头至火指根下二空指竝而压之余如常此印如窣覩波形者以持一切如来法身塔故犹如观音持佛身也。
真言归命如前。
阿誓担(古云阿逸多此呼其名也其义谓无胜也一切爱见烦恼乃至二乘等无有胜之也)社耶(得胜也于无胜中而得其胜也)萨嚩萨埵(一切众生也)阿世耶(性也)奴揭多(知也〔起〕也起即是知义也谓知一切众生性也)
mai 字(阿阇棃云此是弥勒种子字也)。
每 次虗空藏印虗心合掌以二空指并屈入于掌中是也虗心合掌以二风加二火背二空入掌是也与疏不同疑更勘。
真言归命如前。
阿迦奢(空也)三曼多(等也等于虗空也)奴揭多(得也前云知义〔超〕义此中云至得义亦相会也)髀质哆㘕(二合)么嚩(二合)(此嚩即是点以加多啰二合字之上即为多蓝也)啰(髀质多是种种义么嚩啰是衣义)䭾啰(著也谓著种种衣也如虗空无色而能现种种形此菩萨亦尔犹如虗空而能满种种愿利益众生也)
次除葢障菩萨印三补咤合掌以地水指皆屈入掌中余如常(其地水指合)三补咤合掌以地水空等轮皆屈入掌中风火合竖是也疏本不同(甲相拄是也)。
真言归命如前。
阿萨埵系多(阿是能除义系多是利益义谓利益众生也)骠也(二合)嗢(此嗢字已入前句长声)揭(二合)多(是除义亦是开发其善性令显现也)traṃ traṃ raṃ raṃ (如上所谓除者除其何事谓除四垢也爱见垢一也声闻垢二也缘觉垢三也怛囕怛囕(二合) (二合) 囕 囕 菩萨垢四也〔除众生垢〕故入声闻位除声闻垢故入缘觉位乃至除菩萨垢故入清净位也)
次观音印初作开剖莲合掌以二空指二地指聚而相捻余六指散竖之其火风指皆竝竖头散向外二水指独立即是也。
真言。
萨嚩怛多揭多(一切如来)阿嚩卢羯多(观也谓如来之观也)迦卢拏(悲也)末耶(体也言以大悲为体也身心内外纯以大悲为身也)啰啰啰(三垢也)hūṃ 吽 jaṃ (此吽字谓行解脱大悲空为三也阇是生义谓从缘生法也)
阇 此中如来观者言此菩萨虽未成佛而现等同于佛由见蕴性故得观名也唯以空悲为体此悲空从离三毒得无贪等善根而生成三解脱也故有三啰字也。
次大势至印作三补咤合掌屈十指相拄令周圆如未剖之莲也此未开莲即是如来宝箧犹开敷已而却合故也。
真言。
jaṃjaṃsaḥ(瞻字是生也娑是等智也更问离世间生又超菩萨生住平等智中也)
次多罗菩萨印先作指向内相叉为拳合掌即竖二风指头相合如针锋二空指竝竖厌之即是也。
真言曰。
多[口*隶](呼彼也)多利尼(上声渡也犹如渡人于大河置于彼岸上也)迦𠰷拏(悲也)嗢纳婆嚩(此嗢字是拏字余声也此句生也由此菩萨从悲而生亦渡众生到于悲处也)
次毗俱胝印如前印向内作拳合掌其二风指亦竝竖之但参差相厌令右指厌左即是也其形势大同多罗但参差指为殊耳。
真言曰。
萨嚩婆也(一切恐怖也)怛啰萨你(亦是恐怖也于一切恐怖之中又以恐怖而恐怖之令彼退散也如是不调伏者又以刚强威势而降伏之令不得为非也)吽(三义如上)泮咤也(是散坏义令彼诸怖退散也)
此真言毗俱胝持诵母者于诸持诵之中犹如于母功能最尊也。
次白处尊菩萨印双屈二水指入掌其二空指亦竝而屈之令相到余作三补咤合掌。
真言。
怛佗揭多肥洒耶(如来境界也)三婆嚩(生也言从如来境界生也)钵昙摩(二合)摩哩尼(鬘也严身具也此即能生诸佛之功德以为庄严庄严法身也)
次马头印作三补咤屈二风指合甲去空指根下挟一麦许不相著其二空指竝竖稍仰其甲头是也。
真言。
佉䭾耶(啖也言啖食诸障也)畔阇(打碎也)萨破咤也(谓打击此障令四散也)
次地藏菩萨印作向内相叉作拳合掌申地水指令头相合(如峰刃也)二空指直竝而竖之。
真言。
诃诃诃(离三因也谓声闻缘觉菩萨〔之〕因也凡此〔中〕诸真言皆自说本尊之德行此总持地藏菩萨之德也)苏哆奴(妙身也由身极清净故名妙身妙身即法身也)
瑜伽者住(谓行者作如是印也)。
次圣者文殊印先作三补咤以二火指反厌二水指之背二风指屈之与空指头相捻即是也。
真言。
系系(此中诃声因也谓离二因即是超度二椉境界也亦是呼召之声也)俱么啰(童子也破坏彼诸魔亦名俱么罗也)毗目底(解脱也)钵他悉地多(道也言住何处谓住解脱之道也)萨末啰萨末啰(念〔念〕也)钵啰底惹(而战反昔所愿也〔今〕念昔所愿也尊者所愿悉度一切众生令如我无异是故今当忆昔誓故也)
次光网菩萨印以左手作拳而申风指稍屈第三节令如钩形空指竖压火指即是也。
系系俱末罗(释如前)摩耶揭多(摩耶幻也揭多知也知一切法如幻也)萨嚩婆嚩(性也)悉体多(住也了知诸法皆如幻故即住诸法实性本性中也)
次无垢光印舒左手一切指皆令稍屈第三节即是也(空指亦竖并〔小〕〔指〕似屈而已)真言。
系(呼也)俱摩罗(如前)肥质多罗(种种也)揭底(行也谓种种行也)俱摩罗(谓本誓愿当普门示现垂种种形以种种行而利一切或现童子身或现壮年身或现老年身也)摩奴萨末啰(忆昔所愿也圣者昔于佛前立愿此〔愿〕当忆念之也)
次计室尼印先以右手作拳而申火风指令竝合直竖其空指亦竖而相竝也。
真言。
系系(如前)俱摩棃鸡(童子作女声呼也亦是文殊三昧也)枳娘难(奴汗反)(与愿也)萨末啰(忆昔也)补啰底枳娘(本愿也此意言尊者于文殊处所得胜愿本所〔六百妙〕愿今亦授与我也)
次邬波继室尼印先右手作拳而申直火指其大指亦竖之(如常大指向外之拳但申中指耳)。
真言。
频(去呼也)䭾耶(穿也)枳娘难(智也前句末有阿声相连即是无智言以妙慧穿此无智达于实相也)系(呼也)俱摩哩鸡(童女也亦是三昧以女声而呼〔名〕也)
次地慧幢印先以左手作拳(亦是大指在外之拳)而申地水二指即是也。
系(呼也)萨末啰(忆念也)枳娘难(智也言当忆此智也)计都(幢也由此妙慧幢故能摧诸魔今〔当〕忆〔念〕而令我亦尔也)
次召请印右手作拳以上来五菩萨皆文殊使者也(亦是大指在外者)而屈风指令圆屈如钩与空指头少许不相到即是也。
真言。
阿迦哩囇(二合)耶(招召也召请也摄召也皆是钩来至此之义)萨[金*(离-禸+ㄆ)](上)俱𠰷(一切作也一切〔取〕与等皆是也谓如尊者文殊所指授之事皆当作之也)俱么萨罗写(指此圣者身〔也〕)
次诸奉教者(亦是文殊奉教者与使者少异也)先作向内相叉合掌拳而申二风指头相合而屈第三节二空指亦竖竝也。
真言。
āḥ (行也傍有点谓示忿怒形也)微三昧耶你曳(满愿也希有之事无所不成也阿 能令一切希有奇特之事皆得满足也曳声即指此尊者也)
次憍都褐罗菩萨(此译为除疑也或除垢也如大众人有所疑恠之事不能决了此菩萨即往其所而断其疑网以能为不请之友常断一切众生疑惑故以为名也)其印作向内相叉拳合掌申二火指头相合屈第三节即是也(二空指如常在外竖也)。
肥末底(无慧也谓所不了知也)掣(去)䭾迦(截断也截断无知令智慧生也〔亦〕是断坏之义也亦是决〔断〕也犹如能断金刚般若之义也)
施无畏菩萨印作施无畏手(如喻伽中释迦印也)申臂向上令高即是也此印示行五法也地为信水为进火为念风为定空为慧诸佛菩萨以身口说法今此即是表此五根力也。
真言。
阿婆演䭾䭾
即是无畏施也以何法施无所畏耶谓住阿字门离一切生尊者所愿已遂我等未得愿施我及一切众生也即以前印回掌五轮下埀相竝即是与疏不同。
次除恶趣菩萨印即是如前舒手令掌向上而向上举之即是。
真言。
阿骠(婆庾反)䭾啰拏(举也)萨埵䭾都(众生界也此义者〔以〕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故常在三恶〔趣〕今圣者已得如是五力愿举之令得清升也所以者何尊者已自能拔出亦当举一切众生界也)
次救护慧菩萨印如前舒手置心前当以掌向身而掩自心也大指稍竖向上耳。
真言。
系(离因也又呼召警发之义也)摩诃摩诃(大中之大也尊中之尊也)萨末啰〔念也〕钵啰底枳娘(本愿也本〔愿〕除一切苦〔以除苦〕故名为救护今呼彼名令忆本所愿而救护一切也)
次大慈生菩萨印如前无畏施手而以空风相捻如人持华之状余三指竖而向上即是也。
真言。
萨嚩(〔自〕也)制都(心也)特揭(二合)多(生也言此慈从自心生不从佗得故名大慈谓从自性清净心生不从大种心生故名自心生也)
次悲念菩萨印如前舒手覆掌掩心而屈中指当心而拄之是也。
真言。
迦卢拏(悲也)末卢(二合)(界也更问)尼(上)多(念也此意言〔尊者〕本愿除一切苦也今当忆念也)
然此菩萨名悲念者意犹未尽其意者言此菩萨系属于悲也如人被他执持故不得自在此菩萨身心系属于悲为悲所持故不得自在也又如人役属于人王不得自在也此菩萨亦尔常为悲所牵不得自在也由此义故当念本愿救一切众生耳。
次除一切热恼菩萨印作与愿手即是也谓舒右手仰掌垂下之如喻伽中宝生佛印也。
真言。
系(如上)缚啰䭾(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得满一切众生愿也)嚩啰钵啰钵多(二合)(先得也若先不得所愿云何能授与人耶犹先得所愿皆自满足故今忆本所愿而与一切众生令除一切热恼也所以者何尊者本立誓愿志求佛道今已得之故当忆本所愿度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也)
次不思议慧菩萨印以施无畏手空风相捻如执珠之状也(其手当侧之如拟人势〔令〕指捻珠珠向上也掌向外也又中指稍相离而向内余二指并竖之)。
萨嚩阿奢(一切愿也)跛棃补罗(满也谓令满一切众生种种胜愿如如意珠也)
次地藏菩萨印先作指向内相叉拳申二火指竖之令指头一寸许不相到即是也(二空并竖〔余〕如常也)计都是簱此印如旗也。
真言。
诃诃诃(离三因如上也)吠萨末曳(希有也一切有情常有〔我〕想种种苦恼〔才〕念之我想即除〔此方为〕希有也亦是希奇义也)
次宝处菩萨印右手作拳(大指在外者)即舒地水火指竝竖之即是也此印又与经图各异经即但言舒三轮亦无割折图即地空屈入而水火风轮竝舒当须审之。
真言。
系(如上)摩诃摩诃(大中大也)
所以名宝处者如宝生于海从彼处生故名宝处也如宝在海从彼而有故得名也。
次宝手菩萨印右手作拳以空指压诸指而直申水指竖之即是也。
真言。
啰怛奴(二合)(宝也)嗢婆嚩(出也宝从手出也言此圣者从宝而生从何宝生耶谓从菩提心宝而生也)
次持地菩萨印作二手背反相叉合掌(右仰左覆指头相压)即以大小指相𫄙也(谓左手大小指向上而以右手大小指向下相勾压即是也)。
真言。
陀罗尼(地也以地能持一切物故以为名也)陀罗(持也持诸佛地荷负众生故以〔为名〕亦令众生皆得此地也)
次宝印手菩萨印先作向外相叉拳申二火指令头相拄大小指皆竝竖之其二风指当中指背而勾屈之勿令著中指背状如五股金刚即是也有少异二水向内未定宷之。
真言。
啰怛那(二合)(宝也)涅誓多(生也从诸如来宝而生也)
次坚固意菩萨印如前五股之状令诸指头并相著即是也。
真言。
嚩折啰三婆嚩(从金刚生也从于金刚不可坏智印而生故以为名也)
次虗空无垢菩萨印作三补咤以空风指头相捻令合聚即是也(与如来刀印同)。
真言。
伽伽那(引)(虗空) 此曩长声是阿字声也 阿难多(无量也)娱折啰(行也无量行同虗空故名也)
次虗空慧印如前转法轮印同也。
真言。
斫羯啰(轮也)伐底(转也)
言圣者先以得是法轮愿为一切众生故转此法轮也。
次清净慧菩萨印作三补咤双屈二空入掌以二风屈压其背上(其风指环屈令甲相向即是也)。
真言。
达摩(法)三婆嚩(生也)
言此菩萨得法自在同佛境界从法而生故名法生也谓从自性清净之法而生也。
次行慧菩萨印同观音莲华印即是也(空地相捻六指开张如上也)。
真言。
钵昙摩(二合)(莲华也)阿赖耶(藏也〔藏〕即菩提心也从彼胎藏而生也)
次安住慧菩萨(〔或云金刚住慧或云住慧更审〕)作向内相叉拳合掌申二风指竖之头边少许勿相著即是也(二空并竖之)此印与多罗菩萨相似但少开耳(〔与图异更勘文殊印〕)真言。
枳娘拏(智也)纳婆嚩(生也从智而生也)
疏言此中有金刚住第一菩萨真言重也不用之疏无安住慧真言印等。
次执金刚。
次安住慧菩萨印如前五股金刚即是也。
真言。
嚩日啰(二合)(金刚也)迦罗
如前作五股印其二风指去火指上节一麦许即是也。
真言。
室战荼(战字有遮声是生死义谓离生死也上有点是大空言此生死同于大空也荼是战敌义犹离生死等于大空是以无能对敌之者也句义战荼是暴恶也)摩诃卢瑟拏(大忿怒也如上所说无能敌者所以为大忿怒也)hūṃ (同前但三解脱以如上之法恐怖众生令离生死得三解吽 脱也)
次摩摩鸡菩萨印如前五股金刚其二空指二地指皆入掌中亦右厌左如向内叉合掌无异但火风指如金刚而已(金刚母也)。
怛㗚(二合)咤怛㗚咤(此中多声即是平等同于如如理是三昧也咤是离我慢也住此如如所有我慢自然无也再言之者最极之义也)社也底(胜也谓以如如无我之法降伏一切障难令恐怖而伏之即是战胜义也)
次金刚商羯罗是金刚连锁也(大智之〔锁〕也)如前作转法轮印先以地水火风指相勾即向下旋转向里转之当于胸前令二空指向外其二空亦令右厌左相勾也。
真言。
吽(三解脱如前说)畔陀畔陀(缚也谓离二种缚即是烦恼所知缚也)母咤也母咤也(如壮士捉缚无力人戾断其头令身〔分〕破坏〔令〕碎二障亦复如是是故以为义)伐折噜(金刚也)纳婆吠(生也从于〔大〕智而生也)萨嚩怛罗(一切处也)钵罗底呵低(无有能害也)
次金刚忿怒月黡印此金刚在佛额毫相而生故以为名毫相明净犹如满月故号月黡也如前五股金刚印屈二风如勾而捻二空令少屈不相捻著即是也(与图异也与经同图上即前印举二风轮如钩与二空少许不相捻是也)。
真言。
hrīḥ (离因无垢傍有点极忿怒义也)吽(三解脱也)泮咤(极令除故)
颉利(二合) 次金刚针印作向内相叉拳竖二风指头相著令如针状即是也。
真言曰。
萨嚩达磨(一切法也)涅鞞(上)达㚷(穿也以金刚慧针贯达一切法也)伐折啰素脂(金刚针也以何物穿之谓以金刚智针也)嚩啰提(与愿也犹先愿力故今已得此愿亦当令一切众生皆达诸法源也)
次金刚槌菩萨印法作向内相叉拳二空并竖之为拳竝二肘相近稍高竖之以象槌形也举向右边如欲瞋打状。
真言。
萨普咤也(散也以金刚慧槌击三毒缚令分散破坏也)三婆(上)吠(生也谁能作此事谓从金刚生者乃能作也)
次难胜金刚印右手作拳竖风指而当心上左手作拳(皆大指在外)此与图不同图上定拳空轮在内也直舒臂令拳稍高与头齐也以一切魔不能娆乱胜之故得名也。
真言。
讷达罗沙(〔二合〕)(难降伏也)摩诃卢瑟拏(大忿怒也以何法而伏众魔由有大忿怒也)佉驼耶(食也食一切烦恼等障结)萨缚怛佗揭多阿曳然(一切如来教也)俱卢(奉也谓奉一切如来教当随教敕而作也)
次相向金刚犹与难胜相对狭门故得名也(其印如前唯翻右为左耳)。
系(如上)阿毗目佉(相向也)摩诃钵啰战荼(极大暴恶也)佉䭾耶(食也)紧紫罗曳细(何不急速也)三昧耶(本誓也)摩奴萨末罗(忆念也本于一切如来前立三摩耶誓啖一切烦恼今何不忆〔本〕所愿急速作也)
次如前佛钵印即是释迦佛钵印也。
真言。
萨缚吉隶铄(一切烦恼也)涅苏那曩(掘也如利镢掘地直下令彻底也)萨嚩达磨(一切法)嚩失多(自在也)钵嚩钵多(得也谓于诸法而得自在也)伽伽那三铭(虗空等也以于诸法得自在故等于虗空以此法而掘烦恼也)
次如前毫相印即释迦毫相印也次以右手五指聚捻之置于顶上此即一切佛顶印也。
真言。
vaṃvaṃ([金*(离-禸+ㄆ)]音缚也二缚谓烦恼所知之缚悉令如空也)吽吽吽(离三因得三空证三昧也)
次不动尊印左手作拳舒风指火指以空指压地水指甲上为刀鞘其右手亦如是作之为刀内刀鞘中即不动尊印也其鞘手仰刀手覆也(〔真言如前品已后诸尊真言并准前品〕)降三世印如五股金刚即是也(更问)。
次佛眼印作三补咤双屈地水入掌竖二火令合如针二风指转捻二火指第三节上如眼形二空指竝竖稍屈令当二中指下押慧水侧使指头如竖眼之形即是三眼也其地水指如向内合掌之法如前名为佛母印此中名佛顶印亦名佛菩萨母印。
次白伞佛顶印散舒左手令五指头相去各寸许以为伞右手作拳而竖风指为柄以柄拄左掌心是也(凡言作拳者皆大指在外他皆倣此)真言如前品说。
次作胜佛顶印如前如来刀印即是也谓作三补咤火指竖合风空相捻即是也。
次最胜佛顶印如前转法轮印是也。
次除业佛顶印如前钩印二手作者即是也谓作向内相叉合掌而屈右手风指令如钩形二空亦右绞厌左(今单手即右手为拳竖风指稍屈上节是也)如前文殊会请召印是也。
次火聚佛顶印同前佛顶印也。
次广生佛顶印如前五股金刚印也。
次发生佛顶作莲华印(即前观音印也)无量声佛顶作商佉印如前说(谓三补咤双屈二空以二风并厌之)。
次毫相印以右手为拳便以空指于眉间拄之名真陀摩尼即是毫相印也。
佛眼印如前佛母印作之是中少异者谓开风指去火指背一麦许不相著如似五股之形即是也。
次无能胜明王印右手当心如执莲华印(风空指头相捻火指垂屈掌中地水正竖即是也)如前大悲生印少异直舒左手五指向上而向外托之(指头舒散也)其手稍令高于头即是也(其立如前钵栗底(丁也反)哩也)。
次无能胜明妃印作内相叉为拳其二空指相竝而与拳极相离开而屈之其节如似钩此名为口状也即是无能胜明妃印也。
次舒右手而托右颊稍侧头就手少许相著即是净居天印(此是思惟手也一名自在天)。
次同前舒右掌其中指稍亚头向里令与水风轮参差稍作列形也即普华天子印也(手当心前侧之)。
次亦如前舒右掌而亚屈空指令指头当掌即光鬘天子印也。
次亦如前舒掌而以空风相捻如持华形即满意天子印也(余三指相竝合)以上竝净居天子耳次两手各以空水头相捻以相捻之端双掩两耳遍音声天子印也(以火风指头掩耳也此合在地天前谓其声令众普知也亦是净居天也并净居天印合为五天也〔亦云独慧手作之宷勘〕)。
次地天印先合掌其十指头竝屈而相捻令圆屈之空其掌内形如缾子即是也。
次如前作施无畏状而亚屈空指令当掌中即是召请火天印也。
作施无畏手以空捻地指第二节即一切仙印也(从此下第二也此是普一切仙也)。
先大指捻小指第二节其三指竖竝也如其次第先开头指次开中次开水次与地少相离次即都散五指此是五大仙也依经次第也。
次阎罗印作三补咤二风二地屈入掌令头聚合以二空捻二风背节(当第二第三间也)其空指头稍屈令当火指是也(是坛荼印)。
次右手舒指覆掌令如铎形向下垂之阎罗妃印也。
次以定手屈地水指入掌火风相竝而申之其空指微屈头博风指根下文如寻常作拳也黑夜天印(阎〔王〕后也)。
次如前印但屈头指以大指头捻头指第二节间噜捺罗后印也(自在天后印也更问)。
次以左手犹如执莲华形梵天后印也(谓舒掌以空风指捻其中指屈当掌内图中亦直申也)问曰梵天无欲及女人等身云何言后耶此是梵王明妃明妃是三昧义印故义云妃也。
次左手舒掌而屈地水二指入掌中回风指捻著火指之背空指亦稍勾屈博风指下是娇末离砾底印也(砾底是器物印如图)此是大自在之子名羯底迦此娇末离是其妃名也。
次以左手申地水火三指令外各舒散以风捻空此是那罗延后印也(持华印掩胷也令此印向外托也)。
次以左手作拳直申空指向上是阎摩王七母等印也(七母皆通用之)。
次舒左手而令曲如承髑髅之状当胸前仰之是遮文荼印也。
左手以空捻地水甲上而申火风竝竖之即涅哩底刀印也。
次以左手单舒散之如前转法轮印但单手不相勾绞为异耳此是那罗延印。
以定手散竖四轮唯屈空轮于掌中横著掌是。
次舒散十指覆之以二空指相绞即一切龙印也。
次同即以右加左上是难陀龙王印回左加右上是小难陀龙也。
如前九头龙印平覆二掌各直申四指分为羽二空指绞如觜是金翅鸟王印一名迦娄罗王亦令怖手仰也(凡地居印多分单手作)。
次舒竖左手令指头不相著极搩散如戟叉形即以空地相捻捻小指甲也是商羯罗三戟印也(骨璅天也)。
如前印而竝合三指即是乌忙那印别本名弩摩(引)耶印是商羯罗之后(二印相似前者头指少屈此直竖而散也)。
左手作半莲华印一如作观音印法但一手作之耳此是梵天印别本云以空捻地文是。
次日天车辂印显露合掌乃屈二风指头捻火指第三节背上令与其二水指头相对也其二水指亦在中指之背也别本仰定慧手竝之以空各捻二水下文以风各缴火背即是与疏不同审勘之。
其月天印如梵王印无异但想有白月轮为异耳。
次合掌屈风地入掌聚合其火水指令圆屈如弓此是日后社耶毗杜耶印。
次风天印如前者谓申左手侧掌屈地水指是也此是风幢印此印经图及疏互皆不同经即言如前幢印是也向前亦无幢印图上即以慧手作之仍屈火风入掌余三皆竖今且竝总书之未知孰是也。
先仰左手当脐如承把琵琶状右手风空相捻余三散申之向身运动如弹弦之状是妙音天印(此即摄干闼婆等)此是天后亦是干闼婆类。
次如前羂索印是诸龙印(谓作内相叉拳而申风指〔勾〕屈相捻是也)。
但以左手作之即是缚噜拏龙王印(〔此印经上无〕)。
次以左手如音乐天印图中右手屈风指加火指背甲上余皆散舒之而覆掌临左手之上阿修罗印也别本屈风轮加空轮面上余皆散舒。
其真言曰。
伽啰逻演(伽行也以行不可得故啰者是无垢故逻者离相故演者无所得故上有点大空也)
干闼婆作内掌拳竝舒水指头相到也本部三昧耶若事业印即单作谓大指加三指甲上而直申水指是干闼婆印。
真言曰。
肥输(入)䭾(清净也)萨嚩(二合)啰(音也)嚩醯你(平声出也)(义言出清净音也皆世间三昧耶也)
次以左手作拳屈风如钩与空指头少许不相著一切夜叉印也(亦可合作也)别本云定慧内相叉如钩二地二水皆合竖是一切药叉印此是依经。
真言曰。
药乞叉(〔药〕是椉也句义是啗食义也)湿嚩啰(自在也于食一切烦恼而得自在故以为名也)
次以左手空指捻地指甲头而申水火以风指捻大指节上一切夜叉女印也(亦可合作)药叉女印若依经即空地相捻余三皆合竖是也若依图定慧内叉为拳余搩竖二火轮头相去半寸是一切药叉女印。
真言曰。
药乞叉(食也)尾儞䭾哩(大也反明也句云药叉持明也尾是缚义谓噉食此烦恼缚也)
次左手以空指捻三指甲即竖申中指一切毗舍遮印也(亦可但如作拳形而申中指即是也〔依经二手内叉合〔竖〕火轮是也图与经同〕)。
真言曰。
毗舍遮揭底(揭底趣也第一义趣不可得故)
次亦准前而稍屈中指毗舍支女印也(〔唐梵二经同图即定慧内相叉以竖二风微屈令头不相著即是也〕)。
真言曰。
pi 只pi 只(〔跛〕是第一义遮是离生死义以知第一义故离于生死重呼者言极离生毗 毗 死也)
次二手合掌二空指亦竝与极搩之令与余指相离仡栗何印也(此别是一趣非人非鬼也能恐怖人非人所持者是〔也〕此非此也〔是〕曜若近宿即合〔取〕九执为定也)。
揭栗系(行也垢也因也)湿嚩哩也(自在也)钵啰补多(得也)乳底(明也诸曜故为明也)么也(是性义也于明性中而得自在也呼彼名言于此中而得自在也)
次先作三补咤其二火指二空指皆相交右厌左是一切宿印也。
真言。
那乞叉哆啰(二合)(诸宿)涅那(二合)(谓声)达儞曳(食也谓食诸声也)
那是空义乞叉曳是尽义谓一切除尽也(哆啰如前是垢等义准言之谓食诸〔障〕垢也)即以此清净之声普令流布所谓无垢声也凡如上所说真言皆以美音称彼实德发觉彼而令欢喜也。
次作三补咤双屈二水指入掌余如一切宿印即是罗刹娑印也凡上来所说地居天类之印经言双手作或一手作者皆得也若持诵作务等因缘不暇两手作者但左手作即成耳(上来经中云左手图〔中〕两手者当由此耳)。
真言曰。
罗刹娑(啰是无垢也傍有点是阿声即是行也乞叉是履空也)地跛多曳(王也指其德也令彼闻已欢喜满众生愿也)
次舒左手覆掩口以舌触掌即荼吉尼印也。
hrīḥhaḥ
上字离因无垢上有三昧傍点是示忿也诃是因义有点亦忿也此等为首者如上所说诸印乃至荼吉尼为后若广穷部类眷属则种类无边如大本经十万偈中所辩今此品所说乃是略举其上首如提纲举目众网目皆举耳。
秘密主如是等佛信解生菩萨标者如来已证平等法界以本所愿大悲力故以神力加持而现此方便身密之门为令一切众生皆得信解同入一切智地是故如是等印当知从佛信解生也当知如是印等是诸菩萨之标帜也谓以此方便示如来内证之德故云标也如印众多乃至身分举动止住皆是印者若阿阇棃明解瑜伽深达秘密之趣能净菩提之心以心净通达秘密法故凡有所作皆为利益调伏众生随所施为无不随顺佛之威仪是故一切身所有举动云为无不是印也何但身业而已乃至一切所有语言亦复皆是真言也。
以是故秘密主真言门修行菩萨已发菩提心当住佛地漫荼罗若异作者即为谤佛及菩萨等同越三昧耶罪决定堕恶趣者谓今末世诸真言行菩萨已发大心者当住于佛地然后造立漫荼罗若不如此而擅作者即为谤佛也是故上来所说阿阇棃当了知彼印真言等法一一不违轨则又当久修瑜伽之行净身口意业体解平等三业法门之行由此瑜伽及真言并身印等所加持故即是同于诸佛菩萨等身同于佛位以此相应三昧事理不相违而建立圆坛乃至方所色像等一一称理又不错失善知次第当知必定获大利不虗也若不尔者即得越三昧耶罪三昧耶者即是自誓也一切如来所立誓愿为欲普为一切众生开佛知见令悉如我以方便故而立此法是故犹如世间大王之教敕不可过越若越者必获重责也是故当与菩提心相应住于佛地而作之若不顺教者徒费功夫虗弃光景终无所成徒招罪咎无所益也是故行者当审求经法又访明师勿为自误已广说印品竟。